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诗文赏读 代葛沙门妻郭小玉作诗二首 其一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明月何皎皎,垂幌照罗茵。若共相思夜,知同忧怨晨。芳华岂矜貌,霜露不怜人。君非青云逝,飘迹事咸秦。

代葛沙门妻郭小玉作诗二首 其一

南北朝:鲍令晖

明月何皎皎,垂幌照罗茵。若共相思夜,知同忧怨晨。

芳华岂矜貌,霜露不怜人。君非青云逝,飘迹事咸秦。

妾持一生泪,经秋复度春。

鲍令晖

鲍令晖,南朝女文学家,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出身贫寒,但能诗文。鲍令晖是南朝宋、齐两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另有留传下来:《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等。

左棻/鲍令晖 | 一样手足情,两朝兄妹诗

家族兴盛、族中人杰辈出在古代中国并不算新鲜事,父子相继、兄弟齐名也为文坛所常有。而因女子教育的缺失,同辈兄妹皆文名鼎盛者便屈指可数了。史学界有班固、班昭兄妹治学著书,文学界也不乏比肩者,西晋的左思、左棻兄妹,南朝的鲍照、鲍令晖兄妹不但文名远播,他们深厚的手足亲情也成为文坛佳话,伴随文字流传后世。

从身份上看,左棻是班婕妤的延续。其出土的墓志记载:“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人,晋武帝贵人也。”从记载的家族情况看,左棻的父母只生了这一对兄妹,在古代,左思可以看做独子,左家不算人丁兴旺。因兄妹在文坛的名声和社会地位的原因,《晋书》为他们分别做了小传。比照两人的传记,我们大体了解他们的出身和性格。《晋书·左思传》载:“其先齐之公族有左右公子,因为氏焉。”左家先祖既然是齐国的左公子,当是大夫级别。然而到了左父一代,早已时代变迁,不过一小吏。如此说来,左家当属寒门,与汉代的班家是不能相比的。尽管如此,左氏兄妹却在文坛上大放异彩,气魄丝毫不逊于大家族。左思有著名的《三都赋》,“辞义瑰玮”、“洛阳为之纸贵”。左棻亦不逊色,“少好学,善缀文,名亚于思”,可谓名头不小,而声名远播的结果却并不如意,“武帝闻而纳之。泰始八年,拜修仪。”(《晋书·列传第一·后妃上》)左棻被选入晋武帝后宫,命运从此改变。

因妹妹入宫的关系,左思亦“移家京师”。然而,入宫非民间婚嫁,一入宫门,别说萧郎,就是亲人都再不能相见。左氏兄妹自幼情深,这个命运的转折点虽然客观上带来了收益,却在情感上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左棻有一篇代表作名为《离思赋》,被录入《晋书·列传第一·后妃上》中,在结尾处有这样几句:

骨肉至亲,化为他人,永长辞兮。惨怆愁悲,梦想魂归,见所思兮。惊寤号啕,心不自聊,泣涟洏兮。援笔舒情,涕泪增零,诉斯诗兮。

赋体文以文辞绮丽为突出特点,故而大多华而不实,即刘勰所批评的“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文心雕龙·诠赋篇》)。但《离思赋》却并没有跌入堆砌的泥潭,全文用词较朴素,表达也很直接,特别是结尾一段,直抒胸臆,可以看出绝非造作之文,她的愁苦是真实的痛创。

作为兄长的左思,虽然因妹妹入宫而迁居京师并从此踏上人生的新台阶,但却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兄妹离别带给他的愁怀比左棻尤甚,他在《悼离赠妹诗二首》中对妹妹的品行才情不吝词句,亦尽情唱诉了离怀别苦。

诗中,他称左棻为人“如兰之秀,如芝之荣”,能力上“才丽汉班,明朗楚樊。默识若记。下笔成篇。”尚在闺中便已“行显中闺,名播八蕃”。从“早丧先妣,恩百常情”一句中可知,两人自幼丧母,母亲的缺席促使兄妹情义更深。因此,对左思来说,宫闱好比“天庭”,使两人“虽同京宇,殊邈异国”,明明是怀念离别之人,用词之哀却仿佛是在悼亡。除却夸赞,左思还用大量篇幅描述了两人分别时的凄切之景:“将离将别,置酒中袖。衔杯不饮,涕洟纵横。”并化用《诗经·邶风》中的《燕燕》一诗描述左棻离去后自身的情景:“燕燕之诗,伫立以泣。送尔涉涂,涕泗交集。云往雨绝,瞻望弗及。”人已经远去,而他仍依依不舍,流连在原地遥望,直到人影不见,看也看不到为止。文学史上不乏手足情深之笔,然而左思的深情却并不多见,特别是兄妹之情上尤为罕见。

左思不惜笔墨,对左棻大加赞赏,在他眼中,妹妹是天下女子中最美的那一人。然而,根据《晋书》的记载,左棻文采虽佳,但样貌却距离“如兰之秀,如芝之荣”较远。《晋书》载左思“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幸的是,左棻与其兄有相似之处:

姿陋无宠,以才德见礼。体羸多患,常居薄室……

不但容貌谈不上秀美,身体也多病,在宫中不受宠爱,如在冷宫。从这些描述来看,左棻在宫中的生活十分惨淡,也难怪《离思赋》如此哀婉。然而,有趣的是,左棻虽不受宠,她的后宫身份却不低。按照晋武帝划定的后宫等级,皇后以下设三夫人、九嫔等,左棻初入宫时位列九嫔中的修仪,还属于中下等。然而之后便升至三夫人之首的贵嫔(墓志中称贵人,但亦在三夫人之列)。按照晋武帝的设计,三夫人在后宫内位比三公,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相当尊贵,左棻能升至这个位置,似乎与不得宠之说是矛盾的,但细究起来又并不矛盾。

