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赏析 象祠记 王守仁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象祠记

明代: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灵鹫山和博南山有象的祠庙。那山下住着的许多苗民,都把他当作神祭祀。宣尉使安君,顺应苗民的请求,把祠庙的房屋重新修整,同时请我做一篇记。我说:“是拆毁它呢,还是重新修整它呢?”宣慰使说:“是重新修整它。”我说:“重新修整它,是什么道理呢?”宣尉使说:“这座祠庙的创建,大概没有人知道它的起源了。然而我们居住在这里的苗民,从我的父亲、祖父,一直追溯到曾祖父、高祖父以前,都是尊敬信奉,并诚心祭祀,不敢荒废呢。”

我说:“为什么这样呢?有鼻那地方的象祠,唐朝人曾经把它毁掉了。象的为人,作为儿子就不孝,作为弟弟就傲慢。对象的祭祀,在唐朝就受斥责,可是还存留到现在;他的祠庙在有鼻被拆毁,可是在这里却还兴旺。为什么这样呢?”我懂得了!君子爱这个人,便推广到爱他屋上的乌鸦,更何况是对于圣人的弟弟呢!既然这样,那么兴建祠庙是为了舜,不是为了象啊!我猜想象的死去,大概是在舜用干舞羽舞感化了苗族之后么?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古代凶暴乖戾的人难道还少吗?可是象的祠庙却独独能传到今世。我从这里能够看到舜的品德的高尚,进入人心的深度,和德泽流传的辽远长久。象的凶暴,在开始是这样的,又怎见得他后来不被舜感化呢?瞽瞍也能听从,那么他已经被舜感化成为慈祥的父亲了;如果象还不尊敬兄长,就不能够说是全家和睦了。他上进向善,就不至于仍是恶;不走上邪路,就说明一定会向善。象已经被舜感化了,确实是这样啊!孟子说:“天子派官吏治理他的国家,象不能有所作为呢!”这大概是舜爱象爱得深,并且考虑得仔细,所以用来扶持辅导他的办法就很周到呢。从这里能够看到象被舜感化了,所以能够任用贤人,安稳地保有他的位子,把恩泽施给百姓,因此死了以后,人们怀念他啊。诸侯的卿,由天子任命,是周代的制度;这也许是仿效舜封象的办法吧!我因此有理由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天下没有不能够感化的人。既然这样,那么唐朝人拆毁象的祠庙,是根据象开始的行为;现在苗民祭祀他,是信奉象后来的表现。

这个意义,我将把它向世上讲明。使人们知道:人的不善良,即使跟象一样,还能够改正;君子修养自己的品德,到了极点,即使别人跟象一样凶暴,也还能够感化他呢。

注释

象祠:象的祠庙。象,人名,传说中虞舜的弟弟。

有鼻:古地名,在今湖南道县境内。相传舜封象于此。象死后,当地人为他建了祠庙。

瞽瞍(gǔsǒu):舜父名。

底:通“抵”,到。

评析

本文为王守仁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时所作。象祠,为纪念虞舜的同父异母弟象而修建的祠堂。根据古代传说,象在其母怂恿下,曾多次谋害舜,皆未得逞。其后,象被舜所感化。舜即位后,封象为有鼻国国君(其领地在今湖南道县北)。在传统观念中,象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唐代时,道州刺史就曾毁掉当地的象祠。不过,王守仁认为“天下无不可化之人”,象之所以最后受到感化,正说明舜的伟大,从而说明君子修德的重要性。这也是作者一贯倡导的“致良知”的具体例证。

这又是一篇阐明作者“致良知”的观点的论文。全文从宣君修缮象祠写起,作者连着用了两个“胡然乎”的质疑句子带动了全文。在正面论证“致良知”这一中心内容时,作者采取了层层深入、水到渠成的手法。他首先指出,人们之所以为象立祠,是为了纪念舜,即所谓“爱屋及乌”之意,然后具体到舜是如何感化象的。(关于象在早年是如何的“不善”,在古代是人人熟知的,所以作者不再列举。)这就很自然地得出了第四段结尾中所说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结论。

王阳明的文章比较通俗明快,这是为了宣扬他的哲学思想的需要。同时,为了触类旁通,他惯于在行文时多举例证。例如,在这篇短文中,他援引的古书就有《书经》《孟子》;还用“管蔡不免”的史实反衬舜的感化之功。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相关阅读

