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村上春树《再袭面包店》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再袭面包店》是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所作短篇小说集。看似互不相干的6个短篇,却演绎出人入中年的必有光景:少年的浪漫、青春的冲动,已越来越远;

村上春树《再袭面包店》

作者简介:

村上春树,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生于京都伏见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亦擅长美国文学的翻译。

村上春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畅销一千万册,国内简体版到2004年销售总量786万,引起"村上现象”。2017年2月24日,长篇小说《骑士团长杀人事件》由日本新潮社出版。

村上春树的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知名度。

村上春树尽管骨子里是日本式的,但其视角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化了的。他往往用非日本的视角来审视、把握、感受日本社会的一切,用一种非日本的语言来诘问日本的当代话语。举个简单例子,小说主人公看的哲学书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文学作品是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托马斯·曼的《魔山》、赫尔曼·黑塞的《在轮下》;听的音乐自然清一色是西方的;就连在医院看护奄奄一息的病人讲的都是古希腊悲剧里的人物。

现实世界与虚构世界的一体化。村上小说中经常出现类似寓言、神话等离奇荒诞的情节,如《寻羊冒险记》、《舞!舞!舞!》中的鼠和羊男,《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的“世界尽头”,《奇鸟行状录》中的zos房间等一系列情节等。

村上是通过使现实世界虚无化、使虚无世界现实化来讲人事物的本质的,他借此重新构筑现实世界,却又强调新的世界的虚无化本质,并在这一基础上把握存在的本质,把握自己意识的根。在村上那里,任何世界都归结为意识,而意识的根即是意识自己。

获奖记录

文学类

2015  安徒生文学奖(获奖)

2011  西班牙卡塔龙尼亚国际奖(获奖)

2009  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

2009  第64届 每日出版文化奖 《1Q84》(获奖)

2007  朝日奖(获奖)

2007  第一届 日本早稻田大学坪内逍遥大奖(获奖)

2007  桐山环太平洋图书奖   《盲柳睡女》(获奖)

2006  捷克法兰兹卡夫卡奖   《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获奖)

2006  World Fantasy Awards 《海边的卡夫卡》 (获奖)

1999  桑原武夫学艺奖   《在约定的场所:地下2》(获奖)

1996  读卖文学奖    《奇鸟行状录》(获奖)

1985  谷崎润一郎奖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获奖)

1982  野间文艺新人奖  《寻羊冒险记》(获奖)

1979  群像新人文学奖 芥川奖候补 《且听风吟》(提名)

1980  芥川奖候补     《1973年的弹子球》(提名) 

《再袭面包店》是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所作短篇小说集。看似互不相干的6个短篇,却演绎出人入中年的必有光景:少年的浪漫、青春的冲动,已越来越远;日常的琐碎,世俗的牵累,而今挥之难去。主人公开头还敢深夜冒险,携妻“再袭面包店”,还有闲心窥视“象的失踪”,就在此话题在年轻女子面前夸说一番;然而到后来,他却不得不牵扯进“家庭事件”,奉陪煞有介事的未来妹夫,不得不离开有趣的“星期二女郎”,在死胡同里干起寻猫的无聊色勾当。“要是世上的人全部像你这样,世界怕是要变得一塌糊涂”。在妹妹如此指责之后,玩世不恭的“我”,终于也转起了“我们到底要往什么地方去”的念头。

目录

1 再袭面包店

2 象的失踪

3 家庭事件

4 双胞胎女郎与沉没的大陆

5 罗马帝国的崩溃 一八八一年印第安人起义 希特勒入侵波兰 以及狂风世界

6 拧发条鸟与星期二的女郎们

主流与反抗——《再袭面包店》

“世上既有带来正确结果的不正确选择,也有造成不正确结果的正确选择。为了避免出现这类非条理性——我想可以这么说——我们有必要采取实际上什么也未选择的立场,我便是大体抱着这样的态度来生活的。”第一次看见这一句话,觉得有些佛学的意味,出世超然。但当看完整篇小说,回过头来再仔细读时,才发现,这句话蕴含着无奈,妥协和盲目。

本小说运用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探问的,是主人公的潜意识。主人公本来是个勇于挑战世俗常规的人,但因为去打劫面包店却还是无意中还是进入了“交换”的圈套,于是就放弃了叛逆,开始上大学,工作,结婚。这就是这却选择下的不正确结果,反抗,还是在无意识中走入主流。但你也可以说他选择听音乐而非暴力是正确的,也是因为他走进了主流。

