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南湖早春 赏析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诗人切人诗题选取了雨后初晴这一独特角度,简洁明快,起笔便向人描绘了一幅清新明澈的画卷:暖风吹回,云彩散开,雨止天晴,尤可喜的是太阳的返光回射湖边,一切显得温暖而又明亮,诗人的心情也隐含其中。首联两句十四字,包含了多少事物,刻画它们的特征可谓一语传神。轻捷地将诗境展开之后,诗人便妙笔点染湖上景物。山杏初发,诗人以“乱点”见其自然情致,苹叶新生,诗人用“平铺”示其生长情景,各极其趣,“乱点”、“平铺”亦都使原本静止的事物有了动感,让人仿佛看到春天不断生长的力量。

南湖早春

唐代: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风吹散云雾,骤雨初歇,天气刚刚放晴,阳光重新照在湖面上温暖又明快。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新生的绿苹,整整齐齐铺满了水面。

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沉重,只得低空飞行;黄鸸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

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渐渐的体弱多病我的兴致也减少了。

注释

南湖:彭蠡湖,即鄱阳湖。《太平寰宇记·江州》:“彭蠡湖在(德化)县东南,与都昌县分界。”湛方生《帆入南湖诗》:“彭蠡纪三江,庐岳主众阜。"

早春:初春。

风回:春风返回大地。

云断:云被风吹散。

返照:阳光重新照射。

乱:繁多。意为漫山遍野都闪现着。

碎红:杏花花苞刚刚绽开露出点点红色。

发:开花。

水苹:水上浮苹。

翅低:飞得很低。

白雁:湖边的白鸥。

舌涩:指言语不流利。涩,形容叫声艰涩,尚不连惯婉转。

黄鹂:黄莺。

不道:不是说。

参考资料:

1、朱金城,朱易安.《白居易诗集导读》.成都:巴蜀书社,1988:1712、胡昭选.《唐诗宋词疑难解释》.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1303、邹言.《唐宋诗词十大家·白居易诗词》.济南:济南出版社,1995:62-634、萧漾.《华夏古典诗歌分类大系·满江红卷:历朝山水风光诗》.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195、丁成泉.《中国山水田园诗集成·第一卷:东晋南北朝、隋唐》.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7196、刘逸生,梁鉴江.《中国历代诗人选集·白居易诗选》.香港:三联书店,1985:367、《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委会.《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鉴赏

《南湖早春》,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最后两句显示出作者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

作品抓住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几个最富早春特征的意象进行了突出的描绘。大雨刚过,地面和湖上经过雨水的冲洗,妩媚之中更添清新之感。早春时节,尚有冷气袭人,而阳光返照,不仅景色秀丽,复有温暖明快之感;山杏发,水苹生,欣欣向荣,红绿相映,色彩对比鲜明,是早春时节最富特征的景色,也是这幅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毫无秩序可言,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之态,故用“乱”字点出;而湖面之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地铺在水面上的绿色草坪,故说“平铺”。“平”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苹的整齐,其次它与“铺”字合用,有平展、阔大无边的意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苹的茂盛。四句之中,云、雨、阳光、山杏、水苹几个意象的描写都恰到好处地反映出早春征候。然而若尽乎此,又似乎有些美中不足,原来还缺少最具生命活力的动物。五、六句“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正好弥补了这个缺憾。因为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的白雁不得不低空飞行;同样由于雨水的淋浇,黄鹂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之感。然而,它们一个不顾身上雨水未干,仍然翩翩起舞,一个虽然舌涩但也禁不住歌唱呜叫,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刚刚到来的春天太美妙,太富有魅力了。它们的飞舞和鸣叫,更增添了早春的妩媚可人之态。

前人云“刻画早春,有色泽,腹联尤警”(《唐宋诗醇》卷二十三)正是指出第三联的关键作用。有了这一联,一幅完整的《南湖早春》图才宣告完成。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消沉的心情。面对如此美妙的春天,诗人尚且缺乏兴致,无心情可言,则其内心必有巨大的隐痛。此时国家内忧外患,国势日益衰微,而诗人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无计可施,对于一个被贬在外的下层小吏来说,即使有贤才良策也徒然无用。忧国忧民、衰病不堪的诗人,怎么会有兴致欣赏美妙的春色呢?同时,春色愈美,国家河山愈可爱,就愈让人担心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可怕后果。所以“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正是忧国忧民的诗人,在爽心悦目的早春景色面前,思前瞻后所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叹息。

