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看看民国名士如何过春节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本站小编

现在老有人抱怨年味变淡了,春节的味道没有了。其实春节的味道一直在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变化太快,对春节味道的变化感受也就更加明显。

现在老有人抱怨年味变淡了,春节的味道没有了。其实春节的味道一直在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变化太快,对春节味道的变化感受也就更加明显。

一、 从冰心回家看民国春运

1929年12月14日,农历十一月十四,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冰心准备从北京回家过年。



冰心祖籍福建,但她的家人却不在福建,而是在上海定居——冰心的父亲谢葆璋已经从海军部次长的位置上退休,在上海法租界租了一幢小洋楼,跟妻子、儿孙和仆人们住在一起。

从北京到上海,路程不能算远,坐飞机的话,最多两小时就到了,就是乘坐火车,也用不了太多时间。但是中国航空起步太晚,普通人要到抗战胜利以后才有坐飞机旅行的可能,所以冰心只有坐火车。

问题是在1929年冬天,蒋介石的中央军跟冯玉祥的西北军之间正在打仗,从北京去上海所必经的津浦铁路暂时被军队占用,旅客们必须要走海路:先乘京津列车到天津,再从天津出海到浦东,然后再搭乘轮渡过黄浦江,然后再乘坐无轨电车去上海市区,最后再雇人力车回家。

12月14日一大早,冰心就给旅行社打电话,要求代买一张从天津去上海的船票,人家告诉她:这几天回上海过年的人特别多,所有的舱位都卖完了,最快也得等到19号才能有票,而且还是最差的四等舱。

冰心斩钉截铁地说:“无论如何,我是走定了,即使是猪圈,是狗窝,只要能把我渡过海去!”就这样订下了19号的船票。然后她又去火车站买好了去天津的火车票。



冰心在12月18日下午4:50坐上火车,到了晚上7:00才到天津,路上花了两个多小时。出了天津站,冰心乘坐公交车去天津国民饭店开房休息,等着第二天上船。

12月19日下午2:30,冰心在天津登上“顺天”号轮船,但是直到当天夜里10:00,这艘船才缓缓开动。

船上的乘客确实很多,每一个船舱都挤满了人,冰心乘坐的那个小舱不过五六个平米大小,却有上下两层四个铺位,而且除了冰心,每个铺位上的乘客都带着孩子,吵骂声、喧闹声夹杂着油味儿、垢味儿和烟味儿扑面而来,闹得冰心没法休息。

“顺天”号驶出塘沽,风浪很大,冰心身为海军部次长的女儿,打小见惯风浪,从不晕船,可是其他乘客却呕吐起来,以至于冰心连波涛声都听不见,只听得见人们的呕吐。每到吃饭的时间,茶房一叠声地叫喊“吃饭咧”,她都没有胃口,不饮不食,只想睡觉,因为睡着了就安静了。

12月22日下午6:00,轮船终于停靠在上海浦东,这一路上整整用去68个小时。如果再算上冰心在天津等船的时间和在北京等候船票的时间,从北京回一趟上海居然要花八九天时间!可以想见在民国时代回家过年有多么难。



如果冰心不是在1929年回家过年,而是选择在1924年,那么她的旅途就会轻松很多。在1924年,京沪之间虽然也没有直达的列车,但是可以换乘,这样冰心就不用再走海路了。譬如她上午9:00在北京东站乘坐特快列车出发,第二天晚上8:00可以到苏州,然后在苏州换乘“沪宁特快”,当天晚上10:00就能抵达上海北站,全程只需要57个小时。

二 、鲁迅、老舍元旦放假春节上班

现代中国有两套历法:阴历和阳历。在日常生活中,这两套历法并行不悖,所以我们每年都会有两个年初和两个年尾。我们管阴历的年初叫春节,管阳历的年初叫元旦,春节是阴历的新年,元旦是阳历的新年,这两个新年,我们都要过,都要放几天假,只是在形式上,阳历的新年远远没有阴历的新年过得隆重罢了。

民国人是不是也有两套历法和两个新年呢?

