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塞下曲·其一 赏析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唐代边塞诗不乏雄浑之作,然而毕竟以表现征戍生活的艰险和将士思乡的哀怨为多。即使一些著名的豪唱,也不免夹杂危苦之词或悲凉的情绪。当读者翻到李益这篇塞上之作,感觉便很不同,一下子就会被那天地空阔、人欢马叫的壮丽图景吸引住。它在表现将士生活的满怀豪情和反映西北风光的壮丽动人方面,是比较突出的。

塞下曲·其一

唐代: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北部的军队士兵会整理戎装,打扮自己,早晚在黄河转弯的地方奔驰狩猎。

在不绝的豪壮燕歌声中,边塞的鸿雁高飞,放牧的马儿叫着。春天快到了,地上的草开始转绿。

注释

蕃州:泛指西北地区。

结束:装束,打扮。

燕歌:泛指悲壮的燕地歌曲。

参考资料:

1、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email protected]

点评

唐代边塞诗不乏雄浑之作,然而毕竟以表现征戍生活的艰险和将士思乡的哀怨为多。即使一些著名的豪唱,也不免夹杂危苦之词或悲凉的情绪。当读者翻到李益这篇塞上之作,感觉便很不同,一下子就会被那天地空阔、人欢马叫的壮丽图景吸引住。它在表现将士生活的满怀豪情和反映西北风光的壮丽动人方面,是比较突出的。

1.诗中“蕃州”乃泛指西北边地(唐时另有蕃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县西,与黄河不属),“蕃州部落”则指驻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带的边防部队。军中将士过着“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的生活,十分艰苦,但又被磨炼得十分坚强骁勇。首句只夸他们“能结束”,即善于戎装打扮。作者通过对将士们英姿飒爽的外形描写,示意读者其善战已不言而喻,所以下句写“驰猎”,不复言“能”而读者自可神会了。

2.军中驰猎,不比王公们佚游田乐,乃是一种常规的军事训练。健儿们乐此不疲,早晚都在操练,作好随时迎敌的准备。正是“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同组诗其四)。“朝暮驰猎黄河曲”的行动,表现出健儿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决胜信念,句中饱含作者对他们的赞美。

这两句着重刻画人物和人物的精神风貌,后两句则展现人物活动的辽阔背景。西北高原的景色是这样壮丽:天高云淡,大雁群飞,歌声飘荡在广袤的原野上,马群在绿草地撒欢奔跑,是一片生气蓬勃的气象。

3.征人们唱的“燕歌”,有人说就是《燕歌行》的曲调。目送远去的飞雁,歌声里诚然有北国战士对家乡的深切怀念。然而,飞鸿望断而“燕歌未断”,这开怀放歌中,也未尝不包含歌唱者对边地的热爱和自豪情怀。如果说这一点在三句中表现尚不明显,那么读末句就毫无疑义了。

4.“牧马群嘶边草绿”。在赞美西北边地景色的诗句中,它几乎可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奇句媲美。“风吹草低”句是写高原秋色,所以更见苍凉;而“牧马群嘶”句是写高原之春,所以有油然生意。“绿”字下得绝佳。因三、四对结,上曰“塞鸿飞”,下对以“边草绿”,可见“绿”字是动词化了。它不尽然是一片绿油油的草色,而且写出了“离离原上草”由枯转荣的变化,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这与后来脍炙人口的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都以用“绿”字见胜。在江南,春回大地,是啼鸟唤来的。而塞北的春天,则由马群的欢嘶来迎接。“边草绿”与“牧马群嘶”连文,意味尤长;似乎由于马嘶,边草才绿得更为可爱。诗所表现的壮美豪情是十分可贵的。

李益 (唐代诗人)

李益(约750年—约830年),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唐代诗人。大历四年(769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

唐代名妓霍小玉的前男友李益到底才华几何?

说实话,李益的名气在唐代诗人里面不算鼎鼎有名的,虽然他也有不少好诗,所以乍一说他的名字你可能会有点懵。

但如果跟你说霍小玉,你多半会有印象。对,就是唐传奇小说《霍小玉传》里的女主。这个李益,就是故事里的男主。这是个讲述他们之间爱情悲剧的故事。要介绍李益这人,真心不能绕开他们的故事。

霍小玉是个靓丽动人、精通诗文、善于歌舞、只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奉献歌舞只是为了与母亲谋个生存,以后还是想遇到一个好人家嫁了。

李益遇到霍小玉的时候正是二十出头的年纪,刚刚中了状元,呆在长安等着朝廷封官,闲得蛋疼,便四处寻访名妓找刺激。这两人一相遇,真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李益也干脆住在了霍小玉处过起了小两口的生活。

