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赏析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这首诗写了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三个阶段,写出了大明宫早朝的气氛和皇帝的威仪,同时,还暗示了贾至的受重用和得意。这首和诗不和其韵,只和其意,雍容伟丽,造语堂皇,格调十分谐和。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说:“盛唐人和诗不和韵”,于此可窥一斑。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唐代: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韵译

头戴红巾的卫士不住报说寒夜欲晓,尚衣官员给天子呈上了翠绿的云裘。

早朝的百官曙色中走进辉煌的宫殿,同万国使节向加冕悬旒的皇帝叩头。

初出的日光晃动着君王的雉尾掌扇,浮动的香烟飘向了皇上的衮龙袍绣。

罢朝后把天子的圣旨写在五色纸上,紫服玉佩的中书文官此刻纷忙不休。

散译

戴着红巾的卫士在宫门报晓,尚衣官员向天子进上绣着翠云的皮袍。层层叠叠的宫殿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异邦万国的使臣一齐向着皇帝跪见朝拜。日色刚刚照临到殿堂,仪仗已排列成扇形屏障。御炉中香烟袅袅,缭绕着天子的龙袍浮动飘忽。早朝过后中书省的官员退到凤凰池上,用五色彩纸起草皇上的诏书。

注释

和:即和诗,是用来和答他人诗作的诗,依照别人诗词的格律或内容作诗词。可和韵,可不和韵。舍人:即中书舍人,时贾至任此职。大明宫:宫殿名,在长安禁苑南。

绛帻(jiànɡ zé):用红布包头似鸡冠状。鸡人:古代宫中,于天将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于朱雀门外高声喊叫,好像鸡鸣,以警百官,故名鸡人。晓筹:即更筹,夜间计时的竹签。

尚衣:官名。隋唐有尚衣局,掌管皇帝的衣服。翠云裘(qiú):饰有绿色云纹的皮衣。

九天:极言天之崇高广阔。古人认为天有九野、九重。此处借指帝宫。阊阖(chāng hé):天门,此处指皇宫正门。

衣冠:指文武百官。冕旒(miǎn liú):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礼冠。旒,冠前后悬垂的玉串,天子之冕十二旒。这里指皇帝。

仙掌:掌为掌扇之掌,也即障扇,宫中的一种仪仗,用以蔽日障风。

衮(gǔn)龙:犹卷龙,指皇帝的龙袍。浮:指袍上锦绣光泽的闪动。

裁:拟写。五色诏:用五色纸所写的诏书。

凤池:指凤凰池。

参考资料:

1、陈绪万.千家诗全译:语文出版社,1987:87-882、沙灵娜.唐诗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307-308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天,当时王维任太子中允,与诗人贾至、杜甫、岑参为同僚。时为中书舍人的贾至先作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杜甫和王维、岑参都作了和诗,王维之和即为此诗。

参考资料: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67-1682、夏于全.唐诗宋词(第三卷): 唐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88

鉴赏

这首诗利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写出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气氛,别具艺术特色。

诗一开头,诗人就选择了“报晓”和“进翠云裘”两个细节,显示了宫廷中庄严、肃穆的特点,给早朝制造气氛。这里以“鸡人”送“晓筹”报晓,突出了宫中的“肃静”。尚衣局是专门掌管皇帝衣服的。“翠云裘”是绣有彩饰的皮衣。“进”字前着一“方”字,表现宫中官员各遵职守,工作有条不紊。

中间四句正面写早朝。诗人以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表现场面的宏伟庄严和帝王的尊贵。层层叠叠的宫殿大门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深邃伟丽;万国的使节拜倒丹墀,朝见天子,威武庄严。以九天阊阖喻天子住处,大笔勾勒了“早朝”图的背景,气势非凡。“万国衣冠拜冕旒”,标志大唐鼎盛的气象。在“万国衣冠”之后着一“拜”字,利用数量上众与寡、位置上卑与尊的对比,突出了大唐帝国的威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历史背景。

