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毕淑敏《同你现在一般大》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同你现在一般大》来自作者毕淑敏的获奖作品,她为了讨好儿子,她开始写儿童小说。因为没有素材,她问儿子,希望儿子讲讲学校班级里的稀奇事。但儿子说的不多,因为学习有点忙。于是作者编了一个故事,她说如果儿子愿意多讲一些,也许故事会更加精彩。

毕淑敏《同你现在一般大》

作者简介:

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

毕淑敏的身份很多:医生、心理师、作家,还有一个就是“生活家”。她的作品多与自己的职业角色有关,笔下文字渗透着睿智和温情。她所有的作品都是对生活的一种诠释,可以说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生活家”。 1952年出生于新疆。17岁入伍当兵,11年走遍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会的阿里高原的每一寸土地。转业后从事医疗工作,35岁开始写作,陆续发表作品400多万字,获国内外各种文学大奖30余次。作品以清新的文笔、温暖的哲思书写幸福与冷暖,始终关注生命与死亡,感动了万千读者。46岁时以罕见“高龄”与寻常身份开始学习心理学,将目光从星空转向心中,去心灵最深的地方寻找生命真谛。 本书为作家厚积多年之功的最新力作。她以作家、医生、心理师的多重身份,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与专业的心理学背景,以深沉厚实的智慧与冷静真切的良知为经纬,梳理人生顺逆与坎坷,镂刻世间变故与悲欢,解锁心灵安危与密码。

毕淑敏的散文质朴真诚,诉说的是对世界的惊奇,对生命刻骨铭心的感悟,对生活始终不变的热爱。尽管她的笔下也有伤害、委屈、愤怒的负面情绪,但通篇读完,感到精彩而充满智慧的文字随处可见,书中还有许多如何排解人生苦痛的小故事,它们将我们麻痹了许久的神经,重新变得敏感起来,恢复我们对生活应有的感知能力。此刻,毕淑敏像一个最懂你的好朋友,在温柔的夜里与你对话,回忆经历中最美好的片段:它也许是一朵很小的旷野花,也许是一盏冬天的红灯笼,也许是苍茫的大漠暮色,琐碎而平凡,却能为你推开平淡,遇见生命的辽阔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其中《不会变形的金刚》获第四届百花文学奖,《女人之约》获第四届青年文学奖、第五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紫色人形》获台湾第十六届《联合报》文学首奖,《昆仑殇》获第四届昆仑文学奖,《生生不己》获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奖,《补天石》获北京庆祝建国40周年文学作品奖,《预约死亡》获北京庆祝建国45周年文学作品奖,《素面朝天》获全国第五届报纸副刊一等奖。《预约死亡》获第6届小说月报奖,《原始股》获第7届小说月报奖。《红处方》获全国人口奖、北京市首届文艺大奖。《翻浆》获台湾第17届中国时报文学奖。

《同你现在一般大》是反映孩子成长教育问题的第二系列——杏坛暖语之一。收录了《给我一粒脱身丸》、《最晚的晚报》、《哈力克》、《加入我出卷子》、《苹果核》等多部小说。书里的照片是作者各个年代的珍贵留影,读者在分享作家不同时期不同岗位的风采时,亦能以此为径,更好地理解作家以及作品。

《同你现在一般大》:本篇文章来自作者毕淑敏的获奖作品,她为了讨好儿子,她开始写儿童小说。因为没有素材,她问儿子,希望儿子讲讲学校班级里的稀奇事。但儿子说的不多,因为学习有点忙。于是作者编了一个故事,她说如果儿子愿意多讲一些,也许故事会更加精彩。

目录

    序

  跳级

  给我一粒脱身丸

  哈力克

  最晚的晚报

  同你现在一般大

  加入我出卷子

  赶考的女人

  苹果核

  附录

此书读着并不会感觉很累,她以一种轻快,通俗易理解的方式来叙述。所讲述的故事,大部分也都是我们周围的人或事。感觉这样的经历多多少少都有所接近,仿佛带着我回到了爸爸妈妈那个年代。每个故事都会给人一种想象和回味的空间。比如说,和本书相同名字的小节中,我产生的一个疑问就是小女孩的妈妈在读书时因为她的老师过于严厉,所以在文革期间打坏了她的老师。而当小女孩偶遇了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师时,那位老师以德报怨,帮助小女孩作文辅导。本书作者反复多次提到文革那个年代,多少人因为文革丧失了学习的机会,我觉得这可能也是作者的一个心结。总之,读完此书,感觉更加走进了一位作家的心灵世界呢。

