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聚蚊谣 赏析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诗歌前八句集中笔墨写蚊子的特性,活画出了腐朽官僚的丑恶嘴脸。首先,它们的重要特点是都不敢正大光明地活动,只有在“沉沉夏夜”中,才“喧腾鼓舞”,“伺暗”而动。诗歌第一句“沉沉夏夜闲堂开”,一开始就点出时间,接着写“伺暗”、“喜昏黑”,深刻地表现出了“飞蚊”那种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本性。正因为它们是在黑暗中活动,所以使得糊涂人辨别不清,而聪明者也迷惑起来。

聚蚊谣

唐代:刘禹锡

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

露华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看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夏夜沉沉,清静的堂屋门窗大开,飞蚊趁着黑暗,发出雷鸣般的声响。

喧闹声突然而来,起初听了吃惊,像是隆隆的雷声从南山传来一样。

蚊子喜欢在昏暗的夜里嗡嗡地鼓翅飞舞,糊涂人分辨不清,聪明人也感到迷惘。

在露水下滴、月上中天的夏夜,尖嘴叮人,难于觉察提防。

虽然我有七尺之躯,你蚊子小如芒刺,但是我寡你众,所以你能把我伤。

天生蚊子有一定时节,我不可阻遏,为了避开你的叮刺,我只好躲进蚊帐。

等到凉风吹来,在秋天的拂晓,你这细微东西就要给丹鸟吃光!

注释

沉沉:昏黑貌。兰堂:芳洁的厅堂。厅堂的美称。一作“闲堂”。

伺:等待,趁着。

嘈然:声音杂乱貌。歘(xū):忽然。

殷(yǐn)殷:震动声,形容雷声很大。南山:即终南山。

喧腾:喧闹沸腾。鼓舞:鼓翅飞舞。

昧者:糊涂人。

露华:露水。滴沥:水下滴貌。

利觜(zī):尖利的嘴。看不得:看不清楚。

芒:草木茎叶、果实上的小刺。

遏:阻止。

幄:帐幕,指蚊帐。匡床:安适的床。一说方正的床。

清商:谓秋风。

羞:进献食物。丹鸟:萤火虫的异名。

参考资料:

1、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78-180

赏析

诗歌前八句集中笔墨写蚊子的特性,活画出了腐朽官僚的丑恶嘴脸。首先,它们的重要特点是都不敢正大光明地活动,只有在“沉沉夏夜”中,才“喧腾鼓舞”,“伺暗”而动。诗歌第一句“沉沉夏夜闲堂开”,一开始就点出时间,接着写“伺暗”、“喜昏黑”,深刻地表现出了“飞蚊”那种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本性。正因为它们是在黑暗中活动,所以使得糊涂人辨别不清,而聪明者也迷惑起来。其次,它们特别善于聚众起哄,“嘈然歘起”,其声“殷殷若自南山来”,好像从南山传来的隆隆的雷声。这里用雷声来比喻“飞蚊”聚集的鸣叫之声,虽带夸张,但却非常形象,并且暗用了《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传》中“夫众煦漂山,聚蚊成雷”的典故,使得诗意更为含蓄、深厚。第三,它们都心地歹毒,在花滴露珠、月色初上的朦胧中,乘人不备,利嘴相加,给人以突然伤害。这三种特性,既是“飞蚊”的特点,也是朝中那些腐朽官僚的特点,他们为了迫害正直的人,也像“飞蚊”那样,暗中活动,造谣惑众,纠集起来,乘机给人以致命的中伤。诗人抓住他们与“飞蚊”的共通处,进行比喻,使他们的本性更加鲜明突出,极为清楚地暴露在读者面前,这就比直接写他们生动得多,有力得多。从“嘈然歘起”、“喧腾鼓舞”、“利嘴迎人”这些感情色彩很强的措语中,诗人对它们的厌恶、鄙视之意,也溢于言表。在写法上,诗人纵横交错地来表现它们的特性,既井然有序又变化有致,且便于夹叙夹议,把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充沛和强烈。

