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赏析解读 《宋史·李重进传》原文及翻译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世宗亲征淮南,命重进将兵先赴正阳。俄闻李谷攻寿春不克,退保正阳,促重进兵助之。吴人以谷退为惧,乃发兵三万余,旌旗辎重亘数百里;时周师未朝食,吴师奄至,周师望其阵皆笑之。宣祖领前军与重进、韩令坤合势击之,一鼓而败,斩首万余级,追奔二十余里,杀大将刘彦贞,擒裨将盛师朗数十人。世宗大悦,诏书褒谕,即以重进代谷为行营招讨使。

《宋史·李重进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李重进,其先沧州人。周太祖之甥,福庆长公主之子也。晋天福中,仕为殿直。重进年长于世宗,及周祖寝疾,召重进受顾命,令拜世宗,以定君臣之分。世宗嗣位,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

世宗亲征淮南,命重进将兵先赴正阳。俄闻李谷攻寿春不克,退保正阳,促重进兵助之。吴人以谷退为惧,乃发兵三万余,旌旗辎重亘数百里;时周师未朝食,吴师奄至,周师望其阵皆笑之。宣祖领前军与重进、韩令坤合势击之,一鼓而败,斩首万余级,追奔二十余里,杀大将刘彦贞,擒裨将盛师朗数十人。世宗大悦,诏书褒谕,即以重进代谷为行营招讨使。

张永德屯下蔡,与重进不协。永德每宴将吏,多暴重进短,后乘醉谓重进有奸谋,将吏无不惊骇。永德密遣亲信乘驿上言,世宗不之信,亦不介意。二将俱握重兵,人情益忧恐。重进遂自寿阳单骑直诣永德帐中,命酒饮,亲酌谓永德曰:“吾与公皆国家肺腑,相与戮力,同奖王室,公何疑我之深也。”永德意解,二军皆安。李景知之密令人赍蜡书诱重进啖以厚利重进表其事时行濠州刺史齐藏珍亦说重进世宗知之假他事诛藏珍。

诏重进夹淮城正阳、下蔡,既成,上其图。俄又败淮兵二千余于塌山北。时围寿经年未下,吴遣将许文緽、边镐舟师数万,溯淮来援。文緽维舟淮南,据紫金山,山距寿数里,设十余砦,连亘相望,与城中烽火相应;又南筑夹道,将抵寿为馈路。重进伺其城北展砦,出兵击之,败五千余众,夺二砦,获器甲甚众。世宗幸寿,宴从官,召重进赐戎服、玉带、金银器、缯彩、鞍勒马。

(节选自《宋史》卷二百四十三,有删节)

[注]辎重:装载于车运输的军用物资。砦:同“寨”。

译文:

李重进,祖先是沧州人。是周太祖的外甥,福庆长公主的儿子。晋天福年间,出仕为殿直。李重进比周世宗年长,等到周太祖卧病不起,召来李重进接受临终遣命,让他叩拜周世宗,用来确定君臣之间的职分。周世宗继承君位,李重进担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

周世宗亲自统兵征伐淮南,命令李重进带兵先去正阳。不多时听说李谷攻打寿春不能取胜,退兵到正阳固守,督促李重进率兵为他助战。吴国人认为李谷退却是害怕吴军,于是派发三万多人的军队,旗帜物资绵延几百里。当时周军还没有吃早饭,吴军就大兵压境,周军远远看到吴军的阵势都讥笑他们。周宣祖率领前军与李重进、韩令坤合兵攻打吴军,一鼓作气,把吴军打得大败,斩杀一万多人,追击他们奔跑二十多里,击杀大将刘彦贞,擒捉偏将盛师朗等几十人。周世宗非常高兴,下诏书进行表彰,就任命李重进代替李谷担任行营招讨使。

张永德在下蔡驻扎,与李重进不融洽。张永德每逢宴请将吏,暴露李重进的缺点很多,后来借着酒醉说李重进存有奸谋,将吏们都很惊慌害怕。张永德暗中派遣亲近的人乘坐驿马向周世宗报告,周世宗不相信会有这事,也不把这事放在心上。这两位大将都握有兵权,人们心中更加担忧恐惧。李重进于是从寿阳单身独骑到张永德的军帐中,吩咐摆上酒席,亲自给张永德斟酒说:“我与您都是国家的心腹,一起同心协力,共同辅助周朝,您怎么怀疑我这么深啊。”张永德敌视之意化解、两支军队都协调安好。李景知道这件事后、暗中让人送上蜡书诱惑李重进,拿丰厚的利益引选李重进写奏拿报告了这件事。当时,濠州刺史齐藏珍也功说李重进,周世宗知道这事后,假借别的事情责罚了齐藏珍。

