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龚鹏程|书卷气与金石气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本站小编

来源:龚鹏程大学堂中国人论事,皆就气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人则有心气、志气、血气、体气;谈艺亦然。曹丕论文,即以气为主,谓“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后来遂广泛用于

来源:龚鹏程大学堂

中国人论事,皆就气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人则有心气、志气、血气、体气;谈艺亦然。

曹丕论文,即以气为主,谓“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后来遂广泛用于诗论、书论、画论中。如钟嵘说“刘越石仗清刚之气”、张怀瓘说“逸少草有女郎才、无丈夫气“,或诗话中常说僧人的诗总不免有一种蔬笋气和山林气,女性作家多有闺阁气,文人画具有书卷气,北曲则多蒜酪气等等。

清朝则开始谈一种“金石气”或“石气”。

姚孟起说:“临汉碑宜有石气,然非拳曲之谓也。问:何为石气?曰:不可说。”刘熙载《游艺约言》又有金石气之说,曰:“书要有金石气,有书卷气,有天风海涛、高山森林之气”。许多读书人家中则常挂一幅对联:“书存金石气 ,室有蕙兰香”。

石气,很容易理解。他说的是临汉碑的方法。汉碑都是石刻,当然要揣摩石头上的感觉与趣味才临写得好,故把这种感觉和趣味称为“石气”。

金石气呢?

潘天寿与学生论书曾说:“石鼓、钟鼎、汉魏碑刻,有一种雄浑古拙之感。此即所谓金石味。”这金石味,与金石气是同义词,指由金石载体上之书法所具有的雄浑古拙气味。

这种气味被特予强调出来,与清朝金石收藏、考订、摹写之风大盛有关,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也有人说这跟“帖学”“碑学”之争有关。当然,但要看有关到什么程度。碑学讲的是碑,还不包括金。乾嘉道咸间的书家,写吉金鼎彞,皆无工夫,故即使是包世臣康有为,也都是只重视碑刻而对吉金不甚了了的。

准此而言,现在许多先生一谈到书法“金石气”的基本表现,就援引康有为总结的北朝碑版曰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跃、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这“十美”来解释。其实是不伦不类的。

这十美,不但只就碑说,其内容好多也是硬凑的。像精神飞动、兴趣酣足、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等,放到一些名帖上说,恐怕也很适合。反而是金,有时就不相符。例如吉金皆是铸造,笔法跳跃这一项,就很不好说。战国金文,特多古文奇字,未必都显得魄力雄强、气象浑穆。其中吴越文字,尤多鸟虫之姿,结体瘦长,跟点画峻厚、血肉丰美云云也扯不上。

又有人把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点画峻厚、血肉丰美四条,概括为雄浑。再说雄浑包括三种元素:刚健、敦厚、苍茫。刚健者如《龙门造像记》,敦厚者如伊秉绶隶书,苍茫者似《张迁碑》。

这样的解释泛滥于网上,几乎一谈到金石气就都如此说,抄来抄去。可是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像“敦厚是线条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张迁似苍茫(苍茫给人以扑朔迷离的感觉)”“颜鲁公行草,邓石如行草,吴昌硕所临散氏盘金文以及当代陆维钊、沙孟海之书都是由敦厚而入苍茫的”这类话,都语意混乱。

读者诸君,“敦厚是线条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这话你唸一遍,明白它什么意思吗?能同意吗?流丽不成熟?平淡没烟火气不成熟?圆熟不成熟?线条成熟是什么含义和标准?敦厚高于刚健、苍茫又高于敦厚吗?张迁苍茫,给人以扑朔迷离的感觉?试比较一下张迁碑和五凤刻石,这么清晰朴茂的张迁碑,哪点扑朔迷离了?

这类问题,可以不断追问下去。让人明白我们现在的书法评论是如何地瞎忽悠。

再者,大家几乎都跟潘天寿先生一样,把金石味、金石气限定在“石鼓、钟鼎、汉魏碑刻”中,谓其有雄浑古拙之感,故称为金石气。

若如此,一、金石气便与其载体脱不了干系。流传纸上书迹,就都没有金石气了?二、书体。石鼓、钟鼎、汉魏碑刻,皆篆、隶、隶楷过度者。那么,写行书、楷书、草书,能不能表现出金石气呢?

