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忆江南·江南好 赏析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题中的“忆”字和词中的“旧曾谙”三字还说明了此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以北方春景映衬江南春景。全词以追忆的情怀,写“旧曾谙”的江南春景。而此时,作者却在洛阳。比起江南来,洛阳的春天来得晚。作者写于洛阳的《魏王堤》七绝云:“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在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季节,洛阳却“花寒懒发”,只有魏王堤上的柳丝,才透出一点儿春意。

忆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春天的时候,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注释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参考资料:

1、龚克昌 等.白居易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602、谢克先.白居易《忆江南》三首赏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6.

创作背景

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参考资料:

1、谢克先.白居易《忆江南》三首赏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6.

鉴赏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人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题中的“忆”字和词中的“旧曾谙”三字还说明了此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以北方春景映衬江南春景。全词以追忆的情怀,写“旧曾谙”的江南春景。而此时,作者却在洛阳。比起江南来,洛阳的春天来得晚。作者写于洛阳的《魏王堤》七绝云:“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在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季节,洛阳却“花寒懒发”,只有魏王堤上的柳丝,才透出一点儿春意。

花发得比江南晚,水也有区别。洛阳有洛水、伊水,离黄河也不远。但即使春天已经来临,这些水也不可能像江南春水那样碧绿。因此作者竭力追忆江南春景,从内心深处赞叹“江南好”,而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不禁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这个收束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词虽收束,而余情摇漾,凌空远去,自然引出第二首和第三首。

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体现出对黎明百姓的同情,体现出他对人间疾苦的感同身受。他对身处疾苦的百姓感同身受,所以创作中现实题材显得更具特色。他与伟大的诗人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他的诗词被世人广为传诵,是世人人尽皆知的千古佳句,对后世的文人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对于后世文人的创作风格也有影响和借鉴意义。他的诗词词藻平时,通俗易懂。有着极强的现实主义色彩。他的著名代表诗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等。

白居易出生于河南,他的家庭是一个中小官僚家庭,他出生不久,他的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割据势力越来越强,使他的家乡迅速陷入战火之中,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民不聊生,让整个家乡陷入一片水火之中。之后,家中遭遇变故,他的祖父祖母接连病故,使家庭再次遭遇重创。之后,白居易的父亲因为有功被升任为徐州别驾。为了躲避战乱,白居易的父亲将他送到了宿州定居。之后,白居易便在那里成长生活,度过了童年。

白居易自幼天资卓越,聪颖通达。对于读书学习更是一点都不懈怠,对于读书,十分认真刻苦,从不放过一点自己不理解的,都是努力钻研直到理解为止,从来都是学无止境。读书经常让自己的手都磨出了茧子,但他还是不停止学习的脚步,从小就有了白发。他的勤奋刻苦也为他的创作加了不少分。

他的仕途之路也是值得一谈的,他担任左拾遗时,对于文学诗词喜爱的喜爱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并对他进行了提拔与奖赏。他也希望能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来协助辅佐皇帝,来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

之后白居易又遭遇诽谤,被贬谪到了江州,做了江州司马。可以这样说,被贬谪到江州是白居易的人生转折点。被贬之前,他的创作风格总是贴切生活,关爱百姓。有着兼济天下的伟大抱负,但是以后他却改变了以往的创作风格,被现实和磨难所打击,他的态度更加平和淡然他变得更加恬淡。能够对于自己的遭遇安之若素,并且淡然的面对一切,更体现着他的独善其身,体现着他的淡然品质。

晚年的白居易更是将独善其身体现的淋漓尽致。生活方式更加自然恬淡,没有什么嘈杂的生活环境,闲适的生活更加贴切晚年的白居易。他的生活里写作占有大部分的时间,对于写作他注重诗歌的内容,注重诗歌体现的时代意义,他更想通过他的作品反映一些现象,体现这个时代的特征,让世人引起共鸣。因此,他的创作风格也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他的风格给后世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回望白居易的一生,真可谓是起起伏伏。他自幼就经历颇多,他的家庭遭遇变故,给他的人生阅历添上了别致的一笔,让他自幼就有了济世济民的想法,这一点也就直接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之中。他的创作给世人巨大的启迪,让世人了解了他内心的想法,让世人读懂了他诗句中所赋予的情感。他个人勤奋刻苦,努力钻研的优秀品质也是他成功的一个的必备要素。

他的一生,为我们创作了无数的优秀作品,他的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态度,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他的优秀品质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美德的民族。

白居易的爱情故事是怎么样的

人们在关注诗人的文化成就之外,还很关心诗人的情感生活,从古至今才子佳人的结合总会被作为一段佳话流传,像大诗人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微因与陆小曼三个女人之间的感情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白居易也不例外,诗人在创作的同时他的爱情之路也让人好奇,尤其是我们认为的才子大多风流倜傥,感情之路肯定丰富异常。

史料中记载白居易爱情有那么几段,最纯美的那一段恋情莫过于和初恋情人湘灵的相处。初恋总是美好而残酷的,湘灵与白居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人经过多年相处,坠入爱河,感情深厚。然而造化弄人,封建社会乃至现今社会中,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白居易不是官宦之家但是比起湘灵也算大户了,出身农户的湘灵虽与白居易两情相悦,却跨不过封建礼教那道门槛。门不当户不对,加上白母的坚决反对,湘灵最终也没能成为白夫人。

白居易爱情代表了大多数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的情感,诗人在成婚之后依旧写诗思念湘灵,可以看出这一段感情在他心中的重要,后面白居易几次向母亲恳求要和湘灵成婚,奈何总是被拒绝。悲痛之下白居易坚决抗婚,除了湘灵拒不求娶其他女子,无奈之下在三十七岁时白母以死相逼才娶妻,放到现在这个年纪也是大龄青年了,更何况是在寿命短暂的古代呢。

门当户对的观点一直延续至今,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生活习惯和观点的不同有时候确实会影响婚姻,大诗人白居易爱情之路尚且如此,何况一般百姓。

白居易主要成就

官场

翰林学士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

江州司马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贬官江州(现九江)给白居易以沉重的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

杭州刺史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822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在杭州任职期间,他见杭州一带的农田经常受到旱灾威胁,官吏们却不肯利用西湖水灌田,就排除重重阻力和非议,发动民工加高湖堤,修筑堤坝水闸,增加了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今杭州)、盐官(今海宁)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白居易还规定,西湖的大小水闸、斗门在不灌溉农田时,要及时封闭;发现有漏水之处,要及时修补。白居易还组织群众重新浚治了唐朝大历年间杭州刺史李泌在钱塘门、涌金门一带开凿的六口井,改善了居民的用水条件。

文学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喻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张: “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 “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所以他紧接着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在《与元九书》中,他回顾早年的创作情形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而作,首要的还是“为君”而作。他也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伤唐衢二首》其二),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但总体指向却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因为只有将民情上达天听,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治才会趋向休明。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上。如《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琵琶行》中 “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类诗句,或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令人销魂的场景,或以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伤、怅惘意绪为诗中人物、事件统统染色,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意境、氛围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7/8379.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