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林风眠:真正闪耀的星辰,从来都与时代保持距离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本站小编

他生于1900年,是20世纪的同代人,
又是这个翻天覆地的百年的曲折命运的见证人。
他的人生几乎映衬着一个世纪的民族文化的寻觅和苦难。
但他的艺术,
却仿佛孤行在这一切之外,

他生于1900年,是20世纪的同代人,
又是这个翻天覆地的百年的曲折命运的见证人。
他的人生几乎映衬着一个世纪的民族文化的寻觅和苦难。
但他的艺术,
却仿佛孤行在这一切之外,
吸取民族民间的养料,
秉持东方艺术的理想,
从抒情诗意的一端,
到苍凉忧郁的另一端,
创造着一方清新隽远的新天地。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江

1

1900年,林风眠出生在一个石匠的家里,取名凤鸣。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坐石匠的,以雕刻墓碑为生。从小,他就守在祖父身边,看他雕刻,帮他递递凿子榔头什么的。而五岁的时候,他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开始以自己熟悉的山间林舍、鸟禽花木为素材,一点点开始了学画画的人生。



他爱他的母亲,在自述里,说母亲“中等身材,有坚实耐劳的性格,有美好的面孔和双眼皮……”,尤其是母亲那又黑又长的头发,是他小时候最爱把玩的物什。

可在他大概六岁的时候,村里人说他的母亲和一个染布的老板私通,把他母亲关在猪笼里游街示众,还拿汽油浇在她身上,要把她烧死。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人们对于这种私生活不检点的容忍度极其低,所以无论小小的林风眠再怎么想去救妈妈,都抵不过林姓族人狂炽的怒火。



“我当时什么也不知,也没有看到这些惨剧,在家突然有种感觉,突然愤怒疯狂起来,我找到一把刀,冲出屋门大叫,想要去杀死他们,杀死全族的人。很多人把我抱牢了,不让我接近妈妈。”

他回忆着。

族人商量着把他的母亲卖了,从此他再也没有了自己母亲的下落。

失去母亲的悲痛,让年仅6岁的林风眠,从小就体会到了什么是痛苦。他小小年纪,就变得沉默寡言。





从此,他每天重复一件事情:爬上家门后的山头,静静地看着太阳升起,落下,观察峰峦的阴晴明暗,观察山光水色的斑驳卓绝,观察雨雪风霜的四时变化……

这个世界,不知道可以和谁说话,唯有把所有的感情,都通过画笔和色彩,倾注在纸张上了。

2

1919年,19岁的林风眠去法国留学,其中1923年的春天,他在结束了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的学业之后,与同乡友人熊君锐、李金发等人,又去了德国做了为期一年的德国游学。

就在这一年,他充分接触了当时作为新艺术风格形式出现的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新的绘画流派,也是在这时,他创作出早年成名代表作《摸索》


(《摸索》)
“不同的油漆在调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色彩涟漪以及色度渐变给人的视觉造成的冲击,都给我留下了最美最深的印象。认识颜色是我的爱好,我就是一个典型的‘好色之徒’。”


1926年,他归国,并在当时创作了《民间》,第二年创作了《人道》,1929年创作了《痛苦》。


(《痛苦》)

从他作品的名字可以看出,他一直在呼唤人道,吟诵生命。你在他的画里,看到了悲苦,看到了孤高,看到了绵延不绝的怜悯。

1928年,他受聘成为杭州艺专校长。

1938年,他因与教育部负责人意见不一致,决定辞去艺专校长的职位,离开国立艺专来到了上海,他以卖画换钱,养活妻女。这时,有个人来找他,让他到汪精卫手下做事,林风眠拒绝,并且为了避开麻烦,他只身一人再次流亡。

3

中国的水墨传统与西方的光色传统各有千秋,但林风眠调和了中西。他和徐悲鸿一样,都认为中国艺术必须改革,从西方那边借取一些东西,来改变中国的艺术,改变中国人们对艺术的看法,为中国创作现代艺术。

只是徐悲鸿改变艺术的方式是提倡现实主义精神,他引进了西方的现实主义内涵来充实中国艺术。

而林风眠确认为不能只简单引进西方写实主义,还要引进西方现代主义的精神和自由创作的主张。他认为不应该简单模仿,还应该把传统的内容和自然的内容都融合、捏碎了在一起,变成自己的东西,再进行自由创作

他推翻水墨为上的千年不变的宗旨,对中国传统绘画手法与西方光影艺术的绘画手法都不极端,而是从中求和,并且打破了中国传统水墨画要么是长竖版要么是宽横版的篇幅限定,首先在正方形宣纸上创作起了国画艺术。

他在《我的兴趣》一文里用随性的笔调写着,


“一方面在课内画着所谓“西洋画”,一方面在课外也画着我心目中的中国画,这就在中西之间,使我发生了这样一种兴趣:绘画在诸般艺术中的地位,不过是用色彩同线条表现而纯粹用视觉感得的艺术而已,普通所谓“中国画”同“西洋画”者,在如是想法之下还不是全没有区别的东西吗?”