我在台湾时,常观摩王壮为先生的字。先生以晋唐书法为宗,行楷冠一时。又精娴篆刻,故书印往往可以融为一体。因而既有人推崇他能学二王,也有人称赞他有金石气。

他很少写魏碑,晚年才写出土楚缯书、汉帛书、战国简牍、侯马盟书、中山器铭等,偶尔也用篆刻常用的缪篆入书,但主要仍是行书楷书。他篆刻那么好,写简帛又极出色,可是显然其金石气并不是书体上的原因。

于右任先生也类似。他早期当然碑学功力深厚,但晚年在台湾只写标准草书,而你也不能说他没有雄浑古拙之感(所谓金石气)。

再往上说,康有为倒是浸淫北碑最著名的了,可是他也并不写篆体、隶体、魏碑体。

正因为如此,故有些人会另从书体之外去找产生金石气的原因。

例如潘天寿就教学生用扁笔,说:“魏碑皆用扁笔写。其特点是刚劲、挺拔、古拙、生辣。”

另有些人则主张侧锋用笔,说齐白石、吴昌硕、潘天寿的侧锋,便是他们有金石气的关键。

还有许多人则去摹仿金石斑剥的效果,或要求用毛笔写出刀刻的效果,以为如此就有金石气。

看来这其中也多误解。魏碑用扁笔,我觉得就跟清朝人剪毫、烧毫去写篆书一样,是要追求其风格而不得法,所想出来的取巧之法,绝非正道。邓石如以隶做篆,同样是这个问题。

侧锋取势的问题与此相关。⏤⏤吴昌硕、齐白石他们确实颇多侧锋,但这是疣还是美,首先就要打个问号。

其次,他们还不只是侧锋取势,往往结体就是歪的,整个字如侧身走路的人,歪向左一边。

三、他们被称道的金石气是否真就表现在这些侧锋侧体上?

四、回头看金看石,侧锋、侧体其实皆绝少。虽是刻铸而成,若以毛颖拟之,仍是中锋。

五、侧锋取势之法,不可抹杀;但古人谈此法,恐怕更多的讲的是“姿媚”。譬如眼珠子,正视固然可显得堂堂正正,却没有风情,风情都在斜睨旁挑间,顾盼生姿。朱和羹云:“正锋取劲,侧锋取妍”就是这个意思。

金石所显示的端庄、稳定、沈厚、浑博、刚正之类感觉,皆由于中锋。后来学金石的人,侧锋取妍,烟视媚行,遂失了这种良家妇女感。以致康有为批评“赵之谦学北碑,亦自成家,但气体靡弱。今天下多言北碑,而尽为靡靡之音,则赵撝叔之罪也”。

只不过,晚清以来,侧锋之说愈来愈盛。像杨守敬。在《书学迩言》中还持中立立场,说:“包慎伯以侧锋为宗,所著《艺舟双楫》,遂以风靡天下,然自拟右军后一人,未免自信太过。何子贞又讥其不能平直自由,亦为过毁。承其学者,有吴熙载让之、赵撝叔之谦。”可是后来竟全偏于侧锋,说:“大抵六朝书法,皆以侧锋取势。”又以藏锋为侧锋:“所谓藏锋者,并外锋在画中之谓,盖即如锥画沙、如印印泥、折钗股、屋漏痕之谓。后人求藏锋之说而不得,便创为中锋以当之。其说亦是甚辩,而学其法者,书必不佳。且不说他人,试观二王,有一笔不侧锋乎?惟侧锋而后有开阖、有阴阳、有向背、有转折、有轻重、有起收、有停顿,古人所贵能用笔者以此,若锋在画中,是信笔而为之,毫必无力,安能力透纸背?且亦安能诸法之妙乎?”