让我们翻开鲁迅的日记。1917年1月1日,也就是元旦那天,《鲁迅日记》上写的是“休假”。1917年1月2日,元旦过后的第二天,《鲁迅日记》上写的还是“休假”。1917年1月3日,还是“休假”。



到了1月4日,“上午赴部办事”,鲁迅开始上班了。也就是说,在1917年元旦,鲁迅的单位放假三天,放假时间是1月1日到1月3日。

但是到了1917年1月23日,也就是那一年的春节,鲁迅却在单位上班,他的同事们也都在单位上班。此后的1月24日、1月25日、1月26日,仍然照常上班,丝毫没有放假的迹象。

由此可见,在1917年,在鲁迅的工作单位,元旦放了假,但是春节不放假。不光1917年,再往前追溯,从1916年一直追溯到1913年,每年过元旦,鲁迅都有三天假期,而春节期间都是照常上班。

那时候鲁迅的工作单位是教育部,元旦放假而春节不放假,并非教育部这一个机关的特色,而是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通例,包括学校也是如此。

1934年2月,向来以冷峻示人的鲁迅好好地过了一个春节。他在正月初二的《过年》一文中写道,“在实际上,悲愤者和劳作者,是时时需要休息和高兴的。”“我不过旧历年已经二十三年了,这回却连放了三夜的花爆,使隔壁的外国人也"嘘"了起来:这却和花爆都成了我一年中仅有的高兴。”

他还在正月初一收到了母亲从北京寄来的一盒糟鸡,及给儿子海婴的九件玩具,并给三弟建人家送去了礼物。

老舍先生写过一篇《我的母亲》,回忆他年轻时在“北京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当校长,到了阴历年的年尾,学校照常上课,除夕不许回家祭祖,大年初一也不许回家拜年。老舍怕母亲一个人在家寂寞,特意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家探望母亲。



母亲很高兴,以为儿子要在家过年,哪知老舍说一会儿还得赶紧回学校,母亲愣住了,半天才叹口气说:“走吧,小子!”老舍心里难过,在赶往学校的路上,看见街上那么热闹,想起母亲在家那么冷清,泪水遮迷了他的双眼。

老舍是校长,他想在家陪母亲过年,宣布学校放假不就行了吗?还真不行。第一,学校的年假已经在元旦期间放过了;第二,春节不放假是北洋政府的强制规定,连教育部都不敢放假,老舍的小学要是胆敢“逆天行事”,那他这校长就当到头了。



三、梁漱溟年夜为国事“加班”

民国名士中,梁漱溟的过年方式可谓特别,据说,他过年期间绝不看戏,甚至不许他的家人去看。这个长期在农村生活、体会过农民苦楚的鸿儒认为,看一场戏就花去几块钱,实在是一种罪恶。他选择的除岁方式,通常是奔波劳碌。

1936年除夕,北平的戏楼热闹非凡时,梁漱溟正在赴广州作讲演的途中。路经上海,他造访了著名军事家蒋百里,“承留午饭,盘桓颇久,谈话甚多。”

话题主要围绕着当下的紧迫时局。梁实秋后来回忆道:“蒋先生素来熟习日本情况,而各方情报又很灵通,对我首先指出日本大举入侵我国将不在远。他说,中国人固是大难临头有不待言,而最后失败却将是惹是生非的日本人自己。”

一语成谶。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梁漱溟的务实,于此后数年的春节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国共合作后的1938年初,身为国民政府参议员的梁漱溟只身前往延安,与毛泽东就当前局势进行了两次长谈。回归途中,坐火车到开封时恰值除夕之夜,他一个人住进河南的旅馆,过了一个寡淡的春节。

作者:东方欲晓(男 90后 河南省驻马店人)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wenhua/dushu/202001/28057.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本站小编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