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余秋雨《艺术创造学》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艺术创造学》原名为《艺术创造工程》,本是作者的一份课堂讲稿,是余秋雨先生多年前在艺术教育的第一线进行了探索的成果之一,篇幅不大,却把古今中外对艺术的至高认知溶于一炉,既有奥义,又有实例,既是入门性文本,又是归结性文本,极有重量

余秋雨《艺术创造学》

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中国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剧协副主席、青歌赛评委。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1962年毕业于培进中学,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文化大革命”期间,余秋雨的父亲被同事诬陷错划为“右派”,叔父遭到红卫兵及造反派的残酷迫害而含冤自尽。1969年—1971年,余秋雨赴江苏吴江县太湖农场劳动(即下放五七干校)。1975年—1976年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到浙江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研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以及《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Theatre》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先后荣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2011年被授予甘肃联合大学荣誉教授。2010年起担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与其他一些所谓文化散文家相似,余秋雨的作品更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尽管表达的内容是浓重的。余秋雨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将历史写活、展现,引起读者反思、追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已渗透了文人的忧患意识和良知,这点也许是最重要的。

余秋雨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余秋雨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同时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段的排比,对偶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无味,而富有了张力,富有了文采。余秋雨娴熟地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还采用了小说笔法、戏剧的笔法、镜头特写等多种手法,这对于烘托主题,使文章内涵更深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特性中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

《艺术创造学》原名为《艺术创造工程》,本是作者的一份课堂讲稿,是余秋雨先生多年前在艺术教育的第一线进行了探索的成果之一,篇幅不大,却把古今中外对艺术的至高认知溶于一炉,既有奥义,又有实例,既是入门性文本,又是归结性文本,极有重量却又十分好读,足以切实指导艺术创作,也足以细致引领审美。因此自旧版出版至今,不管是大陆版还是台湾版都一直广受欢迎。这次新版,作者亲自删改过于冗长的表述,重新琢磨全书行文,使之更加干净、简明,全书搭配精彩图片30余幅,以求适合艺术领域之外的更多读者。余秋雨编写这部教材的主旨在于:为艺术表现寻找观众的心理依据。这个主旨的衍生成果,必然是为艺术表现找到美学自觉。

目录编辑

引论 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 

  一 无结论的两难结构 005 

  二 半透明的双层结构 019 

  本论 艺术创造论 

  第一章 艺术本性 033 

  一 培根的定义 033 

  二 一种纯粹而孤立的创造 039 

  三 创造的说服力 041 

  第二章 艺术眼光 045 

  一 不是历史眼光 047 

  二 不是政治眼光 049 

  三 不是道德眼光 051 

  第三章 人生意识 056 

  一 人生况味 061 

  二 人生命题 069 

  第四章 哲理品格 079 

  一 从整体到哲理 079 

  二 传统名作的现代困境 085 

  三 艺术哲理示范 093 

  第五章 未知和两难 101 

  一 平庸作品验证常识,伟大作品探索未知 101 

  二 两难结构解析 108 

  第六章 集体深层心理 119 

  一 深层潜意识 120 

  二 “集体无意识” 122 

  第七章 直觉 133 

  一 直觉也能深刻 134 

  二 直觉是灵感的“黑箱” 141 

  三 发现式直觉和顿悟式直觉 143 

  第八章 造型 147 

  一 直觉需要变成艺术形式 147 

  二 情感的直觉造型 152 

  三 让哲理直观 156 

  四 “佛像效应” 157 

  五 内容不是问题,形式才是 162 

  第九章 象征 165 

  一 符号象征 170 

  二 寓言象征 174 

  三实体象征 

  四氛围象征 

  第十章接受和参与 

  一空筐结构 

  二仪式结构 

  第十一章宏观的创造 

  一创造适应 

  二创造传统 

  三创造未来

世界的意义。人生的意义,都不是某种事先的强加,而只能产生在探索过程中。探索有结果吗?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小说家的任务是要在神秘的感情世界里找到新的特点。用意象不到的东西去丰富我们对人的尚未完全的认识。

广大观众不愿意艺术家教训,而愿意与他一起平等研究一个苦涩的普遍命题。不是为了获取解决方案,而是更深切品味人生。

经典语句摘录:

1.世间创作,平庸居多,优秀为少,而伟大则可遇不可求。因此,不要企图在一切创作中追求两难结构和未知结构。如果高度不够、才力不济,生硬追求必然弄巧成拙、不伦不类。其实多数题材也并不具有在整体上开拓这种结构的潜能。

2. 一旦触及,便要小心测试。测试要点,首先视其是否横跨时空,与众人相关;其次视其是否真正无解;最后视其是否与前人重复。

3.创作开始之后,必须力求保持“危势平衡”。所谓的“危势平衡”,首先要让两个片面各自充分发挥,发挥到对另一方造成威胁。同时又要避免失去平衡,即在一方加码到似乎要跌落在地的时候及时给另一方加压。

4.警惕“伪结论”的浮现。寻找结论,是人类编制心理安全的本能习惯,不少创作者必然会受到社会上这种心理习惯的诱惑。即使在处置两难结构和未知结构的时候也不例外,因此出现各种或隐或显、或淡或浓的“伪结论”“亚结论”活有归结倾向的话语结构。这对多数作品来说是允许的,但对于已经拥有稀有结构的作品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遗憾,应该舍弃。在一般评论中,常常把一部分作品能否让多数读者和观众看“懂”当作一个重要标准,但这个标准对于我所说的那种作品未必适用。天下的伟大,多数很难让人真“懂”,而有不少为了让人“懂”的解释,恰恰是对伟大的曲解。这在艺术上,尤其如此。

5.在整体并非两难结构和未知结构的前提下,也可以在恰当的局部试行类似的小结构,埋下一些两难的喟叹和未知的苍凉,也就是埋下一些伟大的碎片或种子,有可能取得超乎想象的奇效。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haoshutuijian/jingdianduwu/201906/6892.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