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百丈山记 赏析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从寺院的大门出来往东走十来步,遇到一座石台。石台下临陡峭的崖岸,幽深昏暗极其险峻。从草木丛生的地方向东南望去,见一瀑布从前面的岩穴中喷涌而出,又从几十尺的高空中投下来。溅起的水沫象散落的珍珠,又象喷射的雾气,被阳光一照,光彩耀眼,不能正眼去看。石台在山西南的缺口处,它的前面对着芦山,有一座特别秀丽的山峰出现在眼前,而远近几百里高低不同的峰峦也都一个个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

百丈山记

宋代: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百丈山三里来路,向右边俯视,是又深又险的山沟,路的左边靠着陡峭的山崖,路面是垒起来的石磴,上了十几个台阶才过去了这段险区。百丈山的胜景,从此开始了。

顺着石磴往东走,遇到一条小涧。一座石桥横跨在它上面。两旁都是苍青色的藤条和古老的树木,即使是盛夏的正午,也没有一点热气。涧水全是清澈见底,从高处流下来,发出“溅溅”的声响。走过石桥,沿着两旁都是山崖的小路曲曲折折地登上去,遇到了一座寺院的大门。有三间小房子,连十来个人也容纳不下来,但是前面可以俯视涧水。大门的后面临着石池,风从两旁的山峡间吹来,整天不断。大门里边,又有一座石桥横跨在石池上。过了石桥往北走,踩着石梯,上几级就到了尼姑庵。尼姑庵仅有几间旧房子,房子又矮又窄,没有什么值得观看的地方。只有西阁美好。溪水从西面山谷中顺着裂缝从西阁下面象箭射一般飞奔流出,向南与东面山谷中的水一块注入石池中。水从石池中再流出来,就形成了前面所说的那条小涧。西阁座落在它的上游,在激流和峻石相搏击的地方,最值得欣赏。后面是一座石壁,没有什么可看的。一个人晚上躺在西阁里面,枕头和卧席下面整夜都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越听得时间长越感到悲哀,但也很有意思。

从寺院的大门出来往东走十来步,遇到一座石台。石台下临陡峭的崖岸,幽深昏暗极其险峻。从草木丛生的地方向东南望去,见一瀑布从前面的岩穴中喷涌而出,又从几十尺的高空中投下来。溅起的水沫象散落的珍珠,又象喷射的雾气,被阳光一照,光彩耀眼,不能正眼去看。石台在山西南的缺口处,它的前面对着芦山,有一座特别秀丽的山峰出现在眼前,而远近几百里高低不同的峰峦也都一个个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太阳迫近西山了,余光横射过来,紫色和翠绿色重重叠叠,数也数不完。早晨起来往山下望去,白云铺满平野,就象一起一伏的大海波涛一样。而远远近近从云中露出来的山峰,都象来来往往飘飞浮动一样,有的涌出,有的沉没,转眼之间千变万化。石台往东的小路断绝了,当地的人凿出些仅能容下脚的石磴来通过,并在东面建了一座神祠,遇到水涝或旱灾就到那里去祈祷。害怕危险的人有的就不敢过去。而山上可观赏的景致,到这里也就没有了。

我同刘充父、刘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到这里来游览。已经把山上的胜景都写诗记述过了,我又按照次序这样详细记述下来。山上最值得观赏的地方是石磴、小涧、寺院大门、石台、西阁和瀑布。因此分别作了短诗来描述这些地方,并呈送给了一同来游览的人。现在又写了这篇游记,用它来告诉那些想去游览而未能去的人。

注释

1.本文作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载于《朱文公文集》七十八卷。百丈山在建宁府建阳县(今福建省建阳县)东北,东与崇安、浦城二县接界。

2.许:表示约数。

3.绝壑:又深又险的山沟。

4.控:临。垂崖:陡峭的山崖。

5.度:渡过,过去。

6.循:顺。

7.得:遇见。

8.梁:桥。

9.亭午:正午。

10.淙:流注,灌注。

11.溅溅:水流声。

12.山门:佛教寺院的大门。

13.瞰:俯视。

14.蹑:踏,踩。

15.庵:尼姑的寺庙。

16.才:仅仅。

17.卑庳:低矮。迫隘:狭窄。

18.胜:美好。

19.罅:裂缝。

20.据:通“倨”,踞坐,蹲坐,这里作“座落”解。

21.水石峻激:为合叙句,拆分开来为“水激,石峻”。

22.玩:欣赏,品味。

23.潺潺:象声词,溪水流动的声音。

24.昧:昏暗。

25.瀵涌:喷涌。

26.烛:照。

27.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夺目:光彩耀眼。

28.揖:如人作揖,这里是“对”的意思。

29.历历:一个个清清楚楚的。

30.薄:迫近。

31.殚:尽。

32.川:平野,平地。

33.飞浮:飘飞浮动。

34.径:小路。

35.祷:祈祷。

36.穷:尽。

37.纪:通“记”。

38.叙次:按照次序记叙。

39.各别为小诗:各个另外作了几首短诗。按:所作小诗是六首五绝,见《朱文公文集》卷六《百丈山台咏》。

40.夫:远指代词,那些。

参考资料:

