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2018年最好的一部青春片,比《狗十三》更残酷,值得熬夜看完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

来源:腾讯娱乐内地导演拍青春片,总是会落入这么一个俗套的模式:要有堕胎,要有三角恋,要哭得死去活来。但是2018年由电影新人白雪拍摄的这部电影作品《过春天》,却完全颠覆了以往大

来源:腾讯娱乐

内地导演拍青春片,总是会落入这么一个俗套的模式:

要有堕胎,要有三角恋,要哭得死去活来。

但是2018年由电影新人白雪拍摄的这部电影作品《过春天》,却完全颠覆了以往大众心中对于国产青春片的认知:

不矫揉造作,不卖惨,只用最真实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段最残酷的青春成长史。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部电影《过春天》吧!

一,俗套的青春片题材

其实对于电影新人白雪来说,之所以选择把自己的处女作,聚焦在青春这个题材之上。

有一个很现实的目的,那就是:“有模板可循”。

比如在这部电影《过春天》里,我们就能看到许多其他青春片里都有过的元素。

首先是原生家庭的缺失。

在《过春天》里,女主角佩佩生长在这么一个缺失的原生家庭里,母亲是住在深圳的小三,成天不是叫一堆朋友过来打牌,就是和情人约会,对待唯一的女儿,似乎从来没有关心过她需要什么,从来没有想过她到底需要什么。

而父亲呢,是一个香港最普通的叉车司机,之前和佩佩的母亲好过,现在他又有了新的家庭,有了新的生活。

父亲对于佩佩而言,就是那种特别真实,特别想要亲近的对象,可是最后却还是成了那种想要接近却永远也靠近不了的人。

这种原生家庭的缺失,几乎是所有青春片里都会有的一种角色背景,也正是这种破灭的原生家庭,才显出了最后青春的残酷,以及人物角色的失控,甚至最后走向犯罪边缘,都是由此开始的。

其二,就是闺蜜情,三角恋。

闺蜜情,三角恋,可以说是国内青春片的标配了,比如郭敬明的《小时代》,比如赵薇的《致青春》,无一例外都有这些元素。

而在这部《过春天》里同样也有这些元素,往返于深圳和香港的佩佩只有一个好姐妹JO,同时她们也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去日本看雪,那就是去日本旅行。

正是基于这个梦想,佩佩认识了JO的男友阿豪,而跟着阿豪一起赚钱,跟着阿豪一起当水客的日子,毫无例外的佩佩对阿豪产生了懵懂的感情。

特别是片中在楼道里阿JO质问佩佩的那一场戏,甚至两个人为了一个男人而翻脸,厮打在一起的时候,像极了所有青春片里都会出现的俗套剧情。

而在和闺蜜厮打以后,当阿豪再次找到佩佩,要拉着她干一票大的,两个人躲在阴暗的房间里,互相往对方身上捆绑着手机时,那种狭小环境里的暧昧,那种局促环境里的别扭,可以说把青春片的暧昧和不安,给展现的淋漓尽致。

至于片中最后一个俗套元素,可能就是贯穿全片的理想了。

对于佩佩和阿JO而言,她们的理想是想攒够了钱,去日本看雪。

而对于少年阿豪而言,他的理想是逃离开面馆的原生家庭,自己盘下一个仓库,做大水客。

少年的理想,少年的情怀,其实是所有青春片都必备的一个元素,也是必须存在的一个元素,特别是到了最后三个人各自理想的一一破灭,也可以说是一种毫无惊喜的结局。

二,老瓶装新酒,电影新人是怎么玩出青春片的新意的?

