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诗文译读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王实甫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结句塑造了一怨妇的体态,增强了形象感。在韵律上,是“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是对仗中的两句对,使曲子在优美音韵中结束。全曲大量运用叠字、叠词,含情脉脉、如泣如诉,情致哀婉动人,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元代: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从和你分别后,望不尽远山层叠隐约迷濛,更难忍受清粼粼的江水奔流不回,看见柳絮纷飞绵涛滚滚,对着璀璨桃花痴醉得脸生红晕。闺房里透出香风一阵阵,重门深掩到黄昏,听雨声点点滴滴敲打房门。

怕黄昏到来,黄昏偏偏匆匆来临,不想失魂落魄又叫人怎能不失魂伤心?旧的泪痕还未干透,又添了新的泪痕,断肠人常挂记着断肠人。要知道今年春天,我的身体瘦了多少,看衣带都宽出了三寸。

注释

粼粼(lín):形容水明净清澈。

杨柳:形容柳絮不扬。

对桃花:醺醺,形容醉态很浓。这是暗用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语意。

内阁:深闺,内室。

重门:庭院深处之门。暮雨:指傍晚所下的雨。纷纷:形容雨之多。

怕黄昏:黄昏,容易引起人们寂寞孤独之感。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销魂:因过度刺激而呈现出来的疾呆之状。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断肠人:悲愁到了极点的人。

香肌瘦:形容为离愁而憔悴、消瘦。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缕带:用丝纺织的衣带。

参考资料:

1、关汉聊.《元曲三百首》: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第94页2、齐义农.《诗情画意品读元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9月1日

鉴赏

全篇按写法可划为两层。前六句为前一层,写了女主人公面对春景睹物思人的心绪。句法对仗工整,每句后两字叠用、以衬托情思之缠绵。远山近水,杨柳桃花,香风暮雨无一不勾起女子的思念。视角由远及近,由外及里的转移,实质上是对每日思念的描述,而主人公那寂寞的心情不言而喻。第二层直接描摹女子的相思情态。前四句在写法上是每句重复两三字,有一唱三叹之妙,说明主人公柔肠寸断的相思之意。而这种日复一日折磨的结果就是玉肌消减、衣带渐宽。末尾摹拟一个局外人的口吻询问,更突出了主人公的纯情坚贞。

在小令《十二月》中,起句中的“自别后”可以说是点明了曲的内容——离别相思之情,为下文定下感情基调。接着作者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展现出一幅凄清零落的景色。山是遥山,水是远水,由远及近,写了杨柳、桃花、内阁、重门。其对仗句中用了“隐隐、粼粼、滚滚、醺醺、阵阵、纷纷”这些叠音词来修饰。“遥山、远水、杨柳、飞棉、醉脸、香风、暮雨”起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隐”和“粼”、“滚”和“醺”、“阵”和“纷”押韵,使作品音响联结而成和谐的整体增加了作品的音韵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二是加强了寥廊冷落的感觉,加倍地渲染了使人发愁的景色,间接抒发了闺中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渺茫的希望,可谓情景交融。

而在《尧民歌》中,作者便采用了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连环与夸张的手法写少妇相思之苦。其中的语言虽不乏典雅的一面,但从总体倾向来看,却是以俗为美。如“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表达的是少妇的闺怨情绪,怕夜晚的寂寞,偏偏夜幕又降临了,竭力想抑制忧伤,又不可能不忧伤。诗人用散文句法,使得意思显豁,明白如话,再加上“忽地”,“怎地”等口语的运用,读起来使人感到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少妇等待归人,每天以泪洗脸,“新啼痕压旧啼痕”,实在悲苦。日子就在相思中过去了,瞧,少妇身体又瘦损了,连腰带都宽了三寸。

结句塑造了一怨妇的体态,增强了形象感。在韵律上,是“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是对仗中的两句对,使曲子在优美音韵中结束。全曲大量运用叠字、叠词,含情脉脉、如泣如诉,情致哀婉动人,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阅读

5个历史冷知识,带你快速了解真实的元朝

关于元朝,一直是我国历史中一个较为神秘的朝代,为公众所熟知的历史并不多,也就存在着一些偏差。下面,历史朝代说将为大家解读元朝不足百年的历史,通过5个冷知识带领大家了解关于元朝的重要史实,尝试着揭开这个神秘王朝面纱的一角。

01、元朝的建立与国号——“大元”

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王朝,也是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之前无论是北魏还是辽、金,都只是据有北方部分地区)。提起蒙古,大家最熟悉的想必是成吉思汗,而且很多人也都以为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但其实并非如此。成吉思汗开创的是大蒙古国,而元朝的建立者是他的孙子忽必烈。值得一提的是忽必烈的父亲,就是《射雕英雄传》里的我们所熟悉的“托雷安答”,是不是突然就觉得熟悉了很多?