1、张盛如.《唐宋散文精华分卷》 :朝华出版社,1992

创作背景

这篇游记作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所写的百丈山位于福建建阳东北。作者与同游者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皆赋诗以纪其胜”,复又“叙次其详如此”,这在末节中作了交代。诗文并作,记其游览之胜。

参考资料:

1、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古文观止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赏析

作者没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行程等方面,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优美风景。文章开门见山,文尾映照题目,从“山之胜盖自此始”写起,到“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结束了基本部分的内容,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显得十分集中、紧凑。有选择地落笔于六处景致,分为两组:第一组叙述踏石磴、过涧水、入山门而至西阁,主要描写西阁环境的优美和夜宿听泉的感受;第二组中由石台引出,主要描写瀑布、夕照与云海,叙次分明,铺排得当,重点突出,引人入胜。

第一段,从“登百丈山三里许”直接切入,前面的上山经过,所见所闻,一概略而不提,笔锋直逼描述中心:“山之胜盖自此始”。“左俯绝壑,右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及得度”,一“俯”一“控”,写出地势险要,得叠石为台阶才能通过。作者在这里表现了对险奇美的欣赏。

第二段,描述循水游览,详写涧水美的形貌和作者由此萌生的审美情趣。这一段山门前后诸景点虽历历如绘,以“跨”、“度”、“上”等行为动词,展示过程,一笔不漏地描述了游览经过和诸多景象,但其详写重点则放在幽静美的描绘上。作者以“涧”为中心,贯穿着水的描写。“苍藤古木”的掩映,伴和着“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声色并茂。“盛夏亭午无暑气”,“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点染了清幽的氛围和清冽的感受。第二段一开始先略提小涧,再谛听水声溅溅,再瞰涧水流淌,再写“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探寻了水源,再以“乃为前所谓小涧者”,照应前文,并以“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表达了作者的欣赏态度,最后归结为“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的描述,显露了自己的审美趣味和情调。

第三段,先写壮美的瀑布,后又写了美姿美态的山峰。

先写瀑布。如果说第二段写出了百丈山的幽美的话,那么第三段写瀑布则重在表现壮美。先以“下临峭岸,深昧险绝”的险奇美作映衬,再写出“于林薄间东南望”的瀑布景象。“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凌空而泻,气势非凡。“沫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壮丽异常。然后写山峰。作者先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缺口中遥望远山,“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然后作者又以一峰挺拔高出和群山逶迤而去相组合,形成了一幅主次层次感丰富的图画。“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接着作者以固定的景点,用傍晚和清晨两个不同时间的景观,构思两幅图画,进一步渲染了壮美的特征。“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突出的是色彩绚烂美;清晨“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凸现的是云海的变幻美。这样,在作者详尽描述的百丈山景中就兼具了险奇、幽静、五彩、飞动、变幻等诸种美的形态。

最后一段,点明了写作此文的目的:导游,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这一句是作者游后的结论,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总括。

这篇游记和一般平铺直叙的游记不同,作者处处留意对重点景观进行介绍、描写。如开头就直接写“石磴”,而舍去了关于登山历程的冗长叙述。又如写小涧,仅从客观方面写到了“苍藤古木”、“水皆清澈”以及涧水飞溅而下的淙淙声,和“盛夏亭午无暑气”这一游人的主观感受,笔墨无多,就点染出了此地环境的清幽宜人。作者在介绍自然景观时,还擅于运用先抑后扬的笔法。即先叙述该处属平常景观,然后从中找出可供游人欣赏或可能使游人感兴趣的某一侧面、景点来进行介绍。如写山中六景之一的山门,仅有一“不能容十许人”的小屋,殊无可观,而作者用一转折语气,以“然”字领起,指出此地亦别有情趣。因为它“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倘若炎夏登临,峡风拂面,定当十分畅快,就使读者不禁心向往之了。又如写到山庵时,以为它“才老屋数间”,且狭小低湿,自然无可欣赏,而作者用一“独”字领起,指出庵之西阁却为一胜景,特别结合自己的身世遭遇,叙述了夜卧其上,下听泉声潺潺,所引起的悲凉之感。百丈山中最吸引游人的,是石台和石台周围的景色。从“下临峭岸”的石台上,既可于“林薄间”望见前岩岩穴中喷涌而出,“投空数十尺”的瀑布;又可远眺“数百里峰峦高下”的壮观景色。还有变化万千的云海、冉冉西沉的夕阳。真是美不胜收,令人留连忘返。为了突现石台及其周围景色之美,作者多次运用了恰切而生动的比喻,如说瀑布飞沫“如散珠喷雾”,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云海中诸山“若飞浮往来”等,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那描写瀑布飞沫为日光所照时的景象的一段文字,虽为直叙,但由于能为山水传神,其技巧也不能不令人叹服。