从“我躯七尺尔如芒”以下四句,写诗人对待“飞蚊”的态度。从形体上看,以堂堂七尺之躯与小如芒刺的“飞蚊”相比,其间悬殊,不啻霄壤,诗中满含极为蔑视之意。但接着却一转,“我孤尔众能我伤”。“飞蚊”虽然小,但却很多,从数量上看,却又占着明显的优势,所以情况是“能我伤”,它们是足以给人造成伤害的,这表现出诗人清醒的头脑。因为只有正视现实,才能采取正确的应付措施。“天生有时”二句,就写出了诗人对付它们的办法:蚊子孳生之时是无法抵挡的,只好暂时躲进蚊帐里去。“遏”是阻止之意,“设幄”即装上帐子,“匡床”即方正的床。两句的意思,就是俗语所说的“惹不起,躲得起”。此时,作者贬官之后,待罪朗州,他在政治上孤立无援,明显处于劣势。那些如“飞蚊”一样的官僚把持朝政,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政治气候,诗人一时无法相与之抗衡。他所能选择的,只能是暂时的退避,这对于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来说,当然是明智的抉择,而决不是软弱胆小。这四句写得自然流畅,明白如话,但其中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政治意义,启人深思。

最后两句,诗人以坚定的信念,预言了“飞蚊”的必然灭亡:“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清商”即秋风,潘岳诗:“清商应秋至。”“丹鸟”即萤火虫。据《大戴礼记·夏小正》及《古今注·鱼虫》说,萤火虫能吃蚊子。两句说,等到秋天一来,你们这些小小的蚊子,都要去喂萤火虫了。前一句与“沉沉夏夜闲堂开”相照应,夏去秋来,这是季节推移,谁也无法更改,暗示出蚊子的必然灭亡。后一句与上面对“飞蚊”的赫赫威势的描写,也恰成对比,那不可一世,“利嘴迎人”、“能我伤”的蚊子,这时都要被吃掉了。通过这样照应、对比,不仅使全诗显得严谨、完整,而且也突出了“飞蚊”的可悲、可耻的下场。“秋日晓”三字,以清秋丽日的美景,烘托出诗人政治家的乐观情怀;“羞”字,又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飞蚊”的鄙视。诗人在身处逆境中,能够往远处想,往大处看,不因一时的挫折而颓丧,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乐观豪爽的气度,值得推崇。全诗十四句,前十二句四句一转韵,平仄相间,读来既觉稳健,而又具有跳跃性的变化;最后两句另起一韵,且用仄声,在声情上使全诗收结得刚健有力。整篇语言较为质朴,但其中“露华滴沥月上天”、“清商一来秋日晓”等句,又富有文彩,在质朴中含着清丽,体现了诗人的独特风格。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何言人生不如意,只因未懂刘禹锡

文/麦大人

他,因为一次事件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前半生风光无限,位极人臣,享尽锦衣玉食;后半生沧桑落魄,逐出京城,历尽千难万险。

人到中年万事休,为了一家老小,他忍辱负重两肩挑。为了知己兄弟,他可以两肋插刀,死不旋踵,义薄云天,千秋传颂。

他是大唐的一个异数,为了尊严和自由,不愿卑躬屈膝,不愿与蝇营狗苟之辈为伍,义无反顾地奔赴远方。

面对权贵和恶势力,他不卑不亢,坚决不认怂,最终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以浪子之身被朝廷流放至“巴山楚水”二十三年,他却依然高歌着“沉舟侧畔千帆过”的时代最强音。

正如崔永元所说:“我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因为我不愿汇入这个洪流。”

他就是大唐的“崔永元”,拥有“诗豪”美誉的刘禹锡。

01

“我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别紧张,说这话的并不是刘备,而是五百多年后的刘禹锡。

由此可以看出,刘禹锡的祖上也是皇室血脉,从西汉到唐代虽经历了800余年,但贵族遗风仍在。

公元722年,在江南嘉兴这个地方,一个小地主家里生了个男孩,父亲给他取名刘禹锡。刘家祖上几代都是小官僚,有自己的田产地契,生活属于小康水平。

按照当时的传统,这个孩子长大后一定要参加科举考试,然后谋个一官半职,不求做多大官,也不求发多大财,只要光耀门楣就行。

少年刘禹锡也没辜负老爹对他的期望,不仅聪慧过人,更兼勤奋刻苦,手里随时拿着一本儒家经典大声朗诵。

在此期间,他还结识了皎然和灵澈两位诗僧,在他们吟唱挥毫的时候,刘禹锡就恭敬地捧着笔砚伺候。两位诗僧很喜欢这个聪敏灵动的少年,夸赞他“孺子可教”。

江南的秀丽风光也滋养了刘禹锡的天性,终其一生都乐观豁达,不为琐事而烦忧。

19岁时游学长安,结识了柳宗元,两人年龄相仿,意气相投,很快成为知己。

两年后,他与柳宗元双双考中进士及第,同年又被录为博学宏词科,后又当上监察御史,同官同爵又是同门出身,他们比亲兄弟还亲。

23岁这年,刘禹锡被授于太子校书,可谓前途一片光明。这时的他,是那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风云少年。

