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诗文赏读 《宋史·张田传》原文及翻译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张田字公载,澶渊人。登进士第。欧阳修荐其才,通判广信军。夏竦、杨怀敏建策增七郡塘水,诏通判集议,田曰:“此非御敌策也,坏良田,浸冢墓,民被其患,不为便。”因奏疏极论,谪监郢州税。通判冀州。内侍张宗礼使经郡,酣酒自恣,守贰无敢白者,田发其事,诏配西陵洒扫。摄度支判官。袷享太庙,又请自执政下差减赉费,唐介论其亏损上恩,出知蕲州。

《宋史·张田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张田字公载,澶渊人。登进士第。欧阳修荐其才,通判广信军。夏竦、杨怀敏建策增七郡塘水,诏通判集议,田曰:“此非御敌策也,坏良田,浸冢墓,民被其患,不为便。”因奏疏极论,谪监郢州税。通判冀州。内侍张宗礼使经郡,酣酒自恣,守贰无敢白者,田发其事,诏配西陵洒扫。摄度支判官。袷享太庙,又请自执政下差减赉费,唐介论其亏损上恩,出知蕲州。移桂州。异时蛮使朝贡假道,与方伯①抗礼,田独坐堂上,使引入拜于庭。土豪刘纪、庐豹素为边患,讫田去,不敢肆。京师禁兵来戍,不习风土,往往病于瘴疬,田奏罢成。或告交阯②?李日尊兵九万,谋袭特磨道,诸将请益兵,田曰:“交阯兵不满三万,必其国有故,张虚声以吓我耳。”谍既得实,果其兄弟内相残,惧边将乘之也。宜州人魏利安负罪亡命西南龙蕃,从其使入贡,凡十反。至是龙以烈来,复从之。田因其入谒,诘责之,枭其首,欲并斩以烈,叩头流血请命。田曰:“汝罪当死,然事幸在新天子即位赦前,汝自从朝廷乞恩。”乃密请贷其死。知广州。广旧无外郭,民悉野处,田始筑东城,赋功五十万,两旬而成。初役人相惊以白虎夜出田迹知其伪召戒逻者曰令夕有白衣人出入林间者谨捕之如言而获城既就,东南微陷,往视之,暴卒,年五十四。田为人伉直自喜。临政以清,女弟聘马军帅王凯,欲售珠犀于广,田曰:“南海富诸物,但身为市舶使,不欲自污尔。”作饮贤堂,绘古昔清刺史像,日夕师拜之。苏轼尝读其书,以侔古廉吏。

(选自《宋史·张田传》,有删改)

[注]①方伯:泛称地方长官 ②交阯:交阯国。位于今越南。

译文:

张田字公载,是澶渊人。考中进士。欧阳修推荐他有才能,任通判广信军。夏竦、杨怀敏建议增加七州的塘水,皇帝下诏让通判集中讨论,张田说:“这不是抵抗敌人的策略,破坏良田,淹没坟墓,百姓遭受祸害,没有什么好处。”于是上奏章竭力论说,被贬为郢州税监。任冀州通判。内侍张宗礼出巡经过州治,纵酒放肆,州太守和副职没人敢上告,张田告发这件事,皇帝下诏发配张宗礼去西陵做洒扫。代理度支判官。祭祀太庙时,张田又请求从执政大臣以下酌量减少赏赐费用,唐介说他损害皇帝恩德,出京城做蕲州知州。改任桂州知州。过去蛮族使者朝贡途径桂州,和知州平起平坐,张田却独自坐在堂上,派人带蛮族使者进入庭中拜见。土豪刘纪、庐豹向来是边界的祸患,一直到张田离去,不敢放肆。京城的禁军来桂州戍守,不习惯当地的水土,常常因瘴疠得病,张田奏请罢免戍守。有人报告说交阯国李日尊率九万军队,图谋袭击特磨道,各将领要求增加兵力,张田说:“交阯国兵力不满三万人,一定是他们国内有变故,虚张声势来吓唬我们。”侦察到真实情况,果然是他们兄弟互相残杀,怕宋边将乘机进攻。宜州人魏利安犯罪逃亡西南龙蕃,跟随他们的使者入朝进贡,共十次往返。这时龙以烈到来,魏利安又跟着他。张田乘他进来拜见时,谴责魏利安,将他斩首示众,要一并斩了龙以烈,龙以烈叩头流血请求饶命。张田说:“你的罪行应处死,然而事情幸好在新天子登位大赦之前,你自己向朝廷求恩。”于是暗中请求宽恕他免除处死。任广州知州。广州过去没有外城,百姓都住城外,张田开始修筑东城,用工五十万,二十天建成。当初,服役的人互相惊恐说有白虎在夜间出现,张田查明这是假的,招来巡逻的人告诫说:“今晚有树林中进出的穿白衣的人,小心地抓捕他们。”照他的话果真抓到了。城墙修完后,东南角稍微下陷,张田去视察,突然去世,享年五十四岁。张田为人刚直自负。他理政清廉,他妹妹许给马军将领王凯,想到广州买珠宝和犀角,张田说:“南海富产各种东西,只是我身为市舶使,不想玷污自己。”他建钦贤堂,画了古今清廉刺史的像,日夜学习礼拜他们。苏轼曾经读他的书,把他和古代的廉吏相提并论。