如果说颔联是从大处着笔,那么颈联则是从细处落墨。大处见气魄,细处显尊严,两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作者于大中见小,于小中见大,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实感。日光才临,仙掌即动,“临”和“动”,关联得十分紧密,充分显示皇帝的骄贵。“傍”字写飘忽的轻烟,颇见情态。“香烟”照应贾至诗中的“衣冠身惹御炉香”。贾至诗以沾沐皇恩为意,故以“身惹御炉香”为荣;王维诗以帝王之尊为内容,故着“欲傍”为依附之意。作者通过仙掌挡日、香烟缭绕制造了一种皇庭特有的雍容华贵氛围。

结尾两句又关照贾至的“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贾至时任中书舍人,其职责是给皇帝起草诏书文件,所以说“朝朝染翰侍君王”,归结到中书舍人的职责。王维的和诗也说,“朝罢”之后,皇帝自然会有事诏告,所以贾至要到中书省的所在地凤池去用五色纸起草诏书了。“佩声”,是以身上佩带的饰物发出的声音代人,不言人而言“佩声”,于“佩声”中藏人的行动,使“归”字产生具体生动的效果。

这首诗写了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三个阶段,写出了大明宫早朝的气氛和皇帝的威仪,同时,还暗示了贾至的受重用和得意。这首和诗不和其韵,只和其意,雍容伟丽,造语堂皇,格调十分谐和。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说:“盛唐人和诗不和韵”,于此可窥一斑。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晚年为什么一心向佛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喑,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附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同时终其一生又有很长一段时间身居显位,这在古代诗人的行列中是不多见的。然而更奇怪的是在官职越来越高的晚年,王维却产生了很明显的隐逸思想。本文旨在通过他晚年的几首诗歌让读者了解王维晚年的隐逸思想,然后从几个方面发掘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王维隐逸思想成因,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都信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只要有机会和条件,总是以“天下为己任”,把社稷百姓看得很重,会尽自己的所能为之服务的;只有仕途黯淡,境况窘迫的时候才想着要“独善其身”。可是也不完全是这样。唐朝的大诗人王维似乎就是个例外。大概由于文学和政治对人的能力的要求颇为不同之故罢,细细想来就会发现我国古时那么多的大文人,真正能把官做到极致的并不多;仕途坎坷,浮沉不定的例子倒是俯拾皆是。王维的情况却不是这样。

我们还是先来简略地了解一下这位大诗人。

王维,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盛唐时期的著名田园诗人。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第(据说还是状元),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王维也于次年贬荆州长史。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乱后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后又官至尚书右丞。

这里之所以比较详细地叙述王维的做官经历,就是想说明他虽然一生中官职也有上下的变动,但总得说来还是很顺利的,最终还当上了尚书右丞,这就是宰相了!按照“兼济天下”的说法,王维应该忠心于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才对。但事实是这样吗?我们不能否认,早年的王维也曾有过这样的抱负和追求,可是到了他的晚年,随着官职的升高,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我们通过他晚年的几首诗来了解一下王维当时的思想状态。

其一,王维在《酬张少府》这首诗中这样写到: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这首诗太能说明问题了,他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自己晚年的想法,诗一开头就是“惟好静”,乃至“万事不关心”,恬淡达观的感觉油然而生。下面几句中大力描绘自己在“返旧林”之后的生活情景: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这是多么令人舒心惬意啊!在前面四句抒写胸臆之后,抓住隐逸生活的两个典型细节加以描绘,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将松风、山月都写得似通人意,情与景相生,意和境相谐,主客观融为一体,这就大大增强了诗的形象性。从写诗的艺术技巧上来说,也是很高明的。读着“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和“渔歌入浦深”这样的诗句,谁还能想到这诗的作者竟然还是位曾居宰相的高官呢?其二,来说一说王维的那首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山居秋暝》。原诗是这样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它的颔联,因为王维把秋天雨后山中的环境描绘得淋漓尽致: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通过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象这样的诗句非心静隐逸之人不可到出。这一点在诗的最后两句中被更明显得表达出来: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孙在这里指诗人自己,是反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诗意,说山居的景色特别美,使人流连忘返,醉心其中,哪里还管山外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且去享受这无边的隐逸之乐去吧。

