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秋次韵 欧阳建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水为月之精,月乃天之镜。除却春夏节,惟秋得金令。

中秋次韵

魏晋:欧阳建

水为月之精,月乃天之镜。除却春夏节,惟秋得金令。

金水相生焉,光辉故井井。一年几中秋,达人所以兴。

家酿浮玉壶,山芋烹铁鼎。金谷诗将成,彭泽醉欲醒。

最爱赵知微,识破天形影。共登天柱山,不愁仆马病。

出门无复碍,绰绰任所骋。玄鹤一声过,此机谁与领。

天上有圆光,人间无穷境。耳听霓裳歌,手握玉麈柄。

五百负元回,三万乾坤迥。因此良月夜,浩然生万景。

欧阳建 (西晋太守)

欧阳建(269-300 [1]  ),字坚石,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人,西晋官员、文人,大臣石崇之甥。鲁公二十四友之一。

著有《临终诗》以及《言尽意论》,提出了古代唯物辩证观点。历任尚书郎、冯翊(今陕西大荔)太守。赵王司马伦专权时,欧阳建多有直谏,由是与司马伦有隙。司马伦篡位后,与潘岳共劝淮南王司马允诛杀司马伦,事泄,遭灭三族。临刑时,作诗文《临终诗》,甚哀楚。他曾提出“言尽意”的思想,否定语言不能表达事物的说法。

欧阳建的生活背景

在魏晋之前,皇朝大多都是享国长远,从夏商周两汉,除了从来没有被世人所认同的秦和新以外,都代表着一个时代。而大王朝的兴衰往往都是不可避免的。 到了魏晋南北朝,与民怨满天的王朝的终结不同,魏代汉,晋代魏,不是商汤和武王的吊民伐罪,而是类似新一样纂夺。而在夫子们的信徒看来。天不正,理不顺。晋的士人们熟知典故。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而他的信徒们活的很好,于是开始思考这个世界,却发现高堂之上尽是乱臣,小人方能人生得意。心又郁积,只好影射,只好发泄,于是曹阿瞒做了司马王朝的替代品坏了名声。于是竹林七贤们,不满,却又不敢,不敢却总不甘,只好选择藐视礼节来自我放逐,来惩罚自己的懦弱。

欧阳建就是活在这么一个朝代,欧阳建熟读圣贤书,明君君臣臣之封建大义,则挡不住锦衣玉食,也不舍用蔑视世俗来反抗。对这个世界看不起,却不敢去改变,甚至不敢去说。于是只能转向无用、无害而且可以有名的清谈。欧阳建是玄学圈子中的佼佼者,言尽意论一出,“形不待名而圆方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已彰”,而世人服。

现实中,欧阳建与舅舅石崇都是站在贾后船上的。贾后有三恶,在当女儿时候就被人诟病。而靠控制傻瓜皇帝控制了大权。而欧阳建却为之效力,成为了“二十四友”之一。

魏晋风流(魏晋风骨)

魏晋风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隽秀王衍、乐广至江左领袖王导、谢安,莫不是清峻通脱,表现出的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为后世景仰。

魏晋风度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晋朝屡以吏部尚书请官王右军,但遭屡拒绝。我想,正是因为

精神的超俗,“托杯玄胜,远咏庄老”、“以清淡为经济”,喜好饮酒,不务世事,以隐逸为高等这样的人事哲学观,才能造就那传奇的《兰亭序》。

然而,魏晋风度为什么在历代每每遭贬,究其原因,大略是这帮名士们饮酒过度,醉生梦死;再就是放达出格,有悖常理,另就是清谈误国。据传说“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纵酒佯狂,经常是抬棺狂饮,且身上一丝不挂于屋中,人见均嗤之,他却反唇相讥:“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干吗要钻到我裤裆里来呢?”这些名士们为求长生而炼丹服药,穿衣喜宽袍大袖且经久不洗,故而多虱,因而“扪虱而谈”,在当时是件很高雅的举动。

其实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影响的相当深远。可是,魏晋风度的所及,也带来了弊端,许多人赶时髦,心情也并非嵇康、阮籍似的沉重,却也学他们的放达。其实如今年轻人作为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与东汉末以魏晋风度的价值观念是一脉相承的。而如今年轻人在追求行止姿容的漂亮俊逸个性上,又和魏晋风度的美学观相辅相成。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8/12539.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