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送浑将军出塞 赏析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在这首诗中,高适以高远雄浑的起调,整散相间的句式,不停转换的韵律,多角度、多侧面塑造了浑将军这样一个忠勇爱国的名将形象,使其诗歌具有雄壮豪放的鲜明艺术风格。

送浑将军出塞

唐代:高适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将军您出身尊贵,而且麾下兵力强盛,您的祖上汉朝时已经是浑邪王。

您家世代在朝中都蒙受皇恩,现在您的部属在燕支山一带。

您的士兵都是阴山一带的健儿,出战时常坐骑好马。

您的战马佩着银饰的马鞍,勒着镶玉的肚带,军中飘拂着精美的蝥弧旗。屡次追随哥舒翰将军击溃突厥军队。

您在战场上像李广那样身先士卒,在谋划方略上和霍去病一样,虽不学孙子、吴起的兵法,也能措置得宜,曲尽其妙。

据说边境又有千万敌人的骑兵入侵,昨天边塞上告急文书已经到了。

城头上画角之声响起,匣中的宝刀日夜在鸣叫。

浑将军意气风发,决定出征万里以外;努力作战,准备了出行一年的计划。

军队前进,扬起的尘土与白草相掩映;早上高举旌旗,夜里则击刁斗传令。

边塞上有很多侠义少年,关外春天可见不到杨柳。

从军应该选谁呢?击响宝剑高声歌唱正在这个时候。

您将远行,我和您分别,请别轻视我的送别之情,希望您早日平定侵略者,以便及早给朝廷献上获胜捷报的诗歌。

注释

浑将军:即浑释之,曾为右武卫大将军,其祖先是曾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

将军族贵:语见《旧唐书·浑瑊传》。

浑邪(yé)王:据《史记·匈奴列传》所载:“浑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降汉。”

燕(yān)支:山名,也作焉支山,在今甘肃山丹东。

控弦:引弓,意指士兵。阴山:在内蒙古东部。

登阵:一作“临阵”。大宛马:古大宛国多宝马,故用以名好马。

蝥(máo)弧:旗名。

逐:跟随。嫖姚:这里指哥舒翰。骨都:本为匈奴王名,这里指突厥将领。

李广: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勇冠三军。”

卫青:据史载应是霍去病,因二人同时,故多有误引。

羽书:泛指军事报文。

画角:古代管乐器,出自西羌。

甘:决意。

判:拼。判作:一作“动作”。

关西:玉门关以西。

绕朝:战国时秦国大夫。

仲宣:三国文学家王粲字。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01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10-111

赏析

浑将军祖先即汉代匈奴浑邪王。因此开始二句:“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就从浑将军的祖先写起:远在汉代,他们就是归顺中原政权的部落首领,族贵兵强,屡建战功,高居王位。起调高远雄浑,豪气笼罩全篇。“子孙相承”以下四句,由“族贵兵强”生发开来,依次展示出浑将军家族传统的发扬光大:“子孙相承”,遍布朝野;“部曲”精锐,驰骋“燕支”。率擅长骑射的“阴山儿”箭无虚发;骑一日千里的“大宛马”所向披靡。开篇六句概括、勾勒浑氏家族显贵、英勇的雄壮气势,为下文造声势、作铺垫。

“银鞍玉勒绣蝥弧”以下四句,将焦点聚集到了浑将军身上。但,诗人并不正面直接刻画,而是以烘云托月的手法,渲染出浑将军的忠勇义烈和赫赫战功。“银鞍”一句,先以物写人。马具精良,军旗猎猎,显示出浑将军高昂的志气。后面三句,每句以一历史上的名将形象来烘托浑将军。“嫖姚”指汉代名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大破匈奴(此喻哥舒翰)。“骨都”指匈奴左右骨都使。句首用一“每”字,表明浑将军经常随哥舒翰出征,战功累累。此外,又以李广的体恤将士,身先士卒,卫青的不泥于古人兵法,以方略为贵,托出浑将军的优秀品质和用兵的灵活。以上十句可作为第一层,诗人从“族贵兵强”、战功卓著等方面,把浑将军的形象勾勒得高大雄武。