还有一首诗也颇能说明问题,就是《终南别业》。诗是这样写的: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对于这首诗来说,只关注其中的一联也就足够了,就是它的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兮辞》)。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随遇而安的闲适恬淡的心境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

无须再多举例子,凭上面三首诗就可以明白地看出,王维晚年虽身居高位,但隐逸避世的思想却时时显露出来。当然,在他早年也曾经有过类似的隐居行动。比如,在他擢第后的第七年就曾经有过隐居的行为,但那时因为他刚做大乐丞才不到半年时间,就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仕途上的曲折加上他在济州的一些经历使他产生的这种思想,只是一时的,并没有使他彻底地隐居起来。在他这个时期所写的《不遇咏》中有这样的句子:“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他的眼光扔关注着现实,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官复原职,施展抱负。既然如此,为什么到了他的晚年官职高了,没有了仕途的不顺,反而隐逸思想更强烈了呢?笔者经过多方面的搜集整理,得到下面几个原因,希望

揭示这个中原因。

一、王维一生笃信佛教,受到佛教避世思想的影响很深。

在王维生活的盛唐时代,中国佛学已经发展到了全面成熟的阶段。当时,不仅天台、三论、唯识诸宗已经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华严与禅宗也确立了相当成熟的核心思想。王维的名和字就直接取自佛教菩萨维摩诘。王维与禅宗的关系当然最为密切,据其所撰的《请施庄为寺表》说,他的母亲“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疏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据考证,这位大照禅师就是神秀的嫡传高足弟子,北宗禅七祖普寂。据推算,王维母崔氏最晚在他八九岁(708—709)时即已师事北宗高僧普寂。而这些对幼年的王维肯定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开元十七年,未满三十的诗人正式拜在道光禅师门下“十年座下,俯伏受教”(《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这位道光禅师也是一位北宗中人。开元二十八年,王维在知南选的途中与南宗禅大师神会相遇于南阳临湍驿,这次会见,对王维影响极大。由于倾心服膺于南宗禅法,王维又应神会之请为禅宗南宗六祖慧能撰写了《六祖能禅师碑铭》,使之成为研究慧能生平最原始的材料,而王维被称作“诗佛”看来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另,不管《旧唐书》还是《新唐书》,都明确地肯定王维是信佛的。据《旧唐书》记载,“维弟兄(其弟王缙,下文还会提到)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维“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新唐书》中亦有类似记载,只是稍微简略些。这些足以说明,王维由于笃信佛教,在晚年产生了隐逸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付诸行动,做官的同时“得宋之问蓝田别墅”(《旧唐书》),并隐居于此,“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旧唐书》)。

二、王维在安史之乱前后遭到巨大的打击,以致心灰意冷。

王维在朝期间经历了唐朝著名的“安史之乱”,这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旧唐书》中是这样叙述这件事情的经过的:“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喑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虽是出于无奈,可王维逃脱不了朝廷的惩治,幸好他在为乱朝伪官时写了那首《凝碧诗》,表达了他当时对朝廷的忠心,对国家的担忧,再加上他的弟弟王缙请求削减自己刑部侍郎的官职为他赎罪,因而得到当时皇帝唐肃宗的宽宥,不光没有治什么罪,反而还“责授太子中允”(《旧唐书》)。后来他的官职还得到一路上升,直到尚书右丞。尽管没受到很重的打击,但是王维却身很是心灰意冷了,他不再象年轻时一样抱有什么样的政治理想,希望做出什么业绩来,而是越来越倾向于田园,倾向于隐逸生活了。三、朝廷政治局面日趋黑暗,王维的理想随之破灭。