伟大的思想家朱熹,到底是怎样一个存在?

我想儒家这一学派除去孔子,最被大家熟知的应该就是朱熹了吧。朱熹在这一方面的造诣也是特别的高,他虽然生活在南宋时期,但是他的思想一直都影响着元明清三个朝代。朱熹的思想并没有比孔子差很远,虽然说觉悟不及孔子,但是在其他的思想家里,也还是数一数二的。我们对于孔子的评价,好像还没有什么不好的,一直以来都是他说什么我们都认为是对的。

但是历史上对于朱熹的评价就不是这样了,有人说他好,也有人说他不好。有人就认为朱熹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境界特别的高,但是也有人认为他无才无德。为什么差别会这么大呢?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历史上认为朱熹无才无德主要就是因为一直流传着四件事。首先第一件就是朱熹跟一个官员争一个青楼的女子。民间流传的是朱熹喜欢那个女子,但是那个女子并不喜欢他,而且还跟另外一个朝廷的官员混在一起。于是朱熹就伺机报复,就在朝廷上指责那个官员。但是真正的历史并不是这样子的,朱熹是一个特别正直的人。他在有一次查官员贪污的时候就发现那个官员不太正常。

于是他就把真实的情况上报给了皇上,这件事情把那个官员给逼急了。那个官员为了把他拉下去,就污蔑他跟那个青楼女子有关系,因为那个青楼女子喜欢的是自己而不是他,所以就用这件事情来报复自己。所以说事情的真相其实是这个样子的,很明显就算说朱熹这样一个大圣人喜欢青楼的一个女子,也是没有什么可信度的。

第二件事情就是朱熹对自己的母亲不好,舍不得给他母亲买吃的,给他母亲做饭的时候,用的都是不好的米。对于儒家来说,百善孝为先。肯定对自己的父亲母亲尽孝是应该的,如果自己作为儒家学派的一员,却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就真的太差劲了。但是也有历史书上面写的是他给他妈妈守陵守了六年。这个也不知道谁是真的,无从辨别,只是谣言一出,大众都被传言带偏了。

第三件就是朱熹爱上了武夷山的一个寡妇,但是小编觉得这种事情一听就特别的扯淡。没有什么可信度,难道人家的家乡在武夷山就会爱上武夷山的寡妇吗?当然不是这样子的,而且这件事情要真的跟传言说的一样,那他的名声早就坏了。

最后一件就更加的可笑了,在朱熹的儿子死了之后,他的儿媳妇又怀了孕,然后被人硬说是朱熹的。先不说是不是他的,就连他儿媳妇有没有怀孕都是个迷,更加别说是他的了,所以这些其实都是无稽之谈。

像朱熹这样的有名之士,肯定会有很多的流言蜚语,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相信也可以选择不相信。但是如果有那种一看就特别荒谬的就没有必要相信了,而且像这种一直以来都是别人的榜样的宋代理学家,一般也不会做出什么出格过分的事情。

古人是如何读书的?朱熹给我们最佳读书方法,赶紧学起来

朱熹作为继孔子、孟子之后最杰出的儒学大师,其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奋斗。朱熹的弟子汇集朱熹关于读书的训导编订的“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为后世提供了诸多借鉴。

古人的读书之道

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作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朱熹总结的《读书之要》,堪称读书方法之大成。其弟子根据《读书之要》,结合朱子平日有关读书的论述,整理汇集,终成著名的《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把读书法定为六条: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着紧用力,曰居敬持。

读书乃学者第二事。

读书是求学的第二件事,那么什么才是求学的第一件事呢?朱子随后提到我们读书是因为“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写书,是因为“经历见得许多”。这就告诉我们,求学最重要的是“经历”。从学习规律来看,学生最佳的学习方式是从生活中和经验中学习。但是个人的经历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知识都可以从自身的经历获得。此外,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越来越趋向于书本和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越来越像考试和背书的机器。面对这样的现实,对于不能改变整个社会评价标准的我们,可以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去体验、去经历。

