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彭蠡湖中望庐山 孟浩然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本站小编

彭蠡湖中望庐山唐代:孟浩然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我来

彭蠡湖中望庐山

唐代: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上的月亮绕生光晕,船工知道即将要起风。

张挂起风帆等候天亮,泊船在浩渺的平湖中。

船行中流突然现匡庐,威镇九江气势正豪雄。

暗黑的山体凝成黛色,峥嵘的山势屹立曙空。

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很久就想去追随尚子,况且到此缅怀起远公。

我限于此次行役匆忙,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

淮海的路途不及一半,星转霜降又要到年冬。

寄言栖隐山林的高士,此行结束来隐与君同。

注释

彭蠡湖:即今鄱阳湖。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亦名匡山,义名匡早。

太虚:古人称天为太虚。“太虚”二句:古谚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月晕:月亮周围所起的一圈光气。

知天风:古人有“月晕而风”的说法,所以舟子凭月晕而知道即将起风。

挂席:悬挂起船帆,谓开船。

明发:天亮,拂晓。

匡阜:庐山别名。庐山古名南障山,又名匡山,总名匡庐。

九江:即指浔阳江。

黤(yǎn)黕(dǎn):深黑不明。形容颜色的两字,都带“黑”旁。

容霁:一作“凝黛”。黛:青黑色颜料,古代妇女用来画眉。

峥嵘:形容山高的两字,都带“山”旁。

当:耸立。

曙空:明朗的天空。

香炉:香炉峰。庐山的北峰状如香炉,故名。

尚子:即尚长,东汉时的隐士。《高士传》记载:“尚长字子平,隐居不仕。建武中,男女婚嫁既毕,断决家事不相关,当如他死。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

远公:即慧远,晋代著名僧人,隐居于庐山。

限:束缚。于役:有事远行。《诗经》:“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微躬:身体,自谦之辞。

星霜:星宿,一年循环周转一次。霜,每年因时而降。所以古人常用“星霜”代表一年。

岩栖者:指那些隐士高僧。

毕趣:“毕”应作“尽”讲,“趣”指隐逸之趣。

鉴赏

孟浩然写山水诗往往善于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广阔图景。第一二两句就写得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辽阔无边的太空,悬挂着一轮晕月,景色微带朦胧,预示着“天风”将要来临。“月晕而风”,这一点,“舟子”是特别敏感的。这就为第三句“挂席候明发”开辟了道路。第四句开始进入题意。虽然没有点明彭蠡湖,但“渺漫”这个双声词,已显示出烟波茫茫的湖面。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进一步扣题。“匡阜”是庐山的别称。作者“见匡阜”是在“中流”,表明船在行进中,“势压九江雄”的“压”字,写出了庐山的巍峨高峻。“压”字之前,配以“势”字,颇有雄镇长江之滨,有意“压”住滔滔江流的雄伟气势。这不仅把静卧的庐山写活了,而且显得那样虎虎有生气。以下四句,紧扣题目的“望”字。浩渺大水,一叶扁舟,远望高山,却是一片“黛色”。这一“黛”字用得好。“黛”为青黑色,这既点出苍翠浓郁的山色,又暗示出凌晨的昏暗天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方渐渐显露出鱼肚白。高耸的庐山,在“曙空”中,显得分外妩媚。天色渐晓,红日东升,庐山又是一番景象。崔巍的香炉峰,抹上一层日光,读者是不难想象其美丽的。而“瀑水喷成虹”的景象更使人赞叹不已。以虹为喻,不仅表现庐山瀑布之高,而且显示其色。飞流直下,旭日映照,烟水氤氲,色如雨后之虹,高悬天空,显得绚丽多彩。

这样秀丽的景色,本该使人流连忘返,然而,却勾起了作者的满腹心事。“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表明了作者早有超脱隐逸的思想。东晋高僧慧远,他本来是要到罗浮山去建寺弘道的,然而“及届浔阳,见庐峰清净,足以息心”,便毅然栖息东林。“追”“怀”二字,包含了作者对这两位摆脱世俗的隐士高僧是多么敬仰和爱戴;“我来限于役”以下四句,显露出作者之所以不能“息微躬”是因为“于役”,是因为他还要继续到长江下游江浙等省的广大地区去漫游,如今整个行程还不到一半,而一年的时间却将要完了。“淮海”、“星霜”这个对偶句,用时间与地域相对,极为工稳而自然,这就更突出了时间与空间的矛盾,从而显示出作者急迫漫游的心情。这对“久欲追尚子”两句说来是一个转折,表现了隐逸与漫游的心理矛盾。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对以上四句又是一个转折。末两句暗寓出诗人不留在庐山,但将来还是要与“岩栖者”共同归隐的,表现出诗人对庐山的神往之情。

