注册

王维《汉江临泛》赏析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这首诗给读者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王维《汉江临泛》赏析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流经陕西、湖北,至武汉市汉口汇入长江。临泛,谓乘舟游览。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时任殿中侍御史的王维因公务南下,途经襄阳(今属湖北),放舟游汉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山水诗名篇。 

首联先说汉江襄阳段所在地域,即长江中游总的地理形势。楚塞,泛指长江中游的关隘,这里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的腹地,故称。湘水合漓水称漓湘,合蒸水称蒸湘,合潇水称潇湘,总称三湘,泛指今湖南之地。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九派,指长江的众多支流。晋郭璞《江赋》曰:“流九派于浔阳。”浔阳,今江西九江。这两句是说,长江中游南接今湖南,东贯今江西。三湘九派,视野宏通,大处着眼,先声夺人。 

颔联收拢笔墨,专写汉江。江流浩淼,似远出天地之外;烟水迷离,遥山若隐若现,似有还无。上句雄浑,下句淡远,混沌一气,笔力千钧而丝毫不见用力的痕迹,非大手笔不能为,是千古山水诗中不可多得的佳句。 

颈联拍到“临泛”。襄阳城仿佛漂浮在前方,这正是泛舟于江心时的视角;远空似被波浪撼动,这正是人随扁舟出没于江涛中所产生的错觉。两句写“泛”字极为精切。“郡邑”“前浦”,“波澜”“远空”,画家写生之笔尚能为之;加以“浮”“动”二字,则画笔技穷,唯诗人传神之笔方能为之了。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我们还可以补充一句:王维诗中更有画所不能到之境界! 

尾联宕开,不再拘泥于题目,但仍是汉江临泛的余波:汉江之游,非常愉快。当此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不妨在襄阳稍作停留,与东道主畅饮一番。“山翁”,西晋征南将军山简。他镇守襄阳时,常到当地豪族习家的园池去游玩,喝酒喝到酩酊大醉(事见《晋书·山简传》)。如作现实主义的解读,“山翁”或指当时襄阳的地方长官。如作浪漫主义的解读,也可直截了当地说诗人想与山简把酒言欢。王维、山简,相去四百数十年,绝无共饮之可能,故“留醉”云云,不过是敬仰先贤、愿与古人为友之意。笔者比较倾向于自创的后一新说。因为,如果“山翁”确指当时地方长官的话,按道理在诗题中应有所提及。

鉴赏

此诗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正当诗人极目远望,突然间风起浪涌,所乘之舟上下波动,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风越来越大,波涛越来越汹涌,浪拍云天,船身颠簸,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风浪之前,船儿是平缓地在江面行驶,城郭是静止地立于岸边,远空是不动地悬于天际;风浪忽至,一切都动了起来。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活起来了,诗也随之飘逸起来了,同时,诗人的一种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也从中表现了出来,江水磅礴的气也表现了出来。诗人描绘的景象是泛舟所见,舟中人产生了一种动荡的错觉,这种错觉也正好符合诗句中的汉水的描写,所以这两个词用得极其恰当。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这首诗给读者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guoxueshangxi/201905/4983.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