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赏析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这首词是欧阳修颍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的第四首。诸词抒写作者以闲退之身恣意游赏的怡悦之情,呈现的景物都具有积极的美的性质,如“芳草长堤”、“百卉争妍”“空水澄鲜”等等。独此首赏会的是“狼籍残红”。整组词描写的时节景物为从深春到荷花开时,“狼籍残红”自然是这段过程中应有的一环。如果说诸词表现了词人作为闲人对各种景物的欢然会意,本词却不自觉的透露出来他此时的别样情绪。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百花凋零之后西湖的景致依然很美,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飞扬的柳絮好似细雨迷蒙。垂落的杨柳纵横交杂,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

笙箫歌声渐渐消歇,游人也已尽兴散去,才开始觉春日空寂。回到居室,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放下帘栊。

注释

群芳过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西北,颖水和诸水汇流处,风景佳胜。

狼籍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残红,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

濛濛:今写作“蒙蒙”。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

阑干:横斜,纵横交错。

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散:消失,此指曲乐声停止。去:离开,离去。

帘栊:窗帘和窗棂,泛指门窗的帘子。

参考资料:

1、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版:第41-42页2、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231页3、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87-188页4、刘长贺.宋代诗词典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508

赏析

这是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写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写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怀。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颍州西湖的暮春景,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而词人的安闲自适,也就在这种境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情景交融,真切动人。词中很少修饰,特别是上下两片,纯用白描,却颇耐寻味。

这首词是欧阳修晚年居住的颍州西湖的暮春景象,从而表现了作者异常的、幽微的心理状态。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这首词上阕是说,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丽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飘舞,柳枝在和风中随风飘荡,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西湖花时过后,残红狼籍,常人对此,当是无限惋惜,而作者却赞赏说“好”,确是异乎寻常的。首句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湖上一片实景,笼罩在这篇实景上的是寂寞空虚的气氛。落红零乱满地,杨花漫空飞舞,使人感觉春事已了。“垂柳阑干尽日风”与上二句相联系,写出了栏畔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单是这风中垂柳的姿态,本来是够生动优美的,然而著以“尽日”二字,联系白居易《杨柳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来体会,整幅画面上一切悄然,只有柳条竟日在风中飘动,其境地之寂静可以想见。在词的上阕里所接触到的,只是物象,没有出现任何人的活动。眼前的是自然界,显得多么令人意兴索然。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下阕前两句是说,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笙歌散尽”,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游人去后,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的复杂微妙的心境。“始觉”是顿悟之词,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得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籍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好”之所在。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末两句是说,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直到双燕从蒙蒙的细雨中归来,才放下了帘子。

最后两句,写室内景,从而使人揣想,前面所写的一切,都是词人在室外凭栏时的观感。末两句是倒装。本是开帘待燕。“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栊”。着意写燕子的活动,反衬出室内一片清寂气氛。“细雨”字还反顾到上阕的室外景。落花飞絮,着雨更显得春事阑珊。这首词从室外景色的空虚写到室内气氛的清寂,通首体现出词人生活中的一种静观自适的情调。

这首词是欧阳修颍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的第四首。诸词抒写作者以闲退之身恣意游赏的怡悦之情,呈现的景物都具有积极的美的性质,如“芳草长堤”、“百卉争妍”“空水澄鲜”等等。独此首赏会的是“狼籍残红”。整组词描写的时节景物为从深春到荷花开时,“狼籍残红”自然是这段过程中应有的一环。如果说诸词表现了词人作为闲人对各种景物的欢然会意,本词却不自觉的透露出来他此时的别样情绪。作者这时是以太子少师致仕而卜居颍州的。他生平经历过不少政治风浪,晚年又值王安石厉行新法,而不可与争,于是以退闲之身放怀世外,这组词总的是体现了他这种无所牵系的闲适心情。但人情往往也有这样的矛盾,解除世事的纷扰固然觉得轻快,而脱去世务又感到空虚。本词“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却是极其微妙的反映出这种矛盾的心情。结尾“垂下帘栊”两句,乃极静的境界中着以动象,觉余情袅袅,表现出对春的流连眷恋意识,不免微露怅惘的情绪。

