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古文译读 谒金门·五月雨 陈子龙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

谒金门·五月雨

明代:陈子龙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

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

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

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注释

凉雨:一作“疏雨”。

平芜:草木丛生之旷野。

断虹:一作“断红”。

费得炉烟无数: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词:“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炉烟,指炉火。

鉴赏

这首词的标题是“五月雨”五月雨也就是梅子黄时雨,柳宗元诗云:“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词中所写,正是这种景象。 

上片写景,在那黄莺儿啼叫的地方,满天正飘洒着雨丝,“疏雨”是间歇的雨,“摇荡”形容雨丝飘洒的状态,正所谓“雨丝风片”,再加上间断的莺啼,再准确不过地写出了梅雨的特点。极目远眺,平野之上没有行人,只见残剩的红花缀在绿树上,经过雨的冲洗,显得格外鲜亮。“极目平芜人尽去”,可能取欧阳修《踏莎行》“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意境。雨天行人稀少,树是那样绿,花是那样红,词人的观察总是十分细腻、具体的。 

下片写情,主要写词人的感受。江南梅雨季节,湿度大,衣物易生霉,本来古代上层家庭就好在室内薰香,此时此地更要点燃炉香来除湿。所以说: “费得炉烟无数”此亦从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化出。梅雨季节,江南正处于冷暖空气交会地带,故而多雨,并且气温多变,早晚甚至还会感到轻微的寒意,词中说“只有轻寒难度”,正是指的这种气候,“难度”则属于诗人的感受了。最后两句由雨写到转晴,忽雨忽晴也止是梅雨季节的特点,诗人强调的是由雨转晴完全在不知不觉之间,“疏雨”似乎一直在下着,然而忽然看见西楼边上露出了花影,天已放晴了。阳光照射下,才有花影。这花影摇曳着,摆弄着阳光。时间已接近傍晚,花影随着太阳光线移动,就好像在催促着薄暮的到来。这里“弄”字“催”字都用得很巧妙。在词中“弄”是一个很有表现力的动词,与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有异曲同工之妙。张词写月光照射下,花影在轻轻摇动,于寂静中显出动态,所以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首词取法这一 “弄”字,也用得相当精彩,不说“花弄影’,而说“花影弄晴”,晴是阳光给人的感觉,就是说花影摇动引起光线的明暗变化,这样就有了新的创造。而接言的“催薄暮”,用一个动词“催”字,赋予花影以感情的色彩。薄暮是自然到来的,在花影轻摇中阳光渐渐移去,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催促傍晚的到来,感觉十分细腻,表达则十分精彩。

前人评陈子龙词“婉丽、清艳”、“情深一往,情韵凄清”。他的词属于“婉约”派,这一派认为词的本质就应该是婉转缠绵、含而不露的。在陈子龙的词中一些细腻曲折的表达,确实体现了这种特点。但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本人的归宿,却是与柔情蜜意、轻歌曼舞的生活不甚相容的,所以前人又特别强调他的“艳”不是浓得化不开的艳,而是“清艳”。情韵更不是“婉媚”,而是“凄清”。在他存世的数十首词中,大都是抒写节候变化和自然风物的,其中也颇多批评时事的寓意和忧时伤世感情的曲折表达,至于本篇,主要用赋体写成。既然找不到什么寄托的根据,我们且将它作为一篇描写节候风物的佳作来欣赏吧。

相关阅读

为啥说明朝文人还不如妓女?

烟灰说历史

崇祯皇帝都知道吧?就是那个被李自成逼得煤山上吊的明朝亡国之君。这个皇帝不能说不勤政,从某一个方面来说,崇祯皇帝的勤政指数在明朝帝王之中是出了名的。可是呢,这个家伙有个毛病就是疑心病大,一天天给更年期一样喜怒无常,不能听别人说句话,动不动就撤职查办凌迟啥的,袁崇焕就是被他整死的。这家伙有点不正常,搞到最后没一个大臣和他站一条战线。出事了,手握兵权的大将没一个去救援。为啥?因为救驾之后没有好下场的。最后亡国了,临死前还说出一句这样的话,大概意思就是太监大臣没好人,妓女没好货。太监无耻,文臣无耻,妓女无耻。前两句很好理解,那么妓女又是咋回事呢?大家都很清楚,和他有瓜葛的妓女也就是陈圆圆了。对,就是后来替吴三桂背黑锅那个女人。陈圆圆是一个大臣讨好崇祯,从江南烟花之地给弄来的。不过当时崇祯就对她看法不高,称陈圆圆为“易新衣者”,换现在话就是“公共厕所”的意思。

其实,作为大明亡国皇帝,崇祯却是一个极为认真负责的人,谈不上圣君,但偶尔的表现却称得上仁君。明朝灭亡,和太监以及东林党有很大关系,这些也使他留下心理阴影。太监心理变态多,文人读书多软蛋也多,但为啥看不起妓女呢?要知道有时候妓女的表现远比文人太监可圈可点,商女亦知亡国恨。

明朝太监确切做过一些为人不齿的事情,从“土木堡之变”的王振,到魏忠贤的阉党打压东林党人。特别是魏忠贤的阉党没把那些文人给折腾死,而民间知道九千岁,似乎对皇帝也就不怎么知道了。崇祯继位后,第一时间就是清除阉党,一时间快刀斩乱麻,还使大明朝一度出现风清气正的场面,差点中兴了。换句话说,有时候看太监还不如妓女,崇祯把太监看的比公共厕所还低。但是崇祯最后在用太监的时候也不含糊,很多太监被派往地方重镇,甚至于凌驾于其他文人之上。他坚信太监没有自己子嗣,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杜绝腐败。也是这样,文人也和他拉开了距离。

不过,明朝文人也是极为混蛋的,似乎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多都混蛋,没有气节,贪腐虚伪。造就这种原因也并非偶然,朱元璋开国时候,就对文人进行了打压。很多大臣会被在朝堂上打屁股,侮辱文人人格,后来朱棣更是灭了方孝孺十族。你想啊?啥尊严都没了,文人原本就是注重气节脸面的,你把人家都弄到哪一步了?方孝孺最后的结局,使很多文人认为,应该像胜利者低头,而不是内心坚守的对错是非。在异族入侵时候,文人的信仰早已经被动摇,功利之心大行其道,走到这一步只能怪大明的皇帝们作死。而到了最后,明朝文人确实是不如妓女的。

而明朝妓女们却在大明灭亡的时刻奏响了悲歌,柳如是、李香君、陈圆圆,到了最后,那些自诩为正人君子的文人们撕下伪善嘴脸,望风进退,被妓女们啪啪打脸。这些妓女给大明留下最后一丝光芒,对那个男权社会进行了辛辣讽刺!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10/17032.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