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一轮明月几时有


来源:遍地文学

文|江海滨都说“不忘初心”,也不知具体初心是什么样的初心?人之初性本善的初心还是最初年少的梦想?反正我不太清楚自己的初心是什么,可我相信有一个人的初心真的就是一生追寻

文|江海滨

都说“不忘初心”,也不知具体初心是什么样的初心?人之初性本善的初心还是最初年少的梦想?反正我不太清楚自己的初心是什么,可我相信有一个人的初心真的就是一生追寻的就是他的初心,他是赵朴初。

虽不曾与赵朴老萍水相逢,但与赵朴老依旧因缘际会于书法,有幸与先生一同生活在同一个世界26年之久。第一次见到朴老书法是在《神州墨海》中的条幅“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一见倾心;后来看过由赵朴老题写片名的《清凉寺钟声》《一轮明月》都是那么令人心仪神往。多年前应一位师友之约为其子女所在安徽大学导师书赠一副书作馈赠,那位导师回馈我一个玻璃鐏纪念品上书校训【至诚至坚博学笃行】八个字即为朴老手笔,温润可人;在“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国际书画邀请展中有幸入展银奖并得赵朴初题署展标的纪念证书;2018年央视主办【无尽意 无尽思——纪念赵朴初诞辰110周年主题中国画大展】,特意发来邀请函创作了高山流水以助兴祝福,作品集前言中说:赵朴老的一生,可谓是爱国爱党爱教爱民的一生,是不断探索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有鉴于此,2017年由央视科教节目制作中心主导策划的大型纪录片《赵朴初》已开机创作。此外,基于赵朴老还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为弘扬朴老的文化理念、艺术精神,故同时拉开此大展之序幕,以期能多维度地展现朴老“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终生得离苦”的“菩萨”情怀!赵朴老生前与中国画画家座谈时,曾专门例举普贤行愿偈中的句子——“恒顺众生”来勉励其时参与座谈的中国画画家。所谓“恒顺众生”,意指要随顺时代,适应时代,只有如此才可以做到饶益众生,大道直行。“恒顺众生”何尝不正是当代中国画名家所共同追求的一种境界——一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境界!

赵朴初1908年11月生于安徽太湖,2000年5月21日在京逝世享年93岁。生前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日友好协会会长、中国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社长等,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也是20世纪杰出的中国宗教界领袖。赵朴老也是一位诗人,他知名的《宽心谣》家喻户晓——“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先生《咏茶诗》也很有意思:“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不知那个常有禅者书写“吃茶去”可是源自于此?《卜算子》:“初归北海鲲,又作南天雁。日暖风和万绿中,弹指忘霜霰。堪嗟唐宋朝,了不知奇甸。东坡祠与五公祠,赢得千秋念。”《清平乐》:“白头重到,景物千番好。创见日新新末了,世世光腾宝岛。天涯游子归来。同心共展雄才,喜见鲲鹏变化,冲天万里云开。”字里行间可以看见朴老对东坡的念想和两岸共进大同的翘望和回归统一的由衷期盼!

