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文学赏读 美人对月 唐寅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夜晚美人迟迟不得安眠,却是为何?细一看,鬓髻斜置,孤身一人,好比那梨花枝头休栖的小鸟;夜静谧,风静吹,孤鸟与梨花相依相偎却不得相知相解;再想,风本该动却梨花枝静,鸟本是活物却也无半点生气,如此画面定格,哀思凝滞……这一段景,安静中多几分凉意,孤寂时伴几分忧思。斜髻美人,更显得那么柔弱怜惜、楚楚动人!

美人对月

明代:唐寅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注释

娇娥:美人美貌的少女。

浅解

夜晚美人迟迟不得安眠,却是为何?细一看,鬓髻斜置,孤身一人,好比那梨花枝头休栖的小鸟;夜静谧,风静吹,孤鸟与梨花相依相偎却不得相知相解;再想,风本该动却梨花枝静,鸟本是活物却也无半点生气,如此画面定格,哀思凝滞……这一段景,安静中多几分凉意,孤寂时伴几分忧思。斜髻美人,更显得那么柔弱怜惜、楚楚动人!

一番学究才知道美人迟卧的原由:难将心事和人说。女子那种能说而难说、可说而不得说的无奈与委屈便尽显其中。孤身独立,冷夜难卧,思绪漫漫,心事缠绵,无人相伴相知,只好将这一切寄予这轮青天明月……月只是一种寄托,却也是一种替代,睹月所思的可是物亦可是人!

全诗前两句写景不忘人事,后两句寓情不失汇景,情景结合,相互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是静夜幽思,亦是美人伤景!在诗人细腻的渲染之下,环境氛围顿显,人物形象突出,可谓妙笔神工。

唐寅 (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的始祖是前凉凉州晋昌郡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自称“鲁国唐生”。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役。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桥里间一代。唐寅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带,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唐寅不负父望,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庠读书。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因弘治十二年科举案受牵连入狱被贬为吏,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唐寅晚年生活十分穷困,有时甚至依靠朋友的接济生活,54岁即病逝。

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人物评价

祝允明:子畏为文,或丽或淡,或精或泛,无常态。不肯为锻炼功,奇思常多,而不尽用。其诗初喜秾丽。既又放白氏,务达情性。而语终璀璨,佳音多与古合。

徐祯卿:唐寅,字伯虎。雅资疏朗,任逸不羁。

钱大昕:土木其形骸,冰雪其性情。藐千驷以若浼,拥万卷而自荣。狂士标格,才子声名。是将共叔夜伯伦而尚友,岂徒徵仲希哲为同盟。

王世贞:寅少法初唐,如雩杜春游,金钱铺埒,公子调马,胡儿射雕。莫年脱略傲睨,务谐俚俗。

王犀登《丹青志》才雄气逸,花吐云飞,先辈名硕,折节相下,庶几青莲之驾,无忝金龟之席。

杨静盦:今读其集,有时风神散朗,辞句婉丽,殊类刘梦得,有时谐俗俚歌,儁永有味,一如王梵志,这便是“初尚才情,晚年颓放”之故了

陈志岁:“画臻三昧境;梦觉六如身。”(《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联稿·纪念唐寅》)

相关阅读

明代文学

明代是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昌盛而正统诗文相对衰微的时期。然而这种力量消长的变化并不表现于诗文数量的减少,而是表现在作品思想和艺术质量的蜕化。从时间上看,明代享国的时间分别大致与唐代和宋代相等,都是约三百年左右;从数量上看,明代诗文作家及作品的数量也远在唐宋之上。仅《千顷堂书目》著录的明人别集就大约有近五千种,《明诗综》收录的诗人也有三千四百多人;然而从质量上看,明代的诗文作家很难找到像李白、杜甫、苏轼那样在诗文方面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巨匠,缺乏唐宋诗文作家在艺术上的创新精神。

简介

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虽然也能够看到作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抒写的个人心理感受,但不足的是他们传达信息的手法基本上是模仿古人,没有或很少在艺术观念及方法上创立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新天地。尽管如此,明代后期社会和文学的进步思潮仍然在诗文领域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明代传统文学形式如此演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社会方面来看,明代文学家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经历了一个从紧到松的过程。元末文人在远离政治旋涡的环境中所形成的隐逸心理和孤独性格在明初的政治高压统治下收到猛烈的重创,他们在血的事实面前,不得不再次承担其个人对封建政权的服从义务。魏晋和元代文人尽管也受到封建强权政治的挤压,但还有隐遁于山野之途。明代文人则连隐逸也会获罪,“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者皆“罪至抄扎”。于是,从明初到隆庆之前的文坛一片沉寂就理所当然了。从嘉靖以后,社会上的进步思想开始抬头,明代中期以后的几个皇帝也因二百年的稳定而放松了警觉,而将经历更多地放在淫逸生活上,因此代表文人个人人格精神的公安派文学的一面世。其次,在思想方面,由于统治者官方的提倡,理学思想继续成为社会统治思想。但另一方面,理学自身的变化也决定了它对社会的影响作用的相互迭替。理学对文学最大的影响是“文道合一”观念,是表现封建纲常思想、宣扬复古思想成明代前期文学的主流。而理学演变到后期,则成为进步文学思潮的旗帜。第三,从文学性事本身来看,传统的旧体文学形式如诗歌、散文等经过唐宋等作家的努力,在内容、风格、形式、技巧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因而使明代的诗文作家感到望尘莫及,所以只能尽模仿遵从之能事。与此同时,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形式却获得了无限的生机,使旧体文学形式未免相形见绌。正统文人的才能只能局限于八股取试的樊笼里,而八股的体制显然不利于文人思想和情感的自由抒发,由此造成诗文等传统形式的萎缩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明代文学的演变发展,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大的阶段,从明初到正德年间是明代文学的前期,从嘉靖年间到明亡是明代文学的后期。这两个阶段的文学有着显著的变化,表现着鲜明的时代特点。这种变化和特点,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思潮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9/15594.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