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毕淑敏《白云剪裁的衣服》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人间最珍贵,莫过少年心,毕淑敏与你分享独一无二的青春记忆,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毕淑敏——特别真实,特别酷。

毕淑敏《白云剪裁的衣服》

作者简介:

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

毕淑敏的身份很多:医生、心理师、作家,还有一个就是“生活家”。她的作品多与自己的职业角色有关,笔下文字渗透着睿智和温情。她所有的作品都是对生活的一种诠释,可以说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生活家”。 1952年出生于新疆。17岁入伍当兵,11年走遍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会的阿里高原的每一寸土地。转业后从事医疗工作,35岁开始写作,陆续发表作品400多万字,获国内外各种文学大奖30余次。作品以清新的文笔、温暖的哲思书写幸福与冷暖,始终关注生命与死亡,感动了万千读者。46岁时以罕见“高龄”与寻常身份开始学习心理学,将目光从星空转向心中,去心灵最深的地方寻找生命真谛。 本书为作家厚积多年之功的最新力作。她以作家、医生、心理师的多重身份,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与专业的心理学背景,以深沉厚实的智慧与冷静真切的良知为经纬,梳理人生顺逆与坎坷,镂刻世间变故与悲欢,解锁心灵安危与密码。

毕淑敏的散文质朴真诚,诉说的是对世界的惊奇,对生命刻骨铭心的感悟,对生活始终不变的热爱。尽管她的笔下也有伤害、委屈、愤怒的负面情绪,但通篇读完,感到精彩而充满智慧的文字随处可见,书中还有许多如何排解人生苦痛的小故事,它们将我们麻痹了许久的神经,重新变得敏感起来,恢复我们对生活应有的感知能力。此刻,毕淑敏像一个最懂你的好朋友,在温柔的夜里与你对话,回忆经历中最美好的片段:它也许是一朵很小的旷野花,也许是一盏冬天的红灯笼,也许是苍茫的大漠暮色,琐碎而平凡,却能为你推开平淡,遇见生命的辽阔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其中《不会变形的金刚》获第四届百花文学奖,《女人之约》获第四届青年文学奖、第五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紫色人形》获台湾第十六届《联合报》文学首奖,《昆仑殇》获第四届昆仑文学奖,《生生不己》获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奖,《补天石》获北京庆祝建国40周年文学作品奖,《预约死亡》获北京庆祝建国45周年文学作品奖,《素面朝天》获全国第五届报纸副刊一等奖。《预约死亡》获第6届小说月报奖,《原始股》获第7届小说月报奖。《红处方》获全国人口奖、北京市首届文艺大奖。《翻浆》获台湾第17届中国时报文学奖。

《白云剪裁的衣服》收录毕淑敏2015年最新作品,附赠50余幅浪漫唯美彩图。人间最珍贵,莫过少年心,毕淑敏与你分享独一无二的青春记忆,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毕淑敏——特别真实,特别酷。愿你和她一样敢于做梦追梦,愿你以梦为马,四海为家。世界那么大,跟着毕淑敏一起去看看吧!十七岁的女中学生从北京来到西藏,在雪山上学习医学、射击和独立生活。她曾背负武器、干粮、行军帐篷独自跋涉在无人区,也曾独自骑马渡过冰河为藏民送药。她曾在冰川上席地露营,也曾为牺牲的20岁战友换过尸衣,清理流出腹腔的肠子,偷偷在他的衣兜里塞上几块水果糖。她在高寒缺氧的雪山上熬制花生糖,熬出一碗纯净温柔的好时光,她在哨所种植葵花,看着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葵花开出五分钱硬币那么大的小小花盘,又被忽如其来的冰雪封存结晶。在西藏的日子被她过得像藏族女孩手工制作的花围裙般色彩斑斓。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人间最珍贵,莫过少年心,毕淑敏与你分享私家青春记忆,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毕淑敏。愿你所有负担都将变成礼物,你所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愿你以梦为马,四海为家。