在来说说国号,元朝的国号是两个字——“大元”,这和过往的王朝起名不太一样,有人可能要质疑了“怎么不一样啊,大汉、大宋不都是两个字吗”,这里要着重说一下,大汉、大宋是尊称,但实际上国号是单字的汉与宋。

“大元”这一国号来源于《易经》,取自“大哉乾元”这句话,想来是在夸耀自己的国土广大,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说起来,这也很符合草原人对长生天的信仰,估计当时忽必烈手下的汉人文臣肯定损伤了不少脑细胞才想出这个名字。

02、元朝与蒙古帝国的关系

大多数的印象中,元朝和蒙古帝国是一回事,但其实不然。元朝是忽必烈于公元1271年建立的,而蒙古帝国则公认为是公元1206年由成吉思汗建立的,可以说蒙古帝国是元朝的前身。

成吉思汗东征西讨,灭西辽、花剌子模、西夏,打下的土地疆域广大,他的儿子、孙子两代人又继续灭掉了金国、高丽,并远征欧洲,向北占领莫斯科、向西打到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还灭掉了阿拉伯帝国。成吉思汗把这些地盘分封给自己的兄弟、儿子、侄子们,作为他们的部落,形成了一个个的大大小小的汗国。而把本部留给自己的继承人,同时这个大可汗也是四方共主,其他小汗国要遵从他的意志。

但忽必烈的哥哥蒙哥当大汗的时候,在与南宋的战争中突然就驾崩了(《神雕侠侣》里面说是被杨过用飞石打死的)。忽必烈和自己的弟弟阿里不哥两个人都有资格继承,于是乎这两人谁也不服谁就开战了。

打了足足四年,原本阿里不哥更得蒙古诸部贵族的支持,因为忽必烈基本上都待在中原北方,行事做派都很汉化,但忽必烈从中原获得了汉族地主的大力支持,有着更强的人力物力,草原不产钢铁,也缺少工匠,粮食、布匹、药材等物资都赶不上中原,拥有更强军备的忽必烈最终打败了阿里不哥夺得大汗的位置,但同时也使得忽必烈和很多蒙古老贵族闹翻了,因此忽必烈这个大汗能掌控的区域其实和前代差了很多,比如现在中亚、西亚、俄罗斯南部这些地盘都是四大汗国自己管了,基本也不听中央的话,忽必烈也无可奈何,毕竟自己直属的区域也够大了,除了现在中国的版图,还包括外蒙古,东北直到库页岛,南到中南半岛,东到朝鲜半岛等地。元朝的疆域广大在中国古代王朝中是居于第一的。

03、元朝首创的制度——“行省制”

我们现在习惯称地方为省,如河南省、浙江省,这一制度就起源于元朝。元朝在中枢设立中书省,负责总体政务,“上承天子,下总百司”;而在地方上,就相应的建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可能在提到行中书省时候有点令人不习惯,但是提到“行宫”,大家就一定熟悉了。行宫是皇帝出游时候的宫殿,顾名思义即能行动的宫殿。那么引申到行省上,就是“行动的中书省”,这也是学者钱穆的观点。

在元朝征服的边疆地区,也会设置特殊行省,如在朝鲜半岛设立了“征东行省”,中南半岛设置了“安南行省”、“占城行省”,往往长官由原国王兼任,相对独立,比如征东行省的长官就由高丽王兼任。04、元朝贵族喜欢和高丽联姻

高丽的历代王后都是元朝宗室公主,而元朝贵族们也喜欢娶高丽女子,现在韩国有一部韩剧《奇皇后》就是讲的出身高丽的元顺帝皇后的故事,而且事实上高丽也确实成了元朝的附属,即使在元朝灭亡后一段时期内依旧不肯向明朝臣服。

05、元朝的灭亡——“百年”王朝

元朝的统治比较残暴,地方官员也不注重兴修水利,从而天灾人祸不断,农民起义常常发生,元末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红巾起义,严重打击了元朝统治。朱元璋就是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最大的一股势力,并于1368年建立了明朝,随后北伐攻取大都,元顺帝不能抵挡吓得北逃草原,一般就此认为元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就灭亡了,从忽必烈建国到元顺帝出逃,共98年,所以常说元史不过百年。

不过元顺帝在逃回草原后,仍然维持着在元朝在关外的统治,对此称为“北元”时期,看作是元朝的延续,因为这时的元朝残余势力已经不再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但当时的元顺帝仍然自称是大元皇帝。

元顺帝不久后就死了,而他的儿子元昭宗以及后来的天元帝继位后仍然不断袭扰明朝边境。朱元璋哪能忍这气,不断的派兵马北伐,打了十几年,把北元残存的地盘一一收复,只留下草原,主要是因为地形复杂未能深入。后来,名将蓝玉在第六次北伐时千里奔袭,杀到捕鱼儿海(今内蒙贝尔湖),趁着大雪天气,将毫无察觉北元小朝廷一锅端,只有北元皇帝带着太子逃走了。

天元帝和太子虽然侥幸逃走,但运气实在太背了,转头就遇到了当年阿里不哥的后裔也速迭尔,也速迭尔自然不会和仇人忽必烈的后裔客气,直接将这两人干掉,自此元朝的国号无人延续,元朝彻底灭亡,这时是1388年,北元从元顺帝出逃后又苟延残喘了20年。

总结:

在这里,我们简要地归纳一下元朝的5个冷知识:

成吉思汗只是创建蒙古国,而他的孙子忽必烈则创建了“大元”朝,国号来自于《易经》;

元朝不等于蒙古帝国,蒙古帝国包括元朝。蒙古帝国版图巨大,成吉思汗时期,各大小汗国隶属于成吉思汗本部,但忽必烈时,本部大汗直隶下的“大元”与其他四大汗国关系几乎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绝对的服从关系;

元朝首创的行省制度在我国一直沿用至今;

元朝与高丽国联姻关系频繁,高丽皇后一般为元朝公主,高丽向“大元”朝臣服;

以忽必烈创建元朝为起点,以朱元璋将元顺帝驱逐到塞外草原为终点,元朝国祚共计98年,不足100年,如果将北元看作元朝的延续,则认为元朝国祚为118年(98+20)。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2001/26529.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