皇帝下诏命李重进包围淮城正阳和下蔡,包围完毕,画图呈上。不久,又在塌山北打败两千多个淮兵。当时周军包围寿州一年也没有攻下,吴将许文縝、边镐带领水军几万,逆着淮水前来支援。许文縝系船停泊在淮水以南,占据金山,此山距离寿州好几里,设立营寨十余座,接连不断递相望到,与寿州城中的烽火台相互照应;又向南修筑夹道,要抵达寿州城作为运粮饷财物的通道,李重进看到他们城北扩展营寨,发出军兵攻打他们。打败多千多人,夺回两座营寨,缴获器械铠甲很多。周世宗幸临寿州,宴请从属众官,召见李重进赏赐给战衣、玉带、金银器具、绸缎、鞍勒马。

宋代文学:通俗化、较强的现实性

宋代的文学跟唐代的文学有些许不同。

城市的畸形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促进了宋词的繁荣,并且为“说话”、说唱、戏曲等民间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封建文化的全面高涨,使宋代作家具有学者化的倾向,不少作家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一般都能掌握各种文体,并喜欢在文学作品中炫耀他们渊博的书本知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派别斗争使宋代诗文.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论辫色彩。积贫积弱的国势,决定了宋代文学缺少汉、唐文学那种恢宏开阔的气魄,严重的民族矛盾,激励进步作家高唱爱国主义的时代最强音。而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学往往带上说教色彩,理学家的白话体语录,对宋代文学的通俗化、采用口语,也有一定的影响。

宋代文学,是继唐代之后我国古典文学的又一繁荣时期,也是文学发展史上的转变时期。就其发展特征夹讲右以下几点得注意:第一、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精神的高扬。第二、文学样式的丰富,和文学创作的全面繁荣。第三、话本小说和戏曲的兴起,具有划时代的转折的性质,标志答中国古代文学由以抒情为主演变为以叙率为主。宋代的词极为兴盛,诗、宋词,元曲之说。甚至被当作宋代文学的代表,有唐讨、木词,兀曲之说。对于词代表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这种提法,有些学者尚有保留。他们认为宋词比起宋诗来,作家作品较少(存诗最多的陆游,有诗九千余首,存词最多的幸弃疾,只有词六百余首),题材内容也显然狭窄,宋词上不逮唐诗,下有愧于元曲这样说法也不无道理。宋代,异彩纷呈,蔚为大观,最有创造性,也最能表现人们的真实感情,其手法之细腻,韵味之深,别有一种艺术魅力。

词这种重要的韵文样式,至宋而发展到极致,这是被历代文论家所公认的。从北宋初期开始,晚唐五代的浮艳词风已逐渐在改变,至。苏轼突破词的传统题材和传统风格,使词一成为一种可以表现多方面内容的新诗体。辛弃疾在苏轼革新一的基础上,把词弓!向慷慨激烈的壮歌,进一步丰富了词的表一现功,南宋后期,词人追求典稚工丽,讲究字句格律,又一把词拉回至叮花香月色的刁、天地,导致词白勺衰落。一 欧阳修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唐代古文运动,取得一较彻底的胜利。宋代散文发展了韩愈“文从字顺”的一面,一建立起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传统,进一步摆脱了汉魏以来辞赋一家的习惯,成为元明清散文作家学习的规范。从宋代开始,一古文代替骄文的地位占有了文坛,成为散文创作的主流。然一而,宋代的散文却忽视了韩愈“沉浸酸郁”、新奇险怪的一面。一般说来,宋代散文没有唐代散文那样悠肆雄放。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所说的“长于议论而欠弘丽”,可以作为对宋代散文的概评。

末代诗歌在唐诗已发展到顶峰的情况下,以其新颖的构思,冷隽的理趣,瘦硬的笔调,独辟蹊径,在唐诗之外而别树一帜,虽然它总的成就不及唐诗,但独具面目,自有其特色。但它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也带来了不良影响,损害了诗歌的音乐美和形象美。

随着诗、询、散文创作的繁荣,宋代的文学理论批评,也有较大的发展。苏轼的文艺见解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欧阳修首先应用诗话这一形式来评论诗歌,继起的有司马光的《续诗话》和刘放的《中山诗话》等。此后,写作诗话者越来越多,蔚为风气。宋代的诗话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严羽的《沧浪诗话》,对诗歌创作的根本问题,阐述了系统的见解,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关于宋词创作的理论,虽不及宋诗,但也出现了张炎的《词源》这样的专著。从李清照、姜夔等人论词片段言论看,也有许多值得重视的见解。

在宋代民间说唱表演基础上产生的小说,比起诗词古文来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当时说唱文学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今天见到的只有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话本小说的出现,标着我国叙事文学进夕、新的时期,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话本小说运用通俗的语言和群众喜乐见的形式,直接反映了都市生活和市民的思想感情,而且第一次把统治阶级所卑视的小人物作为正面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加以歌颂。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9/15190.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