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鸡鸣埭曲 赏析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读这首诗,眼前所见的都是被强调了的艺术景象。正是这些艺术化了的画面,使得读者产生了对于南朝天子昏庸的愤慨,感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痛惜心情。诗是有高度的思想性的。果然不久,农民起义,唐室也就如同汉朝那样经过纷乱而告终。由于历史是这样的相象,以至读者难以断定诗人在这里,到底是悼齐,还是在哀唐。因此,诗人是站在了时代的最高点而预见到了晚唐末世的未来。

鸡鸣埭曲

唐代:温庭筠

南朝天子射雉时,银河耿耿星参差。

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鱼跃莲东荡宫沼,濛濛御柳悬栖鸟。

红妆万户镜中春,碧树一声天下晓。

盘踞势穷三百年,朱方杀气成愁烟。

彗星拂地浪连海,战鼓渡江尘涨天。

绣龙画雉填宫井,野火风驱烧九鼎。

殿巢江燕砌生蒿,十二金人霜炯炯。

芊绵平绿台城基,暖色春容荒古陂。

宁知玉树后庭曲,留待野棠如雪枝。

赏析

黄子云说:“飞卿古诗与义山近体相埒,题既无味,诗亦荒谬;若不论义理而取姿态,则可以。”不用去找多少论证,只要随手翻开《温飞卿诗集》中的第一篇这首《鸡鸣埭曲(歌)》拈出来看看,就可以发现黄子云所说的未免过于武断。这篇古诗,不仅姿态迭丽,而且义理堂堂,更韵味深长,是一篇美丽的借古讽今的佳作。

这篇作品写出了温庭筠作为一个头脑清醒的知识分子那忧心忡忡的爱国情怀。鲁迅先生说过:“真的,‘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温庭筠正是为了现实而去发思古之幽情的。但他由于秉素之不同,却把一曲挽歌写得十分艳丽动人。甚至同时而以“艳丽”与他齐名的李商隐,在他的《咏史》一诗中,虽也有同样的意思,如:“北湖南埭(即鸡鸣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比起他的这首《鸡鸣埭曲》来,也直白得多了。无怪薛雪要说:“温飞卿,晚唐之李青莲也,故其乐府最精,义山亦不及。”他的这整首诗,就像是诗人饱蘸感情,用他那忧伤的色调,画出了一幅巨大的色彩斑斓的历史长卷,而不是用文字写出的诗。而且,由于他诗中除第一句为了点明情节,运用的是叙述的语言外,通篇都是诉诸视觉的画面,充满了动作性和运动性,再加上他对于声、光、色的调度如此贴切和谐,又仿佛是使人看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历史电影。早在电影出世一千多年以前,诗人就似乎已掌握了这类乎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确实值得惊奇。

全诗共分五绝。

第一绝是写齐武帝萧赜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与气氛下出城的。写出辉煌而鬼祟。

南朝的天子要出去打猎了。他起得绝早。天还是黑黑的,所以看到银河淡淡的白光,寥落的晨星还在不齐地闪烁。皇帝的车队,在宫人和侍从们马队的拥簇下,人不知鬼不觉地奔出城去了。

在另一处,当计时的铜壶里的水渐渐地滴光了的时候,东方泛起了鱼肚色。这正是大臣们早朝的时候。大臣们一个个地从梦中醒了过来,推被而起:准备盥洗上朝。

这里的耿耿星河、铜壶滴漏,都是共景。而在这一景色下,诗人运用了并行的写法:这里人刚起床,正准备早朝哩;而那里,皇帝们早已过了鸡鸣埭了。两组镜头并行:这里正从容盥漱;而那里,飞奔的马群把尘土踢得老高,奔得很急。这两组平行的镜头,是能说明很多的问题的。至少读者会想到这些宵衣旰食的大臣们,当他们早朝扑了一个空时,那种耸肩摊手、摇头咋舌,一幅无可奈何的样子,也就可以感到这个国家是一个什么样子了。

