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刘禹锡《柳枝词》赏析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这首诗大致的意思是说,江流曲折,两岸的垂柳漂在江面上,犹如千万条彩带,这江面上的桥,还是二十年前时的旧石板桥,我曾经与一位美丽的姑娘在这桥上分别,只恨到如今,再也没有了她的消息,不知道她去了何处?

刘禹锡《柳枝词》赏析

清江一曲柳千条,

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

恨无消息到今朝。

【赏析】

这首《柳枝词》,明代杨慎、胡应麟誉之为神品。它有三妙。

一、故地重游,怀念故人之意欲说还休,尽于言外传之,是此诗的含蓄之妙。首句描绘一曲清江、千条碧柳的清丽景象。“清”一作“春”,两字音韵相近,而杨柳依依之景自含“春”意,“清”字更能写出水色澄碧,故作“清”字较好。“一曲”犹一湾。江流曲折,两岸杨柳沿江迤逦展开,着一“曲”字则画面生动有致。旧诗写杨柳多暗关别离,而清江又是水路,因而首句已展现一个典型的离别环境。次句撇景入事,点明过去的某个时间(二十年前)和地点(旧板桥),暗示出曾经发生过的一桩旧事。“旧”字不但见年深岁久,而且兼有“故”字意味,略寓风景不殊人事已非的感慨。前两句从眼前景进入回忆,引导读者在遥远的时间上展开联想。第三句只浅浅道出事实,但由于读者事先已有所猜测,有所期待,因而能用积极的想象丰富诗句的内涵,似乎看到这样一幅生动画面:杨柳岸边兰舟催发,送者与行者相随步过板桥,执手无语,充满依依惜别之情。末句“恨”字略见用意,“到今朝”三字倒装句末,意味深长。与“二十年前”照应,可见断绝消息之久,当然抱恨了。只说“恨”对方杳无音信,却流露出望穿秋水的无限情思。此诗首句写景,二句点时地,三四道事实,而怀思故人之情欲说还休,“悲莫悲兮生别离”的深沉幽怨,尽于言外传之,真挚感人。可谓“用意十分,下语三分”,极尽含蓄之妙。

二、运用倒叙手法,首尾相衔,开阖尽变,是此诗的章法之妙。它与《题都城南庄》(崔护)主题相近,都用倒叙手法。崔诗从“今日此门中”忆“去年”情事,此诗则由清江碧柳忆“二十年前”之事,这样开篇就能引人入胜。不过,崔诗以上下联划分自然段落,安排“昔──今”两个场面,好比两幕剧。而此诗首尾写今,中二句写昔,章法为“今──昔──今”,婉曲回环,与崔诗异趣。此诗篇法圆紧,可谓曲尽其妙。

三、白居易有《板桥路》云:“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唐代歌曲常有节取长篇古诗入乐的情况,此《杨柳曲》可能系刘禹锡改友人之作付乐妓演唱。然此诗就《板桥路》删削二句,便觉精采动人,颇见剪裁之妙。诗歌对精炼有特殊要求,往往“长篇约为短章,涵蓄有味;短章化为大篇,敷衍露骨”(明谢榛《四溟诗话》)。《板桥路》前四句写故地重游,语多累赘。“梁苑”句指实地名,然而诗不同于游记,其中的指称、地名不必坐实。篇中既有“旧板桥”,又有“曾共玉颜桥上别”,则“此路今重过”的意思已显见,所以“若为”句就嫌重复。删此两句构成入手即倒叙的章法,改以写景起句,不但构思精巧而且用语精炼。《柳枝词》词约义丰,结构严谨,比起《板桥路》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刘禹锡的绝句素有“小诗之圣证”(王夫之)之誉,《柳枝词》虽据白居易原作改编,也表现出他的艺术匠心。

刘禹锡是唐朝比较著名的诗人之一,而且还被后世称为“诗豪”,他的很多诗作,那都是写得非常的优美,据说他还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可谓是出身名门。尽管刘禹锡的一生,虽然有才华,但是并没有被受到重视,他也是如大多数唐朝的诗人那样,被贬到了广东的连州,还在那里生活了十四年的时间,这对于我们的诗人来说,那就是一件极其黑暗的日子。试想一个原本有才华,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却是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那都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那么说到刘禹锡的诗,他同样也是写过很多的非常优美的爱情诗,以这首《柳枝词》,那便是他众多爱情诗中,非常经典的一首,在这首诗中,我们的诗人一开篇,便是令人惊艳不已。整篇读下来,让人感动不已,应当说这首诗与唐朝另外一位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诗大致的意思是说,江流曲折,两岸的垂柳漂在江面上,犹如千万条彩带,这江面上的桥,还是二十年前时的旧石板桥,我曾经与一位美丽的姑娘在这桥上分别,只恨到如今,再也没有了她的消息,不知道她去了何处?

刘禹锡的这首诗写得哀婉动人,他先是以景代入,这与唐朝很多人的诗人一样,从景色入手,然后层层递进,讲述自己如何在二十年前,还在是在石板桥上,与自己的心爱的姑娘,在这桥人分别。诗人的这种叙事,看似漫不经心,但是却充满了悬念,令人忍不住想要看下去,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果然是不出所然,诗人在最后一句中,终于点明了自己当时内心的一种无奈,他说自己这二十年来,自从与心爱的姑娘分别后,再是没有见过这位美丽的姑娘,读者读到这里,于是也会为诗人感动惋惜。

综观刘禹锡的这首《柳枝词》,可谓是写得非常的平缓,而且还有些漫不经心,但正是这种漫不经心的叙事,更是能够显示出这首诗的忧伤来,同时也让人看到了诗人深情的一面,当然还有一段令人惋惜的爱情。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guoxueshangxi/201905/5049.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