这就走上岔路了。藏锋怎么就是侧锋?说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洛神赋、陶弘景瘗鹤铭无一笔不侧锋,犹如说美人的眼睛永远不会正视,谁信吶?现在,把金石气之秘诀扯到侧锋上,其荒谬亦然。

至于摹仿金石斑剥,或要求用毛笔写出刀刻的效果,乃常见之法。从前清道人作字好为颤笔,即为一例。其门人胡小石、张大千也都如此。

许多人批评这种写法,故传言取笑他写字时要请专人摇桌子。沙孟海则笑他是为“锯齿体”或“九段体”。但蔡邕《九势》说:“涩势在于紧驶战行之法。”颤笔即取涩之一法,无可厚非,只要不过度就行。

而事实上,临抚金石时,有些保存完好,刻铸如新,当然不必学其斑驳侵蚀的状态,也就不用颤涩。可是如果已经剥蚀了,那侵蚀斑驳的痕迹,也即是它美感的一部分,用颤涩之笔去显现这种美感,自有其正当性,也不可一槩否定。如我师台静农先生,隶学石门颂,不颤涩,行吗?

用毛笔写出刀刻的效果,情况亦同。

清朝人是追求这种效果的。原因很简单⏤⏤毛笔的奥妙,关键在于它是用软豪。我国早期如西方那样,也有硬豪,而后来淘汰了。唯取软豪之原因,蔡邕《九势》: “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软笔能生出无穷变化。

可是如果一味软,软趴趴、软塌塌,还能有什么变化?所以软毫首先面临的第一个美学问题,就是如何能立起来,软还有力。书家首重骨力,原因在此。

方法呢?一是用健毫,中山兔、黄鼠狼,皆因其毫毛劲锐而膺选。仍是毛,不是钢木羽管,但软中带刚。二是用笔,取喻于刀斧钩弩,以象力量。卫夫人《笔阵图》说:“一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一撇如陆断犀象;一折如百钧弩发;一捺如崩浪雷奔;一刁如横折弯钩;竖如万岁枯藤。”一笔一画,都能如此,才是搦笔入阵的手段。

点线有力,被形容为有“骨”或“骨力”,加之以血肉即可。若不然,一切都谈不上。所以这是基本功。

而如何能让点划有力呢?各家巧妙不同!提腕、提肘、回腕、力由脚起、模仿击棍等法都有人用。笔仿刀刻,亦其一端。如包世臣提到的“石工镌字,划右行者,其镦必向左。验而类之,则纸犹石也、指犹锤也”便是。

因此,潘天寿、王壮为等许多人都强调不可摹仿金石斑剥,或要求用毛笔写出刀刻的效果。我则以为没什么不可以,甚至于这样做还是必要的。

分歧之故,我以为还跟近日一种反金石而重笔墨的风气有关。

这是一种对清末太重金石的反动。如启功先生就说石刻已失真,不如墨迹,所刻乃刀法,非笔法,所以他自己「半生师笔不师刀」。又批评龙门石刻的《始平公造像记》只是刀法,教后学:“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

这么说,金石气就变成了缺点,而且跟墨迹对立了。

可是先生没注意到:一、古人老早讲过“如锥画沙、如刀界石”。书法本来就是要以软毫去效法硬刀的。

二、今人所以为的刀法,也许本是笔法,非石工刻凿而然。

就以《始平公造像记》为例。此碑有撰文、书丹者的署名,撰文者孟达、书丹者朱义章。既然署名,必不会容忍刻工乱刻失真。文字与界格又都是阳文凸刻,这是把写在石头上的字之外不要之处刻掉,而非增加,所以失真之可能也甚小。

今人看它笔画斩截,便以为是刀刻所为,用笔写不出。其实只是不熟悉其笔法,一如清朝中叶人觉得圆头圆脑的篆字不是尖锋毛锥写得出的,不得已只得烧毫剪毫为之。现在熟悉了,就没人会再烧毫剪毫去写。

魏碑方笔起笔不藏锋,以侧锋切入;运笔过程中强调的是按笔铺毫,笔锋由侧锋向中锋的转换没有明显的提笔,因而线条中段厚实,起结皆有稜角。它与流行楷书笔法迥异,故写惯了唐宋以后行楷者颇不习惯,以为写不出,乃是刀刻之效,其实哪里是如此?

