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鲁迅先生与萧红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本站小编

萧红师承鲁迅先生。在写作上,是鲁迅先生引导她积极关注黎民苍生,心系当时的时代与社会。这使得她的作品更多地浸透着深沉的心灵思索,具有深刻的批判力,这与鲁迅先生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极为合拍。因为同时兼具外来文化之影响,因此她的作品也极富张扬的个性。

鲁迅先生与萧红的深厚友情 

□夏爱华

萧红师承鲁迅先生。在写作上,是鲁迅先生引导她积极关注黎民苍生,心系当时的时代与社会。这使得她的作品更多地浸透着深沉的心灵思索,具有深刻的批判力,这与鲁迅先生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极为合拍。因为同时兼具外来文化之影响,因此她的作品也极富张扬的个性。

萧红初到上海,人生地不熟,鲁迅便告诉她,要警惕上海街头各种形形色色的骗子,千万不要上当。经济紧张时,萧红曾开口向鲁迅先生借钱用于生活开销。鲁迅先生爽快地答应了,写信让她来取钱。她来了,鲁迅先生便让许广平多做点儿好菜请她吃。吃完晚饭,鲁迅先生送她出门。握手道别时,不动声色地悄然把钱塞到她手中。鲁迅的体贴与周到,那样顾及她的自尊,使她在无比感激的同时,更对鲁迅先生充满了敬仰之情。

因为在上海举目无亲,萧红很自然地就把鲁迅先生当做了亲人,成了鲁迅先生家里的常客。鲁迅先生家里来客人的时候,萧红便和许广平一起做饭,包饺子,包韭菜盒子,烙葱油饼……两个女人一边做饭一边闲聊,相处得非常融洽。而鲁迅先生也极其爱吃萧红做的北方饭食,这使萧红非常开心。

1935年5月2日,鲁迅与许广平及海婴到萧红家去看望萧红。这对萧红来说,真是喜从天降,比什么都珍贵。鲁迅与萧红谈论文学,笑声爽朗,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萧红想请鲁迅吃饭,但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像样的饭食。正在犹豫之际,鲁迅先生说,走吧,我请你去外面餐馆吃。我们可以一边吃,一边继续谈论文学。萧红闻言,感动不已。鲁迅的洞察力和对她无微不至的关心,温暖着萧红的心。

于是,萧红便随鲁迅先生一家人去餐馆吃饭。吃完饭,又一起散步。鲁迅一边走,一边对萧红说,世界很大,要多关注世界。你这么年轻,可以多出去走一走,看看民间的生活,感受百姓的疾苦,这对你的创作是非常有益的。萧红连连点头,将恩师的话牢牢记在心间。

告别鲁迅先生,回到家中,萧红就一头扎进稿纸堆中勤奋写作。几乎是夜以继日,只用了10多天时间,就写了4l篇散文,即1936年8月结集出版的《商市街》。她觉得只有不断写出好作品,才不辜负鲁迅先生对她的厚爱与期望。事实证明,萧红的确是鲁迅先生没有看错的很有希望的女作家。在与鲁迅先生相识之后,萧红写出了颇具影响力的散文体小说《呼兰河传》。

鲁迅先生去世后,萧红无比悲痛,抱病写下《记我们的导师》《记忆中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生活散记》《鲁迅先生生活忆略》等文章,来纪念鲁迅先生。她的这些文章,皆被世人称为“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写得最好的作品”。

1942年1月,旅居香港的萧红因病住院。因庸医误诊,导致病情愈发严重。预感来日无多的她,临终前曾留下遗言:“死后请将我安葬于鲁迅先生的墓旁,好让我在九泉之下能够时刻聆听恩师的教诲。”可惜,在她死后,因种种原因,她的遗愿没有实现。她在碧水蓝天的浅水湾长眠了多年,后来在广州“定居”,直到今天。

萧红与鲁迅先生年龄上相差30岁,完全是两代人。他们认识的时间也不长,从1934年11月到1936年10月鲁迅先生逝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两个人因心灵、思想、人格、个性、趣味爱好等方面的相通与相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萧红从鲁迅先生那里不仅得到了慈父一般的关怀和爱护,更是得到了导师般的鼓励与引导。可以说,如果没有鲁迅先生的扶持与影响,萧红是根本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力的女作家的。萧红的一生是不幸的,但在不幸中也有大幸,这就是她有缘结识了鲁迅先生。她与鲁迅先生的关系,既是师生,亦是朋友,并且宛若父女,堪称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鲁迅先生与萧红的真挚情谊,至今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认为他们达到了友谊的至高境界。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wenhua/dajia/202001/27479.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本站小编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网罗天下

相关文章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