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赏析解读 《宋史·章得象传》原文及翻译(二)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杨亿以为有公辅器,荐之。或问之,亿曰:“闽士轻狭,而章公深厚有容,此其贵也。”得象尝与亿戏博李宗谔家,一夕负钱三十万,而酣寝自如。他日博胜,得宗谔金一奁;数日博又负,即反奁与宗谔,封识未尝发也。其度量宏廓如此。

《宋史·章得象传》原文及翻译(二)

宋史

原文:

章得象,字希言,世居泉州。得象母方娠,梦登山,遇神人授以玉象,及生,父奂复梦庭积象笏如山,故名。长而好学,美姿表,为人庄重。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

杨亿以为有公辅器,荐之。或问之,亿曰:“闽士轻狭,而章公深厚有容,此其贵也。”得象尝与亿戏博李宗谔家,一夕负钱三十万,而酣寝自如。他日博胜,得宗谔金一奁;数日博又负,即反奁与宗谔,封识未尝发也。其度量宏廓如此。

迁户部侍郎,遂拜集贤殿大学士。帝谓得象曰:“向者太后临朝群臣邪正朕皆默识之卿清忠无所附且未尝有所干请今日用卿职此也。”庆历五年,封郇国公,徙判河南府,守司空致仕,薨。故事,致仕官乘舆不临奠,帝特往焉。赠太尉兼侍中,谥文宪。皇祐中,改谥文简。

得象在翰林十二年,章献太后临朝,宦官方炽,太后每遣内侍至学士院,得象必正色待之,或不交一言。在中书凡八年,宗党亲戚,一切抑而不进。仁宗锐意天下事,进用韩琦、范仲淹、富弼,使同得象经画当世急务。富、韩俱少年执政,颇务兴作。章郇公位丞相,终日默然,如不能言。或问郇公:“富、韩勇于事为何如?”曰:“得象每见小儿跳踯戏剧,不可诃止。俟其抵触墙壁,自退耳。方锐于跳踯时,势难遏也。”后富、韩二公,阅历岁月,经涉忧患,始知天下事不可妄有纷更。而王荆公年少气盛,强项莫敌,尽取祖宗典制变乱之,二公不可救止而去,始叹郇公之贤也。初,闽人谣曰:“南台江合出宰相。”至得象相时,沙涌可涉云。(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七十,有改动)

译文:

章得象字希言,世代居住在泉州。高祖章仔钧,在闽任建州刺史,于是全家定居在浦城。章得象母亲正怀孕时,做梦登山,遇到神人授予玉象,到章得象降生时,其父又梦见家中填积的笏板像山一样高。章得象长大后好学,体貌优美,为人庄重。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玉山县,升任大理寺丞。

杨亿认为章得象有辅佐王公之才,向朝廷进行推荐。有人问他,杨亿说:“闽州人轻率气量狭小,而章公庄重深厚,这是他的可贵之处。”章得象曾经与杨亿在李宗谔家进行戏博,一晚上输钱三十万,但章得象照样酣睡自如。又一天戏博获胜,获得李宗谔一奁金,数天后又输了,立即将一奁金交给李宗谔,奁上的封条都没有开启。他的气量宽宏就是如此。不久,奉召考试,为直史馆、安抚京东,暂代三司度支判官,多次升任尚书刑部郎中,出使契丹,就以兵部郎中的身份任知制诰。第二天,为翰林学士,升为右谏议大夫,以给事中为群官之首,升任礼部侍郎兼龙图阁学士,接受朝廷诏令兼任侍读学士,升为同知枢密院事,升为户部侍郎,于是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真宗对章得象说“:从前太后执掌朝政,大臣们的奸邪和正直,朕都默默地记在心中。你清廉忠诚不依附任何权贵,而且没有任何私自的要求,如今任用你,就是凭的这一点。”陕西用兵,章得象兼任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兼枢密使,辞掉所加官职。第二年,以工部尚书任昭文馆大学士。庆历五年(1045),授职镇安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封为郇国公,调往河南府,守司空致仕。去世,按以往惯例,致仕官员皇帝不亲自祭奠,仁宗特地前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文宪”。皇年间(1049~1054),改谥号为“文简”。

