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故宫600年,朕亦甚想你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本站小编

来源:看理想今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为了庆祝这个特别的年份,各种展览、讲座、综艺节目、联名产品层出不穷,说今年是“故宫年”,一点都不夸张。事实上,故宫也一直都是中国最负盛

来源:看理想

今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

为了庆祝这个特别的年份,各种展览、讲座、综艺节目、联名产品层出不穷,说今年是“故宫年”,一点都不夸张。事实上,故宫也一直都是中国最负盛名的文化名片,全球每年有一千多万人来这里参观。

在很多人眼里,故宫是中华帝国最后的荣光,走在故宫的红墙碧瓦下,好像真的穿越到了过去,历史与现实交织在这座古老的宫殿里。

故宫的底蕴这么深厚、内涵这么丰富,站在不同的立场、基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解读出不同的东西。

看理想最新节目《国之重宝:北京故宫600年》,带你从权力与美学的视角,重新发现故宫。

‍讲述:王浩

来自看理想节目 《国之重宝:北京故宫600年》

1.

“一元化”的故宫

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重新关注自身的文化与传统。

比起枯燥的历史课本,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元素往往更容易被激活,并融入当代人的生活;而故宫,不仅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更蕴藏了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视觉艺术资源的基因库。这里收藏着中国历朝历代最精华的文物和艺术品,在全球范围内绝无仅有。

和世界其他知名博物馆相比,故宫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基本上只收藏中国的文物,具有明显的“一元化”特征。 这与我们通常说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也就是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俄罗斯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定位大不相同。

从博物馆性质上看,故宫博物院和这四大博物馆都属于综合性博物馆,但在这四大博物馆前面通常要加上一个前缀,就是“世界级”,什么意思?

简单说,就是它们的收藏涵盖了世界各大文明的各种类型的文物,具有明显的“多元性”特点。不管是古埃及、古希腊的,还是非洲、澳洲土著的,也不管是艺术精品,还是生活用品,统统拿来,我都要。在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层“帝国逻辑”。

以大英博物馆为例,初建时只有大概7万件藏品,但随着“日不落帝国”的扩张,它的藏品数量迅速上升,一直到今天的800多万件,其中不少珍品都来自掠夺,比如,最著名也是最具争议的古希腊帕特农神庙浮雕。另外三家的崛起,同样也离不开它们背后不断扩张的世界性大帝国。

上图为古希腊帕特农神庙遗存,下图为大英博物馆的帕特农神庙展厅。帕特农神庙是为雅典城邦守护神雅典娜而建的祭殿,几遭破坏,现仅留有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19世纪初,英国驻君士坦丁堡的大使额尔金,把表现雅典娜勋业的巨型大理石浮雕群像运走,这批稀世之珍有些在锯凿过程中破碎损毁,有些因航海遇难而沉入海底,幸存的陈列在英、法等国的博物馆里。

在不断扩充收藏的同时,这些世界级博物馆也在重新定义着被收藏者,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非洲、拉丁美洲的历史,其实完全是由西方人书写的。在某种意义上,文物是文明的载体,失去了文物,也就丧失了文化自主性。

这让我想起1933年故宫文物南迁时,民国政府发表的一段声明,它是这么写的:“故宫文物是数千年来的文化结晶,不能减少也不可能增加。倘若国家灭亡,国家仍有希望再次复兴,但是文化灭亡,将无再度恢复的可能。”

从这个声明中我们可以看到故宫的意义——这里保存着古代中国最精华的文物,它们构成了一部可见的中国文化史,有它们在,我们就有底气定义我们自己。

这种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正是故宫收藏的底层逻辑。

在中国,古代王权很早就意识到文物的文化价值,至少在汉代就有了正规的皇家收藏机构,隋唐以后的宫廷收藏制度进一步完善,逐渐形成了外有民间搜集、内有专业保存并针对真迹进行临摹复制的鉴藏系统。

此后,历朝历代统治者不仅延续了这一传统,而且将前朝的收藏视为必须占有的文化资源,文物继承者也就是政统继承者。

最能代表这种意识的帝王就是乾隆皇帝,我们知道他特别喜欢盖章,为什么盖章呢?就是要证明这是他的藏品。

清朝是少数民族打下的天下,作为异族统治者,乾隆皇帝深知文物收藏与权力正统的关系,所以他比任何汉族皇帝都更加致力于文物的搜集和整理,而正是他的收藏建构了现在故宫藏品规模的雏形。

《快雪时晴帖》局部。传为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快雪时晴帖》为乾隆皇帝所钟爱,前后题字70多次,盖章100多处。

2.

