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诗文赏读 咏檐燕诗 庾肩吾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双燕集兰闺,双飞高复低。向户疑新箔,登巢识故泥。依櫩本相贺,近幕愿同栖。

咏檐燕诗

南北朝:庾肩吾

双燕集兰闺,双飞高复低。向户疑新箔,登巢识故泥。

依櫩本相贺,近幕愿同栖。

庾肩吾:品第书论第一家

王幅明

一、         南朝“徐庾体”

作为文学史上一个诗歌流派的“宫体诗”,出现在南朝,主要作家是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所以“宫体”之外,别有“徐庾体”之称。徐陵和庾信早年仕梁,诗风亦继承父辈,比较靡丽,而且多用典。徐陵后来仕陈,继续写作艳体诗。庾信则因出使被留在北周,后期诗风有所变化,显得苍凉刚健,成为南北朝时期最后一位优秀诗人。杜甫在《咏怀古迹》里,有借庾信自况的名句“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庾肩吾(南朝487—551),字子慎,一作慎之,号旁高 斋居士。南朝梁代文学家、书法理论家,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庾肩吾从小聪明好学,8岁时就能写诗,他的家人都很喜欢他。庾肩吾长大后更是才华横溢,以诗名著称于世。早在梁简文帝萧纲当太子时,就是晋安国常侍,号称“高斋学士”。当时,太子萧纲爱好作诗,创造了一种专用轻浮艳的字句来歌咏女色的“宫体诗”。庾肩吾、庾信父子及徐徐摛、徐陵父子都有文学天才,为迎合太子萧纲,自然也写一些绮艳的宫体诗。他们经常出入禁宫,恩礼甚隆,为人们钦慕。“宫体诗”多以描写妇女体态和生活为内容,颇为后世诟病。《周书·庾信传》描述当时情况说:“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京都莫不传诵”。后来简文帝萧纲继位,授他以度支尚书的重任,掌管国家的财政大权,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隋书·经籍志》载有《梁度支尚书庾肩吾集》10卷,明代张溥辑有《庾度支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庾肩吾工诗赋,诗与徐摛齐名。现存的诗文,多为应制、奉和、侍宴、谢启这一类酬应之作,但象“路高村反出,林长鸟更稀。寒云间石起,秋叶下山飞”(《游甑山》),“泉飞疑度雨,云积似重楼”(《寻周处士弘让》)等句写景还很生动。他的《乱后行经吴邮亭》一诗:“邮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獯戎鲠伊洛,杂种乱轘辕。辇道同关塞,王城似太原。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殷牖爻虽赜,尧城吏转尊。泣血悲东走,横戈念北奔。方凭七庙略,誓雪五陵冤。人事今如此,天道共谁论。”对侯景之乱颇有悲愤之情。由于他讲求声律,有一些五言诗已经具备了五言律诗的雏形,对后来律诗的形成有所贡献。明胡应麟《诗薮》称其“风神秀相,洞合唐规”,王夫之《古诗品选》推为“近体之宗”。

二、以诗获释

梁武帝末年,朝廷不顾许多大臣的坚决反对,接受了野心勃勃  的东魏大将侯景的投降。但侯景降梁后不久就发动叛乱,打进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又攻入梁朝的宫城一台城(今南京鸡鸣山南)。梁武帝被侯景囚禁在台城内,忧愤而死。于是,侯景便立梁武帝的儿子萧纲继位,史称简文帝,控制了江南一带地区。

当时,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将领不服侯景,纷纷起兵抗拒叛军。侯景见了,就假托简文帝的诏书,派庾肩吾前往江州(今江西九江)去招降镇守江州的简文帝的第二个儿子萧大心。萧大心见简文帝的诏书便投降了侯景,但庾肩吾却乘机单身匹马,悄悄离开江州,向东南方向逃跑。不料,他刚跑到会稽(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侯景的叛军也打到了会稽,并很快攻破城池,庾肩吾被叛将宋子仙擒住。

宋子仙知道庾肩吾是当朝很有名气的诗人,就对他说:“我听说你的诗写得很好,今天你写首诗给我看看。要是写得好,我就不杀你!”

宋子仙说完,就让士兵拿来笔墨和纸,放在庾肩吾的面前。

庾肩吾当时年已过花甲,头发花白,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说:“请将军赐题!”

宋子仙朝庾肩吾看了一眼,说:“就以眼前的景况为题吧!” 

