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本站小编

汉寿城春望唐代:刘禹锡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译文及注释译文春天汉

汉寿城春望

唐代: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汉寿城边野草丛生,那荒祠和古墓前面荆棘满布。

田里的牧童烧化着丢弃的刍狗,路上的行人在观看墓前的石麟。

指示路途的华表,如今已经被雷电轰击得半残;纵横的断碑,通体蒙尘,碑文依稀可辨。

不知什么时候又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呢,到那时,这里又会成为南北交通的要津。

注释

汉寿:县名,在今湖南常德东南。

荆榛:荆棘。

牧竖:牧童。

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抛弃。

陌:田间小路。

石麟:石头雕刻的麒麟,这里泛指古代王公贵族墓前的石刻。

才见:依稀可见。

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要路津:交通要道。

赏析

此诗虽题为春望,但所望却是满目荒凉衰败景象,这样的景色正寄托着诗人遭贬谪后的身世凄凉之感,乃是以景写情之篇。

这首诗虽然极力地描绘了汉寿城遗址的荒凉、破败的景象,但是格调毫不低沉。在兴和废的转化之中,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使全诗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打破了一般律诗起、承、转、合的框框,首、颔、颈三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城遗址的荒芜、破败的景象,构成了全诗的整体层次。

“汉寿城边野草春”点明了“春望”的地点,含蓄而又凝炼地表现汉寿城已是一片废墟了。“野草春”三字让人产生联想,如果汉寿不是一片芜城,还象当年那样人烟辐辏,无比繁华,春日迟迟,一派生机的话,诗人怎么会用城边野草刚刚发芽来描绘它的春色呢。首联对句勾勒出来的景物颇多,有荒祠、有古墓、有射棘、有榛莽,唯独没有人烟。正因为此,诗人用“对”字组合起来的柯、墓、荆、榛之类愈多,便使人愈感荒凉。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句虽有“牧童”和行人”出现,但也没有增添任何生气。牧竖烧刍狗予田中,说明坟山冷落,祭扫无人“田地荒芜,可牧牛羊。符人着石麟于陌止。是因为荆榛莽莽,别无可以观赏盼景物,唯古墓前石兽群尚可注目而已。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句清楚地告诉人们汉寿城今非昔比,当年繁华的交通要道,如今已破败不堪了。当年指示路途的华表,如今已经被雷电轰击得半残,纵横的断碑,通体蒙尘,碑文依稀可辨。昔日繁华,今朝破败,尽在残缺华表,断裂石碑中显露了出来。诗人不惜耗费大量笔墨大写特写这样的破败和荒凉,完全是为着尾联的富有哲理性的议论作准备的。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则谈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兴和废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诗人认为:兴和废不是永恒的,不变的;而是有兴就有废,有废就有兴,兴可以变成为废,废亦可以变成为兴的。这正如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样,是具有朴素辩证法观点的。

相关阅读

唐朝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形成原因

开放探求,兼收并蓄

唐朝经济和文化处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统治者能实行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特别是当时“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都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唐朝的开放传播了唐朝文化,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繁荣。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陆路、海路)比过去发达,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如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唐朝和亚洲、欧洲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当时的中国尤其成了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唐朝和朝鲜半岛的新罗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唐朝和日本的关系更加密切,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甚大;唐朝和印度半岛有着频繁的通使往来,玄奘西游成为中外关系史上的佳话;唐和西亚的波斯、大食也有通好关系。亚洲各国的商人,僧侣和学者不断到中国,聚集在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大城市中,唐都长安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唐文化在频繁的中外交往中不但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它自身也在兼收并蓄中进一步博大精深。

唐 朝

①日本派“遣唐使”13次,留学生很多

②阿倍仲麻吕(汉名晃衡)和李白、王维建立了深厚友谊。鉴真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

③唐文化在政治制度、城市建筑、文学、日常生活方面对日本影响很大。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入日本。

南 宋:对外贸易东达日本。

明 朝:戚继光、俞大猷抗击倭寇。

与 印 度 的 关 系 :

汉 朝:西汉末年,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唐 朝:

①唐太宗时,互派使者通好。

②唐太宗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

③中国的造纸术和文化典籍传到天竺,天竺的医学、天文、历

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传入中国。

④“玄奘西游”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300多卷。译本成为研究印度

半岛古代文化的重要史料。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2004/34846.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本站小编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