世界那么大,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目录

01/ 为了雪山的庄严和父母的期望

02/ 到西藏去

03/ 绿色皮诺曹

04/ 白云剪裁的衣服

05/ 走,到阿里去

06/ 糖衣氧气压缩片

07/ 黑白拂尘

08/ “回”字形银饰

09/ 灵魂飞翔的地方

10/ 八月里穿棉衣

11/ 胖听

12/ 拉练

13/ 在雪原与星空之间

14/ 冰川上有毒蛇咝咝声

15/ 信使

16/ 葵花之最

17/ 西藏猪

18/ 制花圈

19/ 三块糖

20/ 最高的花生糖作坊

21/ 碗里的小太阳

22/ 雪线上的蛋花汤

23/ 乘降落伞的西瓜

24/ 第一次打针

25/ 女孩的纸

26/ 藏族的花围裙

《白云剪裁的衣服》,而我在看完后,觉得它就像游走在灵魂线上的绿衣。

落日余晖,云霭浮动,昆仑山很广袤,云霄上挂着天稻,谷子里埋着玉石,这里埋着最高耸的原野——藏北高原。同样,我第一次知道“阿里”是“我的”意思,第一次知道阿里的环境是如此的严酷震撼,甚至是牦牛尾巴做成的拂尘。

她是一吐为快的女子,她在藏北高原当了十一年的兵,17岁的她曾经想过死,在困难和逃避上,她选了迎难而上,她说:“无论是面对雪山,还是行走在荒原,我都有一种特别朴素的感觉,就是人生非常短暂、脆弱、没有价值和意义,如果你不努力地赋予它价值和意义,努力精彩地生活,它就会像昆仑山的雪或寒冰一样很快消逝,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这么想,也努力这么做。”

西藏高原缺氧,氧气只有海平面的一半,这么危险的地方,很难想象一个女子能坚强的在那儿撑过一年又一年,那儿没有城市的躁动和喧嚣,没有华丽的服饰和点缀,有的只是白茫茫的雪原和缺乏蔬菜瓜果的生活,甚至抢劫和叛匪的突袭。

穿着不符身材的绿军装,洗着沉淀了半盆泥沙的衣服,云朵像沉睡了千年的珊瑚礁,山峰戴着白雪的桂冠,屹立着,思索人世间的难题。想到军装就会想到军帽,而她们驻守在那里,常常被风吹掉的竟然是帽子,而那时,发卡不是钢丝做的,一律是塑料制作,而在严寒中,塑料脆弱,一碰就碎,而那个“回”字形轮廓的银饰,依然记忆犹新,甚至是小鹿母亲寄来的旧发夹,想想常年没有见到家人的女兵,拆开信就看到夹着亲人头发的发卡,那时一定倍感辛酸。

作为卫生员,她们开始学习医学,为病人做臀部肌肉注射的提醒,把针戳到坐骨神经的感觉,还有竹扦子扎粉条的特别形容,这都是她们学习的足迹,还有解剖癌症牧羊人的经历,只有在惨烈的真实面前,他们感知到生命的偶然和可贵。

还有八月里穿棉衣,她和果平穿着鼓鼓囊囊的棉衣棉裤,笑得开心,还有那个一老一少的摄影师。

在《胖听》里,我喜欢那个善意的司务长,他不善解释,可说的每一句都是良苦用心,就像胖罐头的好坏。在拉练的生活里,我看见那一字一句的艰辛,还有等待信件的渴望,还有给班长换尸衣的那段,都历历在目。

三块糖,花生糖,山西红枣,大锅蛋花汤,都是她所经历过的生活,那个空投却找不到的西瓜,宣纸替代的卫生纸的经历,还有用两尺布票换的藏族花围裙,如果不是看过这本书,我都无法描摹这样的生活。

但我依旧很向往,有一天能去看看,这样的藏北高原。

因为这里每一篇都让人崇敬,就像她的坚持。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haoshutuijian/jingdianduwu/201907/8370.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