时值初春,景象不同于其它季节,也有别于仲春、暮春。诗人选取了傍晚时分雨住天晴、返照映湖这一特定角度,着重描绘了山杏、水苹、白雁、黄鹏这些颇具江南风情的景物,惟妙惟肖地画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韵。时令尚早,大地刚刚苏醒,山杏初发,花开得不多,点缀在湖光山色中,故谓“碎红”,“乱点”则一下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乱”并非杂乱、零乱,而是自然、随意,诗人写西湖春景时亦说“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乱峰围绕水平铺”(《春题湖上》),都从“乱”中见出天然情趣,毫无人工的矫揉。水苹新生,叶子平铺水面,“平”与“乱”相互映照,向人展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惟在水乡;才见此景致,也让人觉得随着季节的推移,春色转浓,它们也会在湖面上不断伸展、扩大。写了看似静止的景物,诗人又转而接笔描绘了湖上的雁影莺声,静与动、景与声相映成趣。严冬刚过,大雁尚未从冬天的慵懒状态中恢复过来,还不善高飞,在湖上飞得低而缓慢,诗人以一“重”字活现出了它此时慵懒、笨拙的神态。经历了整整一个冬天的禁锢,黄鹂在初展歌喉时也难免舌涩口拙,不能婉转高歌。白雁翅低、黄鹏舌涩,莫不带有早春时节它们自身的特征,也别具情趣。它们不惟使诗人所描绘的画面有了动感,且有了声音,也让人感到它们不久即会振翅高飞,舒喉长鸣。一幅充满希望和生机的早春画图呈现在读者眼前。

白居易倡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诗文的艰深晦涩,他的诗家弦户诵,流传中外,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与他诗歌的通俗易懂分不开。若以此以为白居易不注重诗歌的推敲锻炼,则与他的创作实际大相径庭,有时他的作品太自然了,反让人不易觉察他创作的苦心。这首《南湖早春》,适可见出他诗歌创作的功力与匠心。

诗人切人诗题选取了雨后初晴这一独特角度,简洁明快,起笔便向人描绘了一幅清新明澈的画卷:暖风吹回,云彩散开,雨止天晴,尤可喜的是太阳的返光回射湖边,一切显得温暖而又明亮,诗人的心情也隐含其中。首联两句十四字,包含了多少事物,刻画它们的特征可谓一语传神。轻捷地将诗境展开之后,诗人便妙笔点染湖上景物。山杏初发,诗人以“乱点”见其自然情致,苹叶新生,诗人用“平铺”示其生长情景,各极其趣,“乱点”、“平铺”亦都使原本静止的事物有了动感,让人仿佛看到春天不断生长的力量。说黄鹏“语未成”尚属常见,谓白雁“飞仍重”则是诗人的创造,一“重”字活画出了早春白雁难以奋翅高飞的情态,不知诗人斟酌了多少次,才最终选定了这足以让人折服,让白雁俯首的“重”字。白雁“飞仍重”尚可意会,黄鹏“语未成”则简直无法在画中表现,惟可于诗中传出。春光明媚,诗人绘影图形,也不忘着色。山杏与水苹的“碎红”、“新绿”交相辉映,白雁、黄鹏为春光增了色彩,亦使得画面添了动感,传出声音。诗人所描绘的鄱阳早春,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视觉、有听觉,还有触觉,给人以全方位的整体感受,让人看到多姿多彩、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这实也离不开诗人对诗歌语言的锻炼,对谋篇布局的推敲。

景致的选择,语言的运用,毕竟属于外在、表面的东西,深入品味不难发现,这首《南湖早春》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的精神、情感实灌注在笔下的景物中。风回云断,雨住天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合人心意,那风似也可吹去人心头的阴翳,让人心境亦如夕照下的湖面,立时明朗起来。湖上安详的色彩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山杏、水苹也向人展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值此早春时节,诗人当也感受到春天的希望与温馨。此诗作于诗人谪居江州时,在此之前不久,诗人刚经历过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重大痛苦与挫折。公元815年(元和十年)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洗血国耻,反被政敌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现在冬去春回,创伤渐复,江南春色让他感到惊喜、欣慰。可心头的阴云毕竟还未散尽,不能奋飞的白雁,学语未成的黄鹏,莫不带有他自身的影子,他在它们身上寄寓了自己的情感。在远离京城的谪居之地见到春归,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欣喜有所憧憬,又难以将原先心头积存的愁苦完全摆脱。总观全诗,诗人对江南春色是由衷喜爱,掩饰不住的,他虽自叹“年年衰病减心情”,可随着春光转浓加深,心情想也会日益开朗起来。

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体现出对黎明百姓的同情,体现出他对人间疾苦的感同身受。他对身处疾苦的百姓感同身受,所以创作中现实题材显得更具特色。他与伟大的诗人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他的诗词被世人广为传诵,是世人人尽皆知的千古佳句,对后世的文人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对于后世文人的创作风格也有影响和借鉴意义。他的诗词词藻平时,通俗易懂。有着极强的现实主义色彩。他的著名代表诗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等。

白居易出生于河南,他的家庭是一个中小官僚家庭,他出生不久,他的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割据势力越来越强,使他的家乡迅速陷入战火之中,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民不聊生,让整个家乡陷入一片水火之中。之后,家中遭遇变故,他的祖父祖母接连病故,使家庭再次遭遇重创。之后,白居易的父亲因为有功被升任为徐州别驾。为了躲避战乱,白居易的父亲将他送到了宿州定居。之后,白居易便在那里成长生活,度过了童年。

