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村 庄


来源:

文|彼得·海斯勒
拿到驾照那年,我开始在北京以北的农村寻找第二个家。空房子不难找到,有时会一连走过好几个被人遗弃的村庄。这样的村庄散落在燕山麓,挨着长城。由于难

文|彼得·海斯勒
 

拿到驾照那年,我开始在北京以北的农村寻找第二个家。空房子不难找到,有时会一连走过好几个被人遗弃的村庄。这样的村庄散落在燕山麓,挨着长城。由于难种植庄稼,人们对外出务工的诱惑几乎难以抗拒。在有些地方,人们似乎离去得十分匆忙。石磨翻覆在地,泥土地板上散落着垃圾,房屋只剩下框架,与沉寂的墓碑比肩而立。土墙已经开始剥落—这些房子比明代的防御工事还要衰落破败。每当我看见这些空荡荡的村落,就会对自己说:来晚了。

我希望找到一个这样的地方,人们依旧在耕田种地,他们的生活节奏与农田时令合拍。在我的内心,隐隐约约有一种想法,想过那种隐居式的作家生活—从城市生活中悄悄地躲开,把手中的工作暂时放下来。有一阵子,我到密云水库那边靠近河北的地方搜寻过,那一带的道路仍旧是土路,路上跑的车子多是拖拉机。我有时开车过去,有时走路过去,都带着帐篷和睡袋。我靠着《中国地图》,沿长城的垛口标志在那些小路上穿梭着。2002年春季的一天早晨,我和同在乡下寻找住处的美国朋友郭眯眯一起开着车出发了。我们走过了北京平原北边的小城怀柔,然后进入了燕山的山麓。在一处偏远的路段,我们顺路搭上了一个人。这老头穿着部队的制式服装,刚赶完集,正要回家。我们问他,那一带哪个地方的长城最壮观,他丝毫犹豫都没有。“天华洞,”他回答道,“你们去那儿看看吧。”那个地方因为石灰石悬崖上的一道裂缝而得名。这里是北京以北的第一列山脉,在平原上拔地而起,海拔高度达到了九百多米。从烽火台那里看去,四周的景色简直令人惊叹不已,但吸引住我视线的,是西北方向上那一溜建筑物。这一溜建筑物位于一座小山丘上,完全与世隔绝—方圆几公里之内都看不见别的居民点。

我们找到了那个村庄,村庄叫作三岔。几个当地人引领着我们看了两处空房。月底,我们把其中一处租了下来。每个月的租金是360元。门前是一大块用来碾晒庄稼的土坝,从这里可以看到长城。三岔从来就是一个小村子。近几年,这个村子的规模变得更小了。几十年来,这个地方一直处于衰败状态。1990年代初期,这儿的一所学校关闭了。村民们都没有买车,也不用手机。没有餐馆,没有商店。每隔一两天,会有个小贩开着敞篷货车从沟里上到这里来,车上装着大米、面条、肉,以及其他简单的日常用品。到了秋天,另外有卡车开上来收购村民们手里收获的东西。在上村,所有车辆都停靠在那条死胡同土路的尽头,那里进行了拓宽,用于停车。那块土坝子代表了当地的全部经济活动——完全是一种停车场经济。

(节选自《寻路中国》,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简介

在不少人眼中,彼得·海斯勒有点像当代美国版的“马可·波罗”。他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何伟”。在中国生活十多年的他,对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经济腾飞的十年感同身受,而这世纪之交的十年恰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之一。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中,《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甲骨文》则荣获《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导读·思考

《寻路中国》是彼得·海斯勒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记录了他2001年至2008年间,长达七年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的所见所闻。书里有多条线索,第一条线索叙述了作者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作者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一个外国人能做到这些,确实不易,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感受。

责任编辑:彼得·海斯勒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