朱子说圣人能写出书来,主要就是因为“经历见得许多”。我们不能为了考试分数,剥夺了学生成为“圣人”的机会。

读书要吃透。

大凡看书,要看了又看,逐段、逐句、逐字理会,仍参诸解、传,说教通透,使道理与自家心相肯,方得。读书要自家道理浃洽透彻。

读书是一个从容不迫、自我求取和满足的过程,就好像江海浸泡,油膏滋润,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心中的困难和疑惑都会冰雪消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学习道理,都是一个将外在的东西内化为个人思想的过程。“润物细无声”式的浸润会比“暴风骤雨”式的灌输好得多。学习知识,要有预习、学习、复习的过程,要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如果一味求快,那么不可能有好的效果。比如背唐诗,每天背5首、10首,不如每天背2首,剩下的时间复习巩固前一天所背诵的。这样学生才能记得牢,并且能获得成就感,学会坚持。

朱子认为:“圣贤之言,须常将来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朱子的读书法,主要是针对儒家的经典所说的,因此他说如果看书看到和圣人的想法不一样的,就要对照自己反思改正,这就是假设书上总是对的,而自己总是错的。但是在知识爆炸,观念更新的时代,从书中读到和自己原有的知识、观念不同的内容,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应该鼓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大胆质疑书上的内容,通过探索和钻研,寻求真理。遇到问题时,既要反思,又要记得“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能单单盲从书本,也要有独立的思考,深入探索知识。

读书是一种休闲娱乐还是一种人生追求?

朱子说:“人言读书当从容玩味,此乃自怠之一说。若是读此书未晓道理,虽不可急迫,亦不放下,犹可也。”读书和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就要下工夫、出力气,这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每一个学生都有阅读偏好,有喜欢读小说的,有喜欢读散文的……从培养习惯的角度出发,要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培养阅读习惯的动力,鼓励学生要么不读,读了就要认真读,不要让阅读过程变成一场走马观花的游戏。读小说,不要光看情节;读散文,不要只关注优美的语言。

读书一定要读到位。

人言读书当从容玩味,此乃自怠之一说。若是读此书未晓道理,虽不可急迫,亦不放下,犹可也。读书要下工夫、动脑子、弄得懂、记得住。但有些学生每天都有做不完的题、看不完的书,成绩却没有进步。这就是因为功夫没有做到位。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目标和计划,只是为了完成家长和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习的目的就是交作业和应付考试。如何才能做到位呢?要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力求真正理解掌握。作业和考试只是检测学习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目的。

读书太慢、看不懂时该如何呢?

读书看义理,须是胸次放开,磊落明快,恁地去。第一不可先责效。纔责效,便有忧愁底意。只管如此,胸中便结聚一饼子不散。今且放置闲事,不要闲思量。只专心去玩味义理,便会心精;心精,便会熟。

朱子说读书不要“责效”,不是说读书不要效果,而是说读书不能急功近利,要以理解和懂得道理为先。如果在开始读的时候就是奔着一个功利的目标读,就很难有成就。

读书就要一心一意地体会书中的道理,放下其他想法,让阅读和学习恢复本真的快乐,深入体会书中的道理,学到了道理,再用来指导自己的成长。一个多读好书、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能真正学好知识,做好人。

诵读是一种重要的读书之法。

过去的私塾先生,教学生读书,不是先讲解,而是自己诵读几遍之后,让学生先跟着齐读,再各自读,反复读,直到学生熟读成诵。一般来说等到书能背下来,书上的意思就懂了一大半。学生不喜欢出声诵读,只习惯无声默读,而且往往是年级越高的学生,越不喜欢出声。就算在学校组织的早读课上,也常常看到学生不肯张口,不愿意出声。但是诵读具有一系列好处,比如说可以感受文章的韵律和节奏;可以锻炼发声,培养说话、表达、交流和演讲的能力;可以锻炼专注力,融入书本中。诵读时,要做到“口到、心到、眼到”,边看、边读、边听、边想,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就会增强记忆效果。

朱子认为,读书就是要踏实、深入地读到每本书的精髓,再主动融入自己的理解,才能真正有收获。如果只是死读书,被书上的内容束缚了理解,那么只会越读越糊涂,越读越茫然。

如何培养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呢?

首先,要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中只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才是关键,要积极动脑,主动参与讨论,力求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其次,要培养主动质疑的精神。大胆提出疑问,不要盲从权威,要主动思考。

再次,要能够主动把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备和新学到的知识相融合,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8/11153.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