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读诗 齐雩祭歌 白帝 一 谢朓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帝说于兑。执矩固司藏。百川收潦。精景应金方。

齐雩祭歌 白帝 一

南北朝:谢朓

帝说于兑。

执矩固司藏。

百川收潦。

精景应金方。

谢朓

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495),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后,复返京为中书郎。之后,又出为南东海太守,寻迁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元年(499)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死狱中,时年36岁。

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李白笔下的谢朓是谁?他究竟做了什么,让众多诗人崇拜

文/青楼诗社

李白有首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很熟。这首诗的名字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大家记下这个名字,谢朓。在李白一生中,太多次提起了这个“谢朓”,崇拜不已,后世也有很多人对他推崇备至。这个人究竟是谁?为什么这么多大牛人都是他的粉丝?今天我们就说下这事儿。

唐诗,这个华夏五千年文化星河中耀眼的星辰,如同大唐王朝这个盛世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起了一个不朽的时代的兴衰与荣辱。

然而唐诗并不是一上来就这么猛,在盛世来临前,也曾经历了它“多舛”的命途,这里面有太多曲折的故事,也有太多可歌可泣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其中一位“大神”级、却很少被人提及的人物——“谢朓”。

很多人得知谢朓,并不是从他的诗词,甚至不知道他是一个词人,而是由他人之诗,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李白的这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是的,最开始,我也是,这首诗标题提到了谢朓,以之诗中那句“中间小谢又清发”,小谢清发,秀郎清新,一派山水气息。

提及山水诗派,自然其以王维、孟浩然为尤,其次陶渊明、韦应物,更有前辈“大谢”谢灵运,因此,南齐小谢之名,所知者甚少。倘若不是李白的极力推崇,大抵很少人会知晓这样一个悲情词人。

建安风骨,我们都知道,那是一个怎样了不起的时代,三位帝王父子组成的文学天团——“三曹”撑起了诗歌的穹顶。李白在这首诗中,将谢朓与建安风骨放在对句位置,可见认可程度,究竟这个谢朓为何让傲娇一世的李白这么欲罢不能,变身小粉丝的呢?大家接着往下看 。

01 谢朓所处的时代

先简单介绍一下那个时代,诗歌江湖的局势,自魏晋之后,中国进入近两个世纪的大分裂时期——南北朝,在那个时代,民间文化形势孱弱,诗歌主流是——宫廷派。

这一派的特色,用后来隋文帝的话说,就是“多淫丽”。

说“丽”呢,是因为这一派诗人写诗的风格浮华,极致地追求辞藻精致,声律考究。他们虽然也写一些乐府诗、山水诗、怀古诗,却都没写出太大的成就来。

宫廷派发展到后来,出了个“大牛”——梁简文帝萧纲,就开创了本门里的一大支派“放荡门”。萧纲曾言:“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立身谨重”那是幌子,他的一生,是从来没有谨重过的。至于“文章放荡”,按他的原意,本来应该是指文章风格率性,大气开合,可慢慢地却变了味道。靡靡之音泛滥,大多是闺房绣榻之事。我们简单看两句:

萧纲的诗《咏内人昼眠》是一首描写女子的诗,萧纲在这首诗中描写了一位妇人。

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一句描写了妇人午睡时的场景,洁白如玉的手臂上印上了竹簟的花纹,散发着香气的汗水浸透了红色细绢制成的夏衣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娼家

这一句写得比较有趣,说是丈夫在午睡时陪伴着妻子。 

在那些年里,南中国发生了无数大事,山河战乱,诸侯割据,人民流离失所,但是这些内容你在他们的诗里几乎看不到。如果只看这些诗,你会以为那时候中国人的生活天天歌舞升平、花好月圆。

这样一个文化颓靡的时代,也有这么一股清流曾一度抬头,与宫廷派并行,这个派系就是山水派,谢朓是山水派的掌门人,也是最后一位撑场面的高手。

02谢朓简历

谢眺,字玄晖,汉族,出身高门士族,家世显赫,与“大谢”谢灵运同出一族,祖母是《后汉书》作者范晔的姊妹,祖父谢述,为朝廷重臣,父亲谢纬,官位颇高,母亲是刘宋的长城公主。

权势显赫,在南朝是幸亦是不幸,时局动荡,人人自危。

一个钟鸣鼎食的显宦之家,昨日门前车马塞道人声喧哗,今日就可以被诛家族灭查无音讯。早在刘宋之世,谢朓的生母虽是帝家之女,然而他的伯父谢综、谢约却因卷进政治案件,与舅公范晔一起被处死,而谢朓父母因受牵连,一度也被迫迁离京邑。