欧阳修文学成就

诗文革新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宋初,在暂时承平的社会环境里,贵族文人集团提倡的西昆体诗赋充斥文坛,浮华纂组,并无社会意义,却曾风靡一时。为了矫正西昆体的流弊,欧阳修大力提倡古文。他自幼爱读韩俞文集,出仕后亲自校订韩文,刊行天下。他在文学观点上师承韩愈,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但他又假正了韩愈的某些偏颇。在对“道”的解释上,他把现实中的“事”,看作是“道”的具体内容,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并非“有德者必有言”。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后来,知贡举(主管考试进士)时,又鼓励考生写作质朴晓畅的古文,凡内容空洞,华而不实,或以奇诡取胜之作,概在摒黜之列。与此同时,他又提拔、培养了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等一代新进作家。

苏轼评其文时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但欧阳修虽素慕韩文的深厚雄博,汪洋恣肆,但并不亦步亦趋。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各体兼备。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却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欧阳修还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其《归田录》、《笔说》、《试笔》等都很有名。欧阳修的赋也很有特色,著名的《秋声赋》运用各种比喻,把无形的秋声描摹得非常生动形象,使人仿佛可闻。这篇赋变唐代以来的“律体”为“散体”,对于赋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欧阳修的诗歌创作成就不及散文,但也很有特色,其中不少诗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他还在诗中议论时事,抨击了腐败政治。但他写得更多、也更成功的是那些抒写个人情怀和山水景物的诗。他的诗在艺术上主要受韩愈影响。总的来看,风格是多样的。欧阳修还善于论诗,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诗“穷者而后工”的论点,发展了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过很大影响。他的《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以随便亲切的漫谈方式评叙诗歌,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欧阳修也擅长写词,主要内容仍是恋情相思、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尤善以清新疏淡的笔触写景抒情。还有一些艳词,虽写男女约会,也朴实生动。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影响。他的平易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欧阳修——文学大佬的传奇一生

大家都一定听说过大文豪欧阳修这个人吧?很多人说,他这个人非常无趣,而且长得也不是很好看,甚至脾气还有一些古怪。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欧阳修的传奇一生。

欧阳修是出生在四川绵阳的,他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56岁了,老来得子嘛,自然是对他疼爱的不得了。他父亲对他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期望,就是希望他能够健康平安的度过一生。可是好日子没过多久,在欧阳修三岁的时候,他父亲就过世了,于是母亲就带着欧阳修去湖北投奔他的叔叔。

虽然叔叔家里不是很有钱,但是好在叔叔对他们还是挺好的,而且母亲也是受过教育的,所以她没事儿就会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

欧阳修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读书。而且在才学这方面很早的时候就显现出来了天赋。

但是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好像就没这么好运了,欧阳修考了两次都没能考上。不过这可不是因为他才学不行,后来当时的主考官晏殊对其他人解释说,欧阳修这个人锋芒太过显露了,必须要挫一挫他的锐气,今后才能成为一个大人物。

最后一次考试的时候他考了一个14名,也是进士。虽然那个时候,欧阳修并没有考到自己想要的状元,不过在这一年,他却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洞房花烛。

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榜下择婿的习惯,就是那些高官们可以在新进的进士当中来挑选一个自己特别满意的女婿。于是,当欧阳修中了进士之后,就被自己的老师订为了自己的女婿。

讲到这儿啊,觉得欧阳修这一生还都是挺好的,而且最后也考上了进士,那么之后就应该好好的上班,好好的孝顺自己的母亲。但是啊,欧阳修这个人可一点儿都不老实。首先他是不喜欢好好上班的那种人,没事儿就喜欢跑出去瞎转着,然后给一些内阁的高官们提意见,说人家工作没有做好。最后还说人家白丁的学生文章写的太烂了,你说这样的人到底有没有去?