白居易自幼天资卓越,聪颖通达。对于读书学习更是一点都不懈怠,对于读书,十分认真刻苦,从不放过一点自己不理解的,都是努力钻研直到理解为止,从来都是学无止境。读书经常让自己的手都磨出了茧子,但他还是不停止学习的脚步,从小就有了白发。他的勤奋刻苦也为他的创作加了不少分。

他的仕途之路也是值得一谈的,他担任左拾遗时,对于文学诗词喜爱的喜爱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并对他进行了提拔与奖赏。他也希望能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来协助辅佐皇帝,来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

之后白居易又遭遇诽谤,被贬谪到了江州,做了江州司马。可以这样说,被贬谪到江州是白居易的人生转折点。被贬之前,他的创作风格总是贴切生活,关爱百姓。有着兼济天下的伟大抱负,但是以后他却改变了以往的创作风格,被现实和磨难所打击,他的态度更加平和淡然他变得更加恬淡。能够对于自己的遭遇安之若素,并且淡然的面对一切,更体现着他的独善其身,体现着他的淡然品质。

晚年的白居易更是将独善其身体现的淋漓尽致。生活方式更加自然恬淡,没有什么嘈杂的生活环境,闲适的生活更加贴切晚年的白居易。他的生活里写作占有大部分的时间,对于写作他注重诗歌的内容,注重诗歌体现的时代意义,他更想通过他的作品反映一些现象,体现这个时代的特征,让世人引起共鸣。因此,他的创作风格也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他的风格给后世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回望白居易的一生,真可谓是起起伏伏。他自幼就经历颇多,他的家庭遭遇变故,给他的人生阅历添上了别致的一笔,让他自幼就有了济世济民的想法,这一点也就直接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之中。他的创作给世人巨大的启迪,让世人了解了他内心的想法,让世人读懂了他诗句中所赋予的情感。他个人勤奋刻苦,努力钻研的优秀品质也是他成功的一个的必备要素。

他的一生,为我们创作了无数的优秀作品,他的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态度,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他的优秀品质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美德的民族。

白居易的爱情故事是怎么样的

人们在关注诗人的文化成就之外,还很关心诗人的情感生活,从古至今才子佳人的结合总会被作为一段佳话流传,像大诗人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微因与陆小曼三个女人之间的感情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白居易也不例外,诗人在创作的同时他的爱情之路也让人好奇,尤其是我们认为的才子大多风流倜傥,感情之路肯定丰富异常。

史料中记载白居易爱情有那么几段,最纯美的那一段恋情莫过于和初恋情人湘灵的相处。初恋总是美好而残酷的,湘灵与白居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人经过多年相处,坠入爱河,感情深厚。然而造化弄人,封建社会乃至现今社会中,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白居易不是官宦之家但是比起湘灵也算大户了,出身农户的湘灵虽与白居易两情相悦,却跨不过封建礼教那道门槛。门不当户不对,加上白母的坚决反对,湘灵最终也没能成为白夫人。

白居易爱情代表了大多数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的情感,诗人在成婚之后依旧写诗思念湘灵,可以看出这一段感情在他心中的重要,后面白居易几次向母亲恳求要和湘灵成婚,奈何总是被拒绝。悲痛之下白居易坚决抗婚,除了湘灵拒不求娶其他女子,无奈之下在三十七岁时白母以死相逼才娶妻,放到现在这个年纪也是大龄青年了,更何况是在寿命短暂的古代呢。

门当户对的观点一直延续至今,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生活习惯和观点的不同有时候确实会影响婚姻,大诗人白居易爱情之路尚且如此,何况一般百姓。

白居易主要成就

官场

翰林学士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

江州司马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贬官江州(现九江)给白居易以沉重的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

杭州刺史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822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在杭州任职期间,他见杭州一带的农田经常受到旱灾威胁,官吏们却不肯利用西湖水灌田,就排除重重阻力和非议,发动民工加高湖堤,修筑堤坝水闸,增加了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今杭州)、盐官(今海宁)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白居易还规定,西湖的大小水闸、斗门在不灌溉农田时,要及时封闭;发现有漏水之处,要及时修补。白居易还组织群众重新浚治了唐朝大历年间杭州刺史李泌在钱塘门、涌金门一带开凿的六口井,改善了居民的用水条件。

文学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喻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张: “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 “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所以他紧接着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在《与元九书》中,他回顾早年的创作情形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而作,首要的还是“为君”而作。他也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伤唐衢二首》其二),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但总体指向却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因为只有将民情上达天听,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治才会趋向休明。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上。如《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琵琶行》中 “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类诗句,或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令人销魂的场景,或以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伤、怅惘意绪为诗中人物、事件统统染色,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意境、氛围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7/8400.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