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林清玄《自心清净,能断烦恼》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林清玄《自心清净,能断烦恼》作者简介:林清玄(1953年-2019年1月23日),名作家、散文家,1953年出生于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他17岁就开始发表作品,第一本书

林清玄《自心清净,能断烦恼》

作者简介:

林清玄(1953年-2019年1月23日),名作家、散文家,1953年出生于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他17岁就开始发表作品,第一本书出版后便一发不可收,从此走上了文学之路,30岁前就已经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

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鹃》。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林清玄曾任《中国时报》记者、《工商时报》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曾多次获奖。

林清玄1979年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其《和时间赛跑》被选为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也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期第十一单元第2课,《百合花开》还选入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12课。并且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20次。《桃花心木》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

林清玄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报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曾于台湾获得世界华人文化新传奖、杰出孝子奖、世新大学十大杰出校友奖、成功杂志十大成功人物奖、宝岛十大才子奖……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他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

无论是少年、青年还是已经步入中年的读者,对于林清玄这个名字都并不陌生。这个台湾作家的智慧确实渗透了他的每一篇散文,感染了每一颗灯前捧读的心。他的文章也恰如其名,清香满纸,玄意悠远。

林清玄散文的语言清新隽永,语言形式十分灵活,在艺术传达过程中具有非常浓厚的意境特点。由于林清玄从小受到父辈热衷宗教事务的影响,以及有文化、有学识母亲的关爱,母亲的言语和入释后的经历共同塑造了林清玄散文的语言特色。例如,在《家家有明月清风》中,其对人生幸福的来源进行了描述,“人生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无情的宝殿”,这段文字描述运用了比喻和想象的艺术形式,使幸福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充分展现。又如,在《姑婆叶的繁华》中,他认为意境并不是特别存在的内容,且生命中的繁华也没有特定的意义,是指人们带着心情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秘密,其所描述的内容为“境界不是在什么特别的地方……都来自化平常为神奇之这种繁华吧”,通过这种典雅性的艺术描写,传达文章蕴含的心境、意境,充分展现散文的语言特点。

《自心清净,能断烦恼》是林清玄执笔45周年散文典藏,在安静中修复生命的能量。以“清净心”为主题,特别收录《冰糖芋泥》《生平一瓣香》《地暖,或者春寒》《拈花四品》《青山元不动》等52篇不同时期经典作品,部分“温情美食”系列文章大陆首次收录。看似对于平常人、事物的描写却是充满温情和经历世事的感悟传达。在纷扰中修得一颗清净心,看云淡风轻,断却烦恼;余秋雨,于丹,星云大师,南怀瑾等一致推荐;

林清玄在回忆起往事的时格外地亲切,《冰糖芋泥》里他讲母亲怎样在物质贫乏下还能做出花样不同的美味时,我们简直能看到他说起这些时微仰起的脸庞上是如何幸福的微笑,眼里是如何浅淡的忧伤。这神情很能引起我的共鸣,我母亲也是一个为了孩子而在食物上费尽匠心和巧意的人。我从未稍稍忘记过幼时她在炉边守着熬豆沙的锅,为我包豆沙包的样子。现在游学在外每次想起,我都很想很想再吃一次热气腾腾的豆沙包,直想得眼睛发潮。

 为什么幼时母亲做的点心会让面前所有食物都相形失色呢?林清玄说,因为母亲的爱让所有艰困都化作甜美,母亲的爱就表达在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食物里面。

 第一章共八篇文章,名为人生滋味不易知,这一大章里确确实实就写了一个字"吃"。这位大家对吃的造诣可是真不浅呢,遇到美食更是不惜笔墨。当写到在娘子坑的茶山之宴,林老几乎将每道菜都细细道来,尤其极力写食材的新鲜地道"青木瓜的脆劲犹胜过海蜇……春笋……是最嫩的一部分,肉也是上等好肉,整整用笋干封炖了一天一夜……香菇是不远处人家烘焙的,朵小而味浓……"看着看着,我好似也品到了这些独一无二鲜美的山肴,心里起的不是贪欲而是一阵阵满足,清爽的文笔竟有这样神奇哩。

 写到宴后的茶,他说"我已经不能形容那茶的好了……主人的好客和山上的清气,是我觉得世上再没有一种茶,能比茶农亲手泡的茶更能深深地浸入人的内心,何况那茶又真正是上好的。"

 能把"吃"写得这样安抚人心,实在是一件美事。

《自心清净,能断烦恼》经典语录摘录:

人也是这样,年少的时候自以为才情纵横,英雄盖世,到了年岁渐长,才知道那只是贼光激射。经过了岁月的磨洗,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贼光才会收敛;等到贼光消失的时候,也正是宝光生起之时。

当我们回到生活的原点,还原到素朴之地的生活,无非是“轻罗小扇扑流萤”,无非是“薄薄酒,胜茶汤,粗粗衣,胜无裳”,或者是“短笛无腔信口吹”,或者是“小楼昨夜听春雨”。

年的时光不再,茴香的气息也逐渐淡了,万万想不到在极乐寺偶然的午斋,还能吃到淡忘的童年之味。我曾经走入盛开着小黄花的茴香田里,对着那漫天飞舞的黄花绿叶,深深地呼吸,妄图把茴香的香气储存在胸臆。此刻,那储藏的香气整片被唤醒了。 

生活不也是如此吗?我们所经历过的美好事物,其实都是永不失去的,只是被卷存典藏着,一旦打开了,就会在记忆中回香,从遥远不可知的角落飘回来。

如果一个人不能尝苦,那么也就不能体会到那苦中的美。

青山元不动

花六十年搭建出风景秀美,布局雅致的寺,作者感叹:“这么好的一座庙,没有人知道,实在可惜呀!”师父微笑,叫他下山时看看山门的对联“青山元不动,白云自去来”一位得道者胸襟开阔,享受独自修行一座好庙庄严如青山,任白云在眼前飘过

林清玄不是照本宣科地佛教宣讲者

而是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深刻思索得来的智慧

来贴近生活化的佛教哲学

“ 我不刻意去找一座庙朝拜

总是在路过庙的时候忍不住地想:

也许那里有着入世的青山

然后我跨步走进

期待一次新的随缘 ”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haoshutuijian/jingdianduwu/201906/6311.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