王守仁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上说到明朝,一个超级强大人物王阳明真的很棒,这个人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个性。然而,很多世人对王守仁仍然不太了解。事实上,这个人真的不简单。事实上,许多人说他太坏太强壮了,所以有人做了一些介绍。对这个人更感兴趣的人可以透露这个秘密。明代传奇人物王阳明是心理学大师。他不仅精通儒释道,而且还擅长指挥军队作战。也经常听到各种学者称赞明代传奇人物王阳明是个牛人。

王阳明到底有多牛呢?沿着王阳明的成长历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王阳明从小就与众不同,从小就有很高的志向。想法与众不同。一次在课堂讨论中,他实际上认为科举不是第一要务,真正最重要的是读书,成为圣贤之人。然而,不同与人的牛人的命运更命运多舛,他也沉浮了几次,考了个进士也是考了三次才中。经历了几次磨难后,王阳明说:我们为没有渴望没有理想实现而感到惭愧,但I为自己理想没有实现没有感到沮丧而感到惭愧。

是的,他是一个不寻常的牛人。研究的精神,是非常乐观的。王阳明有一次去拜访娄谅,娄谅和他讲了朱熹的格物致和,他听了,非常高兴,开始钻研朱熹i的书,为了了解朱熹的理论,王阳明种了七天的竹子,但没有一点收获,而是生了一种重大疾病,这就是著名的《守仁竹子》。"王阳明刚刚开始非常相信熹i的理论,通过这一次他放下了朱熹的道路。开创了他自己对心灵科学的研究。三条主要路径非常牛:龙田道,心是生命的理论公元1506年,王守仁冒犯了刘金,,他被降级到了贵州龙场的另一边当驿城,在那里获得了新的理解,史称龙场道。王阳明终于明白了:“圣人之道,I自给自足,不虚伪对外要求。”王阳明在这点上指出,每个人的心里都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是原因,也是良心。

( 2 )知识与路线统一的认识论知识和线的统一,知识和线之间没有秩序,所有人一起出发消失。对良知来说,人类的所有行为最终都是回到内心的,所以在任何行为都是凭良知做的之前,最终都会为内心感到羞愧。因此,王阳明认为,每件事都应该本着自己的良心来对待。例如,你知道父母应该孝顺,那么为了尊重他们的父母,这就是“顺应”。“在整合的过程中,内心的灰尘会慢慢被抹去,良知会达到极致,就像镜子一般明亮,这就是“了解”,也就是说,让良知达到极致,也就是说,知识和线条的统一。( 3 )天全正道,以良知论修养。

在田泉桥上与两名学生的辩论最终得出结论:“金门的四句话”:没有好的,没有恶心的身体。有好的和恶意的运动。善与恶是良知。邪恶是为了善。5、三大军事行动都非常看好,所有聪明的人都努力工作以赢得胜利:平定江西小偷暴徒郑德十二年,王阳明的士兵平息了江西几十年的盗贼,江西山贼数万人被消灭。王阳明的士兵出名在于他的士兵背信弃义,专横武断,无论他们自己的人多多少少,最终他都会用一些攻击策略来取胜。

:平顶宁王驹起义郑德14年来王宁莒市发动了叛乱,王阳明总共只用了35天就打败了他,最终王宁莒市的士兵落网并被俘,策划了近20年叛乱的王阳明只用了35天就平息了。王阳明不打仗也很牛气!:思田告捷嘉靖六年,王阳明总督梁光,成功的好好学习,好容易平息了思恩、田州的民族领袖娄苏、王受遭受的叛乱。可悲的是,在思田高捷后,王守仁便一病不起。死时留下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道德高尚,功勋卓著,言辞豪放,成就了“真三不朽”,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他的《传记》和其他书籍都是人类智慧的先导。像这样俯视,你认为王阳明是不是一个牛人?让我们去读更多的书,体验王阳明的哲学,培养生活中强大的智慧,努力成为一个现代的牛人。

相关阅读

明朝的文人都是铁骨铮铮?其实软骨头也不少

说起明朝,能够让人们记住的东西太多了,比如明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就很有说头。比如他的出身啊,亦或者是他当上皇帝以后的残暴啊,话题实在是太多了。今天我们要来说的,就是明朝的文人。或许大家对于明朝文人的第一印象,大部分都是富有气节,是一群铁骨铮铮的爱国人士。却是,在明朝这样的文人不少,但实际上还有相当多的人都是软骨头,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说一下。