之后的晋升之路更是扶摇直上,在33岁之前已经是部长级高干,这样的人放眼大唐恐怕也没有几个。

如果刘禹锡的人生之路就这样走下去,那也太平淡无奇了,注定没啥值得书写的必要。

果然一个浪花袭来,命运把他捧入云端,瞬间又打入凡尘。

人红是非多,在任何时代都一样,就在刘禹锡平步青云之际,早就有几双眼睛盯着他了。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02

公元805年正月,刘禹锡33岁。

唐顺宗继位,这时以王叔文为首的几个有识之士想中兴唐王朝的繁盛,发起了一场变革运动。

不过大家的雄心刚被点燃,就瞬间被大水浇灭,只持续了100多天的变法,被藩镇割据和宦官势力扑灭。

过程很绚烂,后果很严重——

皇帝被迫退位,王叔文被刺死,王伾被贬后病亡,其余的刘禹锡、柳宗元等统统流放到南蛮之地做司马。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贞革新”和“二王八司马事件”。

一个人到了三十多岁,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可刘禹锡不仅丢了官,一家老小还要跟着他到处受累,相信心里一定不好受吧。

走到江陵这里,再次被贬的官文继续送达,改连州刺史(今广东境内)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刺史是地方行政大员,司马却是一个闲职,两者有天壤之别。

命运就这样无情地嘲弄了他,人们不禁为他担心,未来会不会就这样一蹶不振,他不会像流星一般划过天边吧。

然而刘禹锡让大家失望了。

那里水土不养人啊,到了朗州大地,他站在瑟瑟秋风里,放声高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中国自古就有悲秋一说,可这首《秋词》那里有什么秋风萧瑟的样子,简直就是一片春日祥和的景象。

没错,这份豁达的胸襟,这种乐观的精神,让人痛快淋漓。什么人生失意,什么顺流逆流,统统不复存在。

人生一世,我们活得就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姿态。

03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十年过去了。这时正好是815年,刘禹锡和知己柳宗元等人一起奉诏回京。

这些年,刘禹锡对自己还是挺欣慰的,地方事务处理得分毫不差,颇受黎民百姓的爱戴,自觉被调回京城也是情理之中。

十年的光景,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处事方式。

很多人会慢慢地变得世故圆滑,失去了当初的棱角和特色,纷纷向这个世俗的社会妥协,成为自己都讨厌的样子。

按理说,在现实大海里泅渡了一回的刘禹锡,总该学乖长记性了吧?

事实上并没有,他还是那样的豪情万丈,我行我素,特立独行。

某一日,刘禹锡邀请几个好友去城郊的玄都观赏花。

身处繁华的闹市长安城,看着来往穿梭的人群,大多是一些趋炎附势之徒,他又任性了一回: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宏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言外之意是:你们这些势利小人,算什么东西,若不是我十年前落难,哪有你们的机会?

结果想都不用想,面对刘禹锡这块不屈服、不低头、不识趣的硬骨头,原路返回那是便宜他了。

这些人把他贬到播州(今贵州遵义),那时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况且他还要带着八十老母赴任,千里迢迢老人家死在半途也是正常,这明摆着就是不让人活。

柳宗元看不下去了,给宪宗上书求情,觉得自己无牵无挂,愿意跟刘禹锡对调。幸好这时御史中丞裴度说了几句好话,皇帝才同意改到连州。

上回没去成连州,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一次如愿以偿。刘禹锡反而觉得,如果真是命中注定,那就坦然接受吧。

