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如何解读弗兰兹·卡夫卡的《城堡》?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本站小编

一个人在世界上碰到的阻力是巨大的,他所追求的目标越高,遇到的阻力就越大,因此要接受一个同样也在奋斗拼搏的人的帮助,绝不是一种耻辱,尽管他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来源:爱读书的马塞尔

因为我找不到适合我胃口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我不会招人参观,惹人显眼,并像你,像大伙一样,吃得饱饱的。

《城堡》是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合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卡夫卡晚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后来由于卡夫卡的身体素质的急剧下降,所以他至死也没有完成这部小说,这也使得小说的结局扑朔迷离。

《城堡》是卡夫卡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最长的一部小说。

《城堡》的主人公K,作为一名土地测量员,受聘于城堡。于是,他来到了城堡所属的一个村子里 。当他满怀信心的准备投入工作的时候,村长说,他们不需要土地测量员。 K 一头雾水。带着疑问, K千方百计的想进入城堡一探究竟。于是, K 曲折离奇的经历由此开始了, 通过K 与各人等的斗争, 呈现了K 复杂而隐秘的精神世界。

城堡虽近在咫尺,但他费尽周折,却怎么也进不去,尽管这样,他依旧在为此努力,小说就这样戏剧性地随着作者的逝世戛然而止。

《城堡》通篇由大量的琐碎对话组成,这种庞大的对话量使文章整个故事情节的线索变得支离破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城堡》或许本身就并没有线索 ,主人公想尽一切办法想让线索向纵深处发展,而故事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却阻止线索的发展。

整个故事中,主人公就像是一直在原地打转。从空间角度解释,城堡就像是主人公所追求的故事的终点,是一个沉甸甸的主题,它集中在故事的核心,也是故事真正的内涵。主人公在边缘处,想要抵达核心,但他周围形形色色的人物像是包围在核心外延的硬壳,他们会以不同形式扰乱主人公的行动模式,他们像是毛线团一样杂乱地缠在一起,将主人公包裹进这个虚空的混沌中,使其永远无法抵达核心。

而这种状况也使得整个故事的实质其实是包裹在文字外衣下的一种“空壳文学”,它并没有“核心”,没有“内涵”,它有的,只不过是一种“氛围”。

“氛围”显现出的,是一种像是雾气般的朦胧的未完成性,它是不稳定的状态,它的荒诞与徒劳正是这种状态的特性,从故事的发展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种“努力后的徒劳”:周遭的各种事件的影响的叠加,总会使我们的努力迎来徒劳的结局。

在这样荒芜绝望的世界中,支撑故事继续发展的正是主人公的决心:一种微小而坚韧的精神。

一个人在世界上碰到的阻力是巨大的,他所追求的目标越高,遇到的阻力就越大,因此要接受一个同样也在奋斗拼搏的人的帮助,绝不是一种耻辱,尽管他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城堡》中其实影射了许多卡夫卡本人的心理诉求,而这些诉求在小说中都以各种具体形象显现出来,比如城堡本身不仅是对于庞大的官僚机构极为复杂低效的讽刺,更是将其作为自己想要获得自我认同的象征性表示。

卡夫卡一生与父亲不和,这种极为紧张的父子关系使卡夫卡形成了极为敏感脆弱的性格,而这种基本感情需求的缺失使“认同感”变得极为重要,K对自己职业的认定就是“自我认同”的表现。然而,在小说中,各种人物在不断否定K作为土地测量员的价值,这是对于自身价值的否定,所以K要进入城堡的目的就是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同。而故事正像是卡夫卡与父亲的关系那般,受到了满满的失利与挫败感。

“城堡”是卡夫卡寻求的精神归宿,而“城堡”却不允许其进入。

卡夫卡终其一生,一直是探索性的(on the road)。一个人的灵魂,如果在童年时没有充足分量的“精神砝码”使其精神安定,那么这个人终其一生都将是漂泊着的孤魂,他们将一生背负着灵魂的空缺,饱受精神饥饿的缺憾感。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wenhua/dushu/202001/27694.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本站小编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