傅雷那么一个眼光苛刻的艺术批评家,对林风眠的作品倒是赞赏有加,“现在只剩一个林风眠仍不断从事创作。因抗战时颜料画布不可得,改用宣纸与广告画颜色(现在时兴叫做粉彩画),效果极像油画,粗看竟分不出,成绩反比抗战前的油画为胜。诗意浓郁,自成一家,也有另一种融合中西的风格。以人品及艺术良心与努力而论,他是老辈中绝无仅有的人了。捷克、法、德诸国都买他的作品。”




他强调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在我们现下来看,是对于振兴中国文化有着独特意义的,但在当时,这些思想都得不到认可。

4

1939年,林风眠在嘉陵江边找到了一个仓库,直到抗战胜利,他都一直生活在那里,仅有一床、一桌、一凳。

家徒四壁,房里空空如也,有作家去拜访他回来后写到:“一只白木桌子、一条旧凳子、一张板床。桌上放着油瓶、盐罐:假如不是泥墙壁上挂着几幅水墨画,桌上安着一只笔筒,筒内插了几十只画笔,绝不会把这位主人和那位曾经是全世界最年轻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的人联系起来”



他每天都埋头作画,醉心着水墨和油彩的交合与新生。据李可染、席德进等回忆,他的屋里总是放着厚厚的裁成方形的宣纸,画起来很快,有时一日能画数十幅。

曾有国民党的大官来访,见这样的生存环境,不知如何打开话题,只好说,“林先生,您得道了!”林风眠却觉得,之前当校长的那十几年,每天都生活得锦衣玉食,“身上的人味没了”,他倒是觉得,如今体现了中国几万万人的生活,才真正变成了“人”。



在中日战争时期,因为上海沦陷,待他回归自己家里时,悲痛地发现自己在法国创造的所有油画,都被日本人毁得干净,他们甚至把他的画割得支离破碎,他最喜欢的那幅《摸索》,成为了战马的雨披。

而在文革中,可能是处于被人迫害,可能是处于自己的恐惧,1966年9月3日,在上海南昌路53号的一栋房子里,这个隐居了14年的老人,将自己从年轻时起就创作的大量绘画一张张亲手撕碎。就在这个抽水马桶里,这个老人目睹着自己倾尽大半生的心血被马桶的水冲掉。



他被诬陷为特务,公安局常常用手铐将他的双手反铐在背后,双手肿得像馒头一样,动一动,手铐就紧一格,嵌进肉里,满是血水。他在狱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一夜西风,铁窗穿透。沉沉梦里钟声,诉不尽人间冤苦。”

那些时刻,心里不知是多么地悲苦。

5

年幼失母,痛失爱人,流亡逃难,妻女别离,离职辞教,孤独困顿,不为人所理解,还被投入了监狱,他的一生有太多的难,有太多的苦。

无论生活给了他多少的困苦,他一直坚持一句话,“我绝不自杀。我要理直气壮地活下去!”

经历了一切苦难的他,说的却是,“艺术,是人生一切苦难的调剂者。”



黄永玉在悼念林风眠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


1991年8月12日,92岁的林风眠来到天堂门口。
干什么的?身上多是鞭痕?”上帝问。
“画家。”林风眠回答。


他命运多舛的一生,就在这简单的一问一答里面。仿佛是命运,看不惯这个人,狠狠地拿出鞭子,一鞭一鞭地往他的身上抽。他紧紧地握着手中的画笔,把一切都咬着牙扛了下来。

6

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苏天赐、席德进等中国近现代赫赫有名的绘画大家,全都是林风眠的学生。

200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会上,一幅署名林风眠的油画《渔获》以1634万港元天价成交。他作品的平尺单价自2002年起便远超海派十大家,2013年,平均每幅拍品的平尺单价达到65.8万元,是海派十大家整体水平的3倍。



但在他还在世的时候,他一直是一个孤独的画家,寂寞地耕耘。他没有高声呼叫,也没有慷慨激昂,他只是默默地挨着命运抽过来的鞭子,咽下苦难,化成孤独的坚守。

但他的画,有这样的一种艺术情调——孤寂中有热情,壮美中有沉静,看似萧瑟,又在绝处焕发出勃勃生机。

他的画,有蕙草的飘零,湖山的迟暮,有布花脸的纵横,有援花鸟的清音,但全都透着一股悲怀之情。他笔下的万物都有着凄然,又有着一份天地间的激慨,全都融入画里,等有缘人遇见,明白。

他所有的荣光,和所有的苦难,都与他的绘画相关。他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也是完成了一个现代艺术殉道者的使命,让后人每每欣赏他的画作时,都感到一种凄婉而苦涩的诗意,有些像清丽的明媚闲暇小作,有些又是对命运对人生对人道悲情的呐喊。



很少有人像他一样遭遇这么多苦难,却仍然以清醒者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把所有感受到看到的嚼碎后又温润地吐出来。

7

真正闪耀的星辰,从来都与时代保持距离,但和自己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挨得最近。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wenhua/dajia/202001/27623.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本站小编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