“有些鸟儿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04

这年三月,刘禹锡和难兄难弟柳宗元又上路了。

他们边走边谈,所到之处抚今追昔,感慨不已。不知不觉走了一月有余,到了湖南境内,度过湘江,就要各奔东西。

分别在即,两人眼圈不禁红了,柳宗元望着湘江两岸的杨柳依依,不觉触景生情,一首七律吟咏而出: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刘禹锡听罢,也是感慨万千,心潮涌动,想着今后两人天边作别,一在柳州,一在连州,虽然有些距离,不过是中间连着几座山而已。

兴之所至,高声朗诵起来: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渐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柳宗元顿感诗中气势不凡,雄浑豪迈,再次联系到两人的相似遭遇,若是晚年一同归隐,结伴为邻,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刘禹锡再次作答,表达了自己的情愫。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歧回想尽悠悠。

耦耕若便遗身世,黄发相看万事休。

今天真是诗兴大发,两人似乎都有很多话要说,既然胸中有丘壑,何不一吐为快,做个洒脱人。

信书诚自误,经事渐知非。

今日临湘别,何年休汝归?

刘禹锡也是意犹未尽地作答,等什么时候脱离了这功名纷扰,咱们相约一块逃出这人间牢笼,归隐山林。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会待休车骑,相随出罻罗。

刘禹锡和柳宗元堪称千古CP,不仅用诗文表达了知音情谊,也为后世留下了不朽诗篇。

估计两人也没有料到,这一别竟是永诀,此生再无相见之日。

四年之后,刘禹锡扶着母亲的灵柩走到衡阳,当他听到柳宗元突然去世的消息,不由得嚎啕大哭,撕心裂肺。

二十多年来的同袍友谊不复存在,他怀着一腔悲痛,洒墨写下《祭柳员外文》。不仅把柳宗元遗孤抚养长大,还把朋友诗文整编成册《柳河东集》。

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并不是拥握香车宝马时的锦上添花,而是患难之交后的雪中送炭,也不是顺境时的同享荣华,而是逆境后的不离不弃。

05

821年,刘禹锡转战到巴蜀之地的夔州(今重庆奉节)任刺史。

古来有云: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如今刘禹锡五十知天命,正是含饴弄孙的年纪,却依然在被贬路上不停奔波。

好在夔州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只要有好山好水,对于诗人来说也就够了。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在一个杨柳青青,风平浪静的美好日子里,一位妙龄少女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心上人的歌声。

他是不是对自己有意思,少女并不确定。这个人正如黄梅时节的天气,一会阴一会晴,真是让人捉摸不定。

这首《竹枝词》,为我们描摹了一对男欢女爱的爱情画卷,怀春少女在听到歌声之后的心里悸动,具有一种含蓄的美,爱情里最妙不可言的就是这份朦胧美。

不论有情还是无情,在少女的心里都是最美好的爱情。山水有情,政治无情,也磨灭不了刘禹锡天生的豪情。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夔州任满后,刘禹锡顺江东下,到了黄石这个地方,三国旧迹一幕幕涌来,触景生情写下一首《西塞山怀古》,苏子的《赤壁怀古》也取材这里。

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如今四海成一统,六朝繁华成往事。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怀古诗,他也是在委婉劝勉大唐主人,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唯有民生安才能百业兴旺。

我们都要活在当下,才是对人生最好的负责。

06

到了和州(安徽和县)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

几乎每个国人对《陋室铭》都烂熟于心,它明白晓畅,朗朗上口,读来自有一种音韵之美和豪放之气。

本来身为一州刺史,刘禹锡应该住在衙门府邸里,无奈如今是被贬之身,没什么实权。作为下属的策知县,却极尽刁难之能事,三番五次削减他的待遇,先是把他安置在城南郊区。

刘禹锡一看,此处依山傍水,风景秀美,脱口而出: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辨。

策知县不乐意了,恼羞成怒的他把刘禹锡从城南移到城北去,老刘看到这里杨柳依依,心情十分舒畅,大笔一挥:

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这回策知县没辙了,再怎么样也得给他一间草房落脚吧,于是刘禹锡来到城中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里。

对此,他淡然处之,自得其乐,欣然写下了那首千古名篇《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彼时我们只觉得诗人安贫乐道,对生活要求不高,却不知道背后竟有这么离奇的经历。

在这里,刘禹锡能够战胜小人,不仅仅只是凭一份乐观的心情,更在于他已勘破人生幻境。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名利所惑,完全遵从内心选择,活出了真实的自己。