何况,我们真正写金写石,就能体会那些金石仍是有锋颖的。我有一通临《西狭颂》的跋文就说:“书家好摩金石,冀字有金石气也。今或反之,自诩‘不爱刀锋爱笔锋’。其实石刻沉厚,固有骨力洞达之美,而毫端妍媚,抑何可掩?余作隶,颇学《石门颂》《西狭颂》等。辄叹东坡所谓‘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者,典型或不在墨迹而在刻石也。曩于汉中,尝摩挲原石,椎搨一过《石门颂》,则尤叹古人之不可及。盖摩崖开凿,依山就势,石面凹凸皱裂均弗碍其刻;纵横有象,大朴见巧。度《西狭颂》亦如是也。”

我们不要轻藐古人,认为石匠就是比较低的。汉代一个普通公务员,识字便在九千字以上(许慎说:识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吏),远远超过今日之教授。再看看画像石、铜镜、薰炉等等,工艺人的文化水平和审美品味,也绝对远高于现在的所谓书法家。以他们对书法的理解,有能力完全体现笔锋笔法,是毫无疑问的。他们“摩崖开凿,依山就势,石面凹凸皱裂均弗碍其刻;纵横有象,大朴见巧”,现再更是绝对做不到。

然而,像这一类误解,现在反而成了风气,甚至进而把金石气跟墨迹对立起来说。

对立着说,有几种型态。

一是潘天寿先生这一种,说石鼓、钟鼎、汉魏碑刻有金石味,晋唐法帖则为书卷气的典型。

二是说金石气只是呆板的描摩金石,只有凸显“书写性”,将金石转化为墨迹,不拘形貌,不局限于对某个点画细节斤斤计较的才具有书卷气。一位擅长金石的书家,例如赵之谦,在金石气和书卷气之间必然有一种取舍,此消彼长。

三则是不那么强烈地贬抑金石气、抬高书写性,并认为有书写性就是有书卷气。只把两者相对来看,说“书卷气与金石气是书法品评中两个重要的审美范畴,也是书法家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书卷气是书家的学养的表现,金石气却依赖于作品的形式,故一内一外。

这几种说法,应该也都是不能成立的。

书卷气是整体人的表现,与之相对的,是肚子里没什么墨水的俗气。金石气,与书卷气相似,指人浸淫金石日久,故艺术上能表现出这种气质气息气味,都属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类型,而不只是技术、形式。用“书写性”来定义书卷气,并以此将金石气对立起来,其荒谬亦在于此。说齐白石、吴昌硕、潘天寿等人有金石气,竟成为骂他们了。

这都是勉强求解而又不得其解的纠缭夹缠,其实没那么费解。饱读诗书的人写字,自然显现其书卷气。只不过唐宋元明时期,金石之学尚未大显,学人尚少究心,故此时的书卷气中还少金石之感,到清朝就愈来愈明显了。

在实际书写层面,只要写篆写隶,便不能不摩挲金石。渐渍渐染而有点儿金石气,正是书卷气略有扩充之表现。

前文曾引姚孟起说:“临汉碑宜有石气,然非拳曲之谓也。问:何为石气?曰:不可说。”为什么不可说?因为这不是技巧上的事,是修养的工夫,重在涵养、体会。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书卷气、金石气也都是要养的。现在大家如此排斥、贬抑、误解金石气,恐怕正是养气工夫还没上路的缘故。

友人孟威要把我前几年临写的《散氏盘》《石门颂》印出来,说:这两件作品一写金一写石,你恰好又提倡文士书,不妨就以“书卷气与金石气”为题,略作申论吧!因而遵嘱为之如上,做为刊印作品的纪念。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wenhua/dushu/202003/32915.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本站小编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