然而又因着世族之家推举制,19岁的他,未及弱冠,便可担任参军。后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因其文采,为“竟陵八友”之一,与沈约一见如故,互为知己。而后,晋升为宣城太守,在宣城期间,诗词成就最高,又称之为“谢宣城”。(这个宣城就是李白后来与李云分离话别的谢朓楼所在地——宣州)

他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官,过着轻裘肥马,广结诗友的贵族生活,实现了他“凌风翰”“恣山泉”的愿望。

他既舍不得放弃衮衮公服,又想远离残酷的现实,只得追求一种“仕隐”的境界 。

入世与处世,儒家与道家,在他眼里,大隐隐于市,衣食住行即是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生逢乱世,独善其身亦是道。

然,他欲在滚滚洪流之中洁身自好,世道却不能容他,灾祸从天而降。

皇子萧子隆对他的才能十分欣赏,因而引起了他人的忌恨,进谗言将他召回。

因帝业之争,无意卷入的“竟陵八友”之一的王融被诛,萧子良忧惧而死,他友人君主皆在一息而逝,心中忧愁更甚。

因其家族名望、个人声誉显赫,被迫成为皇子拉拢的对象,又因诗文讽刺世道贪官污吏,被人诬陷谋反而入狱。

入狱不久,病逝,而年仅36岁。

03谢朓牛在哪儿

谢朓的出身,决定了他大半的人生轨迹,他是备受宠爱的贵公子,世家大族,注定要与纸醉金迷的贵族们打交道,他才华横溢,却不得不流连于官宦之家,写下歌功颂德之词。

然而谢朓有些特别,他与身边只顾享乐的权贵们不同,他是满怀热忱的少年,有着一腔抱负,却亲眼目睹亲人流离,亲子夺位,民不聊生的乱象。最终被迫卷入权力之争,受人诬陷而郁郁而终。

这一切,都被他写在了自己的笔下,成为那个时代特立独行的诗歌篇章。

这里贴几首,大家看看:

《赠西府同僚》中结尾四句: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在他的诗词中,我们能感觉到,恐惧与忧虑已经远胜于入仕之心,他半官半隐,徜徉于山水。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游东田》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在山水之中,他是自由的,他是快乐的,他亦是豪情万丈的,寥寥数语,尺寸之间,山河尽收。

最为喜欢的是下面这首,风格与王维之词颇为相似,带着佛意,心境安然。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北朝的诗和唐诗相比,生僻字较多,清谈和玄学也是常客,虽不甚解,却觉心境甚好。

在那个时代,他的诗被人们广为传唱,犹如满桌荤腥中的一抹青绿,尤为可人。

梁武帝称:“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

沈约称:“二百年来无此诗也。”

李白一辈子傲娇,他看得上的诗人可不多,但他一生都很崇拜谢朓,无时无刻不在碎碎念:我真的十分想念谢朓。他登上了高楼,会想起谢朓,比如: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当风吹来,他会想起谢朓,比如:

长风万里送秋雁,中间小谢又清发

看见美丽的月色,他会想起谢朓,比如:

月下沉吟久不归,令人长忆谢玄晖

所以清初文坛领袖王士祯所写《论诗绝句》这样写到李白和谢朓:

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度声。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

04 谢朓之后

谢朓是被人诬陷入狱,去世时,三十六岁。那一年是公元499年。

害死他的庸人们并不知道,在中国文化史上,他们做了一件多么糟糕的事——此后整整一百年,中国再没有出过一个第一流的诗人。

谢朓死后,山水派再也没有能够抬头,诗坛也逐步被宫廷派占领。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萧纲就是最典型的的代表。

等我们再次听到不同声音出现是,已是近百年之后,有对比较厉害的父子对文坛风气很看不惯,喊了一声:你们写的这都是什么破玩意儿?并开始大抓文学,后来上升为一项国策。

这对父子,叫杨坚、杨广

关于隋朝文坛革新这段历史,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聊,大家可以关注,后面我们会讲到。

谢朓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36年,虽然他并没有将诗歌从酒桌闺塌中拉出来,然而他的风骨却随着他的文字如同一颗种子般流传了下来,在历史的土壤中孕育生根,并且在百年之后,有一大批文人墨客掘开了尘封的土壤,让它在盛唐的天空下,绚烂绽放。

谢朓去世这一年,距离王绩出生还有九十年

距离陈子昂出生还有一百六十年

距离王勃出生还有整整一个半世纪

整个诗歌历史,都在静静等待。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9/13370.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