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满江红·写怀 赏析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为什么这首词第一句就写“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才能正确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岳飞在少年时代,家乡就被金兵占领。他很有民族气节,毅然从军。他指挥的军队,英勇善战,接连获胜,屡立战功。敌人最怕他的军队,称之为“岳爷爷军”,并且传言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乘胜追击金兵,直至朱仙镇,距离北宋的京城汴京只有四十五里了。金兵元气大伤,准备逃归,还有不少士卒纷纷来降。岳飞看到这样大好的抗战形势,非常高兴

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志 一作:壮士;兰山缺 一作:兰山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注释

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胡虏(lǔ):秦汉时匈奴为胡虏,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

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译文二

我怒发冲冠,靠在栏杆处,一场急骤而来的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向着天空大声呼叫,豪壮的胸怀激动剧烈,三十年功绩名位成了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耻辱,尚未洗去。作为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御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的营垒。壮士们打仗饿了就吃匈奴的肉,谈笑渴了就饮匈奴的血。我要重新,收复旧日国家的疆土,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参考资料:

1、罗立刚.长恨此身非我有:豪放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85-862、韩凌 注析.豪放词.武汉:崇文书局,2017:71-733、陆林 编注.宋词(白话解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68-169

创作背景

第一种说法: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第二种说法: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第三种说法:《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赏析

岳飞这首《满江红》,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为什么这首词第一句就写“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才能正确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岳飞在少年时代,家乡就被金兵占领。他很有民族气节,毅然从军。他指挥的军队,英勇善战,接连获胜,屡立战功。敌人最怕他的军队,称之为“岳爷爷军”,并且传言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乘胜追击金兵,直至朱仙镇,距离北宋的京城汴京只有四十五里了。金兵元气大伤,准备逃归,还有不少士卒纷纷来降。岳飞看到这样大好的抗战形势,非常高兴,决心乘胜猛追,收复中原。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当时的宰相秦桧,为了和金人议和,一日连下十二道金字牌,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悲愤万分,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秦桧把岳飞看成是他投降阴谋的主要障碍,又捏造说,岳飞受诏逗留,抵制诏令,以“莫须有”(也许有)的罪名,将他害死。岳飞被害时,才三十九岁。了解了这些情况,对这首词中充满的强烈感情,就不难理解了。

上片写作者要为国家建立功业的急切心情。开头这几句写在潇潇的雨声停歇的时候,他倚着高楼上的栏杆,抬头遥望远方,仰天放声长啸,“壮怀激烈”!啸是蹙口发出的叫声。“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他面对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真是气愤填膺,“怒发冲冠”。“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把帽子也顶起来了。“三十功名尘与土”,表现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战的思想。三十岁左右正当壮年,古人认为这时应当有所作为,可是,岳飞悔恨自己功名还与尘土一样,没有什么成就。“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说不分阴晴,转战南北,在为收复中原而战斗。“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对当时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斗争,显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与主张议和,偏安江南,苟延残喘的投降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等闲”,作随便解释。“空悲切”,即白白的痛苦。下片写了三层意思:对金贵族掠夺者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靖康”是宋钦宗赵桓的年号。“靖康耻”,指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京城汴京和中原地区沦陷,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被金人俘虏北去的奇耻大辱。“犹未雪”,指还没有报仇雪恨。由于没有雪“靖康”之耻,所以,岳飞发出了心中的恨何时才能消除(“臣子恨,何时灭”)的感慨。这也是他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原因。古代的战车叫“长车”。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北边。

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首词不是岳飞写的,理由之一就是根据上面这句话。因为岳飞讲“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即渡过黄河向东北进军,不会向西北进军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不是岳飞的进军路线。因为对这句词的解释牵涉到这首词是不是岳飞写的问题,因而显得更为重要了。原来这是用典。《西清诗话》载姚嗣宗《崆峒山》诗:“踏碎贺兰石,扫清西海尘。”这两句诗是针对西夏讲的,所以用“贺兰石”。姚嗣宗是北宋人,岳飞借用这个典故,借用他要打败西夏的壮志来表达他要打败金兵的豪情,所以这句词没有问题。“山缺”,指山口。“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报仇雪耻的决心。“壮志”,指年轻时的理想。“胡虏”是古代对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侮辱性的称呼。“虏”,指俘虏。这里所谓的“胡虏”、“匈奴”,皆代指金贵族掠夺者。最后“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两句说,等到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时候,就去报捷。“旧山河”,指沦陷区。“阙”,宫殿。”天阙”,指朝廷。我国古代进步的知识分子,往往都把忠于朝廷看作爱国的表现。在封建社会里,尤其在民族矛盾激化,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期,“忠于朝廷”与爱国常常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岳飞在这首词中所表露的忠于朝廷的思想,是跟渴望杀尽敌人、保卫祖国疆土的壮志,密切结合着的。

从艺术上看,这首词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岳飞相关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代表词作《满江红·写怀》,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岳飞具有怎样的品质?