由于皇帝的车骑需要绝早偷跑的这一情节的安排,让人分明感到了朝廷有两种力量的斗争。据《南史》载:“齐武帝永明六月五日,左卫殿中将军邯郸超表陈射雉,书奏赐死。”这就足见当年反对萧赜这样荒淫举动的人一定不少。然而作者在这里并没有正面的去写,只是用这一特定的情节,精心酿造出这一鬼祟于庄严的气氛,表达出天子的“逃禅”,从而暗示齐之亡,并非亡于齐之无人,而是亡于皇帝的不用并一意孤行的结果。

如果说这一绝里的这个意思还不够明显的话,那么在第二绝里,诗人就干脆把一个破坏好端端的和平宁静的国家之罪责,完全归之于皇帝了。

第二绝,诗人用了三组非常和平静谧的形象,来说明齐之亡,非亡于什么天灾。鱼跃莲东,柳悬栖鸟,宫墙之内是和平静谧的;而万户红妆,镜中皆春,则城乡之人口繁衍,整齐健壮也可见。这些描写也许有点儿夸张,但至少不是战火纷飞,饥鸿遍野,人民辗转于沟壑的形象。据史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可见齐之亡也并非经济衰落。然而之所以石破天惊,江山骤变,三百年江南王气顿时成了一片战火愁烟,则罪过就在于当朝的荒于政事而酖于游宴的缘故。这就叫“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碧树”一句转捩得妙。碧树上天鸡一鸣,“雄鸡一唱天下白”,既是前半繁华的收束,想见人民的安居乐业;又启后半战乱的序幕:碧树一声,正不亚石破天惊。一“晓”字,作为光明的留恋;也是省悟的开始。正是无穷悔恨而又寓于安乐之中,非常关合而又哲理深长。

三、四两绝连起来写,句法有变化。“彗星拂地浪连海,战鼓渡江尘涨天。”很有点像今天用滥了的电影手法。他先用两个空镜头,天上出现震怒的迹象,不过不是现在习用的电闪雷鸣,而是划过古时象征兵灾的彗星;海上狂涛卷着巨石,发出惊人的怒吼。狂涛的吼声化成渡江的战鼓;卷起的雪浪化作战舰犁开的浪花。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交代了战争的进行。形象生动而笔墨经济;这就是诗词优于散文的地方。接着,“绣龙画雉填宫井,野火风驱烧九鼎”,写齐朝的覆灭,国家处于一片战火之中,十分出色。把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写得如此色彩斑斓。也许正是色彩如此艳丽,这才更加使人触目而惊心的。试看:皇帝的龙袍,后妃的霞帔,这曾是人们心目中非常庄严神圣的物件,人们见了它是要顶礼膜拜的,亵渎了它就会诛及九族。然而如今却是连它穿着的人一起,都抛进宫中的井里,连井都快填满了。青铜的九鼎,那是代表着国家的神器,非大典是不能轻易开启的,如今也被熊熊的战火所吞没了。将一个国家的覆灭,写得惊心动魄。这里的色彩愈艳丽,就愈益令人心惊而不忍目睹。使庄严神圣的东西完全处于邪恶的毁灭之中,那是不由人不痛心疾首的。没有任何叙述的语言,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能有这样富有鲜明而动人的力量。

诗人在这里是咏史,所以从想象中又回到了现实。眼前是“殿巢江燕砌生蒿,十二金人霜炯炯。”过去的宫殿荒芜了,只有燕子在梁上做窠;阶石因长期没人践踏而长满了蒿草。而为了怕人民造反,尽收天下兵器所铸成的十二金人,抛置在废墟里,满身白霜,空自炯炯发出寒光,似乎仍然很神气。然而它愈神气,愈益显出以为没收了兵器就可以天下太平是多么愚蠢可笑。这鲁莽的金人,其实正是无知的象征。它神气得炯炯发光,对着这长满蒿草的废殿,是非常绝妙的讽刺。