为什么说今天的故宫更值得研究?

进入民国后,到了1925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故宫实现了一次现代化转型,故宫的藏品也被赋予了新的现代含义,它不仅是政治合法性的代表,更是作为民族国家的“中国”的一个象征。

这也是为什么1931年“九·一八事变”刚刚爆发,民国政府就决定筹备故宫文物的南迁工作,因为即使国土可以沦丧,代表中华文明的文物也绝不能损毁。

关于故宫文物南迁,涉及到两个故宫的离合。故宫的第一批南迁文物是从1933年开始陆续运出的,在抗战期间,迁出文物被分为三条路线继续向西部转运,一直到1947年,这些流散的文物才再次集结在南京。

然而仅仅一年后的1948年,由于战事不断遭遇惨败,民国政府准备撤到台湾,故宫文物作为文化正统性的象征被迫再次流亡。

因为局势紧张,当时滞留南京的13000多箱文物中,有不到3000箱被运到了台湾,占清宫旧藏总量的不到1/4。运出的这3000箱文物,构成了今天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主要馆藏,比如著名的《富春山居图》、翡翠白菜、东坡肉形石、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就在其中。

其余的绝大部分文物,后来都陆续回到了北京,构成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馆藏基础。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书,被后世誉为 “天下行书第二”,与王羲之《兰亭集序》、苏轼《寒食帖》合称“天下三大行书”。现藏于台北故宫。

建国后,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展了一系列国宝回流工作,因为很多国宝级文物在南迁之前就已经遗失了,这就不得不说回清末。

当时,内外交迫、国运衰微,宫廷库藏也疏于管理,不少太监、大臣便偷偷把文物盗卖。1912年,清帝退位后,溥仪虽然没有了皇帝的权力,但还住在故宫里,生活奢华,很快入不敷出。

于是这位末代皇帝也干起了变卖文物的勾当,他把宫里的器物暗中抵押或拍卖,很多文物就这样流散到了宫外乃至世界各地。

1924年,溥仪被驱逐出宫,还带走了1000多件文物,其中绝大多数是精品中的精品,比如传世十大名画里的《清明上河图》和《步辇图》,以及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宋徽宗的书画……

这些国宝后来大部分流落民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捐赠、购买、拍卖、征集的方式,才陆续回归故宫。

《步辇图》局部。《步辇图》为唐代阎立本所作,描绘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宫内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不仅如此,随着建国后考古发掘工作的大力开展,许多新的国宝,比如郑州出土的莲鹤方壶、咸阳出土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也不断被送进故宫。

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北京故宫在先前皇家收藏的基础上还在继续生长和扩充。目前,北京故宫的藏品大约有180万件,同时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

3.

《国之重宝:北京故宫600年》

会打开一个怎样的故宫?

故宫的底蕴这么深厚、内涵这么丰富,站在不同的立场、基于不同的角度,可以解读出不同的东西,那么在这个节目里,你会打开一个怎样的故宫呢?

我的专业是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这是一个思辨性很强,给人感觉似乎很玄虚、离日常生活似乎也很遥远的学术研究领域。

但其实在今天,艺术和审美,恰恰是传统里最容易被激活的一部分,它是通往中国文化密林深处的一条引人入胜的幽径。

这个节目由两条主线交织构成:一是从文物的层面上,重新勾勒故宫的全景;二是通过解读文物背后的美学观念,去理解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节目划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建筑”,关键词是“天人合一”,讲的是权力与美学的高度结合。第二部分是“礼器”, 关键词是“伦序有常”,重点谈在器物层面上,儒家传统美学中的等级秩序是如何得以彰显的。

第三部分是“书画”,关键词是“超以象外”,我会从文人和宫廷两个角度去谈中国艺术的特质,以及中西审美的共性、差异和交融。最后一部分是“生活”,关键词是“闲情偶寄”,聚焦于宫廷生活,去看看帝王的个人审美趣味是如何与时代风尚相互影响的。

美,首先是感觉,而不是书本里的抽象和玄虚的知识,审美趣味的培养则更需要一个自然而然的体验和学习过程。

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个节目引导你进入中国美学的大观园,感受传统艺术的神韵。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时常思考,在全球化的时代,传统是否真的已经过时?我们如何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化?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向来具有多样性与开放性,了解传统美学与艺术,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而且也是在不断激活传统,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当下、开启未来。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wenhua/lishi/202003/32623.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本站小编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