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诗阅读 于安城答灵运诗 其一 谢瞻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条繁林弥蔚,波清源愈浚。华宗诞吾秀,之子绍前胤。绸缪结风徽,烟煴吐芳讯。鸿渐随事变,云台与年峻。

于安城答灵运诗 其一

南北朝:谢瞻

条繁林弥蔚,波清源愈浚。华宗诞吾秀,之子绍前胤。

绸缪结风徽,烟煴吐芳讯。鸿渐随事变,云台与年峻。

谢瞻

谢瞻(385-421),字宣远,陈郡阳夏人,东晋东阳太守谢朗之孙,骠骑长史谢重第三子,卫将军谢晦之兄。南朝宋诗人,官员。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写文章。他写的《紫石英赞》、《果然诗》,当时的才士读了,没有谁不惊异叹赏。 

人物生平谢瞻最初任桓伟安西参军,楚台秘书郎。他从小失去父母,婶娘刘氏抚养他很有恩情,谢瞻兄弟侍奉婶娘,如同对待亲生母亲。刘氏的弟弟刘柳调任吴郡太守,带着姐姐一同赴任,谢瞻不能违背他们的意愿,便辞去职务随同前往,在刘柳手下任建威长史。

不久,谢瞻任刘裕镇军、琅琊王大司马参军,又转任主簿,安成相,中书侍郎,宋国中书、黄门侍郎,相国从事中郎。他弟弟谢晦当时任宋台右卫,恩遇宠厚,权势显赫。谢晦从彭城回到京城接取家眷,一时宾客车马辐辏,填咽门巷。此时谢瞻正在家中,见到这种情景,很是惊骇,他对_说:“你的名位还不高,而士人归趋竞到了这种地步。我们家一向以清淡谦退为家风,不愿干预政事,交游的人不过是亲戚朋友,而你竟然势倾朝野,这难道是家门之福吗?”谢瞻于是用竹篱隔开门院,并且说:“我不愿意见到这种场面。”

等他回到彭城,就向高袓刘裕说:“我本来是寒素之士,父亲、祖父的官位也都没有超过二千石之职。弟弟年纪刚刚三十岁,德行浅薄,能力平庸,但在台府荣显居于首位,职任清显重要,只怕福过灾生,不久就会应验。我特地请求你把他降职贬官,以求保住我们这衰微的家门。”谢瞻屡次向刘裕陈请。刘裕命谢瞻任吴兴郡太守,谢瞻又亲自陈述请求谦退,于是改任豫章太守。

谢晦有时把朝廷的机密之事告诉谢瞻,谢瞻往往拿这些事向亲戚和朋友陈说,当作笑谈,用这种办法使谢晦不再敢泄密。谢晦最终辅佐刘裕登基立了功,因此职位高,权势重,谢瞻却因此更加忧虑担心。

永初二年,谢瞻在豫章郡患病,不肯医治,希望就此死去。谢晦听到消息急忙赶去,谢瞻见到他,对他说:“你是国家大臣,又掌管军机大事,老远地到我这里来,一定会招致怀疑,产生流言。”当时果然有人禀告谢晦反叛。谢瞻病重,回到京城。刘裕因为谢晦掌管禁军,不可出宫住宿,就叫谢瞻住在晋南郡公主夫婿羊贲的旧宅,地点在领军府东门。谢瞻说:“我有祖先留下的旧房子,为什麽住在这里!”