恋爱一年以后,李益被升为郑县主薄,他要先回老家洛阳省亲,然后去赴任,等都安排好后再回来娶小玉。

其实霍小玉觉得他一朝发达,和自己地位只会越发悬殊,所以也没想着要他娶自己,便主动与李益定下八年之约:“妾始年十八,君才二十二,迨君壮室之秋,犹有八岁,一生欢爱,愿毕此期。”意思是说,在你三十岁娶妻立室之前,我们还有八年可以相爱,我只要求你给我这八年的爱情,然后我这一生也就满足了。但是李益很坚定地说,你这个傻瓜,我能那样吗?我对天发誓,“明春三月,迎娶佳人,郑县团聚,永不分离”。

但是这一别就从此萧郎是路人。李益回乡后,父母给他定了门与官宦之家的女儿的亲事。李益一盘算,和官宦攀上关系,对以后的仕途可是有帮助的啊,于是欣然同意,什么八年之约,见鬼去!

傻姑娘霍小玉在京城望穿秋水等了一年才知道这个消息,从此悲愤交加,一病不起,最后相思成疾而死。她在临死前,许下毒誓:“我死了以后,一定变成厉鬼,让你妻妾,终日不得安宁!”

在当时,李益负心霍小玉的事情已经在社会上传开了。人们都很同情小玉这个出污泥而不染的清高女子最后却落得如此悲惨结局,纷纷谴责李益的薄情寡义。蒋防的《霍小玉传》出来的时候,李益仍然在世。所以虽然后来李益官至礼部尚书,但他这一生都有心理阴影,时刻觉得小玉在报应他,所以他对妻妾总是疑神疑鬼,百般虐待再到休妻,娶妻三次皆如此。

虽然写到这快被李益恶心坏了,可是心中却有个疑问,像他这种软骨男,霍小玉到底看中他什么呢?其实李益在当时就有陇西诗人的美称,相遇之前小玉就知道他的诗名。哦,原来是拼才华。好啊,那就看看他到底有哪些名诗名句!

1、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2、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3、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喜见外弟又言别》

安史之乱后咱们一别就是十年,如今一朝相逢,表弟你都已经长大成人了。

刚一遇见时问到姓氏就很意外,说出名字时又想起了你以前的样子。

可是明天我们又要分离了。明天你就要去巴陵,这一别,不知你我又要相隔几重山喽!

李益与表弟久别重遇又匆匆分别,通过表现人们在战乱中的聚散分离,从侧面反映了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社会现实,这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4、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

是哪里有人吹起了芦笛,幽怨的笛声勾起了戍边将士们的乡愁,一整夜都久久凝视着故乡的方向。

李益的边塞诗比较出名,而这一首就是反映边塞的生活情景。在秋意袭人的夜晚,登上城楼,看那烽火台前的沙漠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寒凉如霜。在这样空旷孤寂的塞外,凄凉的笛声更加深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李益的这首诗有画面感,有音乐声,有浓情愁绪,非常的感人与完美。此诗成为七言绝句中的名篇,后来还被谱成弦管,被天下人传唱。

《夜上受降城闻笛》

同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曲》

奉劝那些行人,没事不要登上长堤望风景,那杨花在春风中漫天飘舞的情景,真的是会让你倍添惆怅之情的。

唐朝人把隋炀帝挖的通济渠段称之为汴河。汴水旁边的隋炀帝行宫已成为断壁残垣,只有春色常在,前朝往事已成云烟消散,就像那随风飘荡的杨花一样,你说,此情此景,怎不让人怀古惆怅呢?

《汴河曲》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咸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6、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写情》

从此以后再也无心网络图片期盼那良辰美景,管他明月何时下西楼。

这是一首失恋诗。躺在竹席上心情不能平静,为什么呢?本来说好的期待已久的情人约会今晚告吹了。心意阑珊,再没心思去欣赏什么美景,也不在乎夜晚时间的流逝了。

诗人写给哪位情人已无从考究,但是将失恋从期待、希望到失望、灰心、绝望的心情表现得微妙含蓄而又传神,手法确实别具一格。所以这一首诗也历来为人们传诵。

《写情》

冰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7、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江南曲》

早知潮水这么有信用,准时地来准时地去,我还不如嫁给那会游泳的男人呢。

这是一位商人妇在埋怨自己的丈夫。自从嫁给了瞿塘的商人,他每次都耽误了约定回来的时候,还不如那潮水有信用,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嫁给那些弄潮的男儿。

这是一首乐府诗,以民歌的形式来表现闺怨题材。语言平白、率直,很生活化,最后这一句突然一转,埋怨之后又有娇嗔之意,让人感到情感非常真切。难怪这一句也成为千古名句,影响至今。

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不能否认,李益的才华确实是有的,所以才会创作出这些流传后世的名篇诗句。只不过在感情上,才华和颜值一样,都抵不过人品与真爱靠谱啊。

微信公众号:可闻桃杏香(kewentxx)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8/11104.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