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


来源:遍地文学 作者:浅见

词人只有借助梦境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暂时慰藉,这是非常不幸的。而怀乡之情,故国之思又是非常殷切的。李煜在其《菩萨蛮》中有“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的句子。用梦表达在现实中久萦于心而实际上又无法实现的强烈愿望,确实能收到情在词外的效果。更何况这美梦被梅花扰断,希望又成泡影。词人无限感叹,惘然若失。这种对梅香的“怨”也正是词人欲归不得的怨。这种幽怨像无端的乱絮,久已缭绕心头,“夜来沉醉”不过是为了借酒浇愁罢了。断梦,给人留下遗憾,留下回味的馀地,它比一个完整的梦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

宋代:李清照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晚间饮酒醉了,未卸头饰便和衣睡去,头上插的梅花的花瓣落了,只有花萼还残留在枝上。酒劲渐消,梅花的浓香将我从春睡中熏醒,使我不能在梦中返回日夜思念的遥远故乡。

夜晚寂静无声,明月留恋难舍,翠帘低垂。我只能无聊地用手搓揉着残损的花瓣,闻闻手中的余香,再发会儿呆来消磨这时光。

注释

诉衷情: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唐温庭筠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沉醉:大醉。

梅萼:梅的萼片,此处代指梅。萼,花瓣外面的一层小托片。

熏被:被香料熏过的被子。

远:一作“断”。

悄悄:寂静无声。

依依:留恋难舍,不忍离去之意。

更:又。挼:揉搓。

捻:用手指搓转,如捻麻绳,其揉搓程度比“挼”更进一层。

得:需要。些:一作“此”。

参考资料:

1、熊江华 王重阳.唐诗宋词译注(下).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149-1502、李清照 等.漱玉词:万卷出版公司,2009:42

赏析

一般诗词所咏之梅,多是凌寒怒放,傲立枝头的,对残梅则不屑于咏叹赞赏。这首咏梅词却不落前人窠臼,选取新的角度写梅。

上片写词人醉眠后,残梅的幽香对她所发生的作用。首句虽未写饮酒的动机和场面,直截写酒后入睡,但从“沉醉”一词可以窥见词人饮酒之多和心绪之恶。一个“迟”字进一步透露出沉醉的状态,心情的抑郁和词人懒于卸装的倦怠神情。

下句“酒醒”从首句“沉醉’”而来,由醉到醒,在内容上进了一层,在笔法上宕开一笔,同时为“熏破春睡”张本:酒意渐消,春睡才会被梅香熏破。“熏破”二字,通过嗅觉强调出梅香的浓烈。春困又加沉醉,所以睡得一定很甜;梦中得归故乡,所以心情暂时很美。“梦远不成归”,作者以梦写愁,揭示全词主旨。“梦远”是梦中返回遥远的故乡。词人似乎有些埋怨梅香太浓,打断了自己的美梦。她的梦魂本来正沿着回乡之路,飘飘忽忽飞得很远很远,“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归乡千里路,也许能回到故乡,也许能与亲人团聚吧。但现实是故乡已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回去谈何容易。

词人只有借助梦境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暂时慰藉,这是非常不幸的。而怀乡之情,故国之思又是非常殷切的。李煜在其《菩萨蛮》中有“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的句子。用梦表达在现实中久萦于心而实际上又无法实现的强烈愿望,确实能收到情在词外的效果。更何况这美梦被梅花扰断,希望又成泡影。词人无限感叹,惘然若失。这种对梅香的“怨”也正是词人欲归不得的怨。这种幽怨像无端的乱絮,久已缭绕心头,“夜来沉醉”不过是为了借酒浇愁罢了。断梦,给人留下遗憾,留下回味的馀地,它比一个完整的梦更富有艺术感染力。“梦远不成归”一句,集中表现了词人强烈的思乡怀人之倩,欲归不得之苦。

下片集中写词人醒来后,依托于梅花的百无聊赖的心绪,也表现了词人在孤寂的环境中思念故土的执著情态。“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寥寥数语,勾画了一幅春夜无眠图。梦醒以后,久不成寐,帘筛月影,月伴无眠,夜深人静,月亮缓缓移动,绿色的窗帘低垂着。此句描绘寂静的环境。作者寓情于景,抒发其思念故乡的深沉感情。“人悄悄,月依依”是对偶句。孤独一人,中夜不寐,故觉“悄悄”;皓月缓缓移动,含情脉脉,故曰“依依”。“悄悄”不仅活现人物的姿态,还能令人想见人物的凝思冥想之状。用“依依”来描绘月亮移动,十分切贴,它又和“人俏悄”所显示的夜深人静的气氛和谐统一,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翠帘垂”在描写客观物态中,更增加几分静谧。一个“垂”字更增加了夜的沉寂。这幅清淡的月夜图,成功地烘托出词人孤单清冷的内心世界。