白雪作为北影出来的专业电影人,她对于青春片是有自己的理解的。

虽然她也不并不抗拒,国内对于青春片的具体固化,但是她也想在“老瓶里装上新酒”,加上自己的思考。

首先,这部片子不仅仅只讲原生家庭的破灭,同时也讲原生家庭的和解。

在片中,我们其实是能看出佩佩对于自己的母亲,对于母亲的情人极其厌恶的,特别是有一次佩佩带着阿JO,回家的时候,不小心就撞上了母亲带着情人回家。

而她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躲到房间里不出来,甚至阿JO都出来喊叔叔阿姨了,她依然一副冷脸。

而在她见到母亲和情人以后,她的第一反应是回香港找自己的亲生父亲,可是当她发现自己的亲生父亲正和自己的一家人在欢乐的吃着晚餐,在欢乐的聊着天时,她突然感觉到自己被自己的家庭给抛弃了。

但是,这部电影却不仅仅只讲了原生家庭的破灭对少女造成的影响,她也用真实的笔触讲了少女心中的希冀的和解。

比如阿JO,和佩佩翻脸的时候,一开始佩佩什么话都没有说,直到阿JO,说出你妈是小三的时候,佩佩才和好友扭打到了一起。

而后面当筋疲力竭的佩佩回到家里,发现自己的母亲正祈求着情人把她的钱还给她时,也是佩佩冲上去为自己的母亲打抱不平。

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有怨恨,对自己的母亲有敌意,但是也不影响一个少女对自己原生家庭的维护,也不影响一个少女对自己母亲的和解。

这个高度,虽然之前的青春片里也有提及,但是都没有像这部《过春天》里一样深刻,特别是最后一幕,女儿带着母亲爬上香港的高山之上时,更是给一段残酷的青春,一个美好的结尾。

而这种有残酷,有破灭,也有和解和温暖的青春片,确实从立意上就让人耳目一新。

其次,不仅仅讲青春期的疼痛更讲青春期的成长。

从一开始,佩佩在整个青春期里遇见的那些挫折,遇见了那些疼痛,本来就是所有人的青春故事里都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里,佩佩的叛逆,佩佩的逃离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这个逃离的过程里,她宁愿去接近花姐,而不愿和自己的母亲多说话,宁愿行走在犯罪的边缘,也不想找自己的父母开口要钱,主要原因也是在于,她在逃离自己的原生家庭之时,在花姐这个犯罪团伙里收获了温暖,收获了家庭般的安全感。

特别是当花姐不仅仅能给予她金钱上的安全感,还能给予她母性,家庭上的安全感,这种对于安全感的追逐,其实就是她自我的成长的一个过程,其实就是她自我追逐的一段过程。

至于在这段时期里遇到的人,遇到的事,不论好坏,都终将,也必将促使她从一个女孩,成长为一个女人。

电影中最有意思的一幕出现在佩佩不小心弄坏了手机屏幕以后,她没有选择直接向花姐求助,更没有向阿豪求助,而是自己走到了手机店,想要自己解决这个麻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自我解决,而不是向他人求助,这本身就是成长的最明显的一个标志。

正是这种心理上的成长,也让佩佩后面在遇见阿JO,以及撞见母亲被情人甩的时候,她能够理解对方,她能够换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

最后,这部片子,不仅仅有懵懂、有暧昧的青春,更有最接近真实世界的不安!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青春就是不安的,青春就是动荡的,确实如此,但是在这部电影《过春天》里,导演将所有青春里躁动,所有青春里的不安。

都放置在一个意向之下:

过海关,也就是片中“过春天”的原意。

镜头一边是艳丽的,青春的香港,另一边是繁忙的,充满欲望的深圳。

而通过佩佩无数次的带货“过春天”,通过她无数次的往返于香港与深圳的白天黑夜,也进一步将青春这个主题的躁动和不安,人格化的表现了出来。

特别是最后一次,当佩佩捆绑着满身的手机过海关的时候,她脸上的紧张和不安,以及出了海关以后,遇见的那场瓢泼大雨,不正是我们青春的一场明证吗?

而这种通过“过春天”这一意向带来的强烈不安感,比起电影《狗十三》和《少年的你》来说,还要强烈。

结束语:

虽然这部电影,从形式上来看,依然和过往那些青春电影,毫无二致,但是不管是片中的烟火气,还是作为新人女导演的电影格局,以及对于片中人物的鲜明刻画,都是值得一提的。

至于剧中对于成长,对于原生家庭的思索和和解,也都是国内少有触及的领域范畴。

所以如果要给这部电影打一个分的话,我认为豆瓣上网友们给出的7.7分是不合适的,在我看来,至少可以给到9分。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yingshiwenhua/yingshi/202004/33947.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