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八)原文及译文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长弓

忠臣孝子,宜思仲尼、丘明、释之之言,鉴华元、乐莒、明帝之戒,存于所以安君定亲,使魂灵万载无危,斯则贤圣之忠孝矣。

原文:

忠臣孝子,宜思仲尼、丘明、释之之言,鉴华元、乐莒、明帝之戒,存于所以安君定亲,使魂灵万载无危,斯则贤圣之忠孝矣。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桑、霍为我戒’,不亦明乎?

其皇后及贵人以下,不随王之国者,有终没皆葬涧西,前又以表其处矣。盖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延陵葬子,远在嬴、博,魂而有灵,无不之也,一涧之闲,不足为远。若违今诏,妄有所变改造施,吾为戮尸地下,戮而重戮,死而重死。臣子为蔑死君父,不忠不孝,使死者有知,将不福汝。其以此诏藏之宗庙,副在尚书、秘书、三府。“

译文:

大凡忠臣孝子,都该想想孔仲尼、左丘明、释之的话,以华元、乐莒、明帝为前车之鉴,心中常常存着一个使君主亲人安定、魂灵万载不受危害的想法,这就是贤圣之人的忠和孝了。从古到今。没有不灭亡的国家,也没有不被发掘的坟墓。自从祸乱发生以来,汉朝历代皇帝的陵墓没有不被发掘的,甚至放火焚烧,来拿取玉匣器、金缕衣,使得骸骨也一同化为灰烬。这犹如在遭受被焚烧的刑罚一样,难道不令人哀痛吗?祸害的根源就在于厚葬和种树作为标志。前人说‘要以桑弘羊和霍显因骄奢而招祸为戒’,不是很明显的道理吗?

皇后以及贵人之下的妃嫔,凡不是帝王家属的,死后都葬在涧西,以前我已经划定那里作为墓地了。舜帝安葬在苍梧,两个妃子都没有和他葬在一起;延陵季子把儿子远远埋葬在嬴县、博县之间。魂魄如果有灵验,没有不能去的地方,一涧之隔,并不很远;如果谁违反了今天的诏令,在地下就会被戮尸,戮后还会再戳,死了一遍还要再死一遍;为臣下、儿子的人要是那样做,就是轻视已死去的君王、父亲,是不忠不孝,假如死者灵魂有知,将不会保佑你们。希望把这个诏书保存在宗庙中,副本存在尚书、秘书和三府之中。”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guwendaquan/201908/10993.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长弓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