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诗阅读 飞泉操 宋濂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飞泉兮浏浏。洗耳固非兮,谁饮我牛。覆谓我污兮,移彼上流。具人之形兮,奈何忘人之忧。

飞泉操

明代:宋濂

飞泉兮浏浏。洗耳固非兮,谁饮我牛。覆谓我污兮,移彼上流。

具人之形兮,奈何忘人之忧。

相关阅读

文人宋濂其人其文

时光飞转,宋代结束之后,散文的传统戛然而止,元曲登场。关于元曲又是另外的话题。南宋灭亡过了大约90年,中原重新回到汉人手中,文脉渐渐恢复。王朝新立,百废待兴。朱元璋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是很爱学习,也找了一些学霸来辅导自己的孩子。这些学霸就成为文坛新的中流砥柱。

其中,有三人最为著名,分别是宋濂、高启、刘基,号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其中,刘基就是刘伯温,是朱元璋的重要智囊。宋濂是元末明初一位大儒,写过著名的教育后生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收入中学语文课本,是难得的励志文章。高启擅长写诗,暂且不表。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没得到什么好下场。

他们的结局分别是:刘基被明初权相胡惟庸迫害致死,当然胡惟庸也没有好下场,5年后被满门抄斩,成为封建时代最后一个宰相;宋濂本来功成身退,无奈孙子被卷入“胡惟庸案”被杀,自己被流放,72岁高龄死在途中;高启因为不想当官,写的诗文被皇帝认为影射宫廷,39岁就被腰斩。按理说,刘伯温功勋卓著,应该善终;宋濂、高启一介书生,与世无争,也应该善终。但是朱元璋嗜杀成性,不管功臣还是文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只要不入法眼就清除,明代政治生态之恶劣可见一斑。

经历异族统治和新旧王朝交替的战乱,宋濂这些文人的内心应当是非常惶恐不安的,能在乱世之下保全身家性命已属不易,谁又有闲情雅致写散文表达观点呢?然而,并不是你不想表达就不表达,朱元璋还没完全打下天下、刚刚占领南京不到5年的时间(1360年),就征召宋濂教授太子《五经》,又参与修订起居注。这时距离大明立国还有8年时间,宋濂应该属于后期创业团队的一员,以至于获得朱元璋给予的“开国文臣之首”称号。

明朝立国之后,宋濂马上又任《元史》总裁(知识点:二十四史之一的《元史》作者是谁?),被时人尊称为太史公。事实证明,若非后来发生牵连极广的“胡惟庸案”(前后12年,诛杀3万多人),宋濂作为著名学者、文坛领袖的地位一直是很稳固的。宋濂后来还做过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离皇帝很近,但官职并不太高。

宋濂是浙江金华人,在朱元璋手下做事的时候已经将近五十岁了。之前的这五十年,一直在写书,尤其擅长《五经》(知识点:《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五本古代经典著作)。39岁那年,他曾被推荐给元顺帝当翰林编修,宋濂婉言拒绝,第二年就进山当了道士,实际上是继续写书。这就表明,宋濂内心是有气节的,作为汉人不想给元朝效力。至于以何为生?推测应是当老师,教学是他的长处,后来也是因此被明朝征召。

宋濂流传至今的名作有三篇,分别是《送东阳马生序》、《送天台陈庭学序》和《阅江楼记》,前两篇是临别赠言,后一篇是给建筑物的题记;前两篇是写给私交,后一篇是奉命而作。总体看来,宋濂文言水平很高,保持了儒家士大夫一流的文字功底,确保了文脉的继承;另一方面,读之感到境界和气度与唐宋相比狭小了不少,只盯着眼前一点非常具体的事,对上毕恭毕敬个性收敛,虽然文采不错,也非常稳重,但缺了几分灵气,几分洒脱。这应当是时代的烙印。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这三篇名作:

《送东阳马生序》可贵之处在于现身说法,把自己当年求学的艰苦和感悟都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出来: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很多人只看到了其中的艰苦,比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其实这中间蕴含了怎样学习的方法论:一是“书非借不能读也”,家贫借书抄书,尤其是抄书效果很好。其实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学习方法,看很多遍书不如抄写一遍理解地透彻,因为是借的所以有时间限制,所以抄书必须很专注且快速完成,就是完成一件具体的任务,目标明确容易实现,而且书不是自己知道珍惜,书不占地方,所以相当于别人家的藏书在为我服务。

二是必须跟随乡里的贤达和高手,向他们请教、和他们切磋,坚持求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宋濂此时懂得态度很重要,虽然经常惹高手们生气,但仍然经常“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即使被骂也毕恭毕敬,骂完接着问问题。注意,这时候并不是真正拜师,宋濂只称他们为“先达”。因为接下来才是拜师之后的事情: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这一段主要就是讲述求学的艰苦了,不涉及方法论,但提到了世界观:只要你心中有让你高兴的事,吃喝差一点根本不算什么,即“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但是很不容易,一天吃两顿饭,穿得破衣烂衫。(知识点:主人日再食,再在这里是两次的意思,古文一般不用数词来指代次数,两次就是再,不是第二次)

转眼之间,就到了耄耋之年:“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表面自谦,实则颇有自得之意。与公卿同列,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的尊崇。既然有这样的尊崇地位,以及很大的年纪,所以才可以对后辈提一些要求: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宋濂总结自己多年求学经验就是“专心”。事实上,条件好的反而不能专心,条件不好的时候反而能专心。太学的学生条件很好,老师也很好,学不好实在是不应该了。这是一般老师教育学生常用的话,无甚出奇。

