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裴迪《茱萸沜》赏析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茱萸沜是兰田辋川的风景点,是一个岸边生长著繁茂的茱萸的深山池沼。作者一下笔便写它飘散著浓烈的香味。可以想见这时他正往茱萸沜走来,远远地便闻到这股特异的芳香,心都醉了,以致分辨不出是茱萸还是胡椒、肉桂的气味。这里用虚拟的椒桂来比喻茱萸,使茱萸的香味具体可感。接著,作者已走近这个水池旁边,眼前是大片茱萸、茂密的枝叶遮覆著浓绿的池水。在紫色的茱萸叶之间,还摇曳著娟秀、青翠的竹叶。这一句的檀栾修竹是实写所见之景,它既衬托茱萸,又显现出池沼四周林木葱茏,环境阴翳、幽深。

裴迪《茱萸沜》赏析

飘香乱椒桂,布叶间檀栾。  

云日虽回照,森沉犹自寒。

茱萸沜是兰田辋川的风景点,是一个岸边生长著繁茂的茱萸的深山池沼。作者一下笔便写它飘散著浓烈的香味。可以想见这时他正往茱萸沜走来,远远地便闻到这股特异的芳香,心都醉了,以致分辨不出是茱萸还是胡椒、肉桂的气味。这里用虚拟的椒桂来比喻茱萸,使茱萸的香味具体可感。接著,作者已走近这个水池旁边,眼前是大片茱萸、茂密的枝叶遮覆著浓绿的池水。在紫色的茱萸叶之间,还摇曳著娟秀、青翠的竹叶。这一句的檀栾修竹是实写所见之景,它既衬托茱萸,又显现出池沼四周林木葱茏,环境阴翳、幽深。事实上,茱萸沜给作者最鲜明最突出的印象,也是他最喜爱,感受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幽暗、冷寂。怎样把这种幽暗、冷寂的美更强烈地反映出来?作者巧妙地用光亮反衬。他在三、四句描绘日光透过云层,折射到寂静、浓绿的池水上。池水不但不变得明亮和温暖起来,反而给他更阴沉、寒冷的感觉,在阴冷色调的画面上添上了一点明亮的暖色调,阴冷给人的印象就更突出了。 

茱萸沜的美,恐怕决不只是这一种森沉、幽冷的美。但作者从自己的禅家思想和审美趣味去感受外物,当然对这种森沉、幽冷的美最感兴趣,体会得也最深刻。在下笔时,他先描摹茱萸的香味和沜旁的修竹,修为铺垫,然后便抓住云日回照的一刹那间,对茱萸沜作传神的写照,“森沉犹自寒”一句,使茱萸沜仿佛具有人的精神气质。我们读这句诗,也似乎感到一股凛凛寒气侵入肌骨。 

能够以二十个字,在写景中创造出很难表现的幽邃、森沉、阴冷的境界,可见作者的艺术手段甚高,概括力甚强。裴迪在《辋川集》中的诗,总的说来艺术性不及诗友王维的同题咏作,但《华子冈》、《木兰柴》和《茱萸沜》等首,是可与王维诗媲美的。

裴迪人物简介

生平

裴迪(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关中(今属陕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王维答赠裴迪的。受王维的影响,裴迪的诗大多为五绝,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

他开元末在张九龄荆州幕府,后到长安,曾隐于终南,王维得辋川别业后,常“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新唐书·王维传》)在王维与裴迪唱和的诗中,多称迪为“秀才”,又《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云:“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以佯狂遁世的接舆喻裴迪,可见天宝年间,迪有较长时间未居官,过着隐逸的生活。裴迪《青雀歌》:“动息自适性,不曾妄与燕雀群。幸忝鹓鸾早相识,何时提携致青云。”他何尝不想致身青云,但又洁身自好,不妄与燕雀同群,这或许是他仕途失志、只得归隐的一个主要原因吧。在隐居中,他逐渐接受佛教思想,从中获得精神安慰。裴迪今存诗二十八首,都是同维的赠答、同咏之作;而维集中同迪的赠答、同咏之作,则达三十余篇,其数量超过维与其他任何一个作者的这类作品,由此即可见两人之间交往的密切。又从王维的宽慰裴迪(见《酌酒与裴迪》诗)和裴迪的冒险到菩提寺探望王维(时维被叛军拘于寺中),也可看出他们之间互相关心、患难与共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以两人的思想、志趣相合作为基础的,用王维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携手本同心”(《赠裴迪》)。

肃宗时任蜀州刺史,曾与杜甫唱和。杜甫有诗《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表示对裴迪和他来诗的推崇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guoxueshangxi/201905/5335.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