但他的潜意识一直在抗争着,这让他有一种莫名的饥饿感。而他的妻子,一个被他的饥饿传染到的人,就是他能解脱的引导者,是一个有些神奇化的存在,因为她能带动主人公再次去抢劫面包店,而且能就变魔术般地提供抢劫用具。至今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大概是她以前也曾做过类似的事情,或者一直想做但没有机会。对此,丈夫也没有多问。

“我”一直觉得听完那首瓦格纳后,自己就被套上了紧箍咒,那应该就是社会给予的一种同化的压力。我们总想反抗,活出自己,但要是给自己的经历记录一个纪年表的话,就会发现,里面的大事件,都可以用“毕业”“工作”等大众化的字眼来概括。没什么不同的,不同的也许是,你毕业的学校是不是更好,工作是否更体面.。人的追求也就是这些,就好了吧?

这篇小说大概就是讲资本主义体制与法则的束缚和同化、反抗的问题。

但当我们稍作反抗之后,像主人公去打完劫,填饱肚子,就只有开始睡觉,“等待汹涌的潮水将我送往相应的地方。”这是否又再次暗示着,我们个人无力的反抗,看似有起色,却也是终究失败?而那对在麦当劳熟睡的年轻人,他们是真的太累了而没有察觉到外界的风吹草动,还是害怕却强作镇定,摆出事不关己的姿态,亦或是,他们觉得“我”跟妻子的举动只是不想流入大海的水滴罢了,历经多少流淌,还不是一样被蒸发为云,洒向大地?还不是一样那样固定式地改变着?尽管一直在变,却也没有摆脱那些形式。他们也许就是村上设定的,一种旁观者的形象。

“我”不断在心里浮现海底有一座火山的画面,而这座火山在我抢劫完后就消失了,所以火山应该就是“我”潜意识中所希望的反抗,一个徒劳的的愿望。

“村上便是这样描写了自我主体性崩溃的过程以及加以修复的努力,以他特有的笔法勾勒出了力图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保持自我主体性活下去的边缘人物形象,尽管这种努力是荒谬而徒劳的。”

村上的作品总是有种玄幻的色彩,跟其他作家一样的是,我们可以像故事一样读下去,但却能够什么都读不到。

读完全书,我也才明白村上被那么多人喜爱的原因,题材总是新奇,花样也不断,一些细节描写也入木三分。或许是林少华翻译的文字恰当又不失中文的魅力,读起来总是轻快明朗,让人舍不得放下。我个人认为,这本书中虽是五个故事的集合簿,但自始至终,“迷失与寻找”都贯穿其中。这些故事看起来迷茫,却能以一种脱离的姿态给人答案与慰藉,让我有种“同类”的归属感。

经典语句摘录:

1.世界上既有带来正确结果的不正确选择,也有导致不正确结果的正确选择。为了避免这样一种荒诞性(我觉得不妨这么称呼它),我们有必要采取实际上没作任何选择的立场,我大致就是如此思考、如此生活的。

2.上帝也罢 马克思也罢 统统都死了 总之我们饥肠辘辘 结果就是 我们打算奔向恶 并非饥饿感使我们奔像恶 而是恶使着饥饿感袭向我们。

3.时代变了,空气也会改变。我们是袭击者,不是强盗。

4.总之我们应该处于饥饿状态。不,不是肚子饿,简直像吞下了宇宙的空白一样的心情。起先其实是小小的,像甜甜圈中间的洞一样的小空白,但随着日子的消逝,它在我们的身体里渐渐增殖,终于成为不见底的虚无。成为庄重的幕后音乐般............

5.总之我们饥肠辘辘,不,何止饥肠辘辘,那感觉就像把全宇宙的空白整个儿吞进了肚子里。空白起先非常小,就像甜甜圈中央的洞那么大,然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体内不断膨胀,最终竟成了深不可测的虚无。

6.我不知道这种行为究竟是不是正当,那是我无从判断的领域里的东西。

7.牛肉像茶色的水珠花纹一样排列在铁板上,发出嗞嗞的响声。烤牛肉的香味宛如肉眼看不见的羽蚁,从周身的毛孔钻入我的体内,混进血液里,在我的周身循环。最终集结在身体中心生出的空洞里,紧紧黏附在那粉红色的壁面上。

8.烤面包的香味越来越浓郁,那股香味越来越强烈,我们向恶倾斜得也越厉害。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haoshutuijian/zhongdiantuijian/201906/7039.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