如果要让大家说出明朝最著名的文人,肯定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因为明朝著名的文人太多了,当然了,这些文人也是好坏均有,我们就先来说好的。在明朝英宗时期,就有这么一个文人,他的名字叫做于谦。进士出身的他,当的官也是一个很彻底的文官。后来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英宗被瓦剌给俘虏了!这个消息传到京城,朝堂之上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想到大明朝的皇帝居然成了那些蛮夷的俘虏,这下子没有皇帝压阵的朝堂一下子就混乱了。

就在这个时候,于谦站了出来,他力排众议,决定让英宗的弟弟暂代皇帝之位,主持朝政。这样一来,朝堂上就有了主心骨,那些大臣们也就镇定下来了。朝堂稳定了,接下来就得决定下一步的策略了,许多大臣都提议南迁,远离边关,求一时安稳。但是于谦却坚决反对,于谦的强势也让大臣们不敢再提出南迁了,大臣们不南迁了,代理皇帝朱祁钰也就放弃了南迁的想法,决定支持于谦坚守北京城。于谦作为一个文人,最后却亲自率领军队出城和瓦剌打仗,这样的爱国情怀怎么能不让人敬佩呢。

不过像于谦这样的忠义文人一般都聚集在明朝初中期,到了明朝后期,软骨头的文人就多起来了。到了明朝后期的事后,文人带兵打仗的例子就多了起来,比如说我们熟知的孙传庭、卢象升、史可法等人都是进士出身。这些人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不遗余力,都是铁骨铮铮的文人,但是还有一些人和他们实在是差的太多了。就比如洪承畴,洪承畴之所以会出名就是因为他背叛了明朝,投降了清廷。当初洪承畴是在辽东一带抗击清军的,还打过不少胜仗,如果就这个局势发展下去,洪承畴绝对会成为明朝依仗的救世之臣。

但是洪承畴并不是一个真心爱国的人,他在被清军俘虏以后,虽然有一段时间绝食明志,但实际上这不过是他演的一出戏罢了。他故意表现出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来,为的就是赢得皇太极的尊重,后来洪承畴“无奈”投降了以后,皇太极果然给予他重任,让他随军攻打明朝。后来洪承畴真的就跟着清军一块南下攻打明朝了,如果洪承畴真的是忠臣的话,特是绝对不会投降,也绝对不会攻打自己的国家的,由此可见,其实洪承畴就是一个软骨头,他因为怕死,所以投降了清廷,他就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

崇祯皇帝死后,南京那边又拥立了一个新皇帝,他就是朱翊钧的孙子朱由崧,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弘光帝。弘光政权中有一个叫做钱谦益的人,他也是当时东林党人的领袖。文人的领袖,自然都是有气节的,但是钱谦益的这份气节,却是他装出来的。钱谦益有一个小妾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柳如是。在南京城即将被攻破的时候,柳如是就劝说我们的钱大老爷一块殉国。结果平日里一口一个忠君爱国的钱谦益大老爷却怂了,他其实就是一个怕死的人,在死亡面前,他的气节全部都化为泡影了。

后来南京城破,钱谦益就带着一家老小投降了清廷。清廷为了让汉人屈服,于是下令汉人必须要剃发,命令传到了南京,南京城内的很多人都非常抵触,不愿意剃发。等到命令传到钱家的时候,我们的钱谦益大老爷突然挠了挠头皮,并且说道:“我的头皮怎么这么痒痒啊。”说着就出去了,家人都以为他是去梳头发止痒去了,谁知道钱谦益顶着一条细长小辫就回来了。原来是钱谦益爱面子,借口自己头皮痒痒然后把头发剃了,真的是一个虚伪小人。

像钱谦益这样的软骨头在当时还有很多,这些投降清廷的文人以前总是把忠君爱国挂在嘴边,现在不但投降了敌人,而且还没有一点羞耻心,觉得自己这是择明主而栖,实际上就是卖国求荣,叛徒行径。一个国家,最悲哀的就是有一群表面臣子,看上去是大忠大义之人,实际上连三岁的小娃娃都比不上,百姓们都知道反抗,这些吃着百姓的粮食,花着百姓的钱的文人们却不想着尽忠,反而帮助敌人残害自己的同胞,实在是太可恨了。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9/15895.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