“传有沙场千万骑”以下为第二层,形势急转。当敌人又气势汹汹地向边境发动了侵略战争,“羽书”飞至,形势危急时,浑将军又毅然奔赴疆场,奋战不息。塞外的生活艰苦清寂,时而传来几声哀厉高亢的画角声,更增添了几分凄严肃穆的气氛。而诗人却以“宝刀”切望为国杀敌而昼夜鸣叫这一兀傲奇警的夸张想象,再一次形象揭示出浑将军忠勇义烈的英雄本色。“意气”二句,诗笔又从正面直探心曲,传达出浑将军豪迈的“意气”:只要能为国杀敌,确保边疆,就是转战“万里”,“辛勤”经年,也算不了什么。继而诗人再以“黄云”连绵、衰草遍地的广漠边塞;“旌旗”朝飞、“刁斗”夜鸣的军旅生活;春风不度,杨柳绝迹的“关西”艰苦环境,反衬出众多“侠少年”藐视一切艰难困苦、勇赴国难的牺牲精神。这众多的英雄形象,如众星捧月一般,使浑将军叱咤风云、驰骋万里的风貌更加光彩照人。

最后四句为第三层,回应题目的“送”字,寄寓自己的殷切希望。“从军借问”二句用王粲《从军诗》之意,颂扬浑将军所从之主帅哥舒翰的“神武”。正因为如此,才不致久劳师于外,故麾下当“击剑酣歌”,以示庆幸。据《左传·文公十三年》,有晋人士会返晋,绕朝赠之以策的记载。“策”字这里语含双关,也有“策谋”之意,意思是希望浑将军不要忘记自己临行时所献的破敌之策。“仲宣诗”即王粲所作之《从军诗》,本颂扬曹操西征张鲁的胜利,此喻报捷之诗,期望浑将军早奏凯歌,建立功业。诗人连用两典,结语悠远。杜甫说高适“篇终接混茫”,这首诗就是一例。

在这首诗中,高适以高远雄浑的起调,整散相间的句式,不停转换的韵律,多角度、多侧面塑造了浑将军这样一个忠勇爱国的名将形象,使其诗歌具有雄壮豪放的鲜明艺术风格。

高适:我的人生开了挂,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

提起高适我们都知道他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上学的时候都背过他的诗。《别董大》诗中那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更是让人过目不忘。

盛唐诗人李白、王之涣等人因处于盛世,诗风大气开明,经常是游览各处名胜,且每到一处便题诗一处,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颇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意。但是高适与同时期诗人不同,既不歌咏大唐盛世,也不题诗名楼秀峰,反倒常写边塞的困苦。为什么呢?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就可以看出原因。

高适年轻时期一直居住在宋城(今河南商丘),曾游历关中、燕赵及荆楚之地。期间还曾进入过当地节度使幕府当谋士,后返回宋地务农。天宝八年(749年),为睢阳(记住这个地方)太守张九皋所荐举,任封丘尉一职。在任期间多次送病员至边塞地区。其著名的边塞诗人身份就是开始于这个时候。

后辞官前往长安居住,结识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并任职于军中,从此开始迎来大运。但此时的高适已经49岁了。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高适随同哥舒翰防守潼关。潼关被破之后高适趁乱逃离并追寻唐玄宗至成都。由于此时正是朝廷急于用人之际,高适在两年内连升数级,擢升为谏议大夫。同年十一月,永王璘谋反。十二月,以高适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璘。

值得一提的是,期间睢阳被围,高适因讨伐永王只得强忍悲愤掉头南进,待永王叛乱被平息后紧急救援睢阳。但是为时已晚,睢阳面对二十万大军的包围坚持奋战一年多,以付出城内八万军民性命的代价下歼灭叛军十二万之后还是被叛军攻陷。高适虽然是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但是常年居住在宋地,最初就是依靠睢阳太守的举荐才出仕的。所以睢阳就算是的家乡了,这次睢阳陷落对于高适来说一定冲击很大。我没有查到高适的家人下落,如果当时他们也住在城内恐怕对于高适又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在此之后战争局势迅速改变,朝廷迅速剿灭了这场终结了大唐盛世的巨大叛乱。高适之后历经宦海浮沉,先后任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后升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永泰元年(765年),六十二岁的高适安然结束了他这传奇的医生与世长辞。朝廷为表其功,赠其礼部尚书。

高适一生劳顿,年轻时就曾常年务农,后来从政也是任武职,常年奔波于边塞苦寒之地,因此甚至底层的苦。后来老来得运居然成了镇守一方的节度使,真可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的人生简直开了挂。

高适与董大,最愁是离别

公元747年唐天宝六年,时任左拾遗兼监察御史的高适骑着军部专员配备的西域大宛马,在睢阳官道上一路狂奔,行人纷纷避让。

他在追逐什么?