最后一绝,诗人放眼望去,看到了过去的紫禁城。它塌了,只能隐约见出的墙基,上面也长满了青草,和一眼望去的芊绵绿色连成了一片。当年这里融融的春光,只落得如今空暖荒陂。过去了,六朝金粉,几许繁华,不仅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这禁城的废墟上,野棠梨树都长得这么高大了。这繁花似雪的野棠梨开得多美丽,这亭亭玉树,是不禁使人要想起曾在这儿歌舞过的《玉树后庭花》来的。他就是这样把过去与现实、把荒淫与败亡联系了起来,并过渡得天衣无缝,这简直就是绝好的蒙太奇。

读这首诗,眼前所见的都是被强调了的艺术景象。正是这些艺术化了的画面,使得读者产生了对于南朝天子昏庸的愤慨,感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痛惜心情。诗是有高度的思想性的。果然不久,农民起义,唐室也就如同汉朝那样经过纷乱而告终。由于历史是这样的相象,以至读者难以断定诗人在这里,到底是悼齐,还是在哀唐。因此,诗人是站在了时代的最高点而预见到了晚唐末世的未来。

有的学者说:“温庭筠的诗好用浓艳的词藻,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存在比较浓厚的形式主义倾向,在他的乐府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然而就在这首乐府中,实在也看不出浓艳的词藻有什么不好。它不是决定作品有没有思想内容与形式主义的可怕的因素,而只是反映了一个作用的艺术风格。而艺术的风格,是民族传统与现实的社会风气在特定气质的作家身上相结合的结果;它是不能成为评定艺术家的高下之凭据的。看看这首诗的内容,也实在不能不惊讶于他有这样的预见。如果不是一位以人民、国家、民族为忧的人,他是不能于别人的酖乐中感到灭亡的忧戚的。他既敢吟《鸡鸣埭曲》,想必邯郸超的故事他也是知道的。那么,当别人在高压之下,而粉饰升平的时候,他却敢冒忌讳而偏要去揭历史的疮疤,正像他自己说的:“永为干世之心,厥有后时之叹。”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不可能办到。所以诗人那艳丽的风格,实在是因为他有火样瑰丽的忘我的战斗精神而形成的。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温庭筠: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

温庭筠,字飞卿,山西太原人。他这名和字意境都很美,一看就知道他的家长蛮有学问。温庭筠有位先祖叫温彦博,是唐太宗时期的宰相,所以这温庭筠算是书香门第世家子弟,只是到了他这一代,早就没落得跟平头老百姓似的。

这温庭筠很好遗传了祖上的优良文化基因,曹植七步成诗,王勃打腹稿作诗,温庭筠更奇特,双手交叉藏进袖子里,来回换八次,就可作出一首诗,变戏法一样。随便拎出一首他的《和友人伤歌姬》来瞧一下。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

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

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温庭筠不仅会作诗,还精通音律,有弦就能弹,有孔就能吹。这样一个才华满腹的落魄贵族子弟,要按照青春偶像剧的标准,必须是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美少年啊——可惜,可惜,上天给温庭筠开了一扇天才的窗,却对他紧紧关上了容貌这扇门,还用力过猛将门怼在了他脸上。

据《旧唐书》记载,温庭筠有个绰号叫“温钟馗”,可钟馗是谁?钟馗是传说中能驱邪的门神,长得比鬼还吓人。在唐朝诗人里,温庭筠简直是个歪瓜裂枣。当然,被取这样的诨名,可能还与他被黑出翔的社会名声有关。

小时候,温庭筠便随家人客居扬州,年纪轻轻就才气侧漏。当时在江苏当官的姚勖(大宰相姚崇的后人,历史学家)很爱才,就送了温庭筠一大笔助学金,希望温庭筠专心学习考取功名。

可拿到这笔赞助金后,温庭筠立马在朋友圈奔走相告,召集大家前来聚会。吃吃喝喝逛逛青楼,填些艳词小曲,没多久,竟然将这笔赞助金挥霍一空了!