左棻是晋武帝的御用文人。

《晋书》载左棻“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口才上的过人能力也许是其与兄长的最大不同,想来也曾令左思暗暗称羡吧?而在文字功夫上,左棻的“名亚于思”也不是虚名,《晋书》谓“帝重棻词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除此外,皇后杨艳与爱女万年公主死后的诔文也都由左棻负责撰写,并“以是屡获恩赐焉”。可见,左棻是晋武帝身边的一等文秘,武帝对她没有男女之情,有的是上司对下属的关怀。

《晋书》说左棻“答兄思诗、书及杂赋颂数十篇”,但流传于世的并不多,除却因时代久远而散轶的原因外,最重要的是左棻的作品相当一部分属于应制公文,极少是对个人情怀的抒发。即便是著名的《离思赋》,根据《晋书》的记载,也是一篇应诏文,却也极为难得了。与左思在文学上的挥洒自如相比,左棻为文缺乏自由和自主性,她的身体被圈禁于高墙深院之内,心也同样飞不出禁锢的堡垒,多病是她对现实的唯一反抗。

左棻死于永康元年三月十八日,此时晋武帝已去世十年,宫廷被贾南风祸乱,左棻虽然远离核心权力圈,想来并不好过。而关于她最后的时光,《晋书》与墓志中均无记载,在生命终结前,她已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兄长左思一生用情深厚,对家人无论男女皆厚爱无比。特别是两个小女儿,一首《娇女诗》,道尽浓浓父爱,为古人所稀有。曾让他依依不舍、思之落泪的妹妹,或许终生再未重逢。就在左棻病逝的那年,左思亦因故退出政治圈,专心著述,后迁居冀州,直至病逝。

左氏兄妹死后一百多年,文学史上又出现了鲍氏兄妹,与左氏相比,文采与情致有过之而无不及。

鲍照是南朝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名不亚左思,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对现代人来说,因诗比赋传承更广的缘故,我们也许更熟悉鲍照。鲍氏亦出身低微,左父尚有出任小吏的经历,而鲍照的父亲并不见于记载有过任何职历。鲍照只有鲍令晖一个妹妹,根据他在《请假启》中的自述,似乎并无其他兄弟。他出来做官后,妹妹与母亲仍留在家乡,也没有其他亲戚照顾。

鲍令晖虽然有文名,但可惜的是,她没有留下详细的生平,史书上不曾为她留下笔记。她的闻名于世主要源自于钟嵘在《诗品》中对她的赞扬:

令晖歌诗,往往断绝清巧,拟古尤胜,唯百原淫矣。照尝答孝武云:“臣妹才自亚于左棻,臣才不及太冲尔。”

短短一句中看不到鲍令晖的身影,但幸运的是,钟嵘让鲍令晖的名字留在了文学史上。从鲍照回答南朝宋孝武帝的话来看,鲍令晖在生前已有文名,且一如左棻,传到了当朝皇帝耳中。孝武帝为何会问起鲍令晖,我们不得而知,鲍照自谦,却以左氏兄妹做比,可见是以这对兄妹前辈为榜样的。

鲍照有诗集《鲍参军集》流传于世,但鲍令晖的作品却大多散失,仅在《玉台新咏》中留下若干篇。感谢这部诗集,不但整理了一个时代的风貌,更让许多无名女子的作品得以保存和流传。钟嵘评价鲍令晖诗句“清巧”,题材拟古,从其留存下来的作品看,钟嵘的评价是准确的。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题为《拟青青河畔草》:

袅袅临窗竹,蔼蔼垂门桐。

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台中。

明志逸秋霜,玉颜艳春红。

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

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

拟就是仿效的意思,《青青河畔草》为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原文为: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从文辞上看,鲍令晖用词更清丽,从口吻上看,原诗是以男子视角描绘女子情状,而鲍令晖的叙述则遵循女性视角。从内容上看,原诗中的女子出身低微,所嫁非人。丈夫在外放荡,女子独守空房,内心寂寞。结尾戛然而止,似有余音,仿佛暗示着因不甘落寞而要发生的变故和反抗。但在鲍令晖的诗中,女子的丈夫出门参军,留守中的妻子独居高台之上,虽有艳容却矢志不渝,心中固然对丈夫远别存有哀怨,但坚定的意志则足以令夜月春风自感羞惭。两诗相较,一个危机四伏,一个清高自许;一个是世俗的,一个是理想的。

然而,鲍令晖在书写时并未标明此诗的主旨,根据鲍照曾出任参军一职的经历来看,或许此诗是一首思念兄长的怀人之作。诗中的女子并非在等待丈夫,而是期盼着兄长早日归家吧?

远行的鲍照也常常思念妹妹,在一次旅途上,他热情而细致地借文字与妹妹分享所见所感,作长文《登大雷岸与妹书》,结尾处殷殷嘱咐:

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我为念。恐欲知之,聊书所睹。临涂草蹙,辞意不周。

鲍照特别嘱咐妹妹“勿我为念”,想来是知道自己不在时妹妹一定日夜思念挂怀,甚至有忘记照顾自己的时候。这恰好可与鲍令晖的那句“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对照来看。鲍令晖还有一首诗题为《古意赠今人》,其中言道:“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情谊深绵,又仿佛是对兄长之文的答复。

鲍令晖不知何年亡故,生前是否出嫁也不见记载,但大约是死于鲍照卒前。鲍照却没有左思晚年那般闲逸,而是死于叛军的兵乱之中,未能善终。

鲍氏兄妹亡后,史册上再未见可与之比肩者,左、鲍兄妹的佳话成为永远的绝唱。

注:左棻的棻字,其墓志与《晋书》有别(《晋书》作芬),从墓志。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9/14425.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