宋代文学

宋朝文学主要涵盖了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散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宋朝的文学作品在北宋初期禀承了晚唐风格,用词浮艳,常作唱和酬答之用。随着王禹偁关注民生,朝廷又偏重儒学,文学作家开始注重儒家说教功能,但成就不高。直到欧阳修带起的第二次古文运动,文人才以平实的语言来创作,加上内容多反映生活时弊,雅俗共赏,文学创作进入了高峰期。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

“俗”的转变时期。所谓“雅”,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中上层的文人文学,指诗、文、词;所谓“俗”,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下层的小说、戏曲。传统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的说法,指明了各个朝代文学样式发达繁荣的侧重点。我们应该充分评价元明清诗文词的成就,但其未能超宋越唐,则可断言。如果说,宋代诗文词(特别是文和词)是元明清作家们不断追怀、仰慕的昨天,那么,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大发展就是宋代刚刚发展起来的白话小说和戏曲的灿烂明天了。

宋代继唐代以后出现了又一个诗歌高潮。虽然至今还没有一部《全宋诗》,但其总量超出《全唐诗》好几倍则是无疑的。宋代诗人大都一生勤奋写作,作品众多,如现存苏轼诗二千七百多首,杨万里四千多首,陆游近万首,远比唐代李、杜为多(李诗近千首,杜诗一千四百多首),充分说明宋诗繁荣的盛况。

概述

公元九六〇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一举夺取政权,建立了北宋王朝.此后近二十年中,宋朝统治者通过军事征伐和外交活动,消除了南北的一些较大的割据势力,逐渐实现了统一,从而结束了唐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使动荡不安的社会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

北宋初年,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的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农民因此获得了喘息机会,广大农村从劳乏困疲中解脱出来,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稻穗登场谷满车,家家鸡犬更桑麻”的富裕景象,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和商业也呈现为与之相应的兴盛局而。冶矿、纺织、瓷器;印刷业也都迅速发达起来.并逐渐地出现了一些新的繁华都市。这一切都为宋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尤其是活字印刷的出现,使大量书籍得以迅速刊行于世,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播和交流,扩展了文人学者的视野.提高了他们著书立说的兴趣,以致私家著述纷纷问世,其规模和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代。开封、杭州、成都、扬州等大城市的日益繁盛,这为宋词的创作扩充了题材,丰富了内容。并由于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促成了民间说唱技艺的高度发展,使话本小说等通俗文学迅速兴盛起来。