著名学者万维钢,把人生的追求分为三个境界,分别是:食物链、智识链和幸福链。

简单说食物链就是对财富和名望的追求,智识链是对世界正确的认识,人生的合理安排。幸福链则是对懂得取舍,活好当下的小确幸。

刘禹锡无疑是智识链和幸福链比较高的人,他的安全感并不来自于权利和物质,而在于对当下有清晰的认识,懂得享受心灵的自由。

07

826年,刘禹锡终于结束了自己的贬谪生涯,回洛阳任东都尚书了。

途径扬州时,他遇到了从苏州返回洛阳的好友白居易。一个诗魔,一个诗豪,多年不见,这对好友自有很多话要说。

两人来到酒楼,把酒言欢,举杯痛饮,喝到尽兴处,白居易直抒胸臆,吟诵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他对友人的遭遇溢于言表,我知道你才华横溢,但命运却让人无可奈何,谁又能跟命运抗衡呢?

这二十多年来,你失去的太多了!!!

尤其这句“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之地虚度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

如果说白居易的诗里,表达了对宿命的些许无奈,那刘禹锡自带豪气的性格,则更多是对人生世事的一份豁达。

酒逢知己千杯少,几杯酒下肚后更显精神,刘禹锡接过白居易的话头,略微沉吟,一首慷慨激昂的诗作就此诞生: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扫白诗的阴郁之气,通篇感情真挚,豪气干云,其诗歌的境界和意义,明显比白诗高了许多。

且看这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经历了那么多,如今他已头发花白、垂垂老矣,却并没有消沉下去,反而越活越精神。

他会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么?

我相信不会,如果人生重新再来一回,他依然如故。

很多人过着过着,就被这个世界所同化,活成了千篇一律的空洞,长成了中年油腻的模样。

值得庆幸的是,刘禹锡并没有,他历经磨难,却初心不改,坦然接受了世界给他的所有色彩。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24年过去了,此刻的玄都观,只见几处断瓦残垣,听得几声鸟鸣犬吠。这也难怪,皇帝都换了四个了,岂不物是人非?

带着一股倔强的精神,刘禹锡又回来了。

正如海明威所说的,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毀灭,但不能被打败。

08

人生的苦难,我们不能自由选择,却可以决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它。

苦难对于弱者是绊脚石,于强者却是垫脚石。

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没有那些经历,没有那份阅历,刘禹锡也不会对人生有如此洞彻的体察。

生老病死本是自然现象,更是人生常态。但我们从白居易和刘禹锡对老年的看法里,可以感受到两者的价值取向。

白居易,虽字乐天,有时也不免感伤,并没有那么乐天达观。《咏老赠梦得》一诗中,便表现出他对衰老的一种消极悲观情绪: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刘白虽同年,但在人生遭遇上,刘禹锡比他要坎坷多了。遇到挫折后,白坚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哲学。

而刘禹锡却是屡败屡战,不屈不挠,直到老而不休,我们也可以体会一下这首和诗《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同样的年纪,两人都患有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多有不便,可以说是同病相怜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是大多数人的心里想法,白居易也是如此,面对夕阳晚景,他产生了一种老之将至,些许悲观的情绪。

而刘禹锡也写了一些老态,但心境却要平和得多,大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孟德气概。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两句意境高远辽阔,气象宏达,读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很多人一提到“老”,都有些避讳,其实大可不必。

其实步入晚年也没什么不好的,老有所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年人也一样可以心态年轻,活得光彩照人,灿烂无比。

有的人在20岁就老了,有的人80岁还依然年轻。

刘禹锡就是后者,到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依然鲜活如初。他一生命运多舛,却从来没有向谁抱怨过,更没有屈服于命运。

经历过早早成名后的荣誉,却不幸在而立之年跌落万丈深渊;经历了中年人的苦逼,却没有中年人的油腻。

即便老之将至,还是那般斗志昂扬,乐观得不可救药。

出走半生,千帆过尽,从不放弃对梦想的执着,对人生自由的追求,依然痴心不改,归来仍是少年心性。

这样达观的刘禹锡,这般有趣的灵魂,试问天下能有几人?

何言人生不如意,只因不懂刘禹锡。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7/8875.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