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诗阅读 铜雀台 荀仲举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高台秋色晚,直望已凄然。况复归风便,松声入断弦。泪逐梁尘下,心随团扇捐。谁堪三五夜,空树月光圆。

铜雀台

南北朝:荀仲举

高台秋色晚,直望已凄然。况复归风便,松声入断弦。

泪逐梁尘下,心随团扇捐。谁堪三五夜,空树月光圆。

北朝文学为何要对汉魏风骨继承到底?

到了北朝中后期,即东魏、北齐时期,汉魏风骨的复归成为此时摆脱南朝文学束缚,突破自身文学局限的重要手段,曹道衡先生认为北朝后期文学超过南朝文学,可以看做是汉魏风骨的复归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在讨论北朝文学对风骨的继承前,有必要对“风骨”的概念以及演化做一描述。自刘勰总结风骨特征以来,到初唐陈子昂高蹈盛唐风骨为止,风骨作为一个文学理论上的概念,被用来评判文学作品的情况越来越多。从文学发生的角度看,风骨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土壤,风骨的形成虽然离不开文人自身的努力探索,但更重要的是形成风骨的外部条件需要具备,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要重于前者。如《文心雕龙·时序》总结建安风骨的形成是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社会条件下,才呈现出“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这一突出特点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政治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共同作用,方构成风骨形成的基本前提。因为,如果完全依靠部分文人自身气质方面的突出表现,并不能带动整个时代文风趋向风骨凛然。

如南朝“才秀人微”的鲍照,就是依靠个人气质,塑造出有别于南朝整体文风的俊逸特征,但却不能以其个人扭转整个时代风气。所以刘熙载《艺概·诗概》中称:“明远长句,慷慨任气,磊落使才,在当时不可无一,不能有二。”所谓“不能有二”,正是因为鲍照靠的完全是个人的因素,而并非乘时代之风气使然。同样,初唐时期,陈子昂虽然提出用汉魏风骨来改革齐梁余弊,但在当时还没有形成风骨的客观条件,因此陈子昂的风骨只是理论上的高蹈,在创作上仍是缺乏盛唐诗风中的健全性情和气骨,这在读四杰以及陈子昂等初唐人的诗歌中即可感知。

北朝的客观环境,与汉末建安时期虽有极大不同,但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战乱频仍使得北朝自然形成尚武精神,从十六国时期起,尚武与刚健就成为北朝文学表达的主要内容。刘琨《重赠卢谌》中“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诗句,就宣示了留在北方的士人,必然承受离乱和战火带来的洗礼。保留在“梁鼓角横吹曲”中的十六国时期的乐府诗歌,多以战争为中心,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厌战以及战争残酷性的特点,此与曹操“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汉末实录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与豪迈气格是产生风骨的土壤,这些内容刚健,骨气飞扬的诗歌多数存留在北朝乐府民歌中,在文人诗歌中却不多见。

北朝后期,只有温子升《捣衣诗》(“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硫磺。”)一首颇具风骨,被沈德潜评为“直是唐人”,客观来说,该诗虽有独立风格,但骨气仍嫌柔弱,至于邢邵、魏收,则完全师法任、沈。魏收的几句诗如“临风想玄度,对酒思公荣”,“尺书征建业,折简召长安”,虽亦被胡应麟评为“不事华藻,而风骨泠然”之作,但终究只有名句而乏名篇,属于偶一为之的现象。

北齐文林馆中的山东文士,如郑公超、杨训、袁奭、荀仲举、马元熙等人,因为受到萧放、萧悫、颜之推等南来诗人的影响,也都表现出对南朝诗风马首是瞻的效仿,此种情况持续了北齐一朝。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9/15025.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