去年底有缘拜访了安庆作家石楠和书家冯仲华老师,也就随缘拜谒了赵朴初故居看看这位久违的老人。

故居所在【世太史第】位于安庆市迎江区天台里街9号,世太史第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因赵氏家族赵文楷、赵畇、赵继元、赵曾重系四代翰林,这座故宅便被称为了“世太史地”。进门就见到李瑞环题署的【赵朴初故居】匾额,记得好像是王文治还是谁题写行楷柱联——春气遂为诗人所觉,夜坐能使画理自深。原本故居中有赵氏女婿李鸿章所题书的“四代翰林”金字悬匾,可惜被日本人掠走了,现在应为后来复制悬挂,中堂正是赵朴老自己生前32字遗属八句偈语手书:“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魂兮无我,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中堂后侧墙是邵华泽题署隶书【仁者寿】。再入一进中院是启功题署“赵朴初生平展”,两侧廊柱是李鸿章题署联墨——常将令德表此风俗,不以外物扰其天和。中堂是赵朴初自书联墨——诚以待人花明日朗,敏以处事雷厉风行。堂柱联墨也是朴老自书联墨——万里兴风威而不猛,一年更始和以致祥。四周玻璃橱窗内一应朴老与安庆故里亲属的鸿雁传书,也有代表作“无碍”“茶禅一味”及生平简历和文献史料。穿过中院走廊旁挂着白底黑字匾额“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统一战线的楷模赵朴初先生”。里院门柱上不知谁题署行书联墨——四海乐无为之化,万方瞻有道之光。中堂有宣纸中堂联墨由赵文楷书——虚竹幽兰欣静契,和风朗日乐天怀。与王文治陈鸿寿李鸿章林则徐书风有异曲同工之妙。右侧房有启功题写“敬佛”赵朴老题署“认真”嵌绿匾额和现代名流题赠书画,以及朴老生前遗留各类文物。左侧房便是赵朴老出生地,雕花红木老床等照旧,内有赵文楷题如椽颜楷“一乡善士”和李鸿章题雍穆颜楷“常珍笃祜”。发现赵恩彤还是赵恩彬的四条屏行楷尤为可观,取斜上势,干净利落,学人风范,想来朴老也受他的影响,后人魏传统、梁披云、章祖安等很有如此这般。

世太史第整个宅院也是安庆市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富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砖木构筑融入北方四合院的恢宏也有着古徽州的雅致。在我国古代一家先后有四代为翰林学士也算是绝无仅有的,赵畇的玄孙赵朴初就生在这座宅院。故居中除了功能设施之外还有赵朴初瞻仰厅、生平展、出生地,里面通过实物、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游客展示了赵朴初先生一生的履途事迹。先生早年就学于苏州东吴大学,大学时代即开始学佛。1928年任上海佛教联合会和上海佛教协会秘书等职, 被周总理称为“国家的宝贝”。赵朴初故居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网络上流行“佛系”一词很时尚,这是在说某人有一种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赵朴老一生便是如此豁达大度,识大体顾大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简朴清正廉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威望。先生是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佛学造诣精深,他把佛教的教义圆融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尊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事业之中,他的一生为促进中国佛教界与世界各国佛教界友好交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为赵朴初故居充满了明清风格,常看到一些人在这拍摄艺术照,故居后院有一个小花园“拜石”亭,拜石是赵朴老母亲的笔名,小亭园可供游人小憩,享受一份幽静与闲适。 1938年后,朴老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中国佛协主任秘书、上海慈联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兼收容股主任、上海净业流浪儿童教养院副院长,上海少年村村长;1949年任上海临时联合救济委员会总干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常委副主席和亚非团结委员会常委;1980年后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顾问、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主席,也曾任上海市政协常委和市人大代表,是前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赵朴初诗词书法闻名遐迩,尤其书法影响力非同凡响,他是一位蜚声中外的书法家,禅宗佛学诗词文学涵养了其书法的别样蕴含意境,其佛学文化是大多数学者和书家不具备的。在中国书法史上虽然出现了高僧禅书大家,但在佛教界居于领袖地位唯独赵朴初先生,研究赵朴初书法与其佛教文化和诗词学养是分不开的。他如意自在地把佛学精粹融化到自己的书法艺术中,他的书法作品在佛门翰墨史上功德无量,永世留香。赵朴老青少年时期当应渊源于晋唐楷范,从时代的需要、家庭出身和已形成的书法风格来观,其书写馆阁一脉的功底深厚,这种书体虽有落后与保守的一面,但也有规范法度非常重要一面。从书法规范的阶段到直抒胸臆高层次的过渡,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到精神王国的升华需要个人的勇猛精进和日日日新,脱胎换骨逐步蜕变,还要摆脱世俗影响方可达到清凉境、生欢喜心。 赵朴老书法由传统走向新我,其一,家学渊源,受到直接熏陶、教育,特别在诗词、书法方面由启蒙到成才,这对他后来的发展和成功影响至深。其二,作为一代佛教领袖,与佛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教的禅理与书法理论的结合,对他的影响是全方位,也是多层次的。赵朴初先生曾告诫书法界朋友,他把“书法当成一门学问,一种科学”。

