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老照片:民国时期的春节习俗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本站小编

民国时期,每逢除夕,天津南市的“落子馆”都有民间会演。唱梨花大鼓的、唱京韵大鼓的、唱单弦、靠山调、莲花落的等等,这里。演员都穿红缎绣花裙子、短袄,头戴珠花。一直唱到半夜,然后由各自“相好”的陪着去天妃宫烧头香,图个一年的吉利。客人这时候来凑热闹,掏出的票子较平时翻倍。

学者邓云乡晚年曾忆及抗战前北平置办年货的场景:“那时我家住在西城,一到腊月里,卖年货的,不单南到单牌楼,北到四牌楼,到处南货铺、点心铺、猪肉杠、鸡鸭店、羊肉床子、大小油盐店,拥满了人,而且马路牙子上,也都摆满了各种摊子,干果子铺门口,都吊着大电灯,那大笸箩堆的什锦南糖、京杂拌,都像小山一样。堂子胡同口上一家大鸡鸭店,大肥鸭子吹足了气,擦上油,精光肥胖,天天吊满了铺子。一般教书的、当职员的人家,拿出十块二十块忙年,就能买不少东西了。买只五六斤重的大肥鸭子,一块大洋还要找钱呢。

剃头洗澡,是北平过年中的一景。大年三十,京城的大小澡堂子破晓即营业,24小时连轴转,到初一凌晨仍灯火通明、浴客满堂。澡堂子的从业伙计多为河北定兴人,操着怯腔的喊声此起彼伏:“看座里边请”,“这边来一位”,“垫板儿”。

民国时期,每逢除夕,天津南市的“落子馆”都有民间会演。唱梨花大鼓的、唱京韵大鼓的、唱单弦、靠山调、莲花落的等等,这里。演员都穿红缎绣花裙子、短袄,头戴珠花。一直唱到半夜,然后由各自“相好”的陪着去天妃宫烧头香,图个一年的吉利。客人这时候来凑热闹,掏出的票子较平时翻倍。

1929年春节,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26岁的浦江清在清华的单身宿舍里写《殷墟甲骨之新发现》,初一中午完稿后,才进城和几个朋友看了场戏。15年后,1944年除夕,他在日记里写道:“上午佩弦(朱自清)请吃烤年糕。下午同人集合包饺子。晚饭即吃蒸饺,另菜二碟,佐以酒。又闻(闻一多)家送来鸡肉一碟,萝卜球一碗。此即年夜饭矣。同人兴致尚好。

年从腊月二十一开始,人们便进入到了紧张而又期盼的过年节奏,尽管特别的忙碌,甚至有些疲惫,但更多是一种快乐。

民国时期过春节,孩子们围在玩具边上不肯走开,估计是想让家里大人给买吧。

民国时期卖空竹的商贩在表演空竹,你现在还见过吗?

民国时期富家过春节,母亲正在给她的孩子们发过年红包。

民国时期集市里面拉样片的小贩,现在这种东西已经几乎消失了,只有在博物馆能够看到。

民国时期过年卖春联和年画的小贩在招揽生意。

民国时期过春节都是要祭拜祖先的,老田家至今保留着这个习俗。

民国时期过春节人们在街头放炮。

民国时期过春节,卖春联的小贩在当街写春联,现做现卖。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zixun/wenhuazixun/202001/28053.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本站小编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