姚勖听说这事之后,对自己的有眼无珠很是怄气,于是将一股怒气都让下属打在了温庭筠白花花的屁股上。

这事传开之后,温庭筠名声一落千丈。本来就长的丑,还拿助学金吃喝嫖赌,别说在古代,放在今天,他这样的也是自毁前程。

温庭筠才不管这些,他最大的爱好依然是跟风尘女子交往,填词写诗也喜欢为女性发声,跟现在的陆琪差不多。你要让温庭筠不近女色一心只读圣贤书,还不如杀了他。这一点,能秒杀温庭筠的只有柳永。

比如温庭筠填的《更漏子·玉炉香》一词。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又如《遐方怨·花半拆》一词。

凭绣槛,解罗帏。未得君书,断肠潇湘春雁飞。不知征马几时归,海棠花谢也,雨霏霏。

花拆,雨初晴。未卷珠帘,梦残惆怅闻晓莺。 宿妆眉浅粉山横,约鬟鸾镜里,绣罗轻。

就是这一首一首在青楼歌馆、烟花巷陌,在美人怀中、酒色胭脂里写就的诗词,竟然给日渐式微的唐诗,吹来了一股花香浓郁的新风,无意间被后人捧上了“花间派”创始人的地位。

不知是受不了在老家被嘲讽,还是自己幡然醒悟,温庭筠40岁的时候来到首都长安,准备大施拳脚考取功名。当朝宰相令狐绹(táo)听说温庭筠来了,高兴地派人请他去喝酒。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如果忽然有比你牛逼太多的人请你吃饭,千万别以为是自己魅力大,八成是有事要利用你。原来唐宣宗喜欢《菩萨蛮》这首曲子,大臣们投其所好,经常献上新填词以讨欢心。

令狐宰相虽位极人臣,可也未能免俗,这不是恰好来了温庭筠这位填词高手吗,正好搞点好词献给皇帝。

令狐大人私下对温庭筠说,“小温啊,好好填些《菩萨蛮》给我,这事你不要对外宣扬,自然少不了你的稿费!”这温庭筠正愁才华无处施展呢,还有银子拿,何乐不为?沉思片刻,一首《菩萨蛮》新鲜出炉: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得了好词,令狐绹立马以个人名义呈给唐宣宗,唐宣宗连呼好词,将令狐绹大大称赞了一番。于是有事没事令狐绹就让温庭筠作词,不要别的,只要《菩萨蛮》!

好家伙,这温庭筠的才华好像用不尽似的,连填十几首不重样。这些词,让令狐绹在众大臣中风光了好一阵子。温庭筠靠填《菩萨蛮》,也得了不少稿费。

可温庭筠得了钱,心里却憋屈,这版权还是我老温的啊!明明跟令狐绹约定好了不将此事外泄,转身却在吹牛时说漏了嘴:“知道令狐宰相献给皇上的那些词吗?都是俺老温代笔的!”

这话一传,将令狐绹的老脸打得啪啪啪直响,气得老宰相大骂文人都是白眼狼。

不久之后,温庭筠参加应举考试,可惜没中举,只得了个到国家公立大学读书的资格。这下温庭筠傻眼了,不禁开始怀疑人生,我老温写的文章竟然连举人也考不上?靠,什么玩意儿!这次不行,下次再战!

于是,温庭筠在此后15年间多次参加考试,都名落孙山。但由此一来,却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应试经验,不知是出于炫耀才华,还是对自己考不上心怀不满,他十分乐意主动免费帮同场考生作弊。

855年,43岁的温庭筠又参加考试。考官们都知道温庭筠是老油条、活雷锋,于是重点监控。此次的主考官是沈询,为了严防温庭筠,沈询特地将温庭筠安排在眼皮底下答卷,心想这样你总不能帮别人作弊吧?

谁知,一考完,温庭筠便得意洋洋地向人吹牛,“这次叔叔我又帮助了八个人!”这次考试,考题大范围泄密,导致几位考官全部受到牵连被组织降职,不知道跟温庭筠有没有关系?