最后交代了马生是谁,其实是自己的浙江金华老乡:“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马君则来拜见自己,献上了自己很长的文章。因为马生要回老家,所以写一篇赠言送给他,也让老家的学子们看一看。至于老家那些经常诋毁自己身居高位骄傲自满的人,那是真的不了解我宋濂啊。所以,这封临别赠言,不仅是给马生的,还是给太学生的,既给家乡学子,又给家乡诋毁自己的人。一举而四得。

总地来看,这篇序最大的特点就是接地气,文笔也很流畅,是学习和模仿古文写作的范本。价值在于学习的方法论,其他都是老生常谈,仅此而已。

除了《送东阳马生序》,宋濂的《送天台陈庭学序》是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慨叹。

古人写临别赠言,一般不直奔主题,往往顾左右而言他: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先说西南蜀道有多难,那简直是凶险万分,不是一般人可以去的,能去的都是有使命在身,身体也很好的;但还不够,还要有文采,否则经历了也说不出来写不出来,劳而无功。但是就有人能做到: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此人就是浙江天台的陈庭学,先介绍官职,任军中参谋到成都。他就去了四川,游历了扬雄、司马相如、诸葛亮曾经战斗过、生活过、歌颂过的地方。而且喜欢游览后作诗,所以诗越写越好。在四川待了三年回来了,和自己见了面,明显感觉和以前不同:“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这就说明,山河是能够助长人的志气的。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反观自己,一生穷困著书,不能到处游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年少时都忙于学习,忽略了这事;等到长大了,又遇到战乱,不敢到处乱跑。现在日子好了,天下太平了,但是人也老了。真是羡慕陈庭学这位小兄弟啊。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但是有例外啊,以前那些圣贤也是哪都没去过,为什么胸中怀有天下呢?陈庭学回来大概就是为了探索这个问题吧。这段话把自己也抬高了,也提出了新的问题。意思是,虽然你游山玩水涨了志气,但是坐在陋室也不是一无所得。咱们以后继续切磋切磋。宋濂此文,颇有些遗憾,但同时认为对于真理的追求,还是要靠深入思考。

两篇赠序各有风格特点,文笔老到,呈现出一个酷爱学习的老学究的样子。这两篇都是写给自己同乡的,都是真情流露,用笔放松自然。下面这篇《阅江楼记》可不一样,朱元璋要在南京修建一座阅江楼,用以俯瞰长江。于是命文武百官都写一篇文章来记录这件事。宋濂文采出众,写出来的《阅江楼记》,皇帝很满意。其实,阅江楼在明代从未建成过,只是打好了地基。停建原因据传有两个,一是上天托梦给皇帝劝他停止;二是刚刚建国财力有限,修安微凤阳中都都很吃力。

古代文人就有这种能力,楼还没修好就能写记,或者从没见过也能写,比如范仲淹《岳阳楼记》,实际上是在南阳写的,并没去过湖南岳阳。很有可能,此时已过花甲之年的宋濂老先生就是看了看图纸,或者到工地转了转,就写下了这篇《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先确定格局,再看一看风水。南京这个地方六朝古都,但是都是割据政权。只有大明皇帝统一了天下,所以南京才真正成为帝王之州,可以为万世榜样。皇帝听着美美的。这个位置也选得好,有虎踞龙盘之相。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

虽然楼还没有建,但是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着皇帝的仪仗队登上高楼,看到万里江山鳞次栉比,仿佛山川顺服、诸侯来朝,一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打江山的往昔岁月:“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心中一定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守卫这座江山。

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

再看到破涛滚滚,万国来朝,来进攻的外国人络绎不绝,皇帝又忍不住要说:“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这一定是自己威名远播,海外咸服。这种感觉真好,我应该在外交上更加怀柔。又看到两岸的农夫在劳作,妇女给丈夫送饭,忍不住说:“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这一定是自己救生民于水火,他们才能安居乐业。所以,我应该对百姓们更好一点。

触类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种种联想,揣摩帝王心思的阳光面,帝王也会给与阳光。宋濂进一步颂扬朱元璋的远大理想,修建此楼绝不仅仅是为了观览长江胜景。以前那些华丽的高楼有的是,不过都是为了满足以前帝王们的一己私欲罢了。

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再回头看看当今的皇上,长江因为国家的统一,已经不再是天险,所以才能在这里起高楼。读书人登上这楼,应该对皇上有感恩之心,更加虚心学习,报效朝廷。这一段就是对天下读书人提的要求了。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最后表达自己水平不行,所以写的都是由修建此楼联想到的国家治理相关的要紧之处,至于看到了什么美景,实在是不想写,怕亵渎皇上宏大的想法。

这篇奉旨之文,写得恰到好处,在毕恭毕敬之余,竟有一丝劝谏之意,把朱元璋捧得高高的,想象成泽被天下、心系万民的明君,但同时也是对他的要求和期许,体现了一个读书人的气节。

文笔好,善于揣摩帝王心思,又能坚持读书人的原则,宋濂做到了,这应当也是他本人能够一直待到平安退休的法宝,至于后来被贬,则是人算不如天算,纯属意外。虽然他文章的气象不是那么洒脱自如,时代所限,也不可强求。好处就是,能够学习,易于模仿,不似唐宋大家们段位甚高,为常人所难以企及。

600多年后,进入21世纪,朱元璋当年下令修建的这座阅江楼才真正建成,就在南京狮子山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前往登临,看是否有宋濂所描述的壮阔图景。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9/16108.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