谢瞻临终的时候,留下遗书给谢晦说:“我侥幸能够四体保全,死于正寝,归埋家乡,葬于山麓,哪里还有什麽更多的遗憾呢?弟弟你要勉励自己,既为国,也为家。”于是死去,死时三十五岁。

才能秘书瞻善于文章,辞采之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相抗。灵运父瑛,无才能。为秘书郎,早年而亡。灵运好臧否人物,混患之,欲加裁折,未有方也。谓瞻曰:“非汝莫能。”乃与晦、曜、弘微等共游戏,使瞻与灵运共车;灵运登车,便商较人物,瞻谓之曰:“秘书早亡,谈者亦互有同异。”灵运默然,言论自此衰止。古

弟弟弟晙,字宣镜,幼有殊行。年数岁,所生母郭氏,久婴痼疾,晨昏温清,尝药捧膳,不阙一时,勤容戚颜,未尝暂改。恐仆役营疾懈倦,躬自执劳。母为病畏惊,微践过甚,一家尊卑,感嚼至性,咸纳屡而行,屏气而语,如此者十余年。初为州主簿,中军行参军,太子舍人,俄迁秘书丞。自以兄居权贵,己蒙超擢,固辞不就。徐羡之请为司空长史,黄门郎。元嘉三年,从坐伏诛,时年三十一。

史书记载谢瞻,字宣远,一名檐,字通远,陈郡阳夏人,卫将军晦第三兄也。年六岁,能属文,为《紫石英赞》、《果然诗》,当时才士,莫不叹异。初为桓伟安西参军,楚台秘书郎。瞻幼孤,叔母刘抚养有恩纪,兄弟事之,同于至亲。刘弟柳为吴郡,将姊俱行,瞻不能违,解职随从,为柳建威长史。寻为高祖镇军、琅邪王大司马参军,转主簿,安成相,中书侍郎,宋国中书、黄门侍郎,相国从事中郎。

锾钛弟晦时为宋台右卫,权遇已重,于彭城还都迎家,宾客辐辏,门巷填咽。时瞻在家,惊骇谓晦曰:“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吾家以素退为业,不愿干预时事,交游不过亲朋,而汝遂势倾朝野,此岂门户之福邪?”乃篱隔门庭,曰:“吾不忍见此。”及还彭城,言于高祖曰:“臣本素士,父、祖位不过二千石。弟年始三十,志用凡近,荣冠台府,位任显密,福过灾生,其应无远。特乞降黜,以保衰门。”前后屡陈。高祖以瞻为吴兴郡,又自陈请,乃为豫章太守。晦或以朝廷密事语瞻,瞻辄向亲旧陈说,以为笑戏,以绝其言。晦遂建佐命之功,任寄隆重,瞻愈忧惧。

“永初二年,在郡遇疾,不肯自治,幸于不永。晦闻疾奔往,瞻见之,曰:“汝为国大臣,又总戎重,万里远出,必生疑谤。”时果有诉告晦反者。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瞻曰:“吾有先人弊庐,何为于此!”临终,遣晦书曰:“吾得启体幸全,归骨山足,亦何所多恨。弟思自勉厉,为国为家。”遂卒,时年三十五。

南朝文学的发展以追求新变为其特征,给后来唐代的诗派以重要影响

南朝文学的发展以追求新变为其特征。谢灵运扭转玄言诗风,开山水一派;鲍照则致力于七言诗的创作,并有意识地写作边塞题材;沈约把考辨四声的学问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创为四声八病之说,号为永明体,造成了古体诗向格律诗演变的一次关键性的转折;著名的宫体诗也是梁代文人庾肩吾“好为新变”的结果。

1.谢灵运与鲍照

谢灵运(385—433),小字客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曾任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职。

谢灵运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个大力摹写山水的作家。《宋书》本传说他寻山陟岭,心造幽峻,岩障千重,莫不备尽”。他的山水诗就是其游历的记述,饱含作者对山水白然深刻的体验和认识。

谢灵运的山水诗“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物之美的高度敏感和刻画,再造而使之成为精美的诗歌意象的能力。

正因为这一点,所以他的诗“各章迥句”很多,如这些诗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池塘生舂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总给人以“如初发芙蓉,白然可爱”之感,使人不得不叹服作者状物巧似的深厚功力。

山水也是谢灵运心灵的象征形式。山水的形态、流动、颜色都与他的个性和心境有关。如这些句子:“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过始宁亍野》);“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登江中狐屿》)。其意境都以幽深、明丽、狐峭为特征,象征他那超拔流俗,孤芳自赏的情怀。