没人搞得懂温庭筠这一切是为了什么,说不想考功名吧,却一次又一次参加考试。说想考功名吧,又每次罔顾纪律帮他人代笔。

其实,屡败屡战的温庭筠还是挺郁闷的,在《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一诗中,他表达了这种眼见同窗好友高中而自己一无所获的惆怅之情。

在首都久久没混出人样(这期间,温庭筠曾在陕西户县低调住过两年,也曾在襄阳节度使徐商手下当过几年参谋),50多岁的温庭筠又回到扬州,但身上穷得叮当响。温庭筠便到以前经常捧场的青楼,想讨点酒钱。

钱要没要到不得而知,但酒是肯定喝了一些的(相貌不佳的人就是吃亏,要换作柳永去青楼还用讨?直接会被众女子好吃好喝招待并留宿,不至于后面犯事)。

当时扬州正在施行“宵禁”,晚上禁止百姓在大街溜达。温庭筠不信邪,喝完酒后晕晕乎乎准备回家睡觉,便一路哼着小曲走在鬼影都没有一个的街市。

不巧,跟巡逻的军警撞个正着。温庭筠自然没钱讨好军警,但他有胆啊,直接在军警面前耍横。军警虞侯不管三七二十一,将温庭筠按倒在地一顿猛揍,将温庭筠的牙齿都打折了。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在那时,法律禁止随意侮辱读书士子。

恰好此时,前任宰相令狐绹正在江苏负责军政。温庭筠对令狐绹不帮自己在首都谋个差事心有埋怨,所以一直没有去拜访老相识。但也顾不了自尊了,跑去找令狐绹。令狐绹还是挺念旧情的一个人,看这老头子大把年纪如此落魄前来求助,便将虞侯抓了起来。

不料这军警是个硬骨头,当着令狐绹的面把温庭筠当晚的所作所为一股脑抖了出来,还表示自己是严格秉公执法。令狐绹听完军警的描述,只能将他放了,还对温庭筠好言相劝一番。

温庭筠认为还是令狐绹不帮自己,一气之下跑去长安上访,找到了时任宰相的老相识徐商(任期较短),徐商在时任皇上唐懿宗面前说了不少好话。为了安抚这老头子,朝廷便让他担任了国子助教(相当唐朝国立大学的副教授)一职。

这对温庭筠来说意义非凡——从此可以翻身农奴把歌唱了!一直以考生身份参加考试的温庭筠,也有了监考的资格。

温庭筠上任后第一次监考,就搞了一件大事。以前那种走后门、凭家世的考生,这次都不灵了!温庭筠在这次考试中选了30人,为了防止有人胡乱篡改名次,温庭筠在出成绩单的同时,连同优秀考生写的文章也一并贴了出来。

温庭筠还亲笔写了一则说明:“这些张贴出来的,都是好文章,我一个人欣赏就太自私了,应该让大家都看看,看看我老温排的名次公平不公平。”

看起来,这没毛病啊?以成绩好坏论名次,不很正常吗?但是权贵圈子病程已久啊!温庭筠选出来的这些文章,大多都在针砭时弊。在被触犯隐私的权贵阶层看来,让写讽刺文章的考生拿好名次简直特么的脑子有病!

就说今年的高考语文考试,你要写深刻的批判性议论文,就容易跑题,得一枚鸡蛋的中奖率会很高,但写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迈向新时代等,可以加根油条。

继任宰相杨收可不像令狐绹、徐商那样对温庭筠,此事不久,杨收就随便找了个由头,将生命只剩一个月的温庭筠逐出了长安。

临走之前,一些尊敬他的考生们,纷纷来送温庭筠,赋诗为他践行,一世不按常理出牌放浪不羁的温庭筠,一辈子尝尽了讥讽与冷落,这次送行,也许是他成年后临死前最温暖的一次体验。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7/9766.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