岳飞在战场上是一位运筹帷幄的大将,在日常生活与待人接物方面,也堪称典范,这里略举几例,以见一斑。

岳飞自己虽是一位农家子弟,文化不高。从军以后,尤其是成为大将以后,却特别喜欢和文士接近。在他的幕僚中,逐渐聚集了一大批有志于抗金事业的知识分子。岳飞经常与他们讨论历代兴亡的得失,切磋古往今来一些名将的兵法与谋略的高低。闲暇时,亦常与士大夫应酬往返、赋诗填词。古代的一些名将,是岳飞久慕并为之景仰的英雄,也是他行军打仗时效法的榜样。严州人朱梦说,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失意知识分子,岳飞却聘他为自己的“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后来被迫解雇他时,岳飞恋恋不舍地与他诀别,赠他一份很贵重的厚礼,以表达自己的惜别心情。

岳飞的个人生活是极其清苦的。他的日常饭菜大多是主食加一菜。有一次,岳飞吃到一种叫“酸馅”的食品,他觉得味道很好,尝了几个以后,就叫随从收起来留到下顿再吃,以免浪费。他在十六岁时娶的一位刘姓夫人,因他从军离家以后,家乡沦陷,生活无着,转嫁了他人。南渡以后娶的一位李姓夫人,也是一位贤惠的妇人,夫妻之间的感情甚笃。同列们曾出于对岳飞的尊敬,出钱买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士族女子,送给他做姬妾。岳飞未曾见面就婉辞谢绝了。纳妾蓄姬,在封建社会里是司空见惯的普遍现象,岳飞能洁身自好,这是难能可贵的。

与南宋时期士大夫们那种“姬妾成群”“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临安作汴京”的醉生梦死生活相比,真是清淡如水、廉洁如鉴。

岳飞治军极严,平素注重操练与教阅,与士兵们同甘共苦。打仗时,冲锋在前,自己担任“旗头”,成千上万的兵将的动止进退,唯“旗头”是瞻,勇往直前。宗泽称赞岳飞“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决非过誉。他曾与岳飞讨论阵法,对岳飞的每战不按“阵图”布阵作战的方法表示遗憾。岳飞却认为:“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岳飞作战,除勇猛外,讲究的是兵法中的“运用之妙”,难怪他总是战必胜、攻必克、守必固。这种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灵活运用的战略战术,当然要比儒生出身的死按“阵法”布阵的宗泽高明,所以他听了以后,想了一下,也“深然其说”。

岳飞对待部属,恩威并用,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待千万人如待一人,真正地公正无私。有一位士兵,在严寒的冬天里仍然穿着很单薄的衣服,有位幕僚问他:“你衣着不暖,是否觉得有所不满?”这位士兵却说:“在别的大将的部队中,士兵应得的奉给,总被克扣一些。所余的部分还强迫他们做棉袄穿;独有岳宣抚这里不然,应给多少就实给多少,从不克扣一文,且又听任士兵自行支配,不强令去做这样那样的衣物。我的衣着太单薄,是由于家累太重,所得奉给用在家中老小身上的缘故,并非上层克扣的结果,我又有什么不满呢?”

杨再兴原是游寇曹成的悍将,打仗非常勇猛。岳飞在平曹成的战役中,杨再兴杀死了岳飞的弟弟岳翻。岳飞在击溃曹成军后,杨再兴自缚来见岳飞,岳飞不计杀弟之仇,把他收为部将,任用不疑。从此以后,杨再兴忠心耿耿地跟随岳飞征战,直至最后战死在小商桥。岳飞不计个人恩怨、待人以诚的作风,吸引了不少文人武士,他们纷纷慕名而来。有一个叫黄纵的文人,在岳飞的部下掌管机密文书。有一次,岳飞给部下分沉香,黄纵分到了最小的一块。岳飞看到分的不均,又拿出一袋再分,轮到黄纵时,又剩下最小的一块,一时不知如何是好,黄纵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感动得不得了,表示分到多少并无所谓。岳飞屯军宜兴期间,有一次他外出作战,接到对他的舅舅姚某犯法的控告,准备按军法加以处罚,但因为他的母亲出面说情,勉强作罢。不料在一次行军中,岳飞的舅舅却突然向岳飞放箭,射中了他的马鞍。岳飞大怒,立即驰马追逐,将这个舅舅斩首处决。正是他的这种赏罚分明、待人以诚的作风感动了部属,所以岳家军的全体官兵,在平时都严守纪律,在战时都乐于效命,具有极强的战斗力。金兵的铁骑,多次以排山倒海的密集队形,企图冲垮岳家军的阵容,结果都没有成功。他们连声惊叹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6/7391.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