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翰林志》的由来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翰林志》的由来
《翰林志》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笔记著作。唐代李肇撰。一卷。成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时作者任翰林学士。本书记载唐代翰林职掌沿革。记翰林典故之书,以

《翰林志》的由来
《翰林志》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笔记著作。唐代李肇撰。一卷。成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时作者任翰林学士。本书记载唐代翰林职掌沿革。记翰林典故之书,以此为最早。“翰林院”是唐代开始建立的官署名,为各种文艺技术内廷供奉之处。唐玄宗时另建“学士院”,选任有文学的朝臣充翰林学士。至德宗以后,翰林学士成为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兼秘书官。唐代后期,往往即以翰林学士升任宰相。“翰林志”可以释为“有关翰林院的记载”。
◆提要
臣等谨案:《翰林志》,一卷,唐·李肇撰。案肇所作《国史补》结衔题“尚书左司郎中”,此书结衔则题“翰林学士左补阙”。王定保《摭言》又称肇为元和中中书舎人。《新唐书·艺文志》亦云肇为:翰林学士,坐荐柏耆,自中书舍人左迁,将作少监。
以唐官制考之,葢自左司改补阙,入翰林,后为中书舎人,坐事左迁。《国史补》及此书各题,其作书时官也。
唐时翰林院,在银台门内、麟徳殿西重廊之后,为待诏之所。《新唐书·百官志》谓“乗舆所在,必有文词经学之士,下至卜医伎术之流,皆直于别院,以备燕见”者是也。韦执谊《翰林院故事》亦谓:其地乃天下以艺能伎术见召者之所处。
葢其始,本以延引杂流,原非为文学侍从而设。至明皇“置翰林待诏供奉舆,集院学士分掌制诰”其职始,重后又改为学士,别置学士院,谓之“东翰林院”。于是,旧翰林院虽尚有以伎能入直,如徳宗时,术士桑道茂之类,而翰林之名实尽归于学士院。厯代相沿,遂为儒臣定职。
肇此书成于元和十四年。唐宋《艺文志》皆着于録。其记载赅备,本末粲然,于一代词臣职掌最为详晰。宋·洪遵辑《翰苑羣书》已全收入。今以言翰林典故者,莫古于是书,故仍録専本以存其朔焉。
干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 臣纪昀 臣陆锡熊 臣孙士毅
总校官 臣陆费墀
◆翰林志【唐】李肇 撰
昔宋昌有言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夫翰林为枢机宥密之地,有所慎者,事之微也。若制置任用,则非王者之私。
汉制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更直于建礼门内台,给青缣白绫,或以锦被、帷帐、毡褥、画通中枕,大(太?)官供食,汤官供饼饵五熟果,五日一美食,下天子一等。建礼门内得神仙门,神仙门内得光明殿、神仙殿,自门下省,中书省,盖比今翰林之制略同,而所掌轻也。
汉武帝时,严助、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之徒皆在左右。是时朝廷多事,中外论难,大臣数诎,亦其事也。
唐兴,太宗始于秦王府,开文学馆,擢房玄龄、杜如晦一十八人,皆以本官兼学士,给五品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于阁下,讨论坟典。时人谓之登瀛洲。
贞观初,置弘文馆学士,聴朝之隙,引之大内殿讲论文义,商较时政,或夜分而罢。至玄宗,置丽正殿,学士名儒大臣皆在其中,后改为集贤殿,亦草书诏。至翰林置学士,集贤书诏乃罢。
初,国朝修陈故事,有中书舍人六员专掌诏诰,虽曰禁省,犹非密切,故温大雅、魏征、李百药、岑文本、褚遂良,许敬宗、上官仪时召草制,未有名号。干封已后始曰北门学士,刘懿之、刘祎之、周思茂、元万顷、范履氷为之。
则天朝,苏味道、韦承庆,其后上官昭容,独掌其事。
睿宗,则薛稷、贾膺福、崔湜。
玄宗改为翰林待诏,张说、陆坚、张九龄、徐安贞,相继为之,改为翰林供奉。开元二十六年,刘光谦、张垍乃为学士,始别建学士院于翰林院之南。又有韩翃、阎伯玙、孟匡朝、陈兼、李白、蒋镇在旧翰林院,虽有其名,不职其事,至徳宗已后,翰林始兼学士之名。
代宗初李泌为学士,而今壁记不列名氏,盖以不职事之故也。
翰林的解释 [member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翰林天台陶先生。—&mdash
志新华字典 志 zhì 意向: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 记,记在心里: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记号:标志。 记载的文字:杂志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guoxueshangxi/201905/4913.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视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