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字里行间点心香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二毛

文|二毛鲁迅是文豪,但从一些日常的饮食习惯来看,他有着和常人一样的小习惯和小爱好,例如特别喜欢吃零食和点心。而据我的观察,喜欢吃零食和点心的成年人,内心是非常浪漫的。鲁迅

文|二毛

鲁迅是文豪,但从一些日常的饮食习惯来看,他有着和常人一样的小习惯和小爱好,例如特别喜欢吃零食和点心。而据我的观察,喜欢吃零食和点心的成年人,内心是非常浪漫的。

鲁迅日记中,对零食的描述很多。鲁迅爱吃甜点,其中一个原因是可以缓解工作中的紧张疲劳,另外鲁迅常常是后半夜工作,为抵御困倦和饥饿也促使其形成吃些糕点的习惯。在日本留学的时候,鲁迅喜欢的点心叫羊羹,很像中国的豆沙糖。回国后他常常想起这个点心,就托人从日本带过来吃。1913年5月2日鲁迅日记中记载:“午后得羽太家寄来羊羹一匣,与同人分食大半。”

在教育部供职时,鲁迅品尝过不少精美知名的点心。每到发薪的日子,他会顺路到一家法国面包坊买两款奶油蛋糕,每银元20个,算是非常昂贵的食品了,主要用来孝敬他母亲,自己也会吃些。

鲁迅最喜欢的糕点是蜜糖浆黏的满族点心萨其马。

萨其马可谓柔中带脆,香酥可口,甜而不腻。具体的做法是:用面粉、鸡蛋和成面条,油炸后拌糖浆,入模具制成块,再切小块而成。清代《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萨其马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如糯米,用木炭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萨其马之名原用了满语,在制作时最后的工序是切成方块,再码起来。“切”满语为萨其非,“码”,满语为马拉木壁。“萨其马”是这两个词的缩写。

鲁迅还喜欢吃油炸的食品,包括油炸的菜品。

据说在北京时,朱安夫人常常用白薯切片,和以鸡蛋、面粉然后油炸,香甜可口,很讨鲁迅的喜欢。因为这种做法非常家庭化,餐厅反倒没有。

后来这个点心被戏称为“鲁迅饼”,不过这种做法在中国西南的土家族和苗族食品里都可以见到。那一带的小商贩会摆个摊子,有一口锅,锅里有油,油里有铁皮做的提子(模具),里面是炸油粑粑,但不同的是,这个小吃是用大米和黄豆磨成的,炸出来的香度比鸡蛋和白面粉还香。

1912年5月,鲁迅刚到北京时住在绍兴会馆,这里离观音寺稻香村只有两三里路。我粗略统计了,鲁迅日记,从1913年到1915年两年的时间里,到稻香村买糕点的次数有15次之多。在那个时候,进高档糕点店去买糕点是必须有些经济基础的,可见鲁迅在教育部任职的时候,待遇很不错。

鲁迅喜欢北方的面食,他在小说《孤独者》中写过:“我提着两包闻喜产的煮饼去看友人。”闻喜煮饼迄今还是山西的名小吃,出于山西闻喜县。

虽然叫煮饼,其实制作方法并不是煮,而是炸,形状也不是饼,实际上是球。它是用面团做成的面皮,包芝麻加白糖等甜馅成球形,然后入油锅炸熟。我们老家做这种饼一般是用糯米。吃的时候掰成两半,可拉出一缕金丝,吃到嘴里酥沙松软、甜而不腻。

搬去上海,鲁迅又喜欢上了海上名点,其中一道叫做“伦教糕”,产自广东顺德伦教镇,是广东著名糕点。伦教糕是用大米磨糨,加糖水发酵,蒸制而成。

1935年4月鲁迅在《弄堂生意古今谈》曾提到此糕,在《临时杂文》又一次谈到上海市面出售的“桂花白糖伦教糕”。文章说伦教糕已经改原来的纯粹白糕为红白两种,白色是桂花糕,红色是玫瑰糕。可见鲁迅对这种食品十分熟悉,很了解每种点心的来龙去脉及演变历史。

我还考证出鲁迅喜欢一种叫做“小麦铃”的江南小吃,有些像“杭州猫耳朵”。

小麦铃主要是浙江的特色小吃,是著名作家曹聚仁的夫人王春翠做的。

王春翠回忆,她亲手用土豆、梅干菜和小麦铃一起煮给鲁迅吃,鲁迅一边吃一边问是怎么做的。然后王女士给鲁迅介绍说,先用揉好的面粉择成一小粒一小粒,然后放在竹筛上,轻轻地摁摁。摁出来的像小铃,里面是空心的,形如蝌蚪的小麦铃就出来了。鲁迅先生吃了满满一碗,连连称赞“好吃”。

小麦铃用筛摁出,这个做法很好。再将梅干菜和土豆片放在一起,我想,肯定非常美味。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sanwen/sanwensuibi/2019-12-28/25557.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二毛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