“更挪”“更捻”的连续动作,突现了词人百无聊赖的心理。这单调的动作,包含着复杂的心绪。词人所思早已不只在梅上。或许她是在追忆梦中的情景,或许是在回忆昔日的生活,或许是由残梅想到自己眼下的处境,或许是对梅花产生了怜惜之情:“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林逋《山园小梅二首》)在这深夜里,是残梅勾起了词人的伤心事,又只有残梅还能陪伴着她,排遣她心头的愁绪,消磨这难挨的时光。“更援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三“更”相迭,含蕴无穷,将词人的感情表现得婉曲有致。作者在勾勒客观环境的同时,寓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地。所用排比句式,既合格律,又灵活多变。

这首咏梅词,没有把笔墨集中在写梅的姿容、特质上,而是缘梅抒情,以残梅的幽香为引线,串联全篇。此词以写女主人公头戴残梅沉醉入睡开始,继由梅香“熏破春睡”使“梦远不成归”,引起女主人公心情的怅惘;甜美的梦境与凄苦的现实互为映衬,深刻地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全词笔墨工致,形神毕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含情深微,细腻地描写了女主人公种种含蓄的活动及复杂曲折的心理,成功的心理刻划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李清照:命运中的三段人生,仓皇南渡,遭遇骗婚、孤苦无依!

第一个阶段是她的少女时代。窗外春风飘过,柔柔的柳丝拂过少女如诗的情怀,在萌动的青春里,哪个少女不渴望“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无悔爱情;哪个少女不想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场景;哪个少女没有“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的似水柔肠?且看她的《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男人骑高马,女子荡秋千,这本身就含有一种浓浓的隐喻意味。此时,秀发香腮面如花玉的少女李清照,在秋千上玩得香汗淋漓。露浓花瘦,衣衫不整。不好,有人来了,会是谁呢?是否就是那个无端闯入梦中的白衣秀士?羞涩的李清照落荒而逃,心如撞兔而心有不甘,于是倚门回首偷望,那风情万种的一回眸,与来人四目相对,从此情窦初开,春心萌动。千年以后,有诗人和歌者,极为准确地描写了少女李清照当时的神情。徐志摩说,“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而蔡琴更是含情脉脉,“我想偷偷望呀望一望他,假装欣赏欣赏一盆花,只能偷偷看呀看一看他,就像正要浏览一幅画”。而同样在少女时代写就,下面这首词就更加言不尽而意有余了。《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词再现了她少女时代的沉醉兴奋,这是她情窦初开幸福人生的第一阶段。这首词充满了回环曲折的画面感,“兴尽”归家,却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忘返。

如果我们不把“沉醉”看成是陶醉于美景之中的话,或许有人说得对,李清照喜欢喝酒,她甚至还是个牌技高明的赌徒。但这丝毫不影响李清照在我们心中的美丽。但少女时代就喝得“一杯酒扶墙走,两杯酒墙上走,三杯酒墙走我不走”,李清照宽松自由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她身上的男子气概可见一斑。

文人好酒,自古有之,远的有嗜酒如命,以酒为名“死便埋我” 的放达狂士刘伶,近的有李清照的本家,“生于酒而死于酒”的诗仙李白,他追求“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的核心价值观,“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以至后来传说他“游采石江中,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李清照的太师父苏东坡,不仅爱喝酒,还喜欢自己酿酒,至于那酿酒的水平,质量肯定不过关,因为我们只知道有“东坡肘子”等名菜,从来没听说过有东坡酒传世。他说过两句话,“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下者”,意思挺矛盾的,一是说他是天下最不能喝酒的人,可见他酒量不咋地,另一句话是说他是天下最能喝酒的人,可见,苏东坡喝酒喝出了境界和水平。而李清照的饮酒,也体现了她不同时期的心情。少女时代喝酒因为好玩;人到中年世事如棋人生难料,是为了麻醉自己;而到了暮年,或许才在浓烈的酒精中看透人生。李清照的人生变化如此,你不让她饮酒,她如何度过那一段凄凄惨惨戚戚的生命的严冬?