我们也同样经历过这样的童年岁月,也曾害怕过妈妈的唠叨。小时候考试不及格,妈妈也会说这样的话。还记得班主任老师常说的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感觉学习太重要了,考试成绩不好,以后大了也就完蛋了。这就是中国应试教育给我们孩子的压力,这份压力真的很大。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必须好好读书,考上好的初中、好的高中、才能上好的大学。感觉想要有好的将来,必须好好读书。现在我们大了,也做了孩子的家长,难道还要这样继续吗?想到这里,我很迷茫,这样的路一直在继续,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故事后面讲到给黄米复习的老奶奶,因为遇到文化大革命,黄米妈妈对她做的那些事情,听了让人很伤感。时代不同,遭遇的命运是坎坷的,但是老奶奶的那一代的知识分子对于教育事业还是很热爱的。

经典语句摘录:

1.又堵车了。朱叶梅靠着公共汽车的窗户,有极微细的风像无所不在的谣言,扑进 燠热的车厢。朱叶梅很知足,比起密不通气的车厢中部,她这个位置要算 高级住宅区了。路像没有生命危险的中风病人,只堵了半边,对侧的路还像自来水管 一样畅通。朱叶梅强迫自己不去想一家人的晚饭。在高度密植的人海中,任何思索都毫无意义。看风景吧,有形形色色的车,拉洋片似的从车窗外 通过。绞链式公共汽车像宽大的海带,黏滞地滑了过去,她看见一张张抹 满油汗的脸挤满对面的窗户,下意识地抹了抹自己的额头。无数小轿车像 轻盈欢快的热带鱼,打着旋地掠了过去。它们车窗紧闭,窗帘平稳得像挂 在三月无风的晚上自家的卧房里,看不清里面人的模样。朱叶梅无聊地开 始揣测坐小轿车的人的身份,标有“出租”字样,她断定里面坐的都是阔 佬,他们没有地位,可是有钱。什么字样都不标的小车,往往更漂亮,里 面都是有身份的人…… 当她数到第15辆标有坟包似的“TAXI”和第98辆什么标志也没有的小 轿车时,她坐的大公共车终于像冬眠的蛹蠕动起来。丈夫李科还没回来,当个小科员,却比谁都忙。侍候孩子李约吃了饭,朱叶梅开始削铅笔。这可是个技术活。露出来的铅笔尖要细而匀,后头的木坡也要足够的 长。好比自由市场上的大葱,葱白要长,葱青要短,才是上品。铅笔尖后 面要尾随着悠长的坡度,就像小树四周培着高高的小丘,才不易折断。清一色的HB中华绘图铅笔,支支锋利如箭簇,整整齐齐排列在铅笔盒 里,像墨绿色的栅栏。铅笔很高级,铅笔盒却是最普通的那种。好铅笔盒 要二十几块钱一个,一按开关就能弹出转笔刀、温度计、橡皮盒、放大镜 ……像个新式武器,价格抵得上车工朱叶梅一个星期的工资了。朱叶梅可 不是心疼钱,为了小约,她割身上的肉都舍得。她是看了教育杂志上说的,用那种铅笔盒,孩子上课时容易分散精力。啪地一按,好像要发射飞毛 腿导弹似的。朱叶梅不希望唯一的儿子以后当车工,虽说她工作得挺认真,还当过先进生产者。朱叶梅天天晚上替儿子削铅笔,技术高超得如同山西刀削面大师傅。她羡慕儿子,他有一个多么关心他的妈妈!她记得自己的妈妈从来没有给 小时候的自己削过铅笔,给其他六个兄弟姐妹也从来没有过。妈妈所做的 唯一一件事,是把他们的嘴巴填满。朱叶梅小时候用的铅笔都没漆过油漆,像被秋风吹折的枯树枝。那是 妈妈托人从铅笔厂买出来的次品,论斤称。妈妈能在那种窘迫之中将朱叶 梅供到初中毕业,实在不容易。没涂油漆的铅笔拈在手里像一根火柴,铅 芯又很爱断。但朱叶梅用这种铅笔得了全校写字比赛的第一名,奖品是一 支真正的铅笔。退到前二十几年,那时的奖品实在菲薄。那支铅笔涂满金 黄色的油漆,好像金箍棒一样。朱叶梅非常珍爱,妈妈却毫不留情地让她 给了弟弟。她不敢忤逆妈妈,暗地里祈求弟弟不要削那支铅笔。弟弟答应 了,可所有的小男孩都存不住东西,第二天就把那支铅笔削了。纷纷扬扬 的金色木屑像麦穗一样掉在地上,朱叶梅下定决心以后挣了钱要给自己买 十支,不,买一百支这样的铅笔。后来她果真挣了钱,不过已经是在西双版纳的橡胶林中。那里有许多 树,可以制成无数支铅笔,但兵团战士朱叶梅每天累得已经拿不动铅笔了。后来她回了城,又开始寻找那种铅笔。那种铅笔没了,无论多么偏僻 的小店里,都没有那种铅笔。它消失得那么干净彻底,仿佛世界上从来就 没有制造过这种东西。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haoshutuijian/jingdianduwu/201907/8371.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