唐玄宗后期,政治统治开始由前期的清明转向腐朽。开元二十四年十一月,张九龄罢相,次年四月,张又被贬为荆州长史。而李林甫任中书令,大权独揽。这是玄宗政治统治的转折点。从此之后,朝政日益荒废,腐败现象日益暴露。大批奸臣出现在朝堂之上,忠直之士却受到排挤甚至打击。天宝十一年李林甫死,奸臣杨国忠执掌了朝廷的大权,玄宗的统治状况进一步恶化。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在这个过程中诗人的内心是痛苦的,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只能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通过上述文字,我们知道,王维在晚年时期确实在形式过着一种半官半隐的生活,可是我们可以断言,在他的心中自己恐怕已经是一个隐士,而不是朝廷上重要的官员了。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也在上面进行了分析,虽然未必全面,但是也基本上能说明其中缘故了。

王维是大诗人,为什么却当叛国贼?当了叛国贼为何皇帝不杀他

题目所说的叛国贼,是指至德元载(756年),安禄山攻陷长安的时候,担任给事中的王维,出任安禄山的伪职。

身为当时最大诗人之一,号称“诗佛”,作为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王维,为什么会接受安禄山的伪职,从而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人生污点呢?

第一,王维被安禄山抓到后,曾试图拒绝,但是没有成功。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由于唐玄宗判断错误,安禄山节节胜利,最后攻陷唐朝的东都洛阳,在洛阳称帝。

接着安禄山西进,攻破潼关天险。唐玄宗带着一家老小及文武大臣往成都逃窜。王维来不及跑掉,被安禄山给抓住,抓到洛阳,关在菩提寺里。当时,因为王维的名气很大,安禄山让他出任伪职。

一开始,王维并没有同意,他弄了一些泻药吃,想把自己泻脱形,这样,给人一种重病的感觉,避免当安禄山的官。但是,安禄山并不同意,依然要求他出任伪职,也担任给事中。

第二,安禄山对那些不愿意为他的伪朝服务的人,用了残忍的手段进行处理,让王维害怕。

对那些不愿意担任伪职的人,安禄山用非常残忍的手段对待他们。据史料记载,当时安禄山抓到一些乐工,让他们为自己奏乐,但是一个名叫雷海清的乐工不愿意,还把乐器扔在地上。安禄山大怒,用残忍的手段肢解了雷海清。

大约这件事给王维的触动很大,让他害怕了,他当时写了一首诗《凝碧池》,其中有“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这么几句,说明了他当时内心的愤怒和无可奈何,因此才担任了伪职。

第三,王维的荣辱观,决定了他并没有太把出任伪职认为是人生的大耻辱。

王维由于天性崇尚自然,又由于他屡次在官场中不得志,让他在天宝后期的时候,虽然依然担任着朝廷命官,但其实已经是过着一种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对政治的兴趣已经不浓,个人情趣更多地在大自然那里。因此,家国大义、忠孝节义这些儒家思想对士人知识分子的要求,对他的影响已经不大。所以,他并没有把出任伪官,认为是一件耻辱的要人命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已经反抗过,但是没有成功,因此就随遇而安,出任伪职了。而且王维出任伪职,只是一种象征意义,他实际上在这个职位上,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依然还是过他的半隐居生活。他的这种情况,有点像曾出任汪伪政权伪职的周作人。也是由于人生趣味的不同,让周作人做了那样的选择。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王维虽然担任了伪职,但是,他最后的结局却还不错。

唐肃宗在灵武即位,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最后打回长安,并把安禄山撵出洛阳,同时安禄山又被他儿子杀死后,唐肃宗对那些曾担任伪职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清算,绝大部分被处死。

王维本来也是处于被处死的行列,但是当时他的朋友裴迪把王维写的《凝碧池》这首诗给唐肃宗看,表明王维内心是倾向于唐天子的。同时,王维的弟弟王缙,因为是一直追随唐肃宗的官员,而且深受唐肃宗信任(当时是刑部侍郎,后来出任宰相),他向唐肃宗求情,表示自己愿意不当官,赎哥哥王维的罪。因此最后唐肃宗并没有处死王维,只是降了他的官,让他担任太子中允,后来还升他为尚书右丞(尚书令的副官)。

需要再说明一点的是,王维虽然担任了伪职,但他可能是被后世批评得最少的一个人,大家更多的还是肯定他,尤其他的诗画音乐,后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7/8757.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