李清照人生的第二个阶段是幸福的。她遇到了一个好男人好丈夫赵明诚。虽然据野史上说赵明诚也曾纳过妾,也曾做过阵前脱逃的胆小鬼,也曾和李清照分居两地,但那一段夫妻举案齐眉、琴瑟相合的生活,深深印在李清照的记忆里。那一时期的词,多表现夫妻生活的和谐快乐和分居两地时的相思及闲愁。如那首传唱至今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那时李清照与赵明诚新婚不久。丈夫负笈远游,如胶似漆的一对爱人,面对离别,难舍难分。南朝的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不知道后来江郎才尽的他谈过几次惊心动魄的恋爱,反正这句话惊心动魄地写出了爱人间的离别之苦。而李清照的这首词则更显委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要是用大白话就是,老公你快回来,我想你了,你也想我吗?那就完了,那不是李清照,而是大街上风风火火大大咧咧的山东大妞了,这就是词言未尽而意深远的妙处。

上阕写景,荷残席冷、万物萧疏,思夫之情不期而至。“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次李清照没有喝酒,总得做点什么来排遣心中的相思吧。紧身裙不方便,反正也没人,还是“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吧。“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就像现在女孩苦苦等待淘宝京东唯品会快递的心情,李清照也在焦急等待赵明诚的回信,或许在大雁带来回信时,在那个月圆之夜我们就可以团聚了。

下阕写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你看“我等到花儿都谢了”,恰如周杰伦唱的那样,“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然而你还如流水一样在外漂泊。“花自飘零水自流”,意境惨淡,这是否预示着她后半生漂泊无依的境遇呢?可谓是一语成谶。如何扑灭这刻骨的相思,李后主说,“剪不断理还乱”,可是李清照相思无处排遣,所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因为爱到深处时,思念是一种不由自主的痛,就像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还有这首《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赵明诚在外地为官时,李清照寄给他的一首相思词。“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道尽了词人茶不思饭不想日渐消瘦的相思之苦。以西风、黄花作为意象,隐约包含着秋风来袭繁花落尽,再不归来,“黄花菜都凉了”的愁怨。据说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大受刺激,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词杂于其间,请来一些朋友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自叹不如,从此不与清照比相思。

对李清照来说,她人生的第三个阶段,是最为黑暗和难熬的。在这个时期,人生所有的苦痛排着队纷至沓来。如果说,在她生命的前半段,是不可承受之轻的话,那么在后半段,则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当时,丈夫明诚身亡、大宋王朝半壁江山落入金人之手。带着丈夫的嘱托和未尽之愿,李清照守护着丈夫毕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和书籍,沿着高宗皇帝逃亡的轨迹,仓皇南渡,一直漂泊流浪在浙江一带。年近五十的寡居老妇,如受伤的惊鸿,哪里才是她的心灵港湾。每每回忆起丈夫明诚,回忆起故园的春风秋月,夏雨冬雪,李清照悲从中来。爱人离世,北归无望,文物书籍遭人偷窃和强取豪夺,并有爱财好色登徒子张汝舟的骗婚,李清照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存和道德危机之中。她要离婚,离开这个欺骗自己感情的混蛋。现代人可以一见钟情,亦可一夜钟情,对于离婚这种事,更是像发微信一样方便快捷。但在宋代就完全不一样了。宋代有个法律,妻告夫,即使夫有罪,妻子也要坐牢两年。这个事情说明,宋朝的有些法律和他们的外交政策一样混蛋荒唐。

李清照是个勇敢的人,她绝不拖泥带水将就凑合,在发现那个衣冠禽兽张汝舟竟然是为了她的文物才和她结婚的真相之后,李清照再次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气,冒着身陷囹圄的危险,勇敢地将张汝舟科场作弊博取功名的丑事揭露出来,将张汝舟告倒发配远方。但好在李清照的朋友多,路子广,最后自己仅坐牢九天就被释放。就这样,李清照如愿解除了与张汝舟的婚姻,成为反对家庭暴力、反对作弊的先驱者。

国破家亡的痛苦,李清照必须在孤独中勇敢地面对。因此,她这个时期的词作更多似用血写成。风格萧瑟低沉苍凉,充满饱经忧患、山河破碎的悲痛。于是有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夜雨,乍暖还寒,词人辗转反复,无法入眠。无法排解的孤独,如点滴夜雨,敲击心房。又是落叶满地的时节,它不再灿烂,而是“零落成泥碾作尘”,无人关心,无人摘取。在少妇时节,李清照是“黄花瘦”,而如今,那曾经灿烂的黄花已经“憔悴损”,无人堪摘了。一朵黄花,两种命运,三段人生,国破之凄,丧夫之痛,南渡之苦,人生五味涌上心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原文地址|http://www.bdwenxue.com/gudaiwenxue/tangshisongci/201906/6233.html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浅见

 
最新评论
条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

推荐文章

-->
-->