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老夫采玉歌 赏析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这首诗是写采玉民工的艰苦劳动和痛苦心情。首句重叠“采玉”二字,表示采了又采,没完没了地采。头两句是说民工不断地采玉,不过是雕琢成贵妇的首饰,徒然为她们增添一点美色而已。“徒”字表明了诗人对于这件事的态度,既叹惜人力的徒劳,又批评统治阶级的骄奢,一语双关,很有分量。

老夫采玉歌

唐代: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民工不断地采玉啊采玉,要采那珍贵的水碧。不过是雕琢成贵妇的首饰,替贵妇们装扮容姿。

老汉饥寒交迫来采玉,闹腾得水中蛟龙也愁戚。碧蓝的蓝溪水啊,也被翻搅得浑浊不清了。

夜黑雨狂的山冈上,老汉只好以榛子充饥。杜鹃声声哀怨啼血,就像老汉悲伤的泪滴。

又深又险的蓝溪水,把多少采玉工人活活吞食。葬身水中的冤魂啊,纵然过了千年仍怨恨蓝溪。

又陡又斜的山坡上,柏树呼啸,风狂雨急。老汉腰系绳索荡悠悠,从山脚直垂到蓝溪底。

心理挂念着寒村茅舍里,娇儿弱女在嗷嗷哭啼。看着山崖石级上的悬肠草,老汉的心悲戚无已。

注释

水碧:碧玉名,其色青碧,从溪底水中采出。

步摇: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首饰,上面用金银丝穿绕珠玉,作花枝形,戴上后随步摇动,故名。好色:使容颜美好。色,指女色、女容。

“老夫”两句:年老的玉工们为饥寒所迫,不断到蓝溪水中翻搅寻玉,搞得溪水没有清白的时候,龙都烦恼了。蓝田县在陕西省长安附近,产玉,世称蓝田玉。《太平寰宇记》:“蓝田山在蓝田县南三十里,一名玉山,一名车覆车山,灞水之源出于此。”蓝溪水中出产一种名贵的碧玉,叫蓝田碧。

蓁(zhēn):同“榛”。榛子可食。

“杜鹃”句:写采玉的老夫哭得眼中出血,就像杜鹃啼血一样悲惨。

厌:通“餍”,饱食、吞噬之意。因采玉工常溺死于水中,故言。一说指厌恶,因采玉工溺死者甚多,所以溪水对活人也感到厌恶。

斜山:陡斜的山坡。

“泉脚”句:岩石上道道水流之间,还悬挂着采玉人攀援时用的绳索,在风雨中摇摆不定。

白屋:穷人住的简陋的房屋。娇婴:指老人家中的小儿女。

石磴(dèng):石级;石台阶。悬肠草:又名思子蔓、离别草等。这里用作生死离别的象征和见证。

参考资料:

1、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84-872、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18-619

赏析

这首诗是写采玉民工的艰苦劳动和痛苦心情。首句重叠“采玉”二字,表示采了又采,没完没了地采。头两句是说民工不断地采玉,不过是雕琢成贵妇的首饰,徒然为她们增添一点美色而已。“徒”字表明了诗人对于这件事的态度,既叹惜人力的徒劳,又批评统治阶级的骄奢,一语双关,很有分量。

从第三句开始专写一个采玉的老汉,忍受着饥寒之苦,下溪水采玉,日复一日,就连蓝溪里的龙也被骚扰得不堪其苦,蓝溪的水气也浑浊不清了。“龙为愁”和“水气无清白”都是衬托“老夫饥寒”的,连水中的龙都已经这样了,人就更不用说了。

下面两句就“饥寒”二字作进一步的描写:夜雨之中留宿山头,采玉人的寒冷可想而知;以榛子充饥,采玉人的饥饿可想而知。“夜雨冈头食蓁子”这一句把老夫的悲惨境遇像图画似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杜鹃口血老夫泪”,是用杜鹃啼血来衬托和比喻老夫泪,充分表现了老夫内心的凄苦。

七、八句写采玉的民夫经常死在溪水里,好像溪水厌恶生人,必定要致之死地。而那些惨死的民夫,千年后也消不掉对溪水的怨恨。“恨溪水”三字意味深长。这种写法很委婉,对官府的恨含蓄在字里行间。