谢灵运诗的缺点是“颇以繁芜为累”。在写山水之后总喜谈玄说理,给人以终篇不协调的感觉,这说明谢诗尚未完全脱离玄言诗的影响。

但不管怎么说,谢灵运是这个时期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给后来唐代的王孟诗派以重要影响。另外,谢诗又尚雕章琢句,这为齐梁以后新体诗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鲍照(414—-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县北)人。出身寒微,曾做过临海王萧子顼的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后子顼作乱,鲍照为乱兵所杀。

鲍照的诗可分为五言古体和乐府体二大类。五言古诗内容多为记述行旅及赠答酬唱,成就不如乐府。乐府有五言和七言,而七言尤为杰出。

鲍照一生不得意,其乐府诗充满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感,表现了寒门对世族大地主政治的不满。如《代放歌行》上半节写小人为利禄而奔竞,下半节设言贤君爱才,劝旷士出仕,以正言若反的语气曲折地写出了贤士受压抑的痛苦心情。

《拟行路难》第四、第五首则直抒胸臆,喊出怀才不遇者的悲愤和不平,表现了他孤直耿介的性格和对门阀社会傲岸不屈的态度。如《代出自蓟北门行》写将士为国捐躯的壮烈情怀《代苦热行》写战争的艰苦;《代东武行》写军中的苦乐不均;《拟行路难》第十三、十四首则写远离故土的将士对故乡及妻子的怀念。内容范围极为广泛,为唐代高、岑边塞诗派树立了样板。

在我国诗歌史上,鲍照的乐府诗创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鲍照变乐府为七言歌行,创造了一种自由奔放、抒情性极强的诗体,开李白之先鞭。其次,鲍照的七言诗变逐句用韵为隔句用韵,并且可以自由换韵,为七言诗走向近体打下了基础,七言诗自他以后影响日深,在诗歌史上成为与五言诗并行的重要诗体。

2.沈约、谢眺与永明体

齐永明年间,周颙发现汉字的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同时的著名诗人,沈约(441—513)等人,又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句中声、韵、调的配合,指出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等八种声病必须避免,做到“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一时诗人竞相使用沈约等人发现的诗歌音律,形成了新诗体,号为永明体。水明体的出现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大事,它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沿着它的道路,我国诗歌由白由发展的时代走向了遵循一定规律的格律时代。

谢眺是永明体的参与者,可以说是新诗体最成功的实践者。谢眺(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附近)人,曾任宣城太守,尚书吏部郎等职,世称谢宣城。后为萧遥光诬陷,下狱死。

谢眺在谢灵运之后发展了山水诗,他一改谢灵运诗的富艳精工、典丽厚重,诗风趋于清新流丽,显得更为成熟。读谢眺的山水诗,其画面总给人以萧疏淡远的感觉。

如这些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汇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寒城-以眺,平楚正苍然”(《宣城郡内登望》);“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高斋视」事》)等等,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其白然秀逸,为后来诗人所折服。梁武帝就说:“不读谢眺诗,三日口臭。”沈约更称:“二百年来无此诗也。”

谢眺致力于新体诗的创作,做到了平仄调协,音韵铿锵,词采华丽,对仗工整,为五言律诗、五言绝句的最终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严羽《沧浪诗话》说:“谢眺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说的就是他对五言律、绝诗形成的贡献。

3.梁陈宫体诗

《梁书·徐搞传》说:“摘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文体既別,春坊尽学之,‘宫体’之号,白斯而起。”据此,可知宫体诗乃太子家令徐摘首创后则为太子萧纲为首的东宫文人竞相效仿,由此才大有名声。作为一种新诗体,它究竟有些什么特征呢?

《隋书·经籍志》是这样概括的:“清辞巧制,止乎衽席之上;雕琢蔓藻,思极闺闱之内。”意即宫体诗写的都是关于女性的内容,风格轻靡绮艳。这个概括是符合实际的,但值得注意的冋题是,宫体诗的创作的目的?近年来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9/15039.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