宋代思想界提倡“道学”或“理学’,讲究“推理以存义“(程颐《答扬时论西铭书》).这种学术空气弥漫开来,就使宋代诗文创作带有较浓厚的说教色彩,文意刻露.‘’唐诗主情,故多蕴籍。宋诗主气,故多径露”(王士祯《师友诗传续录》)。宋代诗文的这一特殊风貌,与多为言情的唐代诗文比较,恰成鲜明的对照。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所谓“雅”,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中上层的文人文学,指诗、文、词;所谓“俗”,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下层的小说、戏曲。传统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的说法,指明了各个朝代文学样式发达繁荣的侧重点。我们应该充分评价元明清诗文词的成就,但其未能超宋越唐,则可断言。如果说,宋代诗文词(特别是文和词)是元明清作家们不断追怀、仰慕的昨天,那么,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大发展就是宋代刚刚发展起来的白话小说和戏曲的灿烂明天了。

宋代继唐代以后出现了又一个诗歌高潮。虽然至今还没有一部《全宋诗》,但其总量超出《全唐诗》好几倍则是无疑的。宋代诗人大都一生勤奋写作,作品众多,如现存苏轼诗二千七百多首,杨万里四千多首,陆游近万首,远比唐代李、杜为多(李诗近千首,杜诗一千四百多首),充分说明宋诗繁荣的盛况。

概述

宋代文化对宋代文学的影响

(一)宋代散文沿着唐代散文的道路而发展,最终的成就却超过了唐文。后人有 “唐宋八大家”之说,而八位古文作家中有六人出于宋代。而且北宋的王禹偁、范仲淹、晁补之、李格非、李廌,南宋的胡铨、陆游、吕祖谦、陈亮等人,也都堪称散文名家。宋代散文作家的阵容比唐代更为壮大。散文在传统上具有议论、叙事、抒情三种主要功能。在宋代散文中,这些功能更加完善,而且融为一体,使散文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宋代的政论文和学术论文特别发达,从王安石、曾巩到胡铨、吕祖谦,散文的议论功能臻于完善。以欧、苏为代表的作家则更加注意三种功能的融合,加强了散文的抒情性质与文学意味。比如欧阳修的史论在议论中渗入强烈的感情色彩,苏轼的亭台记把叙事与议论结合得天衣无缝。《秋声赋》、《赤壁赋》等散文名篇更堪称典范。在这些作品中,散文的各种功能已水乳交融,且具有诗的意境,成为名副其实的美文。

(二)宋诗正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宋代诗人可以从唐诗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但这座山峰同时也给宋人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宋人对唐诗的态度,由最初的学习和模仿,到题材的渐次开拓,如向日常生活倾斜、理趣的拓展等。

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生新的。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的陌生化的结果。然而宋代诗坛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见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与王观复书》之二)。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显然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这也是宋代诗人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

(三)作为有宋一代文学之胜的是宋词。在词史上,宋词占有无与伦比的巅峰地位。词在晚唐五代尚被视为小道,到宋代才逐渐与五七言诗相提并论。宋词流派众多,名家辈出,自成一家的词人就有几十位,如柳永、张先、苏轼、晏几道、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辛弃疾、刘过、姜夔、吴文英、王沂孙、蒋捷、张炎等人,都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就。宋词的总体成就十分突出:首先,完成了词体的建设,艺术手段日益成熟。无论是小令还是长调,最常用的词调都定型于宋代。在词的过片、句读、字声等方面,宋词都建立了严格的规范。词与音乐有特别密切的关系,词的声律和章法、句法也格外细密。宋词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五七言诗难以达到的,它为丰富古典诗歌的艺术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其次,宋词在题材和风格倾向上,开拓了广阔了领域。晚唐五代词,大多是风格柔婉的艳词,宋代词人继承并改造了这个传统,创作出大量的抒情意味更浓的美丽动人的爱情词,弥补了古代诗歌爱情题材的不足。此外,经过苏、辛等人的努力,宋词的题材范围,几乎达到了与五七言诗同样广阔的程度,咏物词、咏史词、田园词、爱情词、赠答词、送别词、谐谑词,应有尽有。艺术风格上,也是争奇斗艳,婉约与豪放并存,清新与秾丽相竞。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后代词人很少能超出宋词的范围。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9/15066.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