接下来作者描绘了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山崖间,柏林里,风雨如啸;泉水从山崖上流下来形成一条条小瀑布,采玉人身系长绳,从断崖绝壁上悬身入水,只见那绳子在狂风暴雨中摇曳着、摆动着。就在这生命攸关的一刹那,采玉老汉看到古台石级上的悬肠草,这种草又叫思子蔓,不禁使他想起了寒村茅屋中娇弱的儿女,他自己一旦丧命,那他的儿女就将很难为生了。

早于李贺的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应物写过一首《采玉行》,也是取材于蓝溪采玉的民工生活,诗是这样的:“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对比之下,李贺此篇立意更深,用笔也更锋利,特别是对老夫的心理有很细致的刻画。

《老夫采玉歌》是李贺少数以现实社会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之一。它既以现实生活为素材,又富有浪漫主义的奇想。如“龙为愁”“杜鹃口血”,是奇特的艺术联想。“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二句,更是超越常情的想象。这些诗句渲染了浓郁的感情色彩,增添了诗的浪漫情趣,体现了李贺特有的瑰奇艳丽的风格。

从结构上说,诗一开头就揭露统治阶级强征民工采玉,是为了“琢作步摇徒好色”,语含讥刺。接着写老夫采玉的艰辛,最后写暴风雨中生命危殆的瞬间,他思念儿女的愁苦心情,把诗情推向高潮。这种写法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给读者以深刻难忘的印象,颇见李贺不同凡响的艺术匠心。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诗鬼李贺 | 他只活了27岁,凭什么让人怀念千年? 

唐代有这么一个人,他长相奇特。又高又大的鹰钩鼻、眉毛不仅粗,还连成一条直线,手指又细又长完全就是九阴白骨爪。

他长得像鬼也就算了,写的诗还都是“鬼火”、“鬼坟”、“女鬼”。甚至从小沉迷于阴森森的坟场中无法自拔,简直瘆人。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韩愈为了他与别人大吵一架,李商隐还刻意去采访他姐姐,为他写下自传。鲁迅更是他的忠实粉丝,私藏的古人专辑中,最多的便是他的专辑。

他是李贺,人称“诗鬼”。在人人都赞颂仙佛的年代,这个偏执的少年却独树一帜专写鬼魅!不仅如此,在他人生每一个关卡上,他都做了最“偏执”的决定。

|偏执|

“世人皆为仙圣痴,唯他独为鬼魔泣。”

和所有故事里的开头一样:从前有一个小孩,天赋超群。李贺也是如此,七岁那年小试牛刀,作诗一首,就上了热搜,名扬京城。

而且这小孩,异常孤僻,整天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捣鼓写诗。有一天,他妈妈把他赶出去,让他上街玩玩。没想到这小孩竟然一个人跑去坟场,研究墓志铭。甚至喊他回来吃饭都不愿意。

家人问他:告诉我你的梦想是什么?

这孩子平日里呆滞的眼神此刻却闪着光:写诗!

家人告诉他:“哎呀,现在哪还流行写诗啊,这都流行写散文了噻。而且,李白杜甫他们,一个“诗仙”,一个“诗圣”,好诗都被他们写完了。不过他们开创了条条大路,你可以照着他们的路子继续创作。”

李贺傲娇地摇摇头:“哼!我不才抄他们。我偏要写鬼魅!”

李贺一写,还不得了了:“鬼灯如漆点松花”、“鬼雨洒空草 ”、“秋坟鬼唱鲍家诗”、““嗷嗷鬼母秋郊”。初看觉得实在令人毛骨悚然,难怪作家潘向黎说,读李贺有三不宜:”女子不宜,病中不宜,愁中不宜。若犯此三条,则需速移至阳光之下,深呼吸数下,以驱除阴寒之气。”

可是细读却发现,他笔下的鬼“虽为异类,情亦犹人”,鬼母因为儿子去世而哭泣,诗鬼唱着“长恨诗”诉苦。风格独特却情感饱满,让人们不禁惊叹,原来还有这种抒情方式!

相貌特殊,生性孤僻,李贺为大多数人眼中的“异类”。但他却比任何人都清醒,知道自己骨子里有着一个非一般的“诗魂”。

世上有太多寻常路可走,安逸、舒适,可世上也有专属于你“不寻常之路”。

倘若人人都一样,何来卓尔不凡、惊天动地?