庾肩吾略加思索,挥笔写道:“岁与年俱暮,愁将罪共深。聊持转风烛,暂映广陵琴。”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已进人暮年,忧愁和罪孽都很深重。我的生命就像是在风中随时会熄灭的烛火,将军如果要杀我,我会像三国魏末的嵇康一样,抚琴弹一曲《广陵散》,从容赴死。

诗中,庾肩吾以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嵇康的悲惨结局自比,写得真切自然,非常感人,充分表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气节。宋子仙看后很是赞赏,下令释放了庾肩吾。

侯景之乱,使南朝人民和庾庾肩吾家庭都蒙受巨大灾难。庾肩吾获释以后,离开会稽,逃到忠于梁朝的将领所控制的江陵(在今湖北)。他与儿子庾信在江陵会面不久,便撒手    人寰。                              

三、用“人物品藻”论书法

庾肩吾虽有诗才,但他的文学成就无法与儿子庾信相提并论。他更为后世看重的,是他的书法论著《书品》。

南北朝时朝,被学者认为是中国书法批评的第一次高峰。庾肩吾的《书品》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书法批评著作。也是书法批评史上第一篇“品第”专论。

庾肩吾首开直观化、系统化书法批评方法。其《书品》严格采用“九品论人”的方法,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大等而三,小例而九”,附为略论,前冠总。体例系统严密,语言精炼。在书法批评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书法评论颇有影响。

《书品》以前已有了钟嵘的《诗品》、谢赫的《画品》。《诗品》《画品》分别对诗、画创作具有纲领性、指导性意义。然而《书品》与二者相比,在体例论述上都显得更为系统而严密,更能体现艺术的本质精神。庾肩吾在品第形制上,直接借汉代班固“人物品藻”的九品论人法来直观显示出书法艺术成就的高深。把书法家地位抬上了崇高的地位。《书品》全文近三干言,客观的以书家作品品味的高低来排次序,十分直观的反映出评论家浓厚的主观色彩。从《诗品》到《书品》,是我国古代文艺评论从诗论到书论的一次重大转变。《诗品》主张评价士人用“七略”之法,评价人物的诗作用“九品”之法进行评价,“七略裁士,九品论人。”庾肩吾运用了锺嵘这一优异的评价人物之作的方式,用“九品之法”来评价人物的书法之作,这一评价方式,开风气之先,沾溉了后世。其后,唐李嗣真的《书后品》、张怀瓘的《书断》,北宋朱长文的《续书断》、《宣和书谱》,清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国朝书品》,评品人物的书法无不受其影响。

《书品》叙述书法的源流演变,评论历代书法家的特色。文中挑选了以东汉张芝居首的草、隶书家共128人,按品位分高、中、低三等一一品评。“张芝伯英、钟繇元常、王羲之逸少,右三人上之上”。在评论中指出:“惟张有道、钟元常、王右右军其人也。张工夫第一,天然次之,衣帛先书,称为草圣。钟天然第一,工夫次之,妙尽许昌之碑,穷极邺下之牍;王工夫不及张,天然过之,天然不及钟,工夫过之。”庾肩吾在评论中重视后天“工夫”,但更以“天然”为第一。与梁武帝一样,他极力推崇钟繇。《书品》还注意到了书家的师承或渊源关系,如评卫璀书法时说:“伯玉远慕张芝,近参父迹。”《书品》从理论深度上所提出的“天然”、“工夫”等评书标准,并以这标准运用于对书家的具体批评之中,在书法批评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对于庾肩吾自身的书法评价,唐张怀《书断》称:“才华既秀,草隶兼善,累计专精,遍探名法,可谓赡闻之士也。然志虽奇古,而手不副情,文胜质史,是之谓乎。”“肩吾隶草入能。”

袁昂说:“庾肩吾书如新亭伧父,一往见似扬州人,共语便音态出。”﹙《古今书评》

李嗣真说:“陆平原(陆机)、 李夫人(卫铄为李钜之妻,故名)犹带古风,谢吏部(谢脁)、庾尚书(庾肩吾)创得今韵。”﹙《书后品》﹚ 李嗣真评庾肩吾的书法与陆机、卫夫人品,与谢脁共同创造了今韵。庾肩吾的文才与陆士衡、谢脁同列,其书法中也有文人之气,是典型的文人书法。

马宗霍认为:“吾书畏惧收敛,少得自充,观阮未精,去萧蔡远矣。(《书林藻鉴》)

看来,庾肩吾的书法亦有贡献,但较之书论,稍有逊色。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9/14976.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