如果唐朝有新媒体,高适的行为一定很快就上了头条。作为军旅作家又是边塞诗人,高适实在太出名了。

上一次他出风头是在公元741年,他和两位文坛巨星——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河南商丘的梁园举办了私人派对、诗歌专场,轰动了唐朝中期的文坛。

三大流派的巨头碰面,唐宋两代绝无仅有。

三人北涉燕赵,南去淮泗,往来齐鲁。畅快交流思想、切磋诗文、登临凭吊、挥毫赋诗。

时光挥霍后,高适迎来了离别:李白南下吴越,追寻古迹,再书灵感;杜甫北上洛阳。

两位大诗人问及高适的选择,后者笑着答:我参军了,随名将哥舒翰出兵西域。

三颗巨星就此分别。

长安有小报记者写了花边专栏,题目叫《高适心中的苦有谁知道》。明明是前方战事紧张,偏偏消息还传到军帐。有人递给高适,高适只是笑笑。

我心中苦?李杜为诗坛双子星,才华世间公认,望尘莫及,岂止我一人被遮盖。唯有苦练剑法,建功立业,方有机会追上。

高适选择了不同于一般诗人的歧路,丈量了自己与梦想的差距,审时度势,果断与文学挥泪而别。

在漫天的飞沙中,他沉下心来计算。自幼家贫,乞讨出生的他,赌不起更输不起。

他吟出了“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的诗句,微薄的能力改变不了唐朝中叶吏治腐败、藩镇割据的社会现实,某种意义上他在与理想主义话别。

十五场大小战役,高适披荆斩棘,唐朝边塞诗人斜杠青年还能带兵打仗,对手吐蕃人人侧目。

这段历史也蛮搞笑的,白天双方对骂、厮杀,晚上高层都在读诗。唐朝诗文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回程的路上,高适从左骁卫兵曹火线升职。

高心中依然是空落落的。他的名望始终比不上李杜。

公元747年,是人生的第二次离别。

他又要送走一位友人,唐朝著名琴师董庭兰。

董者出身音乐世家,众兄弟中排名第一,也称董大。

擅七弦琴,是当时古乐派的代表。唐朝诗歌以音韵合辙,通诗歌者多通音律,一时为社会精英阶层流行。

皇室喜欢胡乐,而高适偏重古典音乐,与董先生交好。董先生一直要走,为了高适已经在淮南一再停留。到了深秋,无论如何要走了,留下一封信,还赠高适官钱,飘然而去。

高适早晨醒来,知悉消息,还是内疚,骑马追到睢阳界。

在驿站的门口,终于赶上了董先生。

高适深深作揖,先生,这就要走了?

董庭兰席地而坐,你我终有一别,在下为高御史再奏一曲。

高适一听,这首却是胡乐,正是西北各军流传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高适流泪了,人生的春风,何时渡我?

董庭兰最终还是走了,身影消失在淮水南岸。

太阳西下,最后一丝辉光消失在水平线。北风吹起,群雁鸣叫着南飞。

秋冬之际,天气易变,转眼下雪了。

部下递上大氅,高适披在身上,风卷战袍,猎猎有声。手握在剑柄上,高适才感受到安全感。

故人笑比中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

高适已经送走太多人。今天,又一个朋友离开了他。

鬓角已有白发,哥舒翰将军应该也上年岁了,将军百战死,我的路又在何方。

正要离去,他有了灵感,高喊着,董大,我再送你一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黄云遮蔽太阳,太阳光虽强烈,也不能维持许久。

雁鸣声声,漫天飞雪,雁群南飞,我只能孤单北望。

我的知己已失,下一个友人在哪里?

在这里,在那里,在全天下。

高适和董庭兰逐渐变成了天地间的一个小黑点,湮没于历史中。

痛苦的离别之意,让“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话获得永久的生命。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8/10755.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