生而在世,何不认真倾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声音?

|偏执|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十八岁那年,听闻拥有百万粉丝的韩愈大咖来洛阳城开一场民间征稿会。李贺立马投去自己最得意的一首诗。

韩愈本来想入睡,却无意瞟到了开头两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看完仿佛已经置身于边关城池,看到了两军对垒,场面气势恢宏。“好诗!“韩愈一跃而起:“快把那个小鲜肉叫来!”

韩愈问他:告诉我你的梦想是什么?

李贺: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最恨我出生就是这般瘦小多病之身,无法上战场报效祖国。

韩愈说:要不你考取进士,当个国家公务员?同样可以为国贡献。

满腹才华并且有韩愈大咖大力举荐,李贺考取进士绝对没问题。可没想到竟被取消了考试资格。因为他父亲名字中有个“晋”字,与“进士”的“进”谐音,这就是犯了忌讳,终身不能考取进士!

韩愈大怒与他人争执,还发了条朋友圈:父亲名字有个“晋”字儿子就不能考进士,如果有个“仁”字,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走出长安城,李贺悲痛地喊道:“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如果上天有感情,也会因为悲伤而衰老吧。更别说李贺了,几乎一夜白头。家人都安慰他:李白、孟浩然不也当官不成吗?后来隐居山林,吃吃喝喝快活似神仙呀!

几年后的有一天,好友张彻邀请李贺北上到潞州协助他办公。外敌入侵,边防战乱,潞州恰恰是重要的战略之地,也正是贺梦想建军功的理想之地。再一次,这位“偏执狂”不顾劝阻,毅然奔赴梦想。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的李贺来说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虽然不能上战场,但是可以为军队处理公文,贡献自己仅有的力量。

军旅生活历经战火,还时常得转移驻扎营地,苦不堪言。原本身体底子就不好的李贺,彻底病重了,只能返乡。

常听人说: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李贺偏偏不信宿命论,最弱的身躯,却偏偏有着最顽强的意志去实现战士梦。

能有多少人有这般“偏执”?即使遍体鳞伤,也要向着梦的远方。

|偏执|

“不以乐中取诗,唯以苦中作诗。”

古人曾说,面带异象,必大吉大利之相。李贺父亲李晋肃见儿子面貌怪异,又体弱多病。特为他取名贺,字长吉,希望他能够安康长寿,顺利吉祥。遗憾的是,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命运。

仕途被阻,军旅中又遭大病。报国无门,回到家中。唯有诗篇,是他最后的梦。

唐朝诗人最流行游山玩水、饮酒作乐之时,灵感涌现,赋诗一首。家人多劝他多去山林间游玩,既可以养病,也可以寻找灵感作诗。

可李贺依旧执拗,做一个苦吟诗人。无论风吹雨打他每天骑着一只毛驴外出,让书童背一个布袋,只要有灵感就马上记下来,放进布袋里。

直至后来卧病在床,就整理诗篇,提炼字句,力求最好。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啊!你已经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 “呕心沥血”这个成语,就是出自李贺的故事。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或许他对自己命数早已知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用杜甫这句诗评价李贺极为合适。直至最后高烧不退,开始出现幻觉的时候,仍然不甘心死,希望苍天开眼,留住飞逝的时光让他再写几首诗:

飞光飞光,

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李贺少年白发,体弱病衰,可他真的衰老了吗?回望他的一生,他执着于开辟自己与众不同的诗,他知道自己最想要走的道路,他将所有的精力投入自己所爱,呕心沥血。

或许比起现在,毫无嗜好,麻木生活的年轻人,他们才是真正的未老先衰。

一生“偏执”,追逐所爱。李贺虽然只活了27年,却让我们怀念了千年。

其实我们一生能选择的事情非常少,

没办法选择怎么生,也没办法选择怎么死。

我们唯一能选择的是

这辈子怎么爱,怎么活。

偏执去爱,偏执去活。

同是英年早逝的天才,纳兰性德和诗人李贺的不解之缘

纳兰性德自称“一生惟赏杜陵诗”,但无论是写诗还是填词,都看不出有多少是效法杜甫,倒是受李贺的影响更大些。他曾将杜甫与李贺比肩并论,说李贺不到三十岁就去世了,与杜甫相比,杜在这个年龄还不会写诗呢,但诗传后世,“千百年大名之垂”,李贺与杜甫是同样杰出。

纳兰性德与李贺

纳兰性德对李贺的欣赏甚至自比,有很深的原因。纳兰性德的诗词中,有一种隐隐的悲哀,就是认为自己很多愿望此生不能实现,要到来生去寄托,他认为自己可能会像李贺那样早逝而去。