赵朴老行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颜值俊逸,考量在二王苏东坡赵孟頫董其昌一脉相传,但他可能更纯粹于禅佛思想,疏忽刻意艺术才情的放达,少了逸少的放浪形骸和惠风和畅,也略调东坡的“石压蛤蟆”更多汲取其文学佛学人文品质,更退却赵孟頫董其昌为人处世的得失缺憾所在艺术本体的隐形显性,去除他们似乎过于柔媚外露的迎人修饰气息,吐纳珠玉,提炼赵董圆融温婉而又文人卷气之精华,在用笔上做到认真严谨,起笔藏锋,行笔中锋,收笔裹锋。每件作品都入佛教禅理平和之气韵,布局气度大方自然,风格统篇和谐雍容静穆。故居有一幅写“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行笔为小楷,写于佛历2540年,其作品取法于颜、柳,更得东坡风度,点画温润宽宏、开放舒朗、蕴含赡博,拐折竖画宽博厚重,显得稳如基石,点呈圆形,柔刚并济,卓然风骨。

诚然,赵朴初书法意境精湛、翰逸神飞。他的书法立轴或横幅,通篇观之如金石铺地、字距、行距、布局疏朗别致,字字独立上下呼应,笔断意连,气贯通篇。正因为赵朴老书法端庄朴茂、深隐洞明,看出他心底慈善正直笃实,不愧超凡脱俗的书坛一代宗师。同时诗书珠联璧合堪称“双绝”,为中国当代书法与诗艺术史上留下光彩照人的一笔。

1945年12月30日他与马叙伦、王绍鳌、林汉达、周建人、雷洁琼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现”为宗旨的政党——中国民主促进会。赵朴老去世后,他的家里设了一个小小的灵堂,在他的遗像旁,有一幅朴老亲笔书写的墨迹——八句偈语,亦即他的遗嘱的一部分。赵朴老去世后北京寓所简朴布置的遗像旁就有朴老亲笔书写的前提八句偈语,令人感慨万千,受到朴老高尚心灵境界的感召,无不没齿难忘,后来民进中央印发的赵朴老彩色遗照上的八句偈语即据此而来。 在社会传阅的部分稿本中,有将朴老八句偈语中第三句“花落还开”,传为“花落花开”的,究竟是“花落花开”还是“花落还开”? 究竟是“魂兮无我”还是“我兮何有”?当年5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赵朴初同志生平》,并有《赵朴初同志遗体在京火化》的报道,报道中引用的赵朴初同志的遗嘱偈语也是八句即:“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1996年10月朴老在北京医院亲笔书写了一份遗嘱,现有他的亲笔墨迹为证:关于遗体的处理,我曾在二十多年前写过遗嘱,置书橱屉内,不知缘何失去,今尚记忆原文大概,再书之:遗体除眼球献给同仁医院眼库外,其他部分凡可以移作救治伤病者,请医师尽量取用。用后,以旧床单包好火化。不留骨灰,不要骨灰盒,不搞遗体告别,不要说“安息吧”……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副楹联仿佛就是为赵朴初先生特别定制,抱朴寻真的初心和这一轮清风明月不知几时可再有?

云在青天水在瓶。赵朴老一生出入世俗与尘外,能游刃有余地在政界佛界艺界散发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并泽被苍生美化人间贡献良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朴老书法极具人文价值品味,不拘泥于专业书家刻意人为雕铸但又不乏人间烟火温度,更有一般书家所不具备的学者质地和禅意逸趣,又不同于倪瓒弘仁弘一八大那样高冷和学人书法的法度将就,是同时拥有书家金石气、学者书卷气和禅书庙堂气“三气”艺术大师,深入浅出曲径通幽,白云怡意清泉洗心。先师以“清风明月道德文章”的大爱理念以及“上善若水心如秋月”的性灵笔墨一直普度着人间世,予人温润、坚韧、恒久的力量。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yuanchuang/sanwen/201903/3101.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江海滨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视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