这虽是一首古诗,但对偶句相当多,工稳、自然而且声调优美。譬如“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中的“黯黮”与“峥嵘”,都是叠韵词。不仅意义、词性、声调相对,连字形也相对了。《全唐诗》称孟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于此可见一斑。此诗结构极为紧密。由“月晕”而推测到“天风”,由“舟子”而写到“挂席”,坐船当是在水上,到“中流”遂见庐山。这种联系都是极为自然的。庐山给人第一个印象是气势雄伟;由黎明到日出,才看到它的妩媚多姿、绚丽多彩。见庐山想到“尚子”和“远公”,然后写到自己思想上的矛盾。顺理成章,句句相连,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毫无跳跃的感觉。作者巧妙地把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思想的矛盾,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正是它结构之所以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关阅读

孟浩然的故乡情结: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之一,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著名诗人。故乡情结是千百年来文人创作不变的主题,故乡情结的产生是人们寻求心灵安逸舒适的表现。最早的情结的概念是由弗洛伊德提出,被译为“心的复合体”,后来经过荣格和阿德勒等人的进一步探讨,情结逐渐泛化。弗洛伊德认为情结是描述相互关联的感觉和观念,情结的形成来源于对个体产生影响的,并埋藏于无意识中的发生在过去的某件事。

孟浩然的故乡情结表现在他一生的行迹之中,包括他年至四十才步入北上求仕的文人之列,以及他漫游过程中情牵故土的诗歌创作。孟浩然故乡情结的形成原因不仅由于中国有恋土思归的文化传统,还表现在他对故乡深沉不变的爱。故乡不仅给他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故乡的名人、故乡的文化也让他为之自豪。

孟浩然生于武则天永昌元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享年五十二岁(公元六八九——七四〇)。少年时代他与兄弟们一起闭门读书,他“幼高为文”“少予学书剑”,青年时代“好节义”,是一位具有侠士风采的盛唐文人。

孟浩然于二十三岁与张子容为邻同隐鹿门山,四十岁由家乡来到京都应进士举未第,本年冬离开长安到达洛阳,又于次年秋由洛之越。公元七三二年,长时间徜徉于异地他乡的诗人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襄阳。两年后孟浩然再次入京求仕,因上书未果,带着失望和激愤之心离开长安经四川返乡。

开元二十五年,孟浩然至荆州入张九龄幕并游历百越,不久他就厌倦了幕僚生活,返乡后卧病于襄阳,开元二十八年终于南园。孟浩然流传至今的诗歌共 270 多首,其中体现故乡情结的诗歌近 200 首,诗人作于家乡的有 160 首,作于异乡的有 30 多首。其中有对家乡的赞美,也有在他乡时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 孟浩然自幼生活于南园,南园位于襄阳城南郭,是祖上留下的庄园。南园风光秀丽,附近群山环绕,如岘山、鹿门山等。东有汉水,北有襄水。此处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如著名隐士庞德公、诸葛亮等呈现的隐逸文化,佛教文化,以及浪漫的汉皋神女传说等。

孟浩然不仅热爱家乡的文化,对于家乡的风物特产也很喜爱,如“槎头鳊”,“竹叶杯”等。“槎头鳊”是襄阳的特产,又称“缩项鳊”,产于汉水之中,是孟浩然最爱的食物,不仅他自己多次在诗歌中夸耀,后人也常常睹物思人。杜甫、苏轼都曾留有诗篇。

孟浩然的兴趣爱好也和家乡的环境有关,他喜欢垂钓、泛舟、游览山水,也喜欢谈禅说道、结交朋友、读书作诗。孟浩然经常在北涧中泛舟,或乘舟过汉江到鹿门山去寻找隐者的足迹,也常到万山潭去垂钓,或者去拜访僧友与他们探讨佛理。孟浩然的生活虽然被理想化了,却也是真实的存在。他展开了我们幻想中的一幅幅画卷,将它们变成了现实。

孟浩然是一个具有鲜明的儒士性格的文人,“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欲忠心事明主而不得,便为孝侍双亲而返回家乡。

闻一多评价孟浩然“诗如其人”,孟浩然诗歌的艺术境界正是诗人的思想境界。孟浩然诗中有很多描写家乡风物、风景名胜、著名乡贤以及佛教文化和浪漫传说的诗歌,表现了诗人对家乡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热爱。孟浩然的故乡情结使他迟迟未走上求仕这条路,而且他之后的倦于物役而不得为之和最终的回归乡园都与其故乡情结分不开。孟浩然的故乡情结体现在他对故乡文化表现的欲望上,各处的山川都有其秀美而深邃的特点,区分山水之间的差异仅从外部特征分析是不足的,更要着眼于人文特征。“文化人游山玩水多半是在关照的自然景物中寻找心灵的慰藉,所谓物与心的对流。”文人所寻找的心灵慰藉正是不同地方的人文特征,也是专属这个地方的区域文化。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2004/35018.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本站小编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