两位天才诗人都因人生际遇苦闷而在情感上与楚辞贴近:李贺喜欢“听取青光写楚辞”,能妙得楚骚神髓;纳兰性德也自称“日夕读《左传》、《离骚》,余但焚香静坐”,“读离骚,愁似湘江日月潮”。

纳兰性德五言古诗《拟古四十首》之十:“宇宙何荡荡,彼苍亦安知?屈平放江潭,子胥乃鸱夷。升沉本偶然,遇何宁有时?千古恨如此,徒为吊者悲。微生一何幸,勖哉遇昌期。”

诗人感慨自己一个微小的生命能生存在一个兴隆昌盛的时期,但也感叹刹那间的生命所寄,会遭遇偶然的升沉,千古遗恨与此生无常,就如屈原之愤,吴子胥之悲。

屈原的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楚辞所表现的对宇宙嬗变无限、生命微小有限的深思追问,给了纳兰性德以深刻影响。使得纳兰性德有一种对未来不抱奢望,在疾病纠缠,所欲不得的生命催迫感,浓重了他的诗词中的悲凉哀怨之气。

纳兰性德写过一首最长的排律《和唐李昌公恼公诗原韵》,是对李贺长诗《恼公》的规行矩步。“恼公”犹言扰乱我心曲,古人常以此为“狭斜游戏之作”,也用“恼公”指代冶游艳词。

李贺《恼公》诗属后者,即浓词丽笔写冶游情事,在当时有惊世骇俗、反抗伪道德及体制对个性的压抑,因此曾备受指责。纳兰性德的这首排律是对人内心自油渴望的一次放纵,以艳歌的形式内容去神会李贺的风采。

李贺的诗大胆讽刺黑暗政治与鄙俗的社会不良现象,咏物抒怀以表现心事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这些都对纳兰性德的诗词创作产生很大影响。

如纳兰性德的效古诗《范彦龙古意》,全诗二十句,讽刺了宫廷内行为的虚张声势,官场的趋炎附势和庸官俗臣的碌碌无为,表达出非常鄙视的态度。

纳兰性德虽身为荣华富贵人,却对“勋名过眼息”有着清醒超越的认识,鄙视功名利禄的诗句比比皆是,直抒笔端。

纳兰性德和施道源

李贺诗多从天运立言,不及人事兴亡,而纳兰性德的诗词既有宇宙茫茫、万物虚设的天问,又有“世事看弈棋,刼尽昆池灰”的满眼兴亡,更多了一些时光倏忽,人生苦短的悲慨,与一种不知所趋、无所适从的无聊和茫然。

在李贺的传说中,他是随绯衣人贺赤虬飞升入仙都月圃,实现了他孜孜以求的踏天割云之志,成为久来向往的仙人。而从纳兰性德咏鹤诗中,似可以看到这位诗人“孤鹤”的身影。

在纳兰性德诗文中所记载,与道教人士的交往和对道教所论,曾是多于佛教的。他二十二岁的时候,有一位叫施道源的南方道士进京城,受到康熙皇帝召见,并设醮以祈雨禳灾。那时候北京城经常受到洪涝灾害。

结果法事灵验,京城名流争相与这道士结交,纳兰性德与施道源也有了交集,并留下两首诗:《送施尊师归穹窿》和《再送放尊师归穹窿》。

纳兰性德在全面接受汉文化教育时,就认为儒道佛是相融一体的,儒学、道家、佛教的书都要读,因此他读书涉猎非常广博,也乐与鸿儒文士之外的佛道教人士交往。

在京城就曾与道士施尊师有过深入交流,对“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进行辨析请教。

“施尊师”即施道源,字亮生,号铁竹,他在顺治、康熙年间都是一位道教名人。顺治年间他曾三次设醮施法,每次都有鸾鹤翔空,蔚为奇观。顺治皇帝赐予法名“道源”,法号“养元抱一宣教演化法师”。

康熙年间进京祈雨,大功告成后纳兰性德以重臣之子求见,但讨论的是哲学问题:“吾儒太极之理在物物之中,则知一之为一即在万法之中”,“万法归一,一归于万”,对“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作了辨答,论辩中既隐含禅机,又彰显儒气。

但纯粹的心性思辨未能解决诗人不可摆脱的人生际遇之悲苦。仰望星空所能听到的只是一曲鹤唳孤鸣的回音,交响于他的诗心密语中。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7/9851.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