不过,欧阳修之所以能够这么放纵我们就得提一下他的上司钱惟演了。

钱惟演是吴越忠懿王钱俶的儿子子,也是当时的西京留守。他对待欧阳修就好像是父亲对待儿子那么溺爱,他不仅在工作上不让他接手很多繁琐的事务,而且还特别支持他吃喝玩儿乐。有一次欧阳修跟他的同事们去嵩山玩,结果晚上下雪了,这个时候钱惟演就派人来了,还带来了厨子和歌妓,并且告诉欧阳修他们说,工作上现在没什么事,你们就好好的赏雪吧。

遇到这样的上司也算是欧阳修的福分了吧。只可惜这种好日子没有过了多长时间,钱惟演在政治上就遇到了麻烦,被迫的离开了洛阳。那个时候,欧阳修还特意为他送行,两个人都留下了非常惜别的泪水。

但是就是这段在洛阳的奢侈生活,奠定了欧阳修一生的文学修养,并且成为了欧阳修这辈子最美好的回忆。

欧阳修是非常正直的一个人,他也有很多的脾气和性情,都是毫无遮挡的,所以他老是做出一些别人想不到的事情,比如说他曾经就给范仲淹写了一封谴责信,希望范仲淹能好好的向朝廷进言,为百姓们多办一点儿实事儿。

其实对于欧阳修来说,范仲淹就是他的偶像,他非常的向往人家,但是他这么冒失的写了一个谴责信之后,其实就是在替范仲淹后来改革奠定了基础。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虽然这两个人相差了18岁,但是仍然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之后在范仲淹每次官场上遇到麻烦以后,欧阳修都会站出来为他说话,其实在史料记载当中,欧阳修这一身曾经被贬了三次官,而两次都跟范仲淹有着直接关系。

后来在1043年,也就是庆历三年的时候,范仲淹推行了革新,但是他们遭到了守旧派的强力阻挠,于是新政失败了。

在1045年的时候,范仲淹被贬了官,欧阳修赶紧上书替他求情,结果自己被牵连,贬到了滁州去当太守。在滁州,他写下了非常出名的诗篇《醉翁亭记》。那个时候,欧阳修在文学上的造诣已经非常高了,但是在管理方面他还是非常的慵懒,但是这样让自己和百姓都过的非常的轻松,滁州反而一直都被治理的很好。

从后世流传下来的欧阳修的诗篇当中,可以看到很多酒的描写,证明欧阳修这个人是非常喜欢酒的。

在1054年的时候,欧阳修已经在京城当了高官,但是有人诬陷他,于是他就又遭到了贬官。不过命令刚下达之后,皇帝就后悔了,所以在欧阳修跟皇帝辞行的时候,皇帝亲口挽留他让他留下来修书。

在当时那个年代,大家非常流行写古文。于是就有一个欧阳修的同事叫做宋祁,他每次在修书的时候就会写的特别的文诌诌。但是宋祁是欧阳修的前辈作为后辈,他是没有资格去说教的,于是有一天他就专门写了一些特别文绉绉的话,让宋祁去看。宋祁看了很久才明白这句简单的意思,于是就笑话欧阳修,一个俗话而已,至于写成这样吗?于是欧阳修就笑着跟他说,我是在模仿您修书时候的笔法呢,您能把迅雷不及掩耳这句大白话,都写成震霆无暇掩聪了。

宋祁很快就明白了欧阳修的意思,之后他写文章的时候也就开始平易起来。从这件事情我们就能看出来。欧阳修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无趣,但它其实骨子里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我们知道欧阳修一直自号醉翁,等到了晚年的时候,他又把自己改成了六一居士,于是就有朋友问他,你为什么要叫做六一呀?当时欧阳修已经过了花甲之年,但是他还非常得意的说,我们家有藏书1万卷,古籍1000卷,有一张琴,有一局棋,还有一壶酒。于是朋友又问他,这才五个一,还有一个呢?欧阳修就回答他说,还有我这个老翁呐。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6/6651.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