章得象在翰林十二年,章献太后执掌朝政,宦官势力正盛,太后每次派遣内侍到学士院,章得象一定脸色严肃接待他们,有时不说一句话。在中书共八年,宗党亲戚,都抑制而不进用。仁宗执意治理天下大事,任用韩琦、范仲淹、富弼,让他们与章得象共同管理策划当世最急需的事务,章得象没有任何建树,御史孙抗多次上奏言说,但章得象仍然若无其事地任官。不久十人上奏请求罢免章得象,仁宗不得已,同意了此事。起初,闽人的歌谣说“:南台江汇合就要出宰相。”到章得象任宰相时,南台江中沙子上冒可以继续渡水。

宋代文学:通俗化、较强的现实性

宋代的文学跟唐代的文学有些许不同。

城市的畸形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促进了宋词的繁荣,并且为“说话”、说唱、戏曲等民间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封建文化的全面高涨,使宋代作家具有学者化的倾向,不少作家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一般都能掌握各种文体,并喜欢在文学作品中炫耀他们渊博的书本知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派别斗争使宋代诗文.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论辫色彩。积贫积弱的国势,决定了宋代文学缺少汉、唐文学那种恢宏开阔的气魄,严重的民族矛盾,激励进步作家高唱爱国主义的时代最强音。而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学往往带上说教色彩,理学家的白话体语录,对宋代文学的通俗化、采用口语,也有一定的影响。

宋代文学,是继唐代之后我国古典文学的又一繁荣时期,也是文学发展史上的转变时期。就其发展特征夹讲右以下几点得注意:第一、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精神的高扬。第二、文学样式的丰富,和文学创作的全面繁荣。第三、话本小说和戏曲的兴起,具有划时代的转折的性质,标志答中国古代文学由以抒情为主演变为以叙率为主。宋代的词极为兴盛,诗、宋词,元曲之说。甚至被当作宋代文学的代表,有唐讨、木词,兀曲之说。对于词代表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这种提法,有些学者尚有保留。他们认为宋词比起宋诗来,作家作品较少(存诗最多的陆游,有诗九千余首,存词最多的幸弃疾,只有词六百余首),题材内容也显然狭窄,宋词上不逮唐诗,下有愧于元曲这样说法也不无道理。宋代,异彩纷呈,蔚为大观,最有创造性,也最能表现人们的真实感情,其手法之细腻,韵味之深,别有一种艺术魅力。

词这种重要的韵文样式,至宋而发展到极致,这是被历代文论家所公认的。从北宋初期开始,晚唐五代的浮艳词风已逐渐在改变,至。苏轼突破词的传统题材和传统风格,使词一成为一种可以表现多方面内容的新诗体。辛弃疾在苏轼革新一的基础上,把词弓!向慷慨激烈的壮歌,进一步丰富了词的表一现功,南宋后期,词人追求典稚工丽,讲究字句格律,又一把词拉回至叮花香月色的刁、天地,导致词白勺衰落。一 欧阳修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唐代古文运动,取得一较彻底的胜利。宋代散文发展了韩愈“文从字顺”的一面,一建立起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传统,进一步摆脱了汉魏以来辞赋一家的习惯,成为元明清散文作家学习的规范。从宋代开始,一古文代替骄文的地位占有了文坛,成为散文创作的主流。然一而,宋代的散文却忽视了韩愈“沉浸酸郁”、新奇险怪的一面。一般说来,宋代散文没有唐代散文那样悠肆雄放。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所说的“长于议论而欠弘丽”,可以作为对宋代散文的概评。

末代诗歌在唐诗已发展到顶峰的情况下,以其新颖的构思,冷隽的理趣,瘦硬的笔调,独辟蹊径,在唐诗之外而别树一帜,虽然它总的成就不及唐诗,但独具面目,自有其特色。但它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也带来了不良影响,损害了诗歌的音乐美和形象美。

随着诗、询、散文创作的繁荣,宋代的文学理论批评,也有较大的发展。苏轼的文艺见解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欧阳修首先应用诗话这一形式来评论诗歌,继起的有司马光的《续诗话》和刘放的《中山诗话》等。此后,写作诗话者越来越多,蔚为风气。宋代的诗话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严羽的《沧浪诗话》,对诗歌创作的根本问题,阐述了系统的见解,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关于宋词创作的理论,虽不及宋诗,但也出现了张炎的《词源》这样的专著。从李清照、姜夔等人论词片段言论看,也有许多值得重视的见解。

在宋代民间说唱表演基础上产生的小说,比起诗词古文来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当时说唱文学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今天见到的只有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话本小说的出现,标着我国叙事文学进夕、新的时期,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话本小说运用通俗的语言和群众喜乐见的形式,直接反映了都市生活和市民的思想感情,而且第一次把统治阶级所卑视的小人物作为正面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加以歌颂。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9/15186.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