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澳门的图书馆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任芙康 

文|任芙康今年三月的一天,一个不期而遇的时辰,我跨进澳门的门坎儿。头天晚上,珠海朋友为我饯行。在座都是澳门常客,个个语重心长:“一块弹丸之地,亮点就是赌场。大三巴之类景点嘛,

文|任芙康

今年三月的一天,一个不期而遇的时辰,我跨进澳门的门坎儿。头天晚上,珠海朋友为我饯行。在座都是澳门常客,个个语重心长:“一块弹丸之地,亮点就是赌场。大三巴之类景点嘛,倒也值得一看。如果不好玩,心灵别受伤。”

澳门的显赫,不言而喻。五大洲的赌客、游客,如过江之鲫,带给澳门昼夜不息的穿梭。赌场里弥漫着欲望,大街上洋溢着时尚,当地人犹疑着目光,天下赌坛重镇,莫不如此。澳门奇特,迥异于别处的,恰是澳门人的面相。无与伦比的平和与礼数,就在内地不少民风淳朴的小镇,也是难得一见了。

澳门人轻柔的话语,平视的眉眼,甚至带点“软弱”的气质,更让人接受与喜欢。在我们思辨成性的脑子里,总爱泛滥拙劣的猜度,数百年华洋杂处、磨难频仍,一定免不了人性的扭曲呀,免不了文明的冲突呀,免不了族群的分裂呀。但是,当你去了充满人文气息的郑家大屋,去了典雅清幽的岗顶前地,去了中西合璧的大三巴牌坊,去了澳门的坐标建筑东望洋灯塔,去了荟萃多元文化的澳门博物馆,甚至去了整洁完好的基督教旧坟场,你不能不折服于澳门人罕见的坚韧、宽和与智慧。一边是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一边是凡尘无边、寻常岁月。人们在骨子里达成了彼此的磨合,在心理上找到了相互的照应,遂能于灿烂与平淡之间、奢华与素朴之间,自自然然地完成应有的平衡、过渡与衔接,从而过着合乎自身节奏的日子。

其人文素养缘何修炼至这般金刚般若境界?在此后的图书馆游览中,我有幸管窥一二。

得朋友推荐,用一段完整时间,走进何东图书馆。前后院青绿的树,三层楼成架的书,每间屋读书的人,先就叫人移步不敢响,呼吸不敢重。阅览区、少儿阅览区、多媒体视听区、图书及音像资料借阅区、自修区……走过标识清晰的一个个座无虚席的场所,如入无人之境。面对从未见过的静默,受到一种无声的撼击,这是我平生初遇的最像图书馆的图书馆。

在一个门口,迎面出来一位中年男子,主动朝我一笑,又致轻声问候。我心下甚喜,冒昧邀他休憩区小坐。相谈之下,知他从业导游,自中学开始,每有闲暇,便来读书。他说这里的好,就是让你的心特别静。“你坚持读书,是工作需要么?”他似有羞涩:“不是啦,只算一种嗜好啦。”我品味“嗜好”二字,不由妄加揣测,这里的读者,大约多如眼前导游,无不繁忙至极而又晓得暂停奔波。他们需要与高速旋转的斑驳现实,做适时适度的疏离,为自己的心,留一块空儿,好存放超然物外的诗行与童话。

意犹未尽,依照一份澳门公共图书馆分布的简介,我偕友同行,坐上计程车,奔向澳门最南的路环。在一条叫“十月初五马路”的中端,找到了全澳最小的公共图书馆。一座超过百岁高龄的葡式建筑里,仅有二十来个阅览座位。该馆平日下午对外开放,我们去时恰逢开放。服务台前的管理员,以微笑表示欢迎。右侧阅览室内,坐着十几位读者,有人似乎觉出异样,抬头望来。我们赶紧转身,再由管理员的微笑目送出门。

身上铺满夕阳的光泽,在图书馆外的木椅上,我们坐了很久。谈及澳门人的读书,已成一种习惯,不动声色,融汇于日常,令人心向往之。想想内地许多城市,将“文化”之牌打到翻云覆雨,甚而设定专事读书的节日,每到某月某天,便聚拢一群不读书的人,吹吹打打,喊些读书的口号。如此“读书”,早与读书无关,只是一种表态,一种景致,一种行为艺术。可悲在于,大家习以为常,已然见怪不怪。

造访路环翌日,又巧遇“澳门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比赛”揭晓。此项活动,一年一度,已坚持二十多届,颁奖典礼假座造型奇异的澳门科学馆举行。名流耀眼的会场里,我属意的全是那些上台领奖的孩子。他们无论男生女生,无论高矮胖瘦,都一样的腼腆,一样的纯朴,一样的谦恭。再读他们的文章,只看选题,就了然并非整齐划一的布置。他们读政治、读哲学、读历史、读文学,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视角,读出了爱国爱家的善良,读出了天高地远的境界。我似乎豁然省悟,后生们实在了得,为我们验证了澳门人“知书达礼”的逻辑顺序。欲求“达礼”之社会,必先具“知书”之基础。一个传承书香气韵、文脉畅达的地方,定能让现代化的演进如虎添翼。

此番澳门之行,令人欣慰不已。饱经沧桑的东方明珠,确实有别样的